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行业资质和体系认证壁垒分析.docx
大豆蛋白行业资质和体系认证壁垒分析一、资质和体系认证壁垒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严格管控。我国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对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实行许可制度,并实行溯源管理。食品生产企业需具备健全完善、安全可靠的管理体系,并通过严苛缜密的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后方可取得相应许可。随着食品行业许可制度的不断完善及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生产企业处罚日益严格,食品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也日渐提高。除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相关要求外,下游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往往还要求大豆蛋白供应商额外建立标准化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如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BRC认证等,对于大豆蛋白企业,为保证大豆蛋白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一般还要求SGS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等认证,完善的体系构建及认证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对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二、市场导向战略规划全面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致力于创造近期的顾客满意,而且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迁,致力于创造长期、整体顾客满意,实施有效的市场导向战略规划与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一在组织的目标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建立和维持战略适配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始于对整体目标和使命的确定,使命随即被转化为详细的目标以指导整个公司的发展。”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正确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管理。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及其变化的要求,综合考虑顾客、社会和企业利益,决定进入哪些领域生产经营,哪些业务项目(经营单位)需要建立、保持、发展、收缩或撤销,并据以配置企业资源。(2)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项具体业务单位的未来利润潜力。企业必须根据发展动态,而不是依据目前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决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3)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企业要对每一项业务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实现其长期目标。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它的目标、机会、能力和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战略规划,并使各项业务战略方案体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战略规划通常由四个组织层次构成。包括企业层次、部门层次、业务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总部负责设计企业战略规划,指导整个企业进入有利的前景,决定给每个业务单位分配多少资源以及要开展或取消哪些业务。部门层次的规划,要对企业给予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则要保证该业务创造价值和利润。最后,每个业务单位内的每个产品层次(产品线、品牌等),为了达到该产品特定市场的预定目标,也要制定营销规划。以上这些规划要由企业的不同层次机构分别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以及采取改正措施。三、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关系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纳入研究范围,并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积极的一方被称为市场营销者,表现不积极的一方被称作目标公众。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而后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求自身的利益。(1)企业内部关系。内部营销起源于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市场。智慧的企业高层领导,心中装有“两个上帝”,一个“上帝”是顾客,另一个“上帝”是员工。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有具备营销观念的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组合策略,并能自觉地以顾客导向的方式进行工作。同时企业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关系营销奠定良好基础。(2)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有效地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目标,企业要善于与竞争对手和睦共处,并和有实力、有良好营销经验的竞争者进行联合。(3)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顾客是“上帝”,是“财神”,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必须依赖顾客。企业需要通过搜集和积累大量市场信息,预测目标市场购买潜力,采取适当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变潜在顾客为现实顾客。同时,要致力于建立数据库或其他方式,密切与消赛者的关系。对老顾客,要更多地提供产品信息,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加深情感信任,争取将其转化为长期顾客,举办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肯定比寻求新顾客更为经济。(4)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因分工而产生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协作而形成的共同利益关系。合作伙伴虽也存在矛盾,但相互依赖性更为明显。企业必须广泛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便获得来自供销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5)企业与影响者的关系。各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共事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对企业营销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以公共关系为主要手段争取它们的理解与支持。例如,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而连接和聚集的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关系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社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率的工作场所,社区也希望企业为社区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四、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五、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六、行业发展概况1、植物蛋白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由氨基酸组成。