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老大的问题.docx
所有的团队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老大的问题导读:所有的团队问题,大多数都是老大的问题。但很多管理者都会说,不是我的问题,是我的人不行,他们执行力差或者是他们的能力不够。真的是这样吗?作为一把手,人是你选的,你用错人导致没有拿到结果,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把手的问题。很多人觉得管理很难,其实管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管人和管事。而人是成事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学会用人成事。如何用人成事?选对人、用对人、育人、评估人。一、选对人所谓选对的人,就是珍惜同甘苦、共患难的人。“不管一个人对国家有多大功勋,只要他无法胜任职务,就不能用官职作为奖励,否则就会出现最坏的结果。选拔官员时,要选择适合的人、能胜任的人。对有功劳的人应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并重视他、珍惜他J这正是任用人才的要诀,非常适用于企业经营。在企业规模尚小时,只能招揽来与企业实力匹配的人才。但只要企业规模变大,经营者就会产生招揽人才的欲望,开始渴望招来更聪明、更优秀的人才。如果一个企业一直保持中小企业的状杰,这或者还不成问题,但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在人才选拔任用方面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经营者对共同创业、辛苦打拼、同甘共苦的老臣子非常重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这些老臣子往往当上专务、副社长。然而,当企业规模从一两亿日元发展为IOO亿、IOOO亿日元时,往往要求经营者具备高超的经营能力。有的企业仅仅因为这些老臣子是甘苦与共、立下汗马功劳的创业期伙伴,就将企业经营重任完全交给他们。的确,这些伙伴过去不辞劳苦,为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企业的今天做出了贡献。但将守护上千亿日元规模的企业重任交给能力不足的人,对这样的人委以要职,往往会导致企业破产,这样的例子我们时有耳闻。另一种情况是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越来越渴求新的人才。领导人抛开私心,把自己的事情束之高阁,就能逐渐发现原来的部下能力不足。他们虽然曾经与自己同甘共苦,但仅仅依靠他们,企业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引进新的人才。例如,企业不断引进MBA之类、学过高级经营管理方法的人才,并委以要职以图企业发展。但这么做的结果会导致那些共同创业、甘苦与共的老干部产生“兔死狗烹”的想法而失意离去。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企业还是中小规模时期起同甘共苦的主管们纷纷离去,最终连一个都没有留下;那些随着企业规模变大而加盟的精英,虽然才能出众、能言善辩,却随着位高权重而变得日益跋扈。在这样的公司,由于作为企业精神支柱的老管理干部的离去,企业逐渐变质,不久走向没落。这样的事例我们在现实中也曾耳闻目睹。时常有经营者问我:“随着企业的发展,原本一起创业的老臣逐渐跟不上步伐,我想聘用更优秀的人才,这样做好吗?”这时,我总是这么回答:“聘请优秀人才是必要的,但请务必珍惜那些与企业同甘共苦的伙伴J当企业弱小时,我们只能找到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人。即使想聘请毕业于一流大学的优秀人才,也不会有人前来应征,来的往往都是与企业当时水平相当的人。也就是说,当时加入企业的往往都是能力不强的人。这是因为连经营者自己的水平都不高,企业自然只能招来这样的人。但是,经营者往往因此感到不安:这样下去不行,企业发展需要优秀人才。我常常劝告这些经营者:“你们公司中应该有不少曾经与你同甘共苦、现在依然追随你左右的老臣,请你珍惜他们。因为他们在企业又破又小时加入,水平自然与当时的公司相匹配,没有什么学问。然而,他们从公司还小时就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持续艰苦奋斗二三十年,其人格必定得到了长足的成长,所以请务必珍惜他们J长年坚持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工作,能够让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凡。那些看似毫无才华的人经过30年专注工作,会变得非凡。闻名遐迩的名人高手几乎全是这种类型。例如,一个人毫无学问,只会转陶轮制作陶器,但在从事这项工作30年后,他就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谈吐往往投射出内在沉淀的高尚品格,深深地打动人心。因此,在被问到类似问题时,我常常这么回答:“毕业于一流大学的优秀人才不一定能有大成就,只有那些长期坚持努力、不断沉淀的人,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Q因此,请务必珍惜与你甘苦与共的人,他们为你奠定了企业的基础。如果轻视这些基础,就无法成就优秀的企业J在我最初就业的绝缘瓷瓶工厂,有的人高中刚毕业就加入公司,在我身边担任助手。后来,他信任我,跟我一起辞职,共同创办京瓷。于是,后来我让他长期担任京瓷的社长、会长。同时,我在京都站前直接招聘的那些高中应届生,也都纷纷当上了京瓷的专务。