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湾西侧防潮堤施工方案723.docx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西侧防潮堤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水电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部二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目 录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3工程概况23.1工程概述23.2主要工程量33.3工程特点难点及措施44总体施工方法55施工组织76施工布置原则及总平面布置86.1施工布置原则86.2施工总平面布置87工期计划98资源配置计划118.1设备配备118.2施工人员配置129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39.1施工测量1310施工准备1610.1物资准备1610.2劳动力组织1711施工方案1711.1施工流程1711.2场区运输道路、挡水围堰及排水施工1811.3原状土开挖及基底清理1811.4中粗砂垫层施工1911.5塑料排水板施工2111.6堤身填筑2611.7护面护底结构施工2911.8倒滤层施工3611.9栅栏板预制及安装3811.10挡土墙施工4411.11沉降观测4811.12踏步施工4912防潮技术措施5113防汛预案5214雨季施工措施5315质量、安全、环保措施5415.1质量控制措施5415.2安全保障措施5615.3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5716附件59西侧防潮堤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 烟台市东部新区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合同 ;(2) 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设计图(防潮堤工程);(3)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4)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计划;(5)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6)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7)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8)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9)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10)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11)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2) 施工现场勘查、测量资料。2编制原则(1)西侧防潮堤为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主体工程的一部分,在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本方案的编制。(2)充分依托现有临时道路、吹填后形成的陆域等进行防潮堤材料的进场道路及储存场地,控制投资成本。(3)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在提高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4)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业主、监理的工期要求,分段、流水对防潮堤进行建设。(5)施工方案的制定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按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安全文明生产。3工程概况3.1工程概述金山湾生态城位于烟台市金山港区金山湾及周边地块,西至卧龙山,北至黄海之滨,南至昆崙山南路,东至大金山。规划总用地17.88平方公里。本工程初设批复为新建防潮堤约8292m,其中金山湾东侧防潮堤总长4414.262m,金山湾西侧防潮堤总长3877.387m。本次施工方案为金山湾西侧防潮堤施工方案。金山湾西侧防潮堤范围从(X=4146528.842,Y=521683.421)(X=4143223.501,Y= 523349.694),占用岸线长度3877.387m。堤线经过的滩地标高0.25m4.53m,堤线总长度 3877.387m。本工程的防潮堤设计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水位加五十年一遇波浪。金山湾西侧防潮堤烟威高速大桥北段:外侧护面采用栅栏板护面结构,内侧边坡铺设混合倒滤层,以防止漏砂;堤外侧坡脚处采用块石护底,以防冲刷。烟威高速大桥南段:外侧护面采用块石护面,内侧边坡上铺一层土工布后,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合倒滤层,以防止漏砂;堤外侧坡脚处采用块石护底,以防冲刷。金山湾西侧防潮堤采用斜坡堤的结构型式,淤泥厚度大于3m 的堤段地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加抛石型式,淤泥厚度小于3m 的堤段采用抛石挤淤型式。