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1、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3、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山体部位,学习目标 1分钟,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图上,把_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3、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_、_、_、_。4、思考P25页图1.37的山体部位特点,自学指导 四分钟 P24-P25,密集,稀疏,海拔相同,另一地点,海平面,山峰,陡崖,山脊,山谷,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1、地面高度,海拔,相对高度,试一试:,甲山的海拔为 米, 丁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1500,1000,1500-1000=500,海平面,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海拔 -422米,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_结论:相对高度=_,9266.43米,高的-低的,1、广州白云山(382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_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_,解析:相对高度=高的-低的 =8848-382=8466,解析:相对高度=高的-低的 =8844-(-155)=8844+155=8999,8466米,8999米,练习,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等高距是50米,练习,该图的等高距是_,50米,100米,等高线_,坡 陡 的 地 方,等高线_,密集,稀疏,140m,130m,120m,110m,100m,坡 缓 的 地方,等高距:10米,100,110,120,130,140,爬山选择缓坡,山峰,鞍部,两个山峰的中间部分,山中间,A,露营选择鞍部,陡崖,线重合,山脊,分水岭,山谷,形成小河,400,600,800,山脊,400,600,800,山谷,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低 脊 高 谷,山脊和山谷的判断,山脊是分水岭,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山 脊,山 谷,A,B,练习,山 脊,山 谷,练习,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鞍部,A,B,A和B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大于450米小于500米,580米,1、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是( )A、 B、 C、 D、,当堂训 练,A,2.野外攀岩活动是指攀爬坡度很陡的天然岩石峭壁,下图中_处适合开展攀岩活动。,A甲,B乙,C丙,D丁,当堂训练,B,3.下列对于两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表示山谷 B.表示山脊C.表示山谷 D.均表示山脊,A,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1.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弯曲。,4.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弯曲,5.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3.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连连看,当堂训练,完成练习册 课前预习:1、2、3课堂训练:1、2、3、4课后作业:1、2、4 7、8、9、10、11,1. 中国人只要看到土地,就会想种点什么。而牛叉的是,这花花草草庄稼蔬菜还就听中国人的话,怎么种怎么活。 2. 中国人对蔬菜的热爱,本质上是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本诗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采摘野菜的同时,又保卫祖国、眷恋家乡的士兵。 3.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极大的一词表程度,说明绘画的题材范围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删去之后其程度就会减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开篇写湘君眺望洞庭,盼望湘夫人飘然而降,却始终不见,因而心中充满愁思。续写沅湘秋景,秋风扬波拂叶,画面壮阔而凄清。5.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心理,尤其动人。凄清、冷落的景色,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并为全诗定下了哀怨不已的感情基调。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固成文字,去唤醒那沉睡的情感,饥渴的灵魂,也许已是跨越千年,但那人间的真情却亘古不变,故事仿佛就在昨日一般亲切,光芒没有丝毫的暗淡减损。8.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触摸,你终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人性的光辉,智慧的温暖。9.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作蕴涵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