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ppt课件.ppt
望 海 潮,宋 柳永,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 巧。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感悟词的意境美。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学习重点,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2、名句欣赏。,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词即歌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和乐歌唱的新诗体。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如虞美人 听雨 ,宋代词坛两大流派:,豪放词派:苏轼(开豪放一派)、 辛弃疾,婉约词派: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记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走进作者,1、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2、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3、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点染、情景交融的手法4、创制长调的体制,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写作背景:,客观的:宋初历经战乱,经济凋敝,城市人口都不多。但杭州占有地利优势,城市经济繁荣,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堪与北宋都城汴京 媲美。 主观的: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杭州西湖十景图片欣赏,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听朗读,感知课文,齐读课文,诵读提示:,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整体感知:,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合作交流、展示点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合作探究,1、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2、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问题探究1、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A、工于铺叙,一句一景B、点染,“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染,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染,点,问题探究2: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拓展练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忆 江 南 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结:,影视欣赏,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