堤顶现浇C40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防潮堤的挡土墙顶标高为5.5m ,防浪墙分段长度10.00m;防浪墙内侧堤设置宽度 3m 左右的景观人行带,以满足人行需要。 防潮堤回填以山皮土为主,在池塘水域段先进行抛石挤淤。外坡坡度为1 :2.5,烟威高速以北护面采用栅栏板结构,厚0.35m ,护面块体下设置100200kg 块石垫层;烟威高速以南外侧护面采用0.4m厚的块石,护面下设置碎石垫层,厚度0.1m,其下为一层土工布。 内坡坡度为1:1.51:2.0,设置防渗倒滤层和土工布。为保证堤身的整体稳定,防潮堤的外坡设置块石护底压坡。3.2主要工程量根据防潮堤施工图设计,预估主要工程量见下表表3.1 西侧防潮堤主要工程量表序 号项 目单 位工程量备 注1挡水围堰m³现场计量2排水m³现场计量3挖方量m343847以现场发生为准4清淤泥m³现场计量5塑料排水板m624261间距1000mm6中粗砂垫层m³711077抛石挤淤m³599721100kg8护面块石m³10803100200kg9栅栏板m³1201C40海工耐久性混凝土10现浇C20砼m³4010素混凝土结构11碎石m³349012混合倒滤层m³2372513现浇C40钢筋砼挡土墙m³6126C40海工耐久性混凝土14河底堆石护底M³7552115土工布m2161885350g/m216山皮土m³8642917护底水下抛石m³1929918台阶踏步m³31.28浆砌方整石19橡胶止水带m1086020风化砂M³261453.3工程特点难点及措施3.3.1工程特点难点(1) 防潮堤穿过现有池塘、坝埂,开挖量较大,且部分防潮堤位于现有池塘坝埂以外,受金山湾水位变化影响,在高潮时施工困难。(2) 防潮堤抛石底高程较低,开挖原状土时存在大量渗水,施工难度较大。(3) 防潮堤施工期间需跨汛期,上游来水量大,水位较高,对防潮堤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4) 防潮堤原材料需求量大,需提前落实石料供应,并做好海工混凝土、土工布及塑料排水板的报验工作。3.3.2应对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 依托现有池塘坝埂,将堤内水强排至金山湾中,形成干地施工条件,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位于现有堤坝外部的防潮堤,采用赶潮施工,在低潮时进行开挖及抛石施工。(2) 在汛期来临时,及时做好现有池塘坝埂外的防潮堤半成品保护。(3) 防潮堤堤身原状土开挖后,运输至堤身后侧的回填区域,作为绿化种植回填土。(4) 提前联系材料供应商,制定详细和符合实际的材料需求计划,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5) 对于海工混凝土及塑料排水板等检验周期较长的原材料,提前进行送检,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4总体施工方法 (1)本工程位于山东烟台金山湾生态城项目基地,西侧防潮堤全长3877.387m,采用斜坡堤结构型式,基础在基底铺设一层砂垫层,并在砂垫层范围内打设塑料排水板。堤顶设置现浇C40钢筋砼挡土墙。防潮堤的挡土墙顶标高为5.5m,挡土墙分段长度为10m,挡土墙内侧堤设置宽度3m左右的景观人行带,以满足人行需要,防潮堤的堤心采用1100kg开山石和山皮土,外坡坡度为1:2.5,烟威高速以北护面采用栅栏板结构,厚0.35m,护面块体下设置100200kg块石垫层,烟威高速以南护面采用0.4m厚的块石,护面下设置袋装碎石垫层,厚度0.1m,其下为一层土工布。内坡坡度为1:1.51:2,设置防渗倒滤层和土工布。外坡设置块石护底压坡。 (2)本工程低潮时露滩,大部分工程属于陆上施工,工程项目多,需用机械设备多,对施工组织带来一定难度,要充分考虑各种主、客观条件合理组织各项施工。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结合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本着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快速实用的宗旨,确定总体施工原则为:分段施工,流水作业、层层推进、及时保护,步步为营,充分注意天气情况、最大限度减少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各项损失。 (3)统筹考虑,制订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特别是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选择合理的流水节拍和施工速度,尽量使设备、人员的使用强度趋于平均,避免产生大的波动,以减小不必要的进退场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4)施工流程 烟威高速以北区域防潮堤施工流程为: 第一步:清除表层根植土和表层淤泥。 第二步:分层回填堤心石,并振动碾压处理。 第三步:护面结构及倒滤层施工。 第四步: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施工挡墙及景观道路面层结构。 烟威高速以南区域防潮堤施工流程为: 第一步:清除表层根植土和抛填中粗砂。 第二步:施打塑料排水板。 第三步:分层回填堤心石,并振动碾压处理。 第四步:护面结构及倒滤层施工。 第五步: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施工挡及景观道路面层结构及防汛通道。615施工组织为保证雨季防潮堤顺利施工,我单位将派遣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专业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并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施工作业。