这些与我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的创业伙伴,现在都几乎全部退休,他们都持有很多京瓷的股票,如今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Q这些人通过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最后赢得了应有的回报。二、用对人1、要将事业做大,不仅要用“君子”,更要用好“小人”企业通常愿意录用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即所谓成绩优秀的人才。而聘用之后,公司又以“工作能否胜任”、“能力如何”为基准考察员工,按评价结果提拔其中的优秀者,将其晋升为高级职员,甚至推选为社长。当然有能力终归比没有强。然而,仅从是否有才能来判断人的价值,而忽视了人格与品行,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腐蚀组织Q任用人才之际,若将君子(德才兼备之人)与小人(品格低下、不足挂齿之人)过于严格区分,反倒会生出事端。其原因在于,开天辟地以来,世间十之七八均为小人,应该善于体察小人的所思所想,取其所长,用做下属,充分发挥其才能技艺。我曾反复强调,任用人才之时,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观察他的品格,但这并不是说不用有才能的人。所谓君子,即德高望重、能力亦出类拔萃之人。人品优异、为人处世颇具修养,广受信任,再加之能力出众,常有诸如“真有涵养”、“品德真好”之类评价。与此对应,还有“小人”一词。所谓小人,可解释为其人才能出众,然而人格不成熟,尚缺修养,虽不足以称为恶人,人格却仍待完善。我们身边,或社会上,常有这类小人得志、成为领导者之例。企业中,年功序列制也罢,实力主义也罢,只要以能力论成败,便都会体验到这种地位与人格不符的矛盾。本来,人格与地位应当并行不悖。即应当将人格出众之人提拔至高位。然而,难度在于,现实生活中君子甚少,而小人众多,正是“茫茫人海,适者难觅二那么,若拒用小人,组织机构就无法成立,工作也无法进行。解决这种情况的依据是,虽说小人人格尚不完善,但既然有才干、有能力,就应予以任用,提供空间以充分发挥其实力。这点请谨记勿忘O即便不想任用缺乏修养之人,但若不用这样的人,难成大业Q看透小人不成大器的缺点,然后考虑如何在企业内发挥他的长处、能力,这是领导者的要务。2、用对人: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事业和项目的关键是“人”,用人是一门有意思的艺术。身为领导,应该正确评估下属的性格、人品和工作能力,就是说,在分配岗位和用人时,只是机械地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式,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起用与岗位匹配的人才,不仅能力要匹配,信任度也要匹配,一切都必须以具体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为准绳。但要注意的是,有时会发现并没有完全胜任的员工Q碰到这种情况,我会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先起用与岗位部分匹配的员工,然后由我自己来补足其欠缺之处Q用人之道,在于“用其长,补其短”。而其前提是对下属的充分了解,包括其工作能力和人格素养,从而实现“适材适所工倘若手头没有与岗位完全匹配的人才,则应在“曲线救国”的基础上“补其短”,领导可以亲自指导教育,或者给其安排一名辅助的副手。与此同时,我还会经常性地指出其欠缺之处,并不厌其烦地促其改进。假如一直处于“半吊子”的状态,不但对其本人不利,对公司也不是好事。因此我会坚持对其进行指导,让其充分认识自身的缺点,并主动克服和改正。由此可见,其实评估下属是一件十分冷酷的事情,领导需要做出现实、冷酷的判断,性格温柔之人是做不来的。充分把握下属的优缺点,在分配岗位时考虑其适应性,补足其欠缺之处。这一系列行动需要不留余地的冷酷态度和客观视角。但身为领导,必须拥有这种能力。三、育人1、一把手率先垂范是最好的育人方式要怎么做,才能把还不成熟的员工培养成可靠的、优秀的干部呢?一般来说,经营顾问们总是建议说:“行事独断的社长培养不出人才。要想培养人才,就应该更加放手,让部下独立去干J听了经营顾问的话,放手委托部下做事,结果他们却把事情搞砸To许多经营者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我认为,这类建议都是自己没有经营过企业的人说的。有实际经营经验的人,决不会说这些漂亮话。如果社长是一个懒惰的人,“自己不想干活,尽量让部下干,自己想玩”,那是另当别论。“要把公司搞好”“要提升业绩”,如果真是这么想,那么,首先,经营者自己必须站在最前头,以身作则,拼命工作。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依靠的人不多,社长更要率先垂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Q这是引导企业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Q有人称这样的社长是“独断”。“因为社长这也干那也干,所以培养不出人才”,有人这样批判。但是,没有必要在意这种批判,不要因为这种批判而迷惑,犹豫不决。看着劲头十足、干活麻利的社长的背影,学习模仿,潜移默化,同社长一样能干的人,在公司里一个个成长起来,企业必须营造这样的氛围。尤其是,揭示了行业第一、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高目标,向着新的事业领域进军,开创新局面的时候,无论销售方面、制造方面、研究开发方面,都要培养出“一骑当千”的猛将。为此,社长在第一线临阵指挥,以身作则非常重要。我认为,领导人一马当先,率先垂范,呼喊着“跟我冲”,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Q实际上,在经营京瓷的时候,无论是进军海外,还是开拓新事业,为了打开销路,我总是冲在前面,开辟前进的道路。