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此时机体对其它抗原仍可作出正常的免疫应答。 免疫缺陷:非特异性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与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的区别:,1.免疫缺陷:由于遗传或疾病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系统缺陷或功能障碍,导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或应答低下。2.免疫抑制:因使用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受抑制,导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或应答低下,停用抑制剂后,可使免疫应答恢复正常。,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与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的区别: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 自身组织抗原 天然诱导耐受; 非自身抗原(如细菌、病毒、毒素、异种组织抗原等) 免疫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耐受原(不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研究历史,1945年,0wen等人,观察到异卵双生小牛(遗传基因不同)胚胎期形成的耐受; 1953年,Medawar等,人工诱导耐受(图); 1968年,Mithison, 诱导出成年鼠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研究历史 1945年,0wen等人,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第二节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固有性免疫耐受 中枢性免疫耐受 外周性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一、固有性免疫耐受 - 两种机制: A. 吞噬细胞缺乏识别自身抗原 的受体 B. NK细胞存在抑制性受体,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8,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8,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二)NK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耐受 - 只杀伤病毒感染细胞,不破坏正常细胞。,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二)NK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二、中枢免疫耐受 指于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发育中尚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而形成的自身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二、中枢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A. 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凋亡。B. 骨髓内发育中的B细胞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B细胞克隆消除或处于无反应性(anergic)状态。,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2,A. 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凋,动物试验证明: 胸腺及骨髓中的基质细胞功能缺陷 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 自身免疫病。 如: 重症肌无力 - 胸腺内基质细胞缺陷,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3,动物试验证明: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3,三、外周免疫耐受 指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和B淋巴细胞遇到自身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4,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4,产生机制可归纳为六个方面:1克隆无反应性导致耐受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导致耐受3克隆忽视导致耐受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耐受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6新学说-危险模式假说的提出,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5,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5,1克隆无反应性(clonal anergy)导致的耐受 指在某些情况下,T、B细胞虽然仍有与抗原反应的TCR或mIg表达,但对该抗原呈功能上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6,1克隆无反应性(clonal anergy)导致的耐受免疫,(1) 成熟T细胞 活化信号(两种)之一缺乏 T细胞不活化,处于无反应状态。举例: A. 自身组织(外周)抗原浓度低 刺激信号弱T细胞不活化 B. 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LFA-1及CD40等)异常 提供第二信号不足 C. 活化T细胞(自身反应性)表达CTLA 与B7分子结合 抑制性信号 T细胞不活化,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7,(1) 成熟T细胞 活化信号(两种)之一缺乏 T细胞,(2) 成熟B细胞 缺少刺激信号 处于无反应状态。 举例: 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清除或无功能无第二信号刺激B细胞 B细胞的活化抑制。,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8,(2) 成熟B细胞 缺少刺激信号 处于无反应状态。免疫,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导致的耐受 FasL(自身反应性T细胞) + Fas(自身反应性B细胞) 启动AICD 针对自身抗原的细胞消除。 动物实验证明:如果Fas基因和FasL基因发生突变, 引起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9,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3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导致的耐受 “隐蔽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晶体、精子等) 不与免疫细胞接触 逃避免疫系统作用。,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0,3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导致的耐受免,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的耐受 调节性T细胞 分泌TGF-、IL-10、IL-4等抑制性细胞因子 抑制Th和CTL、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举例: 淋巴细胞(CD25CD4T细胞,免疫耐 受小鼠) 转输给正常小鼠 引起对相同抗原(同耐受小鼠)的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1,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的耐受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1,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可能机制为: 独特型决定簇(B细胞)+抗独特型抗体 B细胞膜被破坏或抗体产生受抑制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T细胞)+抗独特型抗体 T细胞活化受抑制,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2,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2,6新学说 - 危险模式(danger model)假说的提出 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己”,只区分危险信号。 危险信号可分为: 预存型(如甘露糖和线粒体) 诱导型(如热休克蛋白) 处于静息状态 T细胞耐受, 活化T细胞引起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3,6新学说 - 危险模式(danger model)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