现场按照如下组织形式进行生产: 施工组织机构图6施工布置原则及总平面布置6.1施工布置原则 (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尽量减少临设投入,缩短施工准备期,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布置合理的施工作业面,以达到多点同时施工的目的。 (2)由于场地的限制,临时设施布置需紧凑、简化,做到即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便于现场管理,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3)陆上布置施工标志牌、工期、安全及质量标语、口号,水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水上警戒信号及危险信号。 (4)现场布置要与文明施工要求相适应,并突出企业文化的特色。 (5)所有的临时设施均需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 (6)在临时设施布置前,将布置方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认可后方可布置。6.2施工总平面布置金山湾西侧防潮堤位于环湾西路以东,主线沿现有坝埂边线布置,防潮堤全长3877.4m,根据施工总体部署,防潮堤计划投入两个作业队,三个作业面平行施工。三个作业面分别为K0+000K0+850(烟威高速以北段);K0+850K2+200(烟威高速与青荣高铁之间),K2+200K3+877.4(青荣高铁以南区域)。 预制构件厂设在项目部临建营地内,临建营地位于龙华大街起点南侧位置。预制好的栅栏板堆放在预制场南侧,预制构件通过龙华大街-环湾西路场区运输道路运送至施工区域。环湾西路、龙华大街、龙腾大街、龙翔大街场区运输道路可作为防潮堤施工的主要运输通道。在防潮堤西侧,根据不同地段结合临时围堰、坝埂等修筑场区运输道路。施工用电以柴油发电机为主,条件具备时采用网电。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7工期计划根据金山湾生态城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要求,2015年6月底前完成西侧防潮堤的主体工程,在此控制工期下,制定可行的节点工期计划,施工分段流水进行,确保按时完工。为完成项目整体目标,防潮堤工程主要工期节点计划如下: 序号工序分段名称0+0000+850烟威高速以北0+8502+200烟威高速青荣高铁之间2+2003+877青荣高铁以南开始完成开始完成开始完成1人员组织准备2014.7.262014.7.312014.6.262014.6.302014.6.262014.6.302场区运输道路2014.8.12014.9.152014.7.12014.9.202014.7.12014.10.53砂垫层施工2014.9.212014.10.202014.8.162014.10.314塑排板施工2014.10.152014.10.312014.8.172014.11.105基础铺设土工布2014.11.12014.11.152014.8.262014.11.126抛石护底2014.9.162014.10.302014.9.102014.10.302014.8.202014.11.157山皮土回填2014.10.32014.10.302014.7.12014.11.12014.8.152014.11.258混合倒滤层施工2014.11.52015.5.52014.11.102015.5.102014.11.102015.5.59C20素混凝土镇脚2014.11.12014.11.252014.10.52015.4.202015.4.102015.5.3010碎石垫层/无纺土工布铺设2014.11.262014.12.102014.10.202014.10.312015.4.202015.5.2511块石护坡2014.11.12015.5.102015.4.212015.6.1012栅栏板预制与安装2014.9.162015.5.2513C40钢砼挡墙2015.4.102015.5.152015.4.102015.5.102015.4.102015.5.1014观光带及栏杆2015.5.62015.6.52015.5.102015.5.302015.5.52015.6.1515防潮堤绿化带2m厚填土2014.10.102014.12.102014.10.202014.11.202014.10.12014.12.18资源配置计划8.1设备配备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拟投入主要设备如下表: 主要设备配备表 序 号设备名称规 格单 位数 量1塑排板机LZ-30台22泥浆泵22kw台套303高压水泵22kw台154工业缝纫机GB4-1台155自卸汽车15T辆606挖掘机1m3台127装载机3m3台88推土机D60台39压路机20t台310轮胎吊25t台411平板拖车20t辆1012混凝土罐车8m3辆2013混凝土泵车 辆314履带吊80t台115振动打夯机80KN台316柴油发电机100kw台717全站仪PTX-05台318GPSH32套319水准仪DSZ2台68.2施工人员配置 根据施工强度安排,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计划配备人员如下:人员配备表 序 号工 种、级 别负责人人 数1项目经理张得义12副经理郭云世13总工程师王红军14安全总监张凤民15技术员吴得卿36施工员孟祥领97质检员李 斌48测量员许东青69安全员董 鲁210物资保障人员李 文411陆上设备操作手14512木工3013混凝土工3014钢筋工4515干砌石工15016普工80合计5129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9.1施工测量9.1.1测量依据(1) 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2) 测量控制体系为1954北京坐标系统;(3) 相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4) 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点。