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之便利店概述(推荐DOC105).docx
便利店之概述便利店之概述便利店损耗原因及对策 (字节数:7243) 便利店其他岗位职责 (字节数:3280) 便利店损耗种类 (字节数:10130) 便利店店长职责 (字节数:2748) 便利店商品采购的范围的确定 (字节数:10235) 便利店经营的主要商品 (字节数:7846) 便利店商品分类与商品编码 (字节数:5237) 便利店投资效益估算 (字节数:5875) 便利连锁店营销策略分析 (字节数:2525) 美国圣诞节便利店商品营销 (字节数:2226) 便利店如何布局和经营 (字节数:2943) 便利店加盟面面观(钟超军) (字节数:8000) 便利店经营与商品物流配送 (字节数:134) 便利店店铺环境(商圈)与开店地点(下) (字节数:8201) 便利店店铺环境(商圈)与开店地点(上) (字节数:5042) 便利店开业筹划运作 (字节数:8944) 佳联便利超市公司供应链管理应用纪实 (字节数:7361) 杭州千家伴便利店的加盟方案 (字节数:1134) 五奥环便利店的解决方案 (字节数:2540) 如何构建便利店 (字节数:3425) “711”便利店特许经营案例 (字节数:2786) 台湾7-11网络购物城引爆亿元商机 (字节数:6114) 2,500种商品、 3,000家门市,用e搞定! (字节数:6062) 台湾7-11对消费心理学的实战应用 (字节数:8150) 台湾7-11网络创业全程记录 (字节数:4806) 日本的开店策略 (字节数:4166) 全家连锁便利店推动电子商务 (字节数:1972) 7-11看好鲜食业务,争取更上一层楼 (字节数:1654) 便利店连锁之道:日本7-11公司 (字节数:8036) 7-11便利店选址策略 (字节数:2878) 日本全天候便利店服务扫描 (字节数:3593) 日本的开店策略 (字节数:4171) 富尔呼叫中心案例电话营销救活“烟杂店” (字节数:6567) 711便利店的配送系统 (字节数:5024) 美国“711”便利店特许经营案例 (字节数:2887) 香港“711”便利店经营制度经验 (字节数:5386) “711”便利店台湾地区经验 (字节数:3308) 7-Eleven便利店的网络营销战略分析 (字节数:12451) 7-11,以小见大的典范 (字节数:6961) 日本西武便利特许体系的操作流程 (字节数:4058)便利店之演变从定义上说,便利店是既具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便利店由于其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又具有很大市场竞争力的零售商业业态。在便利店运用了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后,在分布和规模上更分散、更小。便利店已经成为零售业中具有组织规模和经营规模的一种主要业态。便利店发展有深刻原因:首先,零售商店中大中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发展,迫使小型零售商寻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环境变化。其次,都市化发展,商圈扩大,通勤时间长,双职工、独身家庭增多,引起购买行为变化,要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这种变化。最后,批发企业面临经营成本增大,利润下降,乃至经营萎缩,为维持其功能与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零售业特别是对中小零售店服务的深度与广度。目前,便利店以连锁经营为主。在我国,超级市场与便利店现在是呈混合型的共同发展,这种混合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超级市场和便利店除了在经营面积和经营商品品种上有一定的差异外(如以300平方米和2000种商品为差别的划分标准),在门店选址、目标顾客选择与确定、经营商品诸方面是基本一致的;第二,我国最早开设的一些超级市场其门店的经营面积大都在200平方米左右,与目前的一些便利店十分接近;第三,目前我国的超级市场和便利店在经营的商品结构上差别还不大,都是以包装食品和杂货为主,唯一有些差别的,在冷冻食品供应上超级市场要多与和好与便利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的混合型发展,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连锁商业发展的年轻化和不成熟。但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便利店和超级市场必须要实行业态分流,否则,由于中国的便利店无法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服务对象,也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商品与服务,就将以一种游离的店铺形态在商业的竞争中走向消亡。便利店不是食品超市的小型化,它的目标顾客定位以1225岁的年轻人为主,也以需要快速购物和满足急需的顾客为目标顾客。虽然便利店属于现代的食品杂货店,但由于其目标顾客的规定性,其食品和日用品也要求品质高,保鲜度好,规格适量,品牌知名度高,提供的食品能满足顾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并能介于在家中或快餐店之间。便利店的竞争强势针对着快餐店和一般食品杂货店,也包括食品超级市场。相比这三种业态,它的竞争优势是全天侯营业,能迅速完成交易过程,商品品质高,综合服务性强。所谓综合服务性强是指便利店综合了邮局、银行、办公室服务、冲印店、票务服务等服务业功能。便利店之要义我们常说的便利店一般指的是建立在居民社区里小型商店。