人体的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2种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生化反应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剩余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提供,称为必需氨基酸。根据来源不同,蛋白质可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动物蛋白以酪蛋白为主,其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接近,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利用率较高,一般为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但摄入大量动物蛋白的同时,会导致动物油脂和胆固醇摄入较高,诱发肥胖症、心血管病、高胆固醇症等疾病。植物性蛋白质则主要来源于米、面和豆类产品,相对于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具有更低的胆固醇、动物激素和饱和脂肪酸,更适合肝脏疾病患者,也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植物性蛋白分为两类,一类为完全蛋白质,另一类为不完全蛋白质,其中大部分植物蛋白为不完全蛋白质,如米面类植物蛋白中因缺少赖氨酸(一种必要氨基酸),其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相对较差,为不完全蛋白质。而大豆蛋白为完全蛋白质,是众多植物蛋白中的蛋白质明星,其既具有动物蛋白质中氨基酸利用率较高的优点,又能规避油脂和胆固醇较高的危害,是理想的动物蛋白替代品和互补品。2、大豆蛋白大豆被称为“绿色牛奶”,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大豆及其制品中蛋白含量很高,居于植物蛋白之首,且蛋白种类丰富,有2S球蛋白、7S球蛋白、IlS球蛋白和15S球蛋白四种球蛋白及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此外还含有婴儿必需的氨基酸组氨酸;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优质的食用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DHA等,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豆中的低聚糖和膳食纤维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通过改善肠道蠕动,减少消化残渣通过大肠的时间,改善肠道功能,具有预防结肠癌和肥胖病等功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倡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到2020年全国人均消费豆类13千克。我国为大豆原产地,大豆食品加工历史悠久,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豆及大豆制品愈发成为我国居民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大豆蛋白是一种天然类全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且不含胆固醇,其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一异黄酮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具有重要作用,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FDA)曾在1999年发表声明称,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可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大豆蛋白包括粉状大豆蛋白和组织化大豆蛋白两类。其中,粉状大豆蛋白又可进一步分类为大豆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组织化大豆蛋白即为大豆组织蛋白。3、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产品是由大豆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经脱水、干燥、超微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含有约10-20%的蛋白质和60-75%的膳食纤维(均为干基),其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大豆的子叶,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果胶类物质、糖蛋白和木质素等组成,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七、行业发展现状1、伴随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全球植物蛋白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大豆蛋白在植物蛋白质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健康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植物蛋白相对动物蛋白的优越性和互补性。据QY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估计为53.2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9.4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04%。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在中国种植后,向世界各地流播,目前全球已形成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大产区。同时,相比于其他植物蛋白,大豆蛋白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含有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是植物蛋白中最优质的完全蛋白,被称为“植物蛋白之王”。由于大豆原材料供给充足,大豆蛋白营养价值较高,且大豆蛋白产出率较高,故大豆蛋白在植物蛋白中应用最广,占据了植物蛋白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在植物蛋白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n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大豆蛋白市场规模约31.20亿美元,占植物蛋白市场价值的一半以上。未来预计大豆蛋白市场规模会随着植物蛋白市场规模的增长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政策助力我国大豆蛋白产业迅速崛起,我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广受全球欢迎大豆蛋白行业作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上游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发展历来得到国家重视及大力支持。我国大力鼓励培育大豆加工产业链经济增长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功能性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特色产品供给,增加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中高端产品供给。同时,我国政府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粮食产业的深加工转化,鼓励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在此背景下,我国大豆及大豆蛋白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用于大豆蛋白生产的大豆量处于逐年增加状态。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约为1,810万吨,其中约240万吨用于大豆蛋白加Xo根据Gn报告预测,到2024年,我国用于大豆蛋白生产加工的大豆量将达到373.04万吨。我国种植大豆主要为非转基因大豆,相比于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具有含油量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更适合大豆食品的加工生产。