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新智暂存库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黄骅新智工业废料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暂存库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编制及计算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梁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第五章、模板检查与验收第六章、满堂脚手架的搭设1、搭设前的准备2、搭设要求3、技术要求4、搭设验收5、使用6、拆除7、脚手架施工基本安全要求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2、安全管理措施3、危险源及应对措施4、监测措施5、监测说明6、应急预案第八章、劳动力计划1、安全管理人员2、特种作业人员3、其他作业人员第九章、计算书第一章、编制及计算依据1、黄骅新智工业废料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暂存库施工图纸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质200987号文);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14、施工组织设计;15、品茗施工安全计算软件。第二章、工程简介本工程为黄骅新智工业废料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暂存库。建筑层数一层层,框架外圈四边为层间框架梁,梁顶标高为4.0m(截面250×700)、5.2m(截面250×700),先施工层间梁及柱,屋顶边梁支撑在层间梁上,屋面边梁施工完成后且层间梁强度等级达到100%后,层间梁底支撑方可拆除。建筑面积1845.25,占地面积1845.25,建筑高度9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防水等级二级。该暂存库,边跨WKL为300×1000,梁顶标高8米,框架结构,其中框架梁1轴-8轴/D轴WKL12(2)、WKL13(4),1轴-8轴/A轴WKL6(2)、WKL7(4),截面尺寸为300x1000mm,跨度均为10.5米,A轴-D轴/1轴WKL1(3),A轴-D轴/8轴WKL5(3)截面尺寸为300x1000mm,跨度均为8.45米,梁顶标高为8.0m,中间次梁及主梁截面均为250×700mm。(跨度均为8.45米),C轴/1轴-8轴及B轴/1轴-8轴框架梁截面均为350×1000,梁顶标高为8.3m,跨度均为10.5m。屋面板厚度110mm,混凝土标号C30。暂存库内主次梁及板为大跨度支模架体系,对模板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编制本专项方案,施工时严格按方案施工,确保支模架安全。论证部位:1轴-8轴与A轴-D轴区域梁板,板厚为110mm板,梁最大截面为350*1000mm,最大跨度10.5m。架体坐落在首层-0.1m标高基槽回填土上,立杆底部通长垫50mm厚脚手板,首层地面回填土已夯实完成并且压实度达到94%以上,并且高于室外地坪,取跨度最大,梁截面最大的标高为8.3米的350×1000m梁进行验算,由于屋面板为坡屋顶,板厚取0.12m厚进行验算。第三章、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编制各专项施工方案,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等资料。模板设计及制作:1.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各项荷载、地基土类、所选用的施工方法等条件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其中模板设计中含有模板体系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项:砼侧压力及荷载计算;面板强度及刚度验算:次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主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对拉螺栓强度的验算。1.2、模板及其支架设计应考虑的荷载有: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新浇筑砼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1.3、根据模板设计图进行放样,提供模板设计规格和制作数量进行模板制作,并按其规格、类型编号和使用部位注明;所有定型制作宜多标准型,少异型,多通用、多周转。第四章、梁板模板 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在支撑架的顶部(梁底纵向横杆部位)和底部(距地200mm以内)必须满设纵横方向水平横杆,每步也必须满设纵横方向水平横杆。2、剪刀撑的设计:2.1、在纵、横向分别布置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见下图,剪刀撑布置均匀对称。竖向剪刀撑间隔不应大于6跨,每个剪刀撑的跨数不应超过6跨,剪刀撑倾斜角宜为45°60°之间,支撑结构外围应设置连续封闭的剪刀撑。平面图立面图1-立杆;2-水平杆;3-竖向剪刀撑;4-水平剪刀撑。2.2、竖向剪刀撑两个方向的斜杆宜分别设置在立杆两侧,底端应与地面顶紧。2.3、竖向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宜靠近主节点。2.4、水平剪刀撑的的布置符合下列规定:2.4.1、水平剪刀撑的间隔层数不应大于6步;2.4.2、顶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2.4.3、扫地杆层宜设置水平剪刀撑;2.4.4、水平剪刀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2.5、剪刀撑接长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并应等距离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且两端扣件应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2.6、纵向水平杆均应与立杆连接,其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150mm。3、顶部支撑点的设计:3.1、梁底大楞的横向支撑横杆与梁底立杆的连接扣件必须采用双扣件。3.2、相邻竖向剪刀撑之间的连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3.3、顶层顶步水平杆间距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增加。4、支撑架搭设的要求:4.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所有架体均采用 48.3m m×3.6 mm焊接钢管搭设,满堂支模架立杆纵横间距为:框架梁最顶部步距纵横加密一根水平杆,梁下增加1根立杆,梁下立杆横距0.6m(具体做法见下图):主梁底立杆0.6×1.2m,步距1400mm,顶部600mm,立杆上端伸出水平杆0.23m;次梁底模板立杆0.6×1.2m, 步距1400mm,顶步距600mm,立杆上端伸出水平杆0.45m。板底模板立杆 1.2×1.2m , 步距1400mm,顶步距900mm,立杆上端伸出水平杆0.3m。外圈5.2m以下柱已浇筑,脚手架与框架柱连接三道,其中扫地杆一道,以上每2.8m一道。所有两根相邻架杆(立杆或纵横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横间距的1/3。梁底按照全跨度的3起拱,底部留设清扫口。4.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均按高度10米以内的要求:垂直度误差不超过25mm,横杆水平误差 20mm。4.3、确保每个扣件都牢固固定住连接部分的纵横架杆,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小于40N.m,也不大于65N.m,用力矩扳手检查扣件总数的10%。4.4、拆模要求:因该支模架跨度较大,必须在屋顶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00%后,再拆除支模架。在搭设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搭设过程中的安全。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的落实,且分别进行安全、质量的技术交底。5. 施工使用的要求5.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拟采用汽车泵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方式浇筑混凝土;5.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多余材料不能在支架上堆放;在混凝土浇捣的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站在操作面上;振捣时不得漏振、过振。5.3、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检查支架的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5.4、其他事项要求见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第五章、模板检查与验收1、对承重杆件(主要为支撑立杆的钢管)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1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要进行100%的检验。2、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立柱底部基础应符合要求;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过程和完毕后,施工单位应采用扭力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适当加大受力较大部位的抽检数量。抽检的数量为扣件数量的10,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对梁底支撑的扣件应进行100%检查。4、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扣件应拧紧,且应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规定,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45-60N.m。