可以补充超级市场的不足。便利店经营商品都是居民生活必需品,便利店无论是从购买时间,还是从商品品种上都能为居民提供方便。许多人就是看中了便利店的这些优势,攒足了劲儿要开一家便利店,一位业内人士给即将开便利店的人们做出了综合分析和合理化建议。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群新的消费主体(像单身一族、网站等单位夜间上班的员工、青年学生等)。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念与传统的消费观念不尽相同,而居民社区或单位附近一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恰恰迎合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客观上支撑了便利店起步阶段的发展。因此,便利店的商圈范围最好不超过500米,主要顾客5-7分钟步行就能到达店面。服务内容便利店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消费群较稳定。销售各类日用品,冷热饮料食品,代售彩票、演唱会票、旅游票,代销报纸、杂志,代冲胶卷、扩印,设立公用电话,邮票电话送货上门,提供家政服务,免费打气、用医药箱、供热水、微波炉加热、雨具出借等,这些都是便利店的服务内容。便利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便利,便利性作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商品,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便利店经营商品是主业,能够与百姓培养情感的身边"小事"也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建议如果你下岗或待业在家,正在为全新的创业做准备不妨尝试做个便利店老板。虽然每天工作1624小时,但是你的收入可能也不菲。以加盟上海联华便利店的小老板们为例,平均每月的利润为3000-5000元。便利店的选址非常重要,除社区外,医院、菜场、学校附近,人流较多的交通要道的转角处,都是开便利店的好地方。但是你要注意便利店附近的超市最好少一些。便利店的店面只需2080平方米,房屋租金全年为8000元左右;购买各种货物大致在2万-25万元左右;此外,配备23名店员送货。全部投资需4万元左右。在这当中,货物齐全、服务周到是关键。目前全国有许多连锁便利店,多?quot;便民""利民"的形象得到消费者的首肯。便利店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以准确、到位、快速及主动有效的服务赢得市场。按投资与收益比例计算,一年毛收入大致为2-26万元。经营要点 1、为把距离上的便利性转化为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要突出即时性消费、小容量、小包装、急需性、消遣性等特征,延长营业时间,全年少休或不休;加强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居民提供多层次的服务。2、便利店要走特色之路。如今便利店虽然名称不同,但供应品种大同小异,走了一家等于走了百家。对居民来说,选购大众化的小商品很方便,但要选购具有特色的小商品就有相当的难度。不少居民呼吁,便利店能否也有一个"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错位。这一业为主,就是形成主业所长的特色,多种经营就是覆盖便利店该包含的基本品种,所以说,便利店在做足便民大众化市场后,还应在做活特色商品方面开动脑筋。便利店发展史作为一种零售业态,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后,给购物者带来在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超级市场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到超级市场购物需驾车前往;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项繁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大排长龙”等候结帐之苦。以上种种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由此,促成了便利店的出现。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Eleven。在美国,年,只有家便利店,到年,美国共有便利店家,网点密度为2940人/店,销售额接近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日本便利店是6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经营便利店最为成功,日本第一家便利店成立于1969年,是由日本橘高糕点批发公司按美国模式建立的沃玛特便利连锁集团。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建立711便利商店连锁集团。由于迅速增长的就业妇女、迅速增长单身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餐桌上使用预煮食品、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娱乐活动的增加等原因,使人们更加追求购物的便利性,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是成功的。1991年日本711公司应美国南陆公司的要求,在与该公司实现资本参与的同时,实现经营方面的参与,现已成为南陆公司的控股公司。