我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产区,以此为原料生产的大豆蛋白广受欧、美、澳、日、韩等国家欢迎,生产的大豆蛋白出口国家和地区近百个,2019年全年仅大豆分离蛋白出口量就达到近20万吨,在世界大豆蛋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得益于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增长明显,总面积达到L48亿亩,比2019年净增825万亩,增幅为5.9%;总产量达到392亿斤,增幅为8.3%,为大豆蛋白生产加工供给提供了充分保障。3、国外大豆蛋白使用领域成熟,全球大豆蛋白需求刚性增长由于大豆蛋白良好的经济性和营养性,欧美日俄等市场使用大豆蛋白时间更早,接受度更高,应用领域成熟,大豆蛋白需求基本处于稳中略增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的大豆蛋白食品已有一万余种,2019年的全球大豆蛋白市场规模已达到31.20亿美元,另据市场调研公司Gn预测,全球大豆蛋白市场将以6.8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46.5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文观念和健康追求不同,再加之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大豆蛋白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有较大差异。其中,欧洲国家大豆蛋白需求和使用相对均衡,大豆蛋白既用于肉制品,也应用于休闲食品、蛋白饮品及蛋白保健品,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大豆蛋白性能有不同要求;而俄罗斯大豆蛋白主要用于肉制品加工领域,其对大豆蛋白品质要求相对较低,但需求量整体较大,且对大豆蛋白价格波动相对敏感;美国大豆蛋白则较少应用于肉制品加工,其主要应用于营养粉、营养棒等食品,总量需求较少,但品质要求更高。4、我国大豆食用历史悠久,大豆蛋白应用领域广,增长潜力巨大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食用历史悠久,南方部分地区至今仍有“二月二、龙抬头,盼雨水、吃金豆”的习俗,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有钱吃肉、没钱吃豆”的谚语,可见我国居民对食用大豆的钟爱和对大豆营养价值的认可。早在1996年,农业农村部、卫生部、国家教委、中国轻工总会就联合组织实施了“大豆行动计划”,旨在针对我国居民饮食习惯,消费水平及资源供应状况,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推广以大豆为代表的植物蛋白营养理念。受工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我国大豆蛋白产业起步较晚,对大豆蛋白的利用和研究也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伴随工业基础的不断完善,我国大豆蛋白加工产业快速崛起,新型大豆蛋白产品不断问世,大豆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产品体系逐步完善,在大豆蛋白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大豆蛋白产品的功能边界和应用边界不断扩展,产业空间逐步释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制品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植物蛋白食物,居民具有强烈的大豆制品消费倾向,我国大豆蛋白也具有使用地域广、应用领域广的特点。除传统肉制品加工领域之外,我国大豆蛋白休闲素食食品、营养保健品、火锅速冻食品、素食菜肴、植物蛋白饮料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展,增长潜力巨大。八、行业发展趋势1、产品应用边界不断扩展,由以肉制品应用为主逐渐转向多种制品应用肉制品加工为大豆蛋白应用的传统领域,在大豆蛋白下游应用中占比曾一度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大豆蛋白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完善提高,大豆蛋白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在食品领域的产品可应用边界也随之扩展,加之行业内大型大豆蛋白生产企业均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以求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天花板的同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更进一步促进了大豆蛋白多领域应用的发展进程。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刺激了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生产商既希望借助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改善制品风味和物理特性,也希望借助大豆蛋白高蛋白含量特点提高制品营养价值,增强对消费者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大豆蛋白在休闲食品、素食品、营养制品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如以大豆蛋白制成的千叶豆腐及其衍生的千叶豆丝等产品近年来广受消费者认可,应用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肉制品外的多制品应用成为驱动大豆蛋白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市场前景广阔。2、发达国家增长相对平稳,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增长动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相对发达,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对植物蛋白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整体较高,大豆蛋白应用也相对成熟,为大豆蛋白消费的主要区域,但同时市场也日趋饱和,大豆蛋白消费增速趋于放缓。而我国、中亚、东南亚及南非等国家近年来经济水平和食品工业水平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大豆蛋白的利用研究日益成熟,大豆蛋白需求量处于快速增长态势,成为驱动大豆蛋白市场增长的主要区域,大豆蛋白市场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3、行业整合加速,龙头地位更加突出纵观国际大豆加工企业发展经验,大型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趋势明显。从我国大豆蛋白行业发展来看,经过多年发展,伴随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大豆蛋白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豆蛋白分会调研数据,2020年,行业前四大生产商占据全部大豆分离蛋白市场份额的60%以上。目前,食品行业发展已进入产业整合阶段,大豆蛋白行业整合仍将持续推进:一方面,大型企业规模效应明显,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去增加研发支出、招揽高素质人才加盟,形成人才、研发、经营、生产的良性循环,并通过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巩固市场竞争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及国家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增强,规模较小、经营不规范的企业将更加难以适应规范的监管环境,而下游食品加工商也更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大豆蛋白供应商来保证原材料食品安全,大型大豆蛋白企业发展将更加迅速,行业整合将进一步提速,优势资源将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使得强者更强。此外,大豆深加工行业产业链条较长,规模较大的大豆蛋白生产企业可以在主打产品的带领下,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再到综合利用,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派生系列衍生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行业长期、稳定发展。九、营销调研的类型及内容(一)营销调研的类型市场营销调研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调研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研、定期性调研、经常性调研、临时性调研;按调研目的可分为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因果关系调研。