公共关系口才重点.docx
第一章 公共关系口才概述第一节 口才及其相关概念识记: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态势语言,副语言,标准口语,我国标准口语,言语,言语活动,言语交际,口才,口语表达艺术领会:语言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口语与标准口语,语言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口语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特点,口才与口语表达。识记: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² 口头语言是指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² 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² 态势语言是以体态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² 副语言也叫做类语言或辅助语言,是指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常规语言而出现,不分音节,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如语调,语速,重音,停顿以及笑声等。² 我国标准口语: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² 言语就是指对待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² 言语活动,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包括表达(说话或写作)和领会(倾听或阅读)两个方面,表达和领会都是对特定语言的具体运用。² 言语交际包括书面语言交际和口头语言交际。² 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² 口语表达艺术实际上是指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达手段,方式,方法,技巧,使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巧妙,生动,有力,具有强烈的“打动人,感染人,征服人”效果的口语表达。领会1.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2) 口头语言的历史长,书面语言的历史短。3) 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每个正常人至少都使用一种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书面语言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4) 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语言为主,态势语言和副语言只具有辅助性和伴随性的功能。2.言语和语言的区别:1) 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为个人的行为;2) 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3)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3.口头语言的特点:1) 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 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 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 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 语体风格的简洁性。第二节 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识记:公共关系口才领会:口才的基本特点,口才的综合性特点,口才与公关口才的关系,公共关系口才的基本内容识记: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领会:1.口才的基本特点:1) 明确的目的性;2) 明显的综合性3) 独特的技巧性;4) 突出的实践性2.口才的综合性特点:1) 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 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 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 方式和手段的综合。3.口才与公关口才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 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2) 一般口才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第三节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识记:原则,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领会: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服务公关活动的即定目标,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应,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弱化效应简单应用:应用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评价口才实例,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评价公共关系口才实例。识记:² 原则:是指人们观察,分析,研究,处理问题以及从事实践活动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²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指研究公关理论,从事公关实践,开展公关活动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也是确定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指导方针。领会:1.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一是说得对不对,二是说得好不好,三是说得妙不妙2.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1) 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2) 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3) 服务公关活动的即定目标3.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1) 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2) 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 3) 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4)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4.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投公众所好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公共关系观念的科学涵义。5.服务公关活动的即定目标:1) 交流信息2) 沟通情感3) 改变态度4) 引起行为6.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应就是指一旦口才符合或达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将得到增强。也就是说只要口才的施展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就能起到强化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作用。7.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弱化效应是指一旦口才不符合或未达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将会受到削弱,。也就是说,如果口才的施展没有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未能体现或者违背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那么,将会弱化公共关系活动的作用和效果。第四节 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与作用领会: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一般口才的性质,口头语言的性质,公关活动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简单应用: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对相关的口才实例进行分析,根据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分析相关的公共关系口才实例领会:1.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1) 一般口才的性质2) 口头语言的性质3) 公关活动的性质2.一般口才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是对一般口才的应用,作为一种应用口才,它必然具有一般口才的基本特点: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和突出的实践性3.口头语言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是在语言交际中通过口语表达体现出来的才能,因此,它必须符合口头语言的基本特点,即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和语体风格的简洁性。4.