是年,日本共有41050家便利店、网点密度为3045人/店,便利店在日本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leven连锁便利店,年的利润高达24.4%,位居日本零售业之首。到1992年711集团在国际上22个国家拥有13950家店,是世界最大的便利连锁店集团。到1997年711在日本本土拥有7000多家店,销售额达到17000亿日元。 2000年年底,711在日本国内拥有8600家店铺。 我国台湾便利店始于70年代末,1977年成立的“青年商社”是台湾最早的便利店。1979年统一集团引入日本711后,当年与桑斯兰德公司签约合作。便利店在台湾开始大规模发展。1980年第一家7- Eleven长安门店开幕。1998年1月加盟店比例超过65%,到1999年3月,门店数已达2009家。 我国内地便利店起步较晚,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深圳711,华联罗森便利店为中国第一批出现的便利店。目前中国便利店处于起步期。便利店是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为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级市场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市的发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即“购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原因还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购物便利”的强烈需求,便利店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零售业态。具体地说,便利店具有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性”业态特征:距离的便利性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至分钟便可到达。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在种至左右。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至小时,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简要历史回顾 便利店简称CVS,起源于美国,发展成熟在日本,其特点在台湾发挥到极致。 美国的南方公司于1927年首创便利店原型,1948年将店名定为711,店铺达47家,此为初创期;1964年特许加盟经营,到80年代末为高速发展期。 日本伊藤洋华堂在1973年与美国签订特许协议,至今拥有8600余家7-11门店,年销售额2万亿日元;1975年,罗森便利东京店开业,现已有近7000余家门店。 台湾统一超商1979年与南方公司签约,现已取得7-11在台湾的永久授权,发展至今已有2700家店铺,占全球7-11门店总数的13,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排名第三。它在特许经营方面尤为成功,加盟店比例超过65。 目前711在20多个国家拥有2万多家店铺,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 我们可以看出,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是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的,其后又在台湾和泰国被加以推广。其中原因在于日本和台湾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密集度相当高,居民出行购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步行,会更多地考虑便利的因素。 同样原因,在国内各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便利店也会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市场不容小视。 一般认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国内城市,便利店就会有生长的土壤。而它们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富裕程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沪宁杭和广深等城市。事实上,国内的便利店也正是在这两个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当然,这些城市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生活节奏较快、消费观念较为超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北京的便利店出现较晚,目前有物美佳联便利、超市发便利和普尔斯马特便利店等,均实行24小时营业。超市发连锁便利在军博地铁站出口处开设第一家店,月平均销售额达到26万元,其中夜间销售额占了全天销售额的30。看来,开拓连锁便利店业态,已经成为这些著名连锁企业的一种共识,今后北京市场便利店领域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天津目前尚没有比较正规的便利店。