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感岗前课件.ppt
院感岗前培训(护理),院感科,.,院感岗前培训(护理).,培训内容,一、你所理解的医院感染是什么?二、医院感染概论及医院感染诊断三、手卫生四、标准预防及隔离技术规范五、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六、血培养的有关规定七、消毒技术八、几个重要部位医院感染控制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十、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内容一、你所理解的医院感染是什,一、你所理解的医院感染是什么?,你的理解交叉感染耐药率高的病原菌填写报表消毒隔离空气培养洗手,更多的烦恼卫生行政部门的督查、通报批评与处罚感染暴发、关闭病房、媒体曝光、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血源性HBV/HCV/HIV和气源性TB/SARS病原的职业暴露感染并发症、医疗纠纷与索赔感染管理内部考核失分与扣奖金,.,一、你所理解的医院感染是什么?你的理解更多的烦恼.,.,.,处理:,撤销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称号免去郝朝春市立医院院长职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徐庆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宿州市立医院3名眼科医生终止执业活动9个月、1名手术室护士终止执业注册1年,.,处理:撤销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称号.,.,.,处理:,院长马爱群行政记过处分、主管医务的副院长吕毅行政警告处分。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被撤职医务部部长、控制感染中心主任、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总护士长等责任人被免职新生儿科死亡患儿主治以上主管医生、主管责任护士暂停工作 每名新生儿赔偿18万.,.,处理:院长马爱群行政记过处分、主管医务的副院长吕毅行政警告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部长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口腔科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消毒管理办法 ,.,部长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注: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 .,2012.4.5卫生部发布:1、医院空气净化规范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修订)2013年卫生部发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4.5卫生部发布:.,二、医院感染概论及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注:手术部位感染:一般监测追踪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的是术后一年。,.,二、医院感染概论及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医院感染报告,散发医院感染病例,应由经管医生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诊断依据标本结果的,报告时间为出检验报告的24小时内,感染日期为标本送检日期。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是指在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有责任报告,上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6277),休息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总值班。,.,医院感染报告散发医院感染病例,应由经管医生,医院感染分类,1.外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环境、医务人员和家属。可通过加强消毒灭菌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2.内源性感染:患者身上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在其免疫机能低下时,引起感染发病。如细菌移位,一般散发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减少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分类1.外源性感染:感染病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二.下列情形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二.下列情形不属于医院感染.,注: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注: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呼吸道感染 血液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SSI )皮肤和软组织,.,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呼吸道感染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 发热38 2天 急性炎症表现胸膜腔感染 强调病原学诊断和厌氧菌培养下呼吸道: 临床诊断 病原学诊断(定量、半定量)说明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同时发生时,只需报下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上呼吸道:.,血液系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管尖培养 抽血培养,导管血和周围血各送检份,分别做有氧和厌氧培养败血症 分离出常见皮肤菌,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输血相关感染,.,血液系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初步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或渗出物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延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发烧38,无其他原因解释确定诊断:管尖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血液系统医院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初步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性腹泻 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急性腹泻次数3次/24小时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性腹泻.,泌尿系统,临床有症状与无症状插导尿管应结合尿培养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 女性10个/高倍视野阳性球菌104 cfu/ml阴性杆菌105 cfu/ml培养结果2种,考虑污染标本及时接种,室温下2小时,.,泌尿系统临床有症状与无症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一.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二.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三. 器官(或腔隙)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一.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表浅切口感染,切口涉及的皮肤/皮下组织,发生于术后30天内临床诊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 1.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不属切口感染; 3.切口液化,液体清亮,细菌培养阴性,不属切口感染,除非伴有蜂窝织炎,.,表浅切口感染切口涉及的皮肤/皮下组织,发生于术后30天内.,深部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多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表现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来自感染性手术器官或腔隙的脓液除外),.,深部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迹象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但涉及手术切口以外的任何器官或腔隙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引流管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X线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迹象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 包括开放性伤口发生感染、引流口感染烧伤感染: 1、单纯发烧不能诊断 2、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医院感染。 3、供皮区感染属烧伤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1.手术切口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大量渗出液可见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外观无坏死征象。3.属非细菌性炎症,渗出液连续三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镜下可见大量脂肪颗粒,即可诊断。,.,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1.手术切口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大量渗出,三、手卫生,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三、手卫生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手,Hand Hygiene /Hand Health 手健康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4.1),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4.1)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WHO要求(二前三后),.,WHO要求(二前三后).,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各规范手卫生要求:,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手术前: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手术中: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手术后: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各规范手卫生要求: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置管时: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置管后: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置管时:严,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置管后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置管时:,5、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5、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6、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7、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6、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卫生技术,.,第一步: 手卫生技术.,第二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手卫生技术,.,第二步: 手卫生技术.,第三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手卫生技术,.,第三步: 手卫生技术.,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手卫生技术,.,第四步: 手卫生技术.,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手卫生技术,.,第五步:手卫生技术.,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手卫生技术,.,第六步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注意事项,用肘开关水龙头每个步骤要至少来回5次用擦手纸或小毛巾擦干手后才完成整个手卫生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方法同洗手,每个动作只需来回次,.,手卫生注意事项用肘开关水龙头.,四、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四、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隔离标志:,隔离病室应该有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粉色为飞沫隔离,蓝色为接触隔离。