5、支撑系统搭设安全完毕,应报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参与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认真组织整改。在浇筑砼前还要对支撑系统复验,确保支撑系统处在安全状态。6、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符合规范和本方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内容应包括:立杆底座、立杆纵横向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设置;水平拉杆步距;剪刀撑设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固结点等。7、检查项目:7.1、主控项目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7.2、一般项目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7.2.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7.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7.2.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7.2.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不少于3 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现浇结构模板允许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 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 面。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6m9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6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模板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本工程所采用的模板或支撑系统,技术均已非常成熟,在以前的工程中已得以推广运用。产品进场后严格质量检验,确保质量。工程施工前期,精心设计,认真加工,对每个单项模板工程做方案,有措施,有计算,严格按照本工程的要求和特殊性设计、制作和质量监控,全面保证工程质量。模板施工应完全按照现场文明施工方法,遵守现场安全施工守则,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模板所有零配件以及架体应安装牢固可靠,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支模时,严格按照模板的施工方案执行。施工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梁板模板施工时,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起拱。竖向构件吊垂线,梁、墙及悬挑结构采用拉通线的方法,并坚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撤线,随时观察模板变形,及时调整模板。在楼板和梁端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口,浇筑混凝土前,配置空压机配合清理模板内杂物。控制拆模时间,留设同条件养护试块,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与否。为保证脱模效果,使用水质脱模剂,涂刷时要均匀。模板工程的安装和验收严格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版)。模板拆除前首先对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试压,根据试压强度决定拆模时间。拆除模板的顺序和安装顺序相反,模板吊运拆除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撞砼表面。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进行。模板工程严格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版)。模板的拆除(1)一般要求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墙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的底板,根据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下表规定,方可拆除。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项次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得百分率计(%)1板250>2,875>81002梁875>81003悬挑构件100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或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架设临时支撑。5)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无设计规定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6)模板工程作业组织,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摸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2)各类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现浇楼板模板拆除:模板立柱应有多道水平杆,应先拆除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拉杆时,应与立柱模板同时拆除,以免立柱模板倾倒伤人。梁板模板拆除:1)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下调支柱顶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7.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7.3.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7.3.2、拆模顺序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7.3.3、支设悬挑形式模板应有稳定的立足点。7.3.4、支设临空模板时,应搭设支架。7.3.5、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7.3.6、拆除模板支撑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并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作业。7.3.7、拆平台模时,不得一次性将顶撑全部拆除,应按顺序分批拆,防止模板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发生一次性大面积脱落。7.3.8、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的模板。7.4、悬空作业时模板支撑和拆除的注意事项:7.4.1、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卸模板。7.4.2、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模板上有预留洞口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住。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7.4.3、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7.5、成品保护7.5.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7.5.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7.5.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7.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砼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浇筑顺序为由由中间向两侧推进。(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接缝处砼初凝前将混凝土浇筑完毕。 2)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布料管口卸下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串筒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3)浇筑竖向混凝土时,底部应浇筑30m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4)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随时观察模板、支架、钢筋、予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胀模、变形、移位应立即停止浇筑,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好。 5)使用30棒或50棒插入式振捣棒要求: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状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50棒应为52.5、取50;30棒应为40.5、取40),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不可过振,不可漏振。(2)柱、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浇筑前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润滑泵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并保证上下层砼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且不得过短,以使砼表面气泡能够充分排除为宜。