9.1.2测量放样 (1)总体测量控制 1)导线的布设用GPS测设,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根据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网(点),结合本工程的场区地形及施工特点合理布置满足工程需要的导线点,与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相结合,形成施工平面控制网。设立的测量控制点要选择通视良好、地基坚固的地方。在导线大样布设完成后,对于防潮堤的细部测量,我们采用GPS、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2)平面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在防潮堤设计边线以内,沿设计边线方向,每隔500m设置一个水准点,水准点埋设位置不影响施工。并根据施工需要设立水尺。3)施工前,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全线复核、校核。复测精度应满足业主和监理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以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偏差。本工程施工测量依照常规的方法用GPS、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控制。(2)布设工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等级国家控制点,设立施工测量控制点,并引测至施工区域,建立一个三角施工测量控制网,同时布设测量基线。在布设施工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控制点能够便于施工,现场通视情况是否良好以及不易被破坏等因素,从而定出控制点的准确位置。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同时设立。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加密、增加临时控制点,其精度也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控制点做好后,应采取措施保护好。施工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3)施工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施工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执行。精度要求如下:项 目内容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相对闭合差1/10000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脚中误差±10"方位角闭合差±20n1/2高程控制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W±10mm闭合差±20R1/2其中:n测站数R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或为两水准点间往(或返)测水准线路的公里数。施工控制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顶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所有的施工测量控制点按规范埋设,并设明显标志和维护,防止施工中受到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并及时将复测成果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4)施工定位放线和高程定位测量根据本工程施工部位,依据施工控制网和设计施工图进行平面放线和高程的定位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围堤轴线定位放样资料,测量放线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点放线,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现场测量控制,严格控制围堤轴线的方位,用全站仪控制结构平面位置(全站仪和GPS可相互检验、校核),用水准仪控制结构高程。 (5)施工测量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基线要经常进行复核检查,且要妥善进行保护,若发现有偏倒、毁坏等现象要追查原因并及时修复,并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校对,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对所有的测量资料都要整理成文后及时上报,并做好备份,分档存放。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坚持自检、专检制度,切实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施工前,采用GPS-RTK对原始地形进行测量,原形数据经过监理及业主认可后作为后期工程量计算的依据。