1、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隔离。2、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隔离。3、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隔离。,.,隔离标志:隔离病室应该有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粉色为飞沫,感染隔离标识,黄色 黄色 空气隔离:单间 N95口罩 洗手 隔离衣、眼罩(可能污染时) 粉色 粉色 飞沫隔离:单间 防护口罩 洗手 隔离衣、眼罩(可能污染时) 蓝色 蓝色 接触隔离:单间(或床边)手套 洗手 隔离衣、眼罩、口罩(可能污染时),.,感染隔离标识 黄色,床头隔离标志,病历夹上隔离标志,.,床头隔离标志.,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 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 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戴上口罩時,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一般情況下,口罩应每天更换(每4小时?)当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必須马上更换口罩,.,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 完成时,口,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后及颈后。,.,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检查妥当正确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 ,五、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概念:多重耐药(MDR)定义:无公认定义:一般认为三类及以上抗生素R泛耐药:5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五、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概念:.,列入管理的主要耐药菌,1.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 VRE(耐万古肠球菌)3.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4. 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如耐泰能的肺克等)凡在微生物化验单上“备注栏”内有标注的均纳入管理。,.,列入管理的主要耐药菌1.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多重耐药菌株诊断,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因此,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株,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多重耐药菌株诊断.,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消毒隔离措施,1、接触隔离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卡和病历夹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2、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患者最好进行单独隔离(如MRSA、VRE),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要进行床边隔离,相同感染病原体者可同住一间。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3、限制、减少人员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携带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一个护士、一个医生,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消毒隔离措施1、接触隔离必须进行接触隔离,4、防护进入病人房间的人员都必须戴清洁手套,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病人或其环境(包括家具、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的情况,工作人员要加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医务人员还应当戴上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并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清洗和手消毒。5、手卫生在隔离房间门口放置一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并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手卫生是接触传播最重要的环节,接触患者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成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并按六步法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6、仪器设备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架)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4、防护进入病人房间的人员都必须戴清洁手套,在诊疗、护理,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他们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9、清洁消毒病人附近的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指导清洁工用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在其他地方不能使用该房间使用过的抹布、拖布,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10、解除隔离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宣教,1、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预防等。2、工人: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3、病人与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宣教1、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手卫生与医院,发现1例耐泰能的肺克,我们做什么?,立即开接触隔离医嘱,并单间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夹上贴隔离标签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与其他隔离措施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包括手卫生等发现为医院感染或有流行趋势应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1例耐泰能的肺克,我们做什么?立即开接触隔离医嘱,,六、血培养采集运送有关规定,(一)采血时机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和发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血培养标本;4.住院病人不明原因发热38.5,置深静脉导管2天考虑感染所致应抽血培养。,.,六、血培养采集运送有关规定(一)采血时机.,(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1留置深静脉导管且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1.1保留深静脉导管者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两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并做好标记。,.,(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1.2. 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同时无菌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末梢送实验室。2未留置深静脉导管或怀疑的BSI并非导管相关2.1怀疑有血流感染时,应在不同部位采血2套4瓶(至少2个部位2瓶)。儿童除外。2.2 .对怀疑亚急性心内膜炎,抽取3套血培养。32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h。,.,1.2. 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三). 皮肤消毒及采血步骤1皮肤消毒前,先检查血培养瓶有无损坏或超过保质期,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干燥;2用2根复合碘棉签,以穿刺点为圆心,以约5cm直径画圈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s。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如果病人手臂皮肤不够干净,则需重新擦拭。在洁净后不要触摸穿刺部位;,.,(三). 皮肤消毒及采血步骤.,3持穿刺针抽取血标本,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13ml,并且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的采血量应相同。4我院目前使用血培养系统,血培养瓶外观和种类对照如下:红色瓶盖儿童需氧培养瓶灰色瓶盖成人需氧培养瓶5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但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6血液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7在血培养瓶上一定要记录每瓶的采血时间和部位。,.,3持穿刺针抽取血标本,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13m,(四)送检接种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置室温下避光暂存,但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血标本接种到血培养瓶前或后,均不得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四)送检.,七、消毒技术概念,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 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 微生物的处理。,.,七、消毒技术概念.,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高度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膀胱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及输液(血)器等。,.,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中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体温表(口、肛)、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中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表面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管理要求,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灭菌。 