美国便利店史 作为一种零售业态,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后,给购物者带来在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超级市场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到超级市场购物需驾车前往;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项繁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大排长龙”等候结帐之苦。以上种种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由此,促成了便利店的出现。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Eleven。在美国,年,只有家便利店,到年,美国共有便利店家,网点密度为2940人/店,销售额接近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日本便利店是6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经营便利店最为成功,日本第一家便利店成立于1969年,是由日本橘高糕点批发公司按美国模式建立的沃玛特便利连锁集团。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建立711便利商店连锁集团。由于迅速增长的就业妇女、迅速增长单身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餐桌上使用预煮食品、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娱乐活动的增加等原因,使人们更加追求购物的便利性,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是成功的。1991年日本711公司应美国南陆公司的要求,在与该公司实现资本参与的同时,实现经营方面的参与,现已成为南陆公司的控股公司。是年,日本共有41050家便利店、网点密度为3045人/店,便利店在日本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leven连锁便利店,年的利润高达24.4%,位居日本零售业之首。到1992年711集团在国际上22个国家拥有13950家店,是世界最大的便利连锁店集团。到1997年711在日本本土拥有7000多家店,销售额达到17000亿日元。 2000年年底,711在日本国内拥有8600家店铺。 我国台湾便利店始于70年代末,1977年成立的“青年商社”是台湾最早的便利店。1979年统一集团引入日本711后,当年与桑斯兰德公司签约合作。便利店在台湾开始大规模发展。1980年第一家7- Eleven长安门店开幕。1998年1月加盟店比例超过65%,到1999年3月,门店数已达2009家。 我国内地便利店起步较晚,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深圳711,华联罗森便利店为中国第一批出现的便利店。目前中国便利店处于起步期。便利店是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为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级市场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市的发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即“购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原因还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购物便利”的强烈需求,便利店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零售业态。具体地说,便利店具有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性”业态特征:距离的便利性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至分钟便可到达。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在种至左右。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至小时,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简要历史回顾 便利店简称CVS,起源于美国,发展成熟在日本,其特点在台湾发挥到极致。 美国的南方公司于1927年首创便利店原型,1948年将店名定为711,店铺达47家,此为初创期;1964年特许加盟经营,到80年代末为高速发展期。 日本伊藤洋华堂在1973年与美国签订特许协议,至今拥有8600余家7-11门店,年销售额2万亿日元;1975年,罗森便利东京店开业,现已有近7000余家门店。台湾统一超商1979年与南方公司签约,现已取得7-11在台湾的永久授权,发展至今已有2700家店铺,占全球7-11门店总数的13,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排名第三。它在特许经营方面尤为成功,加盟店比例超过65。 目前711在20多个国家拥有2万多家店铺,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 我们可以看出,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是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的,其后又在台湾和泰国被加以推广。