9.1.3仪器、人员配置 1)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GPS中海达1全站仪GTS-332N1全站仪ES-602G1水准仪DSZ24钢尺50m4钢尺30m42)测量人员配备参加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均有上岗证,其中主要骨干人员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测量经验,测量人员配备如下:测量工程师 2人 测量技工 4人10施工准备10.1物资准备 (1)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组织满足工程需要的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调试。施工现场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自发电。 (2)主要材料准备:按照进度计划组织石料、混凝土、排水板的进场,严格把守质量关,材料进场必须要有检测合格报告,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生产。 (3)周转材料的准备:按照周转次数及生产强度,计算所需的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提前做好物资采购工作。10.2劳动力组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项目工程施工按计划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我们将根据施工计划,施工强度,配置足够数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合理配备施工所需的各类人员,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10.3技术准备 (1)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学习熟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资料; (2)将施工规程、技术要点等给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正,满足精度要求;11施工方案11.1施工流程根据现场条件,施工顺序为:场区运输道路、挡水围堰及排水原状土开挖及基底清淤中粗砂垫层施工塑料排水板施工堤身填筑护底、镇脚及倒滤层栅栏板预制及安装挡土墙施工防汛通道施工堤顶道路施工绿化及其他11.2场区运输道路、挡水围堰及排水施工防潮堤施工的主要材料、设备由现有的环湾西路、龙华大街、龙图大街、龙翔大街场区运输道路运输,以及金山湾西侧交通便道进场。根据现场情况,西侧防潮堤桩号:K0+000K0+300、K0+400K0+550、K1+000K2+200、K2+500K2+700、K3+600K3+877需新修筑场区运输道路;K2+200K2+720可依据现有道路,修整后作为场区运输道路;K2+720K3+600可依据现有H5区临时围堰,填筑50cm山皮土后回填20cm天然砂石路面后,作为施工通道; 龙图大街、龙翔大街场区运输道路需沿现有池塘坝埂向北延长,直至防潮堤施工区域,与防潮堤场区运输道路连接。防潮堤场区运输道路施工方法参照前期道路场区运输道路,新修筑的场区运输道路位于防潮堤西侧,将来可作为绿化带回填料。防潮堤穿过现有池塘、坝埂,开挖量较大,且部分防潮堤位于现有池塘坝埂以外,受金山湾水位变化影响,在高潮时施工困难。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投入泥浆泵组,从金山湾疏浚区取砂,修筑袋装砂挡水围堰。并投入泥浆泵组、水泵,将施工区域内积水排出,使作业面宽畅无积水,便于采用干法施工,为防潮堤的施工进度提供保证。11.3原状土开挖及基底清理防潮堤施工区域内,多有池塘坝埂,并且坝埂标高、现状滩地高程高于堤心填筑底标高。防潮堤外侧亦有大量原坝埂需开挖。因此,计划投入挖掘机、推土机,开挖原状土,并就近堆放弃土,弃土可用作防潮堤绿化回填料。对于堤心范围内的坝埂要清理到+1m高程。施工区域内池塘表层的淤泥、块石等,使用120kw推土机推土、1.2方挖掘机清理,并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区域,运距暂定5km。施工前,联系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施工中需做好计量取证等工作。 坝埂开挖11.4中粗砂垫层施工(1) 材料要求中粗砂: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应不大于3%。 (2)施工方法 对于陆地区域先对场地进行清表工作,清表厚度一般为3050cm。清表后回填风化砂到中粗砂底标高,再铺设1.0m厚砂垫层,砂垫层顶标高即为排水板始打标高。对于水塘及参塘区域要先进行底部块石及垃圾清理及排水清淤。之后回填风化砂至中粗砂底标高,再填筑1m的中粗砂。施工所需中粗砂采用陆上运输,由挖机及推土机摊铺。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清表测量标高回填风化砂中粗砂推填整平测量标高施工验收(3)施工过程1)施工准备: 施工前,准备好挖机和推土机,计划将排水板施工区域分34段同时施工。每段配备挖机2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施工前技术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进场的中粗砂和土工布进行见证取样并委托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 测量放线原基底测量由测量人员利用GPS对场地进行标高测定,并放出施工边线。