2、半吊子战术常言说“经商即育人二无论日本也好,哪里都一样,谋求开展新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选派什么人去当现场的指挥官。如果派一把手有困难,至少要派社长下面的二把手,真正有实力的人,或者是最可靠的干部,必须把这样的人派往新的据点。但是,另一方面,因为领导级别的人才派了出去,大本营的力量就削弱了,那也不行Q特别是在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值得社长信赖的干部非常有限,冷静观察的话,也只有一两个人,如果身边失去这种左膀右臂式的人物,事业就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当经济萧条、经济变动袭来的时候,如果大本营力量削弱了,总指挥部陷落了,那么,血本无归,连老家也回不了了。因此,就我而言,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培养人才,为了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我考虑的办法是:把第二、第三把手留在大本营,拜托他们管好家里的工作。由我亲自出征,奔赴海外,去开辟新的据点。我出征时如果带着二把手、三把手,那么大本营就不免空虚,此时,一旦敌人乘虚而入,就可能全线崩溃,所以要让二把手、三把手留守大本营。因此,我出征所带的兵卒,就选择那些能力较差的、不够成熟的人。形容他们的词汇也许不恰当,就是原来在公司里派不上用处的那些所谓“半吊子”,我把这些“半吊子”集合起来,去攻占新的市场。我称之为“半吊子战术”。我就是这么干的。当然,我也不是出征第一线以后,一直留在那里,必要时我会回到大本营,关照那里的工作,然后再去前线打仗Q在这过程中,原本那些在本公司被埋没的人、不够活跃的人,被我带到前线,与我同甘共苦、一起战斗,从中受到锤炼。实际上,采用这种战术,一把手要承受极大的辛劳,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但是,这样做,对培养人才有很大的好处。过去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人,一下子精神焕发,干劲儿倍增,干出成果。例如,在美国、在中国,设立新公司开展事业,如果新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那么,过去曾是不中用的那些所谓“半吊子”就能成长成独立领军的出色大将,除国内的大本营之外,他们又在当地建立起新的城堡。我认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培育人才。当然,将这些“半吊子”培养成一流人才并不是容易的事。带领这些“半吊子”的领导人必须在恶战苦斗中,将他们培养起来Q打个比方,领导人挥刀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将敌人一个一个砍倒在地,勇猛向前。看着这情景,那些“半吊子”们手持竹枪,拿着粗劣的武器,气喘吁吁,跟在后面跑。尽管体力不支,装备不佳,但就是通过这样的实战,他们学会了打仗,学会了战术,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做人,获得了成长。当他们攻下一个城堡,也就是开拓市场、扩展事业成功时,这些人就不再是在本公司时不出彩的所谓“半吊子”了,他们已经成长成为优秀人才。刚才已经提到,这个“半吊子战术”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稳守大本营,一个是培养人才。但是,因为我带去的这些人,本来就靠不住,下了指示,也不能好好执行,所以,开始时他们没有战斗力Q因为必须逼着他们战斗,所以我特别辛苦。但是,无论是进军海外,还是开拓新事业,我几乎都靠这一战术获得了成功。通过艰苦奋斗,进军海外、开拓新事业获得成功,又培育了人才。之所以能这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本营持续保持着高收益。正因为如此,在设立新据点、展开进攻的时候,能从大本营获得充分的补给,能让不成熟的员工在前线有锤炼的机会,直到他们能够顽强战斗。就是说,正因为大本营确保了充分的收益,才能给很多员工提供表演的舞台,让他们通过严酷的修炼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干部;同时,也能让我这个领导人具备信心,在事业成功之前决不放弃,与员工们一起,在严酷的战场上战斗到底。这种严格要求的姿态,不仅是进军海外或开展新事业,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也是一样。每天都是真刀真枪决胜负,这样来培养京瓷的干部,让他们茁壮成长。例如,在我出席的每个月例会上,我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严厉的追究。某个事业部或子公司做得不好,或出现赤字,我会板着面孔,对该事业部长或子公司社长进行激烈的批评训斥,以至在场的其他人也感到尴尬,如坐针毡。我自己是这么想的:新事业也好,现有的事业也好,子公司也好,本来就不应该做不好。之所以没做好,是因为让事情没做好的那些头头有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软弱的、逃避责任的头头,我会这么说:“你害怕敌人打来的枪弹,所以企图向后逃跑。但你逃跑试试看,我这里正端着一架机关枪,要从后面打你。反正后退也是死路一条,你就抱着必死的勇气向前冲锋吧!”丢给部下的是如此残酷无情的命令。但是,如果不在工作中将自己逼入绝境,就不可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也不可能让自己破茧重生,进一步成长。只有被逼入后无退路的悬崖绝壁,人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努力、努力、再努力,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进展,当事人已经束手无策。