公关活动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是口才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应用,这便决定了它必须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能够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服务于公关活动的即定目标。5.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1) 畅通信息渠道2) 播洒人文关怀3) 融洽人际关系4) 维护组织形象5) 促进各项工作第二章 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传播模式识记:说话人,听话人,信息,符号,编码,解码,语境,现实的语言环境,广义的语言环境领会: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构成要素,传播与反馈的关系,符号与信息的非对应性,口语交际参与者及其角色转换简单应用:对实际案例进行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分析识记:² 说话人,就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叫信源或传者² 听话人,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叫信宿或受者² 信息,就是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口头语言中的义。² 符号,就是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² 编码,就是将信息编为符号的行为和过程,在以公共关系口才为媒介的口语交际中,就是说话人选择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过程。² 解码就是从符号中读出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在以公共关系 口才为媒介的言语交际中,就是听话人从声音中理解或解读说话人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或义)的行为和过程。² 语境,就是口语交际的环境。² 现实的语言环境,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² 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语言环境相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领会:1.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说话人(信息A1)-编码符号(信息B1)-解码(信息C1)听话人 转换 转换 说话人(信息A1)编码符号-(信息B1)解码-(信息C1)听话人 语 境2.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构成要素:说话人,听话人,信息,符号,编码,解码,语境3.传播与反馈的关系:1) 反馈的实质就是传播2) 多数传播包含有反馈4.符号与信息的非对应性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非对应状况,至少存在着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信息可以用至少两个信息符号来表示;第二,一个信息符号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信息。第一种情形说明不同信息符号可以具有同义性,第二种情形说明同一个信息符号可以具有多义性。5.口语交际参与者及其角色转换口语交际构成要素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实际上是指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角色互换,即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口语交际 的进行不断转换。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往往是多个信息传播连续起来构成的。当口语交际从前一个信息传播过渡到后一个信息传播中的说话人,而前一信息传播中的说话人也就转变角色为后一个信息传播中的听话人 ,也就是说,随着口语交际中信息传播的连续进行,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也会不断地发生转化。第二节 口语交际中的信息传播领会:编码正确而且解码也正确,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编码不正确而解码正确,编码不正确并且解码也不正确,口语交际并不容易,编码或解码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利用错编或错解可以成为口语交际艺术,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口语交际并不容易,举例说明编码或解码错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举例说明利用错编或错解可以成为口语交际艺术1.编码正确而且解码也正确² 口语交际中,说话人有了某种想要传播 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信息A),而且所选用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正好就是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即信息A=信息b,编码正确。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被听话人完全正确地认知和接收到,即信息b=信息c,解码正确。在这种情形中,由于编码,解码都是正确的,从而保证 了信息A=信息B,并且信息B=信息C,根据信息一致且具有传递性,所以,信息A=信息C。这种情况无疑是口语交际中最理想的状态。2.解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² 口语交际中,说话人所用的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正好就是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信息A),即信息A=信息B,编码正确。但是,听话人在解读说话人所使用的符号时,未能正确地读出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而是错误地理解为别的意思(信息C),即信息B信息C,解码不正确。在这种情形下,信息A信息B,这就意味着: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没有被听话人正确地认知和接收,口语交际当然是不成功的。3.编码不正确而解码正确² 口语交际中,说话人所选用的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并非就是或并非完全是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信息A),即信息A信息B,编码不正确。而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所使用的符号时,却正确地读出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并且以为这就是说话人想要传播给自己的思想,情感,即信息B=信息C,解码正确,因而最终导致信息A信息C,说话人想要传播经听话人的信息与听话人对符号进行解码所认知的信息不一致,也就是说,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同样 没有被听话人正确地认知和接收。在这种情形下,言语交际当然也就不可能成功。4.编码不正确并且解码也不正确² 口语交际中,一方面,说话人所选用的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并非就是或并非完全是说话人想要传播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信息A),即信息A信息B,编码不正确。另一方面,听话人在解读说话人所人使用的符号时,未能正确地读出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内容(信息B),而是错误地理解为别的意思(信息C),即信息B信息C.这种情形,又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信息A信息C,其二,信息A=信息C。5.口语交际并不容易² 以上四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编码正确而且解码也正确,这是最理想的口语交际,第四种情况中的2,说话人所要传播的信息仅仅具有被听话人正确接收的某种可能性;第二,三种和第四种情况中的1,说话人所要传播的信息均不能被听话人正确接收。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中,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要想得到正确的传播,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6.编码或解码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² 编码或解码错误而导致的口语交际失误,有的可能会给工作或个人造成某种损失,如上文所说的只是因为没有打呔就将员工炒了鱿鱼的企业和当事人。有的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或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导致成千上万人丧失生命,如第二次世界战末日本答复同盟国最后通牒而出现的失误就是如此。信息传播中编码或解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7.利用错编或错解可以成为口语交际艺术² 口语交际有意地利用错误编码或错误解码可能成为口语表达艺术。² 有意地利用编码错误,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在崤山打败了秦国,秦国大奖孟明视被擒。晋襄公听信文赢的话放走了孟明视,晋国大将先轸指表襄公此举等于纵虎归山,于是,便派阳处父去追赶,当阳处父急中生智,对孟明视说,襄公让我送一匹马给你,孟明视已识破真伪,便一边向阳处父鞠躬一边说,三年将拜君赐。8.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² 信息能否顺利,有效地得到传播是信息传播的核心问题,当然也是口语交际的核心问题,而信息能否顺利,有效地得到传播,关键则在于编码和解码是否正解,而编码与解码又都与信息符号相关,信息符号是编码的结果和终点,又是解码的对象和起点。