施工边线用竹竿彩旗标定,每20m一个断面标注。陆上增加白灰撒线。 3)排水清淤清石 施工前根据测量放线的范围由挖机、装载机和人工相互配合进行清表。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尤其石头清除干净。并将基地基本整平。 位于水塘参塘的区域由于水位较高,渗水量较大,无法直接进行风化砂的回填。必须先进行排水和清淤。排水用抽水泵不间断抽水。清淤采用挖掘机进行。由于淤泥较深,用挖掘机逐步清淤的方式施工。对于参塘区域要使用挖掘机清理塘底的块石和垃圾。先将块石清理成堆再运出施工区域。4) 回填风化砂 对于基底标高较低的区域,在中粗砂层以下回填风化砂,直至到中粗砂底基层标高。在清淤段清淤完成后要及时回填风化砂,防止淤泥回流。风化砂的施工主要采用挖机、推土机等设备直接摊铺推平即可。 5)中粗砂推填 风化砂填筑完成后即可进行中粗砂的填筑。中粗砂运输至现场后首先填筑地基较硬的区域,由机械配合逐步向前推进。对于地基较软的区域,采用人工手推车进行推填;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填筑宽度和高度要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插板机方便施工临边塑排板,中粗砂垫层及风化砂垫层每边超宽2m。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进行下步工序施工。11.5塑料排水板施工烟威高速以南区域的防潮堤,地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排水固结。北山河、林北河及序班庄河与西侧防潮堤交口地基处理形式也为塑料排水板。 (1)施工技术要求 1)防潮堤塑料排水板的规格采用B型板,插板间距为1.0m,正方形布置。 2)排水板验收检测次数应满足下列规定:同批次生产的排水板,每20万米检测一次。小于20万米的按20万米计;不同批次生产的排水板应分批次检测,同批次生产分批运输的也应分批次检测。(2)塑料排水板法的工艺流程 1) 塑料排水板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施工方法1)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每根插板的位置,并有明显的标志,在打设机具上标明进尺记号,以控制标高。为了保证砂垫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在插板过程中的支承性能,砂垫层应采用含泥量小于5%的中粗砂,且不含有机杂质,碾压密实至中密以上。2)采购进场存放在现场的塑料排水板应加以遮盖,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老化。3)塑料排水板进入施工现场和打设前由专人检查其主要质量指标,发现破损和污染部分应剪除。使用前还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使用。4)严格按施工图设计的位置、间距进行测放塑料排水板插设位置,并作好标识,严格控制塑料排水板间距,严禁随意施插。塑料排水板施工中提起导管时,塑料板被带出来,未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应紧靠原位补打。5)插板应从轴线从下游方向向上游方向推进,外露30cm并弯折,施工时偏差:拔管时带上塑料排水板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6)为了避免淤泥进入板芯以致堵塞排水通道,影响排水效果,防止塑料排水板被带出,底部端头的塑料排水板应反折回一定长度,与“-”或“H”形锚销可靠连接,并且锚销与导管下端口密封要严。施工中,为了防止打设过程中土层与插板直接接触,损伤排水板可采用“H”形锚销。7)施工时如果塑排板由于地质原因无法打入要及时与设计及监理沟通,制定解决方案。如若施打到设计深度后出现回带现象,要及时与设计及监理沟通,制定解决方案。排水板施工一段结束后,即可铺设无纺土工布,进而山皮土回填施工。 塑排板施工土工布铺设(4)质量保证措施1)放样:塑料排水板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间距,绘制大样图,现场放出道路中心桩号,按大样图放出排水板的点位。间距误差小于15cm。施工前,准确丈量钻杆长度,在钻架上设置插打深度标尺,便于深度的控制。2)钻机检查就位:塑料排水板插打机械,现场组装完成后,要严格检查钻机的安全使用,钻机钻架较高,施工过程中,振动力较大,钻架要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施工的安全。卷扬机钢丝绳、电路接线及电路保护装置要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报安全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运转使用。施工现场在便道及机械施工的50m范围内设置警戒线,确保施工安全。钻机上挂号机械操作规程,安全警示牌和施工告示牌。 3)塑料排水板在插设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做好各项记录、施工日志等。4)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打试验,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回带长度。5)打设塑料排水板过程中,要确保机械竖直度,偏差控制在1.5%以内,用吊锤进行检测。确保平面板距误差小于10cm。 6)当回带长度大于50cm时,及时进行补打。 7)导管管靴和桩尖保证结合紧密,防止淤泥进入导管内部,增大对塑料排水板的阻力,造成回带。8)拔导管带出的淤泥及管内清理出来的淤泥要及时清理,保持砂砾垫层的清洁。 