其中原因在于日本和台湾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密集度相当高,居民出行购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步行,会更多地考虑便利的因素。 同样原因,在国内各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便利店也会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市场不容小视。 一般认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国内城市,便利店就会有生长的土壤。而它们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富裕程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沪宁杭和广深等城市。事实上,国内的便利店也正是在这两个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当然,这些城市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生活节奏较快、消费观念较为超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北京的便利店出现较晚,目前有物美佳联便利、超市发便利和普尔斯马特便利店等,均实行24小时营业。超市发连锁便利在军博地铁站出口处开设第一家店,月平均销售额达到26万元,其中夜间销售额占了全天销售额的30。看来,开拓连锁便利店业态,已经成为这些著名连锁企业的一种共识,今后北京市场便利店领域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天津目前尚没有比较正规的便利店。自二十的世纪初期,便利店是从那时许多类型的零售业态的特性中建立起来的。如“ 食品杂货商店”, “冰房子”(前电冰箱时代) ,奶酪商店,自选市场和熟食店。 南加州冰岛公司于1927年5月在德克萨斯州(美国州名) 的Edgefield 街道边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叔父强尼格林, 在南加州冰码头开展业务时,了解到顾客有时在当地的食品杂货商店关闭之后需要买一些面包牛奶和鸡蛋等物品。格林就决定他的商店一天16小时营业,一周七天。这样,极大的方便了顾客。 约瑟 C. 汤普生,创办人之一,后来的南加州公司董事主席,意识到叔父强尼主意的潜力,在南加州公司的另一个冰码头开辟新的商店,这些商店是从早上7点一直开到到下午11点,一周无休。 除了南加州冰公司的便利商店发展之外,其他的类型的商店也层出不穷。在19世20年代移动的便利商店的出现如 "侏儒" 商店。 "矮脚鸡" 和 "免下车餐馆" (乘客不必走出他们的汽车就可买到商品)也在 1929年出现了。自动贩卖机如可以获得牛奶,鸡蛋,新鲜肉也非常的流行。 有时乡下的自选市场也为人们提供了鸡蛋和牛奶等,这样人们就不必再去城市采购了。初现 "便利" 类型的商店渐渐地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虽然仍未被叫作 " 便利店")在商店成功的所有这些因素中,快速的服务是最为主要的。战争的结束和汽车的增加,在19世纪50年代进入了便利业的迅速成长期。汽车帮助了在市郊生活的家庭,这便成全了"美国人的梦"。由于更大的汽车的出现和更好的道路的发展,他们也发现了许多市郊居住的空间。但是在购物中心之间也留下了很多的物理空间。 便利店业随着消费者的需要一同高速发展。由于购物中心排挤掉了附近食品杂货商店并且有些地方无法保证一家自选市场。便利店公司再一次得到了机遇和创新的动力。其他的力量继续促进便利商店高速成长,自选市场的成长加快了便利店的发展。如食品杂货商店变成越来越大,他们使匆忙的顾客变得较不方便,便利店弥补了这一不足。市郊的家庭时常有二辆汽车和二份工资收入。配偶一起上班工作,意谓着较多的收入和较少的时间,那么用在自选市场的时间也大大减少 。职业女性的增加,也同时减少了可用来购物的时间。 商店一般座落于有利于顾客方便的位置。顾客可以在商店前停车且可以把孩子留在车内,并可以时刻注意他们。 商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必排队等候付款,这样大大的方便了顾客。以特许加盟的方式,新的商店商店遍地开花,于是他们进入了北部地区,便利店业继续成长,合并。 便利店继续从其它竞争业态的特性中汲取养分,如自选市场,食品杂货店,专门食物商店 , 药店,速食连锁店,加油维修站。当自我服务变成很流行的时候 , 便利店开始提供汽油。纯加油站趋向于衰落,而便利店+加油站模式的零售业态的销售则增加了。 今天,便利商店主要的竞争者是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些连锁药店,仓储超市,一般的零售商店,邮递配送服务,当然,还有其他的方便商店。 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便利店的必须考虑价格,工资,汽油的供给,通货膨胀,利率,以及来自自选市场长期打折的竞争。在能源危机的时期,经营者只可以在政府限定的最高价以下出售汽油。那么限制汽油利润主要的因素是汽油的充足来源。 成功的便利行业经得起其它零售业态的竞争。当自选市场的面积继续增加到 30,000 到 50,000 平方英尺的新超级商场时,许多比较小的,老的那些自选市场即被淘汰出局,而许多便利店经营者抓住了这些机会。 较多的州开始允许自助式销售汽油,因此便利店汽油销售量高速成长。但由于能源的成本上升,残酷的竞争使边际成本越来越接近利润的边缘;高的利率也接近了投资者的底线;较多的规则被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所制定。总之,的确是增加了经营的成本。并且由于涨了最小额度的薪水使便利店劳动力费用增加。