在交际的七个构成要素中,符号如同一座连接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就是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节 语境及对言语交际的影响领会: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简单应用:举例说明语境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举例说明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1.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广泛性,层次性,两面性,可控性2.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² 信息传播和口语交际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而语境,无论是广义的语境还是现实的语境,则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制约和影响着信息传播和言语交际。因此,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可以达到分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目的。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只要把握住语境并且进行准确的分析,那么无论信息传播和口语交际中出现多么复杂的情况,无论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多么扑朔迷离,终究可以确定信息符号的含义。3.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² 所谓情绪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情绪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触及了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和情绪,因此这种制约力量之大,影响之深,往往出乎人们的想象。如,体育比赛中由于失利而导致队员之间,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互相责备,往往会给双方造成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影响。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² 所谓能力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对口语交际参与者信息传播能力的培养和调控从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响。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信息传播能力包括选择信息的能力,辨析符号的能力,编码的能力,解码的能力以及反馈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此能力一旦养成,往往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即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以至于在这种影响发挥作用的时候,人们感觉或注意到的往往是言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而忽视或忘记了这种影响来自语境的事实。如,出生于大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与出生于偏僻山区农民家庭的学生在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别,多属于语言环境对能力的影响。5.举例说明语境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n 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如,体育比赛中由于失利而导致队员之间,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互相责备,往往会给双方造成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影响。n 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如,出生于大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与出生于偏僻山区农民家庭的学生在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别,多属于语言环境对能力的影响。第四节 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领会: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简单应用:根据化解编码失误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根据把握符号外信息的实际案例说明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根据克服解码障碍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根据补救解码误读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1.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在有关人员的参与和配合下进行。如果没有人参与或参与者不配合,口语交际就不可能发生顺利进行。只有交际者具有积极参与的意愿和态度,口语交际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2.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传播主旨和传播内容是口语交际中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决策和调控传播主旨和传播内容的任务只能由口语交际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完成。3.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传播信息是口语的核心,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否得到正确的传播,第二,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否恰当。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程度,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4.根据化解编码失误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5. 根据把握符号外信息的实际案例说明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例:1961年刘少奇同志到湖南调查,了解公共食堂的情况。社员们怕抓辫子,并不直说当时的食堂不好,而是一个劲儿地夸1957年生活如何好,猪喂得多,鸡鸭喂得多,自留地东西多,油水吃得重,肚子吃得饱。刘少奇同志从赞扬话中听到了言外之意的批评,食堂太糟了。听话听音,锣鼓听声6. 根据克服解码障碍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例: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在主持凤凰早班车节目期间,有一次左眼长了鸡眼,仍然做节目,节目结束后,老板打来了电话 “鲁豫,昨晚没睡好吧,眼睛有点肿”。听出了他实际感受,你的眼睛怎么搞的,简直惨不忍睹。老板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是委婉的,即指出你的不足又不伤害你的自尊。 口语交际中,如果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含蓄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情感,就往往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也就是说,出现了解码障碍。老板的这句话如果让一般人来听,估计不会引起如同陈鲁豫那样的解读。如果陈鲁豫的解读大致不错,基本上符合老板的真实想法,那么她能做到这一点,与她口语交际的良好素质肯定是分不开的。第三章 公关口才的应用原则第一节 公众原则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领会: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简单应用:根据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根据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根据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必须尊重公众,维护公众,服务公众。领会: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1. 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2. 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3. 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第二节 恰当原则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恰当原则领会:恰当和正确的关系,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简单应用:根据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分析相关案例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恰当原则是指公共关系口才时,所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应当具有恰当性领会:1.恰当和正确的关系恰当和正确,是两个不同概念。对于正确,解释为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对于恰当则解释为合适,妥当。由此可见,是否正确,决定于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比较容易把握,而是否恰当,怎样才算合适和妥当,则要复杂得多。