这时候最高领导人就要拿出勇气,做出撤退的决断。虽说要将人逼入穷途末路,但最后让部下牺牲,全部玉碎也不行。进攻的命令,谁都能下。但失败了要下撤退的决断,这事儿只有最高领导人才能做。事情到了最后关头,领导人要有背负一切责任,承受一切责难的决心和勇气。只有领导人具备这样的境界,才能让幼稚的、不成熟的部下经历严酷的考验,才能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像这样给部下机会,让他们在严酷的战场上经受考验,锻炼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从能够正面迎击任何困难的、具备真正勇气的、杰出的经营干部。今天,汇聚在这里的盛和塾的塾生们,希望你们在保证企业有充分收益、做好周密准备的同时,通过给部下提供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得到锻炼,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成为你们的左膀右臂、得力伙伴,共同谋求事业的发展扩大。四、评估人评估结果是京瓷在阿米巴经营中的重点内容,是培养优秀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主角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京瓷,评估结果一直是引导员工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的重要经营方式。评估结果主要是对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和阿米巴经营的状况进行整体有效的评估Q在京瓷,每一个阿米巴每月、每半年、每年的生产总任务以及生产总目标都会进行结果评估,因为这样能够尽快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对大多数员工来说,根据阿米巴领导人做出的评估结果认识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他们感受到被企业重视的方式,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下面,简单介绍在阿米巴经营中,评估的8个环节:评估结果中的第一个环节:严格审查评估结果不是反馈回去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一了百了,而是拿评估结果对照当初的预算或当初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彻底的讨论。评估结果中的第二个环节:数据体现结果在评估过程当中,阿米巴的领导人必须非常坦诚地将自己经营的阿米巴的本月核算结果公布出来,而且公布的核算结果一定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阿米巴在这一个月中的实际经营情况。所以说,在阿米巴经营中,所有的结果都是反映在单位时间核算的数据上的Q评估结果中的第三个环节:阿米巴领导人不能掩饰业绩不好的事实世界需要真相,企业也需要真相,不论在什么时候,阿米巴领导人都要把真相留在现场,因为这是让员工知道自己是京瓷的主人的最好方法。评估结果中的第四个环节:考察经营内容阿米巴的考评结果最应该考察的是经营本身的内容。换句话说,阿米巴的经营质量才是考评阿米巴经营好坏的关键,这是引导员工快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评估结果中的第五个环节:使用结果进行验证根据企业当初设定的计划,通过详细的模拟计算出这样一个假设,最后再使用结果进行验证。评估结果中的第六个环节:评估结果可以允许失败在京瓷,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失败指责员工,更不会因为失败开除员工。我们自始至终都相信,员工如果表现失败说明他最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指责,帮助员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员工快速地成长起来,这是京瓷最应该做的,也是京瓷永远都应该坚持做的。评估结果中的第七个环节:没有金钱报酬的游戏京瓷对员工的薪酬从来都不吝啬,但是京瓷也不是喜欢玩金钱报酬游戏的企业,你的价值是多少钱,京瓷集团就会支付你多少薪酬,因为很多东西不是仅仅可以用单位时间核算去计量的,所以我们从来不将结果与薪酬相挂钩。评估结果中的第八个环节:评估结果的奖励方式就是对员工委以重任评估结果并不是要求员工去为失败承担责任,而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继续进步。在评估中,如果一个员工持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而且其又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那么他不但会成为一名阿米巴领导人,还会一直被委以重任,得到很多被重用的机会。不断评估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能得到改进,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注,给他们不断地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告诉他们该怎么去做,怎么做才能够做好,怎么做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Q因此,在我看来,京瓷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只有让他们不断地成长,京瓷集团才能够成为最优秀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