1、探测性调研企业在情况不明时,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明确进一步调研的内容和重点,需进行非正式的初步调研,收集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测性调研研究的问题和范围比较大,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灵活,在调研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果探测性调研已能弄清其来龙去脉,可不再做进一步调研。2、描述性调研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对已经找出的问题作如实地反映和具体的回答。市场营销调研一般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摸清问题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描述性调研是市场营销调研采用的一种类型。如某企业产品销量下降,通过调研,查清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周到等,可将调研结果进行描述,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以利寻求对策。3、因果关系调研企业营销活动存在许多引发性的关系,大多可以归纳为由变量表示的一些函数。这些,变量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产品产量、价格、促销费用等,也包括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产品销售量、市场竞争格局与供求关系等。描述性调研可以说明这些现象或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因果关系调研则要在描述性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说明某个变量是否影响或决定着其他变量的变化,解释和鉴别某种变量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变量产生影响的程度。(二)营销调研的内容营销调研涉及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产品、顾客、销售和促销调研等。1、产品调研产品调研包括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试销,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以及对目标顾客在产品款式、性能、质量、包装等方面的偏好趋势进行预测。定价是产品销售的必要因素,因此也需要对供求形势及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调研。2、顾客调研顾客调研包括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发生在消费环节、分配环节或是生产领域。此外,还要了解潜在顾客的需求情况(包括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等)、影响需求的各因素变化的情况、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及对本企业产品的满意3、销售调研销售调研包括对购买行为的调查,即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也包括对企业销售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如对销售量、销售范围、分销渠道等方面的调研,还有产品的市场潜量与销售潜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也都是销售调研的内容。销售调研还应该就本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进行评价。4、促销调研促销调研主要是对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促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如广告目标、媒体影响力、广告设计及其效果,公共关系的主要动作及效果,企业形象的设计和塑造等,都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研。十、发展营销组合根据目标市场和定位的要求,企业需要考虑和选择相应的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市场需求的企业可控制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地点(分销或渠道)和促销等,是开展营销、影响和满足顾客的工具与手段。它们需要整合到营销计划中并使用于营销过程,以争取目标市场的预期反应。企业对营销工具和手段的具体运用,会形成不同的营销战略、方法和行动。这些工具、手段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通常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考虑。必须从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定位和营销环境等出发,统一、配套和协调使用。营销组合具有以下特性:(1)可控性。由企业可控制和运用的有关营销手段、因素等构成。比如,企业可根据目标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制订什么样的价格,选择什么渠道,并采用什么促销方式。(2)动态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搭配,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比如同样的产品、价格和渠道,可根据需要改变促销方式;或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提高或降低价格等,都会形成新的、效果不同的营销组合。(3)复合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含多个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组合。以产品为例,它由质量、外观、品牌、包装、服务等因素构成,每种因素分别又由若干更次一级的因素构成,如品牌便有多种使用方式。又如促销手段,包括人员促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其中,广告依据传播媒体的不同,又有电视广告、广播(电台)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等,每一种还可进一步细分。(4)整体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各个层次的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拼凑,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追求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十一、体验营销的概念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对事件、情景的安排、设计,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让消费者产生内在反应或心理感受,激发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建立在对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其以激发顾客的情感为手段,使整个营销理念更趋于完善,目的是为目标顾客提供超过平均价值的服务,让顾客在体验中产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或体验,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体验营销并非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营销心理、一种营销文化、一种营销理念。在消费需求日趋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顾客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感知价值,比以往更为重视在产品消费过程中获得“体验感觉”。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很多产品的时候,如果有“体验”的场景和气氛,那么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购买服装时,如果一家服装店不能让顾客试穿的话,有很多顾客就会马上离开;购买品牌电脑时如果消费者不能亲自试试性能,感觉一下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就会对其质量表示怀疑;购买手机时如果销售人员不太愿意让顾客试验效果,顾客马上就会扬长而去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提供充分的体验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