塑料排水板打设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11.6堤身填筑 11.6.1抛石挤淤施工堤身经过大量的水塘,在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水域池塘段进行抛石挤淤施工。抛石挤淤的沉降量较大,可以采用现场挖验的方法计量。抛石挤淤典型断面图如下: (1)施工流程图 测量放样运输开山石或山皮土分层回填碾压试验检验 (2)施工总体安排 堤身回填施工分段分层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采用自卸汽车从料场运输开山石及山皮土,挖机及推土机配合摊铺整平,根据不同材料试验结果,分层填筑,经过试验检测孔隙率或者压实度合格后进行下一层施工。对于表层存在淤泥的一般路段和采取抛石护底的地段,采取抛石挤淤施工,淤泥厚度及抛石数量在现场与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 (3)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施工前,测量员对回填区原地形高程进行复测,并报送监理签认方可进行抛石挤淤施工。施工正式开始后,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施工部位按照回填部位结构轮廓线进行测量放样,回填区轮廓线采用在现场插红旗标记。测量放样完毕后,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放样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了解现场回填区界限。 2)运输开山石 开山石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至现场的石料应满足本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运输石料时严禁超载、超速。开山石运至现场后与监理共同取样做试验检测,满足设计要求方可使用。3)抛石挤淤开山石运至现场后必须安排专人指挥自卸车指定地点回填,并按照施工要求方向推进。由于抛石挤淤段水位较高,淤泥较深,首层开山石回填要超出水面标高,之后进行分层填筑,由两台挖掘机和推土机配合施工,直至设计标高。为保证运输车辆安全运行,必要时需回填一层山皮土。 抛石挤淤施工 11.6.2堤身山皮土填筑(1)山皮土材料要求 所用山皮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山皮土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 (2)山皮土摊铺 在山皮土卸车摊铺前,根据每车料的方量和摊铺厚度计算出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用白灰在基底洒出方格网。山皮土用自卸车运到现场后,根据测量放样规划的卸土区域,由现场施工员指挥卸入每个方格网,用2台推土机、1台挖掘机配合摊铺。每层山皮土填筑前都要重新放样边线,控制填筑坡度和高程。在摊铺过程中安排5名工人捡拾山皮土中混杂的垃圾、树根等,保证填筑质量。 (3) 整平碾压 山皮土摊铺后,首先用推土机初平,之后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之后进行碾压。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具体按碾压试验参数确定的遍数,通常取6遍)至无轮迹。碾压顺序从堤心向两侧碾压,碾压时碾压轮横向错半轴,压路机行走速度1.5km/h。表面平整均匀,无浮石,沙窝及梅花现象。上述作业过程中配备5名工人,对机械不能处理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同时测量宽度、标高、坡度等,保证碾压合格。每层山皮土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做压实度检测。 (5)山皮土铺设的宽度及坡度要求 山皮土填筑宽度每侧应在山皮土设计宽度值的基础上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5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全范围内平整碾压。 山皮土碾压11.7护面护底结构施工 11.7.1抛石护底施工 (1)护底结构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西侧防潮堤抛石护底有两种结构形式。如下图。两种结构形式所要求的规格不同,施工方式也不同。结构一块石的规格为300-400kg,抛理厚度1m。结构二块石的规格为100-200kg及50-400kg,为两级抛石。 结构一 结构二对于塑排板施工段的抛石护底需要先铺设一层350g/的土工布。抛石护底在堤身填筑一定高度后开始。(2) 施工方法 1)抛理基本方法为采用25m3的自卸翻斗车运料至现场,从堤身一侧向湾外卸料。卸料前在场工作人员需要检查石料质量,石料经检查确认其重量符合标准,无裂隙且外形符合要求后方可抛石。经检查合格后的石料才能卸下。 2)测量人员趁低潮立标,标记里程号和分段号;将抛投区域用竹竿标记以指导施工。 3)在堤顶上卸料后用一台135kw的推土机将石料向外摊铺。安排两台1.5m3的挖掘机将块石向前抛填至堤脚,同时将块石顶面理平。一级抛石完成后进行二级抛石。对于二级平台的抛石需要用挖掘机进行块石倒运。施工时注意两级平台交接处的坡度控制。由于原地面下淤泥较深,抛石沉降较大,要及时观测顶高程,确保抛石厚度。 4)抛石过程中,要注意潮流、风力的大小、方向和块石的规格及水位的高低,确定抛石点和落石点的位置。 5)抛理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或典型断面施工所确定的沉降数据考虑预留沉降值,遵循“宁低勿高”的施工原则; 6)理坡以及抛理的过程中设备旁边一定要有专人指挥。 7)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