2. 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1) 尽量选择即恰当又正确的信息2) 应当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信息第三节 适宜原则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领会:传播方式适宜,时间地点适宜,通俗程度适宜,风格特色适宜简单应用:根据具体案例说明风格特色应当与信息内容相协调,举例说明风格特色应当不拘一格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或形式领会:1.传播方式适宜公共关系口才的实际运用,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交谈(相互接触谈话),演讲(面向人群的讲话)和辩说(双方或多方通过口头争辩的方式以阐明事理,区别真谬的言语交际活动)2.时间地点适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3.通俗程度适宜是指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应当适合公众的理解接受程度。通俗程度就略高于一般水平适应一般与适应个别相结合适应程度应当符合时代特点4.风格特色适宜1) 公共关系的口语风格是指说话人在公共关系活动的言语交际中,在表达手段,表现方法等方面,逐步形成并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修改鲜明的风貌和格调。2) 风格特色应当与信息内容相协调3) 风格特色应当不拘一格第四节 语境原则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语境原则领会:对语境影响的利用,对语境影响的导引,对语境影响的顺应,对语境影响的遏止,对语境影响的再造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语境原则是指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努力适应语境的影响并且需要积极地控制语境和利用语境。领会:1.对语境影响的利用就是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包括正用与反用两种类型。所谓正用就是利用语境积极,正面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反用则是将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转化为积极,正面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2. 对语境影响的导引是指对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加以疏导,淡化或消释,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每当出现不愉快的话题或说法时,人们习惯于将谈话的内容引开,岔开。这种引开话题或岔开话题的做法,就是对语境影响的导引。3. 对语境影响的顺应是指当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4.对语境影响的遏止是指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以确保口语交际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5. 对语境影响的再造是指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得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这种方法多用于语境中消极,负面影响因素较强的场合,目的在于利用再造的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抵消或取代消极,负面影响的语境,从而使口语交际顺利进行。第五节 诚信原则识记:诚信,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言语真诚,说话算数领会:诚信原则的含义,诚信原则的内容,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诚信危机的处理简单应用:举例说明言语真诚与保守秘密的关系。识记:² 诚信意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待人处事品质和态度。² 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简单地讲,就是八个字:言语真诚,说话算数。² 所谓言语真诚就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要发自内心,要言以为心声,而不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更不可胡编乱造,愚弄欺骗。² 所谓说话算数是指说话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办,做过承诺就一定兑现。即通常所说的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领会1.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世界上一切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也是如此,它 即有绝对性的一面,也有相对性的一面。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国客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言论和承诺,才应该说到做到,恪守不误,否则,不仅不应该付诸实施,而且还应该坚决收回成命。2. 诚信危机的处理所谓诚信危机是指口语交际中由于说话不真诚或说话不算数引起公众不满而导致的危机。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1) 坦率承认错误。坎是说话不真诚还是说话没有算数,都应该有勇气面对,坦率地承认2) 告知事情真相。不隐瞒,不遮掩,不推诿,不强调客观,多从主观上找原因3) 采取切实行动。前面两条指的是言语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特指兑现承诺的实际行为。第四章 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第一节 叙说识记:叙说,详叙,略叙,顺叙,倒叙,插叙,引叙领会:叙说的要求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叙说的主要类型识记:² 叙说是说话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对问题的出现,变化,对人物的经历,行为的交代和介绍。² 详叙就是对所说的人,事,问题作细致,周详的交代,介绍² 略叙就是对所说的人,事,问题只作简略,大致的交代,介绍²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问题出现或人物成长的自然时间 顺序进行叙说,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²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问题的后果或人物的命运先说出来,或者是将事件,问题或人物经历中最突出的片段先说出来,然后再按自然时间顺序进行的叙说。也称倒插笔² 插叙就是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² 引叙就是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领会:叙说的要求1.头绪清楚2.交代明白3.详略得当第二节 描述识记:描述,人物描述,肖像描述,言辞描述,行动描述,心理描述,事物描述,景物描述,直接描述,间接描述领会:描述的要求简单应用:应用描述的相关知识对某人,某物进行描述识记:² 描述就是以生动,形象的言辞,对人,事,物的情形,状态进行具体的刻画和描绘。² 人物描述就是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² 肖像描述就是对人物的五官长相以及身材,神情,姿态,服饰等所做的描述。² 言辞描述就是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² 行动描述就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述² 心理描述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所作的描述² 事物描述就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² 景物描述就是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² 直接描述又叫正面描述,在这种描述中,说话人观察,感受到什么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² 间接描述又叫侧面描述,在这种描述中,说话人通过对与描述对象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述,或者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来达到描述对象的目的。领会:描述的要求1. 描述目的要明确2. 描述要自然贴切3. 描述要突出特点第三节 抒情识记: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领会:借助叙说抒情,借助描述抒情,借助论证抒情,抒情的要求简单应用:应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写作短文,应用间接抒情的方法写作短文1. 抒情就是说话人抒发和表露自己的感情2. 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其他表达方式,直接抒发感情,即直抒胸臆。3. 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叙说,描述,论证等表达方式,让感情领队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具体的理而得以抒发和表露。4. 借助叙说抒情就是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5. 借助描述抒情就是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6. 借助论证抒情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理进行论证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7. 