但许多边沿性服务项目增加了利润,例如像汽油一样的项目的开发,又如即食食品等。星期日营业已很正常,边缘性的项目正是便利店生根发芽的关键。 1976年之前,销售汽油是有利润的,而且也正在增加。但我们也看到了汽油的一场竞争性战争-当平均的每加仑油价上涨时,那么边缘利润降低了。如大的油公司撤掉了一些加油站点,而便利店的其它商品正在变成除石油产品售卖之外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来源。 便利店数量的增加,同时也降低了单体商店服务顾客的数量。为了引导和吸引较多的客户,则必须赖以更高的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改造老的店面并非建造新的便利店。即使费用是高的,但是大多数的商店还继续24小时营业。 在7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加速了,因而顾客光顾商店的数量有很大的提高。包括三明治,咖啡,冷冻等速食售卖的频率反映了这个趋势。 便利业继续成长, 但是增加了竞争的冲击,比较高的能源成本,新商店的费用和比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大大减少了利润。增加的店铺人员和管理者的数量,这都将增加成本。 随着70年代的结束,由于通货膨胀,售卖增益。 新的商店的增加,以及每个商店面积的扩大或变更位置式样。且提高了新商店的投资力度和逐渐追加了在速食仪器方面的资本。 超过80%的商店构造被装备成可以经营汽油。 由于这样的商店的增加,每个商店也逐渐增加了面积,这样也就增加了石油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终端商,同时也促进了速食和咖啡的销售。大的连锁店是以交易量导向的,而小的连锁店则寻找增加交易的次数 ,二种模式为不同的交易策略呈现了机会。 促使商店成为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提供微波炉,矿泉饮料的等比较高的高附加产品。通过那些产品产生的边缘价值来抵消资本和劳动力的成本。24小时营运的趋势需要使设备的利用最大化。如较多的速食仪器必需高度维护。而且清洁的售卖仪器能继续提供服务,不管商店是否开着。 在1980年,新的商店数量处于减速之中。也因为通货膨胀, 有比较少的资金可以利用, 利率保持很高的态势, 商店急需增加资本。面对着这一经济萧条,对于重新建造新商店变得非常困难。许多经营者利用比较低的出租率,对已存在的建筑物进行投资和改造。 比较高的出租率反映在土地和建筑物上追加的投资。这些比较高的土地和建筑物投资反映了高的利率和投资者要求的额外的收益。行业利润的相当大部分已在首轮的商店租金的交易中被占有。这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市场博弈。 在1981年,经济的倒退和高的利率抑制了便利店的成长。高的利率估价,高的出租费用,所有项目全部倾向于改造老的便利店。一个继续的趋势:并非为建造新的商店准备基金。1982年,经济正处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糟糕的衰退。石油的供应超过了需求,这样也就降低了价格和减少了石油输出国及零售商的利润。 在食物零售中,超级仓库商店正在撼动食品杂货工业。汽油零售商,食品杂货和速食连锁店正看到通过资产的合并重组,有重新发展的机会和可能。经济的复苏,促进了生产。 汽油用量也相应增加,但还保持在1970 年水平的下面。 零售在加油站中由于价格的下跌和近几年来需求的不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食物零售商继续与新的零售业态抗争如仓库商店,美食商店,超级方便商店,大规模自选市场,速食餐厅,小的便利商店,汽油站及其他。 在1980年代后期,行业趋向于改良经营操作及边际的成本控制。在便利店,每个客户增加了平均购买量。 继续减少新店的开发,而对于已开张的新店则增加一定的投资。对于新的农村商店增加的土地费用反映了都市的市场渗透。 然而,公司继续开辟新的农村市场,毕竟土地和房屋的费用较之于城市是低廉的。好的商店位置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力。新商店的年均销售必须超过老商店,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的回收。 操作成本继续上升,甚至于超过了销售的增长。公司之间采取了在这50年中最大规模的合并。高的保险费用,消费者团体施加了对酒精饮料和成人杂志的压力。以及增加的竞争, 变动的劳动力市场,而且新技术的呈现。总而言之,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了。 劳动力正在变成最大的成本部份,并且减少了扣除税前利润的百分比是一个极大的因素。因区域的不同,劳动力市场在便利店增加服务或营业时间时尤其变得尖锐。一些商店准备增加自动化电子设备如自动对讲机,扫描仪等以精减人员。 在90年代开始,产生了其它一些因素,例如海湾战争,气候和环境开始列入到社会发展的议题。 新的环保方案也开始使便利商店更费成本。除此之外,例如职员的不足和现金流量规则和人口老化等这些已经是它在竞争的环境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策略。 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便利店公司开始在1992年降低了一般的管理费用而且关闭了边缘小商店。由于比较低的利率,较高的汽油利润,并增加了商品售卖量 ,在1993年行业利润爆炸性的达到了22亿美元。1994 年的时候进一步增加到32亿美元。1995年,继续保持这样的挑战。但是NACS未来研究所为便利店的经营者推荐了二条路径:即为顾客排除障碍和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来自其它业态的竞争者,是不可预知的。