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课件.ppt
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一、 教材分析(教材知识复习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明清时期)必修二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必修二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必修二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必须三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619世纪 明清时期“马尼拉大帆船”:中国与“新大陆”的经济纽带22021/1/1,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全球史观马尼,一、 教材分析(教材知识复习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明清时期)必修二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必修二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必修二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必须三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619世纪 明清时期,“马尼拉大帆船”:中国与“新大陆”的经济纽带,2021/1/1,2,一、 教材分析(教材知识复习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16,一、 教材分析(“马尼拉大帆船”),当前研究状况: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晚明的历史大变局“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月读,2015年第4期。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3年。卡洛斯布拉索布洛基、戴娟:马尼拉大帆船与全球化的思考,2013年。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王丹韵: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银丝贸易(1565-1815),硕士学 位论文,2015年。 (研究综述)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明代中叶依赖海外贸易)樊树志:晚明大变局,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美)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研究较丰,多有公论,教材与学术研究结合,史学意义:打破明清五百余年被笼统地视为专制、独裁、保守、闭关的“超稳定结构”的传统认知,以全球视野重新审视19世纪之前的明清,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经济)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保持着较为顺畅的交流,并非入清以后的19世纪与西方相去甚远、天各一方。(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021/1/1,3,一、 教材分析(“马尼拉大帆船”)当前研究状况:研究较丰,学生现有水平与能力:对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熟稔,对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史实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津津乐道,但白银流入对中国的影响认识有限、也难以达到在全球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定位明清的高度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白银流入对中国的影响:教师搜集、裁剪和展示现象化、事例化、生动化的史实,学生合作探究寻找史实之间的联系2.重新审视和定位全球视野下的明清:以白银流入影响作为铺垫,以白银资本学术热点为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探讨热情,二、 学生分析,2021/1/1,4,学生现有水平与能力:二、 学生分析2021/1/14,三、教学目标,1.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概念的解析,使学生学会提炼、分析和归纳文本信息,并使学生注意历史叙述中不可避免存在立场和角度等问题,通过了解大帆船贸易的盛况,理解大帆船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优势,同时通过对概念的重新命名,提高 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对大帆船贸易的历史背景的探究,加深对“海禁”的理解,并了解明后期政府针对民间贸易的开放姿态3.通过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历史影响的探究,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的本质,提高语言概括能力以及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2021/1/1,5,三、教学目标1.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概念的解析,使学生学会提炼、,四、教学过程,(一) 历史概况(涵义、表现)(二)历史背景(三 )历史影响(合作探究、观点争鸣),2021/1/1,6,四、教学过程(一) 历史概况(涵义、表现)2021/1/16,“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全球视野下的明清,什么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新情境新概念导入,2021/1/1,7,“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什么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2021/1,“The Manila Galleon Trade”的直译,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和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 百度百科的定义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亚洲,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的定义,请尽可能从以上材料提取有关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信息,并重新给予定义。,由西班牙垄断,以对华贸易为基础,以菲律宾为中转站,从16世纪下半叶绵延至19世纪初的银丝对流贸易。,历史概况,1.什么是马尼拉大帆船?,维基百科的地图解释,2021/1/1,8,“The Manila Galleon Trade”的直译,,全汉升先生撰写了多篇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专题论文,他认同德科民(De Comyn)的观点,即自1571年至1821年的二百五十年中,自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约4亿比索,其中约二分之一流入中国。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晚明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3年。,历史概况,2.贸易盛况,2021/1/1,9,全汉升先生撰写了多篇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专题论文,他认同德科民,因马尼拉是大帆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帆船主要由马尼拉当地木材所造,故这条贸易航线被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摘编自维基百科,三则材料分别怎样命名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分别以欧洲和中国的立场,从航线的角度重新命名马尼拉大帆船贸易。,1.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大帆船、中国船2.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亚洲与美洲航线;中国: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无束的探及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那样。全汉昇:铭记中国与菲律宾间的贸易,转引自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历史概况,3.重新命名,2021/1/1,10,因马尼拉是大帆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帆船主要由马尼拉当地木材,材料 穆宗隆庆元年(1567),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对日本仍海禁,对于澳门葡萄牙人、菲律宾西班牙人的贸易实行开放,不久便开始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能够繁荣的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中国农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后期海外政策的调整,历史背景,“闭关锁国”和“海禁”下贸易如何繁盛 ?,2021/1/1,11,材料 穆宗隆庆元年(1567),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清的历史影响,历史影响,2021/1/1,12,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清的历史影响历史影响2021/1/112,“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北美市场上廉价出售,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中国蚕丝生产普遍于各地,而以江苏和浙江之间的太湖流域最为重要。.海外市场对丝绸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刺激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 全汉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最穷的人也随身携带一把凿子和一杆小秤。前者用于切割金银,后者用于秤出重量。中国人做出这种事异常灵巧,他们如需要二钱银子或五厘金子,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不必增减。”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豆薯(栽培)传入菲律宾,随后豆薯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豆薯(栽培)可能在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传入者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易的西葡、中国和菲律宾商人.以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 张箭: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万历九年(1581 年)首辅张居正主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即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白银的流入对解决中国的“银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般教学思路:提供孤立、并列式材料,一一对应得出结论,引进高产作物,耕地面积扩大,刺激人口增长;改善民生。,白银广泛流通,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人早期启蒙思潮;社会拜金逐利、奢侈盛行,王守仁更新理学,发展心学.,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赋役制度改革,从而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2021/1/1,13,“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北美市场上廉价出售,连原来独,岭南农户碗中的地瓜:可以再生个娃,西班牙殖民菲律宾与波托西银矿的发现,中国最穷的人也随身携带一把剪子和小秤,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合作探究:你能看出以下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读书人的困惑:王守仁的克服私欲还是李贽的人皆有私?,大帆船贸易,银丝对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引进高产作物,耕地面积扩大,刺激人口增长;改善民生。,白银广泛流通,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济发达,社会拜金逐利、奢侈盛行,王守仁更新理学,发展心学;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人早期启蒙思潮。,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赋役制度改革,从而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2021/1/1,14,岭南农户碗中的地瓜:可以再生个娃 西班牙殖民菲律宾与波托西,1500年至1800年,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世界经济中心。在欧洲工业革命前,世界经济中心不在欧洲,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 【美】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观点争鸣,总结升华:重新审视全球视野下的明清(16-19世纪):超稳定结构?与欧洲同步?世界经济中心?,评弗兰克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紧扣评论对象),2021/1/1,15,1500年至1800年,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世界经济中心。在,谢谢观赏!,2020/11/5,16,谢谢观赏!202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