抒情的要求:1) 感情真挚2) 情趣健康3) 符合需要第四节 论证识记:论证,论题,论据,论证方式,事实论据,理论论据,立论,驳论领会:论证的要素,论证的种类,论证的规则简单应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应用的论证方式,应用论证的规则分析具体案例指出其中包含的逻辑错误识记:² 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² 论题又叫论断,观点,是说话人对所论述的事物,问题提出的主张,看法或表示的态度。² 论据就是说话人用来证实或反驳论题的理由和根据² 事实论据就是用做论据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或数据。² 理论论据就是用做论据的理论观点,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公理,格言,谚语,成语,名人名著言论,以及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等。² 论证方式就是运用论据来论述论题的过程或方式² 立论,又叫证明,是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 其真实性的论证。² 驳论,又叫反驳,指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即确定该观点不正确,或者确定该论证不成立。领会:1. 论证的要素:论题,论据,论证2. 论证的种类:立论,驳论3. 论证的规则:1) 论题必须清楚,明确2) 论题必须始终同一3) 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命题4) 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靠论题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必须依靠论据的真实性来论证)5) 从论据必须能够推出论题第五节 说明识记:说明,概括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领会:说明的方法,说明的基本要求简单应用:分析具体案例指出其中应用的说明方法识记:² 说明就是将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² 概括说明就是对事物情况作简明扼要的说明,也就是要概括介绍事物的特征。² 定义说明,定义是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通过定义说明,能够明确口语交际中提出或运用的某些陌生的概念。² 分类说明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² 举例说明就是通过对某个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事理的说明方法。² 比较说明就是应用对比方法所进行的说明² 数字说明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² 引用说明就是引用有关的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作为依据或佐证的说明方法。领会:1.说明的方法: 概括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2.说明的基本要求:解说清楚,明白,深刻,能够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要把某一事物解说清楚,明白,深刻,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这里所说的本质,主要是指事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道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事物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等。第五章 公关口才的修辞手法第一节 比喻,比拟,借代识记: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领会:比喻的种类,比喻的类型,运用比喻应当注意的问题,运用比拟应当注意的问题,借代的方式,运用借代应当注意的问题简单应用: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比喻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比拟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借代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识记:² 比喻就是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明,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²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使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作为喻词² 暗喻也叫隐喻,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使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作为喻词。² 借喻的构成方式是,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² 比拟就是借助想象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² 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说,赋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² 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甲当做乙物来说,把人当物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² 借代就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领会:1. 比喻的种类:拟人,拟物2.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3. 运用比喻应当注意的问题:1) 喻体应当是常见,易懂的事物2) 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3) 用以作比的事物应当积极健康4. 运用比拟应当注意的问题:1) 比拟必须体现当时的真情实感2) 用于比拟的人和物必须相似或相近3) 注意比拟与比喻的区别5. 借代的方式:1) 特征代本体2) 专名代泛称3) 具体代抽象4) 部分代整体5) 整体代部分6. 运用借代应当注意的问题:1) 把握借代与借喻的区别2) 被替代的本体必须明确3) 应当注意褒贬和场合第二节 对偶,对比,排比和层递识记:对偶,对比,两体对比,两面对比,排比,句子成分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层递领会:对偶的结构方式,运用对偶应当注意的问题,对比的种类,运用对比应当注意的问题,排比的类型,运用排比应当注意的问题,层递与排比的区别简单应用:根据相关对应用对偶,对比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排比,层递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区别排比与层递识记:Ø 对偶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Ø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Ø 两体对比是把两种根本对产的事物情况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事物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少,正确与错误等,显得更加突出,鲜明。Ø 两面对比是指把一个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说明。Ø 排比是指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Ø 句子成分的排比又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定语的排比,宾语的排比,状语的排比Ø 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同,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领会:1.对偶的结构方式:上下联是两个分句,上下联是句子成分2.运用对偶应当注意的问题:1) 对仗应当严谨2) 形式内容统一3.对比的种类:两体对比和两面对比4.运用对比应当注意的问题1) 注意不同的特点2) 认识事物的本质3) 区别对比与对偶5.排比的类型:句子成分的排比和句子的排比6.运用排比应当注意的问题1) 必须从内容出发2) 视情况决定长短3) 正确使用提示语7.层递与排比的区别:层递和排比在语言形式上都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部分,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不同 的修辞手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为排比,几个部分的结构必须相同或相似,而且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而作为层递,几个部分的结构并不要求一定相同,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平列的而是具有层级的。层递和排比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即,有些层递同时也是排比,而有些排比同时也是层递。第三节 设问,反问,反复识记:设问,反问,反复领会:设问的作用,反复的类型,反复与排比的综合运用,运用反复应该注意的问题简单应用: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设问,反问,反复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练习将反复与排比综合运用于一个口语表达之中识记:Ø 设问,是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Ø 反问,是运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Ø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领会:1.设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