那快速变化的技术正在为零售业提供新的挑战和机会。那些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客户需要并千方百计地满足之。那么未来将属于他们!-那些勇于创新的实践者。-联商网 徐樟明编译(xuzm)资料来源NACS(美国便利店协会)A Short History of the Convenience Store Industry 便利店在日本便利连锁店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从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以惊人速度成长起来的一种食品零售店形态。如今,便利店已成为日本零售业中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1974年东京江东区的一家“山本茂酒店”与日本711公司总部签订合同,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家、也是全日本的第一家便利连锁店。 便利店是以“方便性”作为吸引顾客的最重要手段的零售店。1972年日本中小企业厅出版的便利店手册中提出的便利店的定义是: “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为第一要义,并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高效率性的零售企业”,其后还附加了7个条件: (1)商店的位置:消费者可步行来店购物,从住宅步行7至10分钟。因此,其店址位于住宅区附近,顾客主要为半径500米左右范围之内的居民。 (2)店铺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 (3)商品品种:考虑到店铺面积较小,需要压缩同类商品的品种数目,以最常用的生活必需品为主体,包括一般食品、日用杂货、衣料、化妆品和小药品、烟、酒等,至于生鲜食品仅限于适于进行自选的食品。 (4)营业时间:要长于超级市场和一般零售店,原则上是全年无休息日。 (5)从业人员:由于是自选商店,基本上由一名管理者和若干名店员组成,为了实行两班倒,有必要雇佣临时工。 (6)组织形态:为提高效率,宜采取连锁组织形态,可考虑采取特许连锁系统,在总部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商店的营运。 (7)与顾客的关系:虽采用自选方式,仍有必要形成与顾客之间的密切的交往关系。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便利店是在超级市场大大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为填补超级市场未能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的空隙而成长起来的。日本的超级市场与便利连锁店的区别有: (1)便利店的规模要比超级市场小得多,前者的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而后者的面积一般可达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 (2)便利店的商品品种一般为3000种左右,而且多为小包装商品,超级市场的商品品种一般达到10000种以上。 (3)便利店一般不出售鲜肉鲜鱼。 (4)便利店进货往往仅限于卖得最好的牌子的商品,价格比较贵,即便是同样的商品,价格也往往比超级市场贵一成以上。 (5)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店址更接近住宅区,营业时间长(一般为昼夜24小时营业),服务速度快,顾客在便利店的逗留时间平均只有5分钟左右。 (6)超级市场的顾客是女多男少,家庭主妇大多希望买便宜一些的东西,也舍得花时间挑选商品。便利店的顾客却是男多女少,来店的大学生、白领职负或工人大多数是抓住想买的东西就走,不太计较价格。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与超级市场主要强调“廉价”相对照,便利店主要强调“方便”,适应了“宁可贵一点,也要图个方便”的顾客层的需要。 70年代以来便利连锁店在日本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1)随着经济的发展,“忙人”越来越多,这类顾客不大在乎商店里的商品品种是否齐全,而希望尽快抓住自己所急需的商品。 (2)在“忙人”增加的同时,“夜猫子”(包括开夜车的大学生)也多了起来,这部分顾客希望长时间营业的甚至是昼夜24小时连轴转的商店为他们服务。 (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对快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便利店是把快餐及其关联食品当做重要经营内容的商店。 (4)日本大城市的地价很贵,特别是在传统的住宅区,要找到几百平方米、几千平方米的土地开设超级市场是很不容易的,而便利店的规模小、用地少,又可在改造原有小零售店的基础上组建,因此在超级市场难以挤进来的住宅区得以发展起来。 (5)日本“多如牛毛”的零散小零售店、特别是夫妻店的存在,成为便利店发展的良好“土壤”,这也是日本便利连锁的特色所在。便利连锁店总部选择基础较好、位置有利(接近密集的住宅区或车站)的小店,一个一个地劝说他们加入连锁,成为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而对于原有的小店来说,加入连锁以后就可以利用总部的统一招牌,吸取先进的经营技巧,获得共同的进货渠道等种种好处。当然,为此也必须“上交”相当比例的利润o (6)便利店为了集中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