先浇柱子,然后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框架柱和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粒径不大于20mm)同强度等级的砼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30棒)振捣,棒点加密。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浇筑板砼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砼。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型,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阶梯型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浇捣完毕后用1.54m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如若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施工要点:顶板砼的浇筑最重要的一点是对顶板钢筋的保护。浇筑前沿浇筑方向铺设由矮马凳和脚手板组成的马道,混凝土施工在马道上进行操作,并且在浇筑现场设钢筋工看筋,及时将变形钢筋复位。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4倍。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3)振捣质量的检查浇筑过程中,模板两侧派两名有经验责任心强的砼工对梁板模板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振部位,及时通知持棒人对存在异常的部位进行补振,确保砼振捣质量,保证密实性。(4)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必须缩短,并应在前期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本工程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小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砼时应派木工随时观察立杆模板、螺栓、支撑杆等有无位移变形,做到随时整修,如位移过大应立即停止浇筑。并派专人负责对模板进行敲击,判断砼是否存在漏振现象。(5)混凝土的养护本工程8.45m、8.3m标高梁板混凝土标号为C30,跨度大于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模,拆模后养护不少于14天。砼养护派专人进行负责,并制作标识牌,标明养护的起止时间。第六章、满堂脚手架的搭设1、搭设前的准备1.1、技术人员对脚手架搭设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参与搭设作业;脚手架搭设人员须熟悉脚手架的设计内容。1.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爬梯、安全网等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清点、检查、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材料不齐时不得搭设,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材料、构配件不得在同一脚手架上使用。1.3、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地基情况,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处理,确认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放线定位。本工程脚手架基础部分为砂土、混凝土楼板基础,均已进行验算,满足承载力要求,不用另行处理。1.4、对参与脚手架搭设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确认,凡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脚手架的搭设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2、搭设要求2.1、脚手架的搭设按照审批的方案和现场交底的要求进行,严禁偷工减料,严格遵守搭设工艺,不得将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2.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现场配备熟练的技术人员带班指导,并有安全员跟班检查监督。2.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上下交叉作业。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材料、配件、工具传递和使用安全,并根据现场情况在交通道口、作业部位上下方设安全警示标志。2.4、脚手架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件(锚固点等)以上两步。2.5、脚手架搭设中,跳板、护栏、连墙件(锚固、揽风等)、安全网、交通梯等同时跟进。3、技术要求3.1、脚手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构架尺寸的同时,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3.1.1、构架结构稳定,构架单元不缺基本的稳定构造杆部件;整体按规定设置剪刀撑、连墙件;在通道、洞口设置加强杆件。3.1.2、联结节点可靠,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构造规定;联结件的安装和紧固力符合要求。3.2、脚手架钢管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或对接,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搭接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无设计说明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cm(模板支撑架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m)。3.3、基础(地)和拉撑承受结构3.3.1、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上时,立杆距坑边缘不小于1米。3.3.2、脚手架立杆之下设置50mm厚垫板,宽*长度为200*4000mm。3.3.3、脚手架的与相邻单元框架柱拉结,设置尽量不能影响后续施工,以防在后续施工中被人为拆除。3.4、安全防护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应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防止架上的物件发生滚落、滑落,防止发生人员坠落、滑倒、物体打击等。3.4.1、作业现场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3.4.2、脚手架的作业面的脚手板铺满并绑扎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间的距离不大于20cm;作业面的外侧立面、底部采用安全网、护栏防护。3.4.3、脚手架外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设置安全通道,并搭设防护棚。3.4.4、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和运输通道设置防护棚;上下脚手架有高度差的出入口设踏步和护栏;脚手架的爬梯踏步采取防滑措施,爬梯两侧设置扶手。4、搭设验收4.1、脚手架搭设完毕,架设作业班组首先按施工要求先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论要签字认可。4.2、脚手架验收随施工进度进行,实行工序验收制度。脚手架的搭设分单元进行的,单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经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单元施工。4.3、脚手架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定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4.3.1、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3.2、脚手架的布置、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立杆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4.3.3、各杆件搭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满足安全可靠要求。4.3.4、脚手架的基础处理、埋设是否正确和安全可靠。4.3.5、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5、使用5.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毕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不得投入使用。5.2、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应挂告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5.3、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实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制度。5.3.1、脚手架定期安全检查一般每周一次,并应根据具体检查对象编写安全检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于靠近爆破地点的脚手架,每次爆破后应进行检查。5.3.2、每班作业前,班长或带班人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5.3.3、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要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5.3.4、使用单位应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合理使用,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5.4.