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11的规定(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管理要求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一般部门: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重点部门:对感染具有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应根据消毒与灭菌工作的需要,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新增内容)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等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按常规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 ,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新增内容).,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2.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循批,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等,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等离子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气体灭菌等。 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 3.不耐热、耐湿: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消毒剂浸泡灭菌。 4.耐热、不耐湿: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 5.外来医疗器械: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可遵循其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强制执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灭菌方法:强制执行.,灭菌方法 6.植入物: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可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 7.动力工具: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清洗、打包与灭菌。,.,灭菌方法.,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氧气面罩等采用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1.保持清洁。 2.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3.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枕套等,应一人一用一换;住院时间长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及时清洁与消毒。 4.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蕊、枕蕊、隔帘等,定期清洁与消毒;遇污染及时更换、清洁与消毒。甲类、甲管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MDROs感染患者等,应进行终末消毒。,.,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12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1、碘伏原液,擦拭2遍;2、碘酊原液涂擦2遍,70%80%乙醇脱碘;3、用2g/L氯己定-乙醇(70%V/V)溶液或用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70%V/V)擦拭2遍作用2min4、 70%80%乙醇擦拭2遍消毒范围:中心静脉导管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12cm)。,.,12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应先清洁,对于器械移植手术和处于管理方式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术前可用除菌皂液或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洗净全身皮肤。1、碘伏原液,擦拭2遍;2、碘酊原液涂擦2遍,70%80%乙醇脱碘;3、用2g/L氯己定-乙醇(70%V/V)溶液或用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70%V/V)擦拭2遍作用2min,.,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病原菌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重点部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清洁与消毒。,.,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14 清洁用品的消毒,清洁方法: 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机械清洗与消毒注意事项: 1.清洗消毒后应干燥保存备用 2.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14 清洁用品的消毒清洁方法:.,清洁注意事项:,1、清洁治疗车、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者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洗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清洁注意事项: 1、清洁治疗车、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戊二醛消毒注意事项,1.灭菌:浸泡10小时,消毒:一般20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2.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3.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检测。4.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5.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戊二醛消毒注意事项1.灭菌:浸泡10小时,消毒:一般204,无菌持物钳及桶 (高度危险性物品),湿式使用: 容器每周换二次, 用清洗剂清洗擦干 压力蒸汽灭菌 用时放入2%戊二醛, 液面达器械的1/22/3 (2%戊二醛14天必须更换) 并记录。,干式使用: 容器4h更换一次, 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有清洁环境保障),.,无菌持物钳及桶 (高度危险性物品)湿式使用:干式使用:.,体温表(中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先用清水清洗,不要使用酒精等先消毒。“二道法”:高水平消毒。第一道: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清水冲净第二道:再置入另一盒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用无菌水或冷开水洗净,无菌纱布揩干备用。,.,体温表(中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先用清水清洗,不要使用酒精等,医院室内空气消毒,1、保持室内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2、通风3、空气消毒机的应用,.,医院室内空气消毒 1、保持室内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前?洗手无菌操作时需戴口罩帽子无菌物品使用时不得跨越无菌区新开封的消毒包,未用完之前要在包外写明开启时间无菌物品不用手取用换药时从清洁部位到污染部位,.,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前?洗手.,八、几种重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制度,.,八、几种重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制度.,(一)、预防SSI的bundle,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正确的脱毛方法:手术当天备皮,不损伤皮肤的方法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缩短术前住院时间,.,(一)、预防SSI的bundle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区域备皮问题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备皮方法剃毛备皮 5.6%脱毛或不去毛0.6%备皮时间术前24小时前20%术前24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方法/时间术前即刻剪毛1.8%前1晚剪/剃毛4.0%,.,手术区域备皮问题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备皮,(二)、预防VAP bundle,床头抬高至少30度Head of bed - 30 每天评价是否需用镇静剂、是否可以撤机Sedation Holiday/weaning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Peptic Ulcer Disease (PUD) Prophylaxis口腔护理:用洗必泰冲洗每26小时Oral care 深静脉血栓预防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Prophylaxis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吸引(?),.,(二)、预防VAP bundle床头抬高至少30度Head,仰卧位与半卧位VAP发病率仰卧23半卧5,VAP预防措施证据,Lancet 1999; 354:1851-58,预防与胃管给食有关的吸入如果无反指征,将头部的床摇高形成3045度角(IB),.,仰卧位与半卧位VAP预防措施证据Lancet 1999;,(三)、预防CR-BSI:bundle,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Maximal sterile barriers洗必泰皮肤消毒Chlorhexidine skin antisepsis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Site choice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则HAND HYGIENE抗菌导管Antibiotic-coated or antiseptic- impregnated catheter插管后的护理Post-insertion care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三)、预防CR-BSI:bundle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四)、预防UTI,限制导管持续时间采用无菌技术插管维持无菌密闭引流接尿袋放尿时注意:接口消毒及手卫生,.,(四)、预防UTI限制导管持续时间.,制订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SOP,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SO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SOP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SOP手术部位感染预防SOP,.,制订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SOP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SOP.,九、血(体)液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血(体)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九、血(体)液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血(体)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锐器伤:1、保持镇静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3、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 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 受污染的程度4、同时,流动的净水冲洗5、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锐器伤:.,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1、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 子、口罩、手术衣2、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报告,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到院感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保健科进一步的监测与治疗咨询: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十、医院废物管理,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