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值控制。5.4.2、垂直运输设施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5.4.3、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5.4.4、各种材料、机具等要随运随装或随拆随运,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5.4.5、脚手架上材料、机具等放置不得影响交通。5.5、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5.6、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及撑、拉、提、吊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或拆除构件,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修改设计;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禁止随意拆除,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加设或改善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5.7、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5.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在有脚手架的部位从事吊装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电、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5.9、脚手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9.1、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的规整清洁,不要乱堆材料、工具,以免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掉物伤人。5.9.2、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系好安全带,谨防身体失稳发生坠落、摔倒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材料掉落架外。5.9.3、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取稳定可靠的办法,且垫高不得超过50cm,同时加高安全防护设施;超过50cm时须按程序重新设计审批。5.9.4、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信号提请他人注意,材料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5.9.5、禁止在脚手架上打闹戏耍、睡觉或坐在横杆上休息,不得抢行和跑跳,相互避让时要保持身体平衡。6、拆除6.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6.1.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6.1.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设计中的拆除程序,并经批准后实施。6.1.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交底到每一个作业人员。6.1.4、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将受其影响的机电设备及其它管线等拆除或加以保护。6.2、拆除安全要求6.2.1、拆除顺序应逐层从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6.2.2、拆下的架杆、连接件、跳板等材料,应采用溜放,严禁向下投掷。已卸(解)开的脚手杆、板,应一次性全部拆完。6.2.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根据现场需要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拆连墙件。6.2.4、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堆码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6.2.5、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6.2.6、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脚手架拆除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材料堆放整齐、安全稳定,并及时转运。7、模板支架7.1、模板支架应根据其用途专门设计,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执行报批程序。7.2、钢管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7.2.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7.2.2、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距底座距离不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应大于500 mm。7.2.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采用搭接时必须经过技术论证)。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7.2.4、支架立杆应竖直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7.2.5、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7.2.7、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8、脚手架施工基本安全要求8.1、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作业,在2m以上的均为高处作业,应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8.2、从事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脚手架的基本技术知识,并持证上岗。8.3、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工作,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如确需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夜间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不得超过二级高处作业标准(15m以下)。8.4、当有6级以上大风和大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8.5、脚手架搭设、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8.6、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8.7、凡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8.8、根据现场具体环境,在脚手架的外侧及顶部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信号旗(灯),以防过往车辆及吊机运行中碰撞脚手架。第七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建立高资质、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班子。公司选派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总部各部门对项目经理部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对项目经理的工作进行固定连续的检查督促,协调项目经理部进行企业内部的各种协调工作。项目部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HBEJ/QESM-C(C版)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设立专职质检员和成品保护管理员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整个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人员、机械、材料、法规、环保,从而使建筑施工活动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达到优质、安全、工期合理、成本较低的目标。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针对模板、抗渗混凝土浇筑和变形缝施工等工序建立QC小组,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指定出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方法,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质量负责人负责。建立动态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测定分析工程当前的质量动态,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以随时、全面地控制工程质量,实行一个中心、二勤、三不放过、四个百分之百。一个中心,以人为中心,加强对人的质量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二勤:指挥人员、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操作人员对质量工作做到勤看、勤管。三不放过:质量管理过程中,问题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四个百分之百:对于各个分项工程的质量工作施工前百分之百交底,施工中百分之百跟踪,施工材料、施工完毕百分之百检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