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催化反应工程课件.ppt

    • 资源ID:1984045       资源大小:120.58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催化反应工程课件.ppt

    催化反应工程,Chapter 4 Catalytic Reaction Engineering,催化反应工程Chapter 4 Catalytic Re,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1. 吸附和脱附过程l 吸附势能曲线:氢在镍上的吸附过程物理吸附过程:曲线P , Qp = -DHp, rNi + rNi,vdw+ rH + rH,vdw = 0.32 nm化学吸附过程:曲线C, Qc = -DHc , 125kJ/mol rNi + rH = 0.16 nm过渡状态:曲线P和曲线C交点K, EcNi-H 键的稳定性:sNi-H = 1/2 (-DHc + DHH ) DHH = 434 kJ/mol脱附过程:Ed = Qc + Ec,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 1. 吸附和脱附过程,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剂 各种固体特定固体吸附质 所有临界点下气体特定有化学亲和力气体作用力弱,万有引力强,化学键力温度 低,受沸点限制一般高,与Ec有关吸附热低,8 20 kJ/mol高,40 800 kJ/mol活化能低,Ep0非活化,低; 活化,高 Ec速率非常快随温度增大,有最大值可逆性 完全可逆可逆或不可逆覆盖度与饱和蒸汽压P0有关上限单层吸附,随T,P改变应用范围测定孔结构测定催化剂表面特性、化学反应机理、本质,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吸附等温线:固体表面被吸附的气体量与其表面上部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Langmuir 等温线:四个基本假设 q = KAPA /1 + KAPA Freundlich 等温线: q = k P 1/n n = Q0 /RT Temkin 等温线:q = k1 ln ( k2P )k1 = RT/Q0a ; k2 = a0 exp (- q0/RT) BET(Brunauer-Emmett-Teller)等温线:基于物理吸附Kelvin 方程:基于细孔中的蒸发和凝聚,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吸附等温线:,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吸附过程在催化中的应用催化剂孔结构测定;过渡金属催化剂分散度和活性表面测定;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活性表面和氧化还原性能测定;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测定;,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吸附过程在催化中的应用,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2.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l微观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l微观动力学的反应速率模型 经验模型: r = k PAaPBbPCc理论模型:Langmuir-Hinshelwood( L-H)模型: Aad + Bad Cadr = k qAqB = k KAPAKBPB / ( 1 + KAPA +KBPB + KCPC )2Langmuir-Redeal( L-R)模型: Aad + Bg Cadr = k qAPB = k KAPAPB / ( 1 + KAPA + KCPC ),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2.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Most Abundant Surface Intermediate(MASI)模型: r = k Pi / (1 + KiPi)Redox 模型: r = 1 / ( 1 / kPHC) + ( b / kPO2)理论模型的限制:多模型符合实验数据;吸附物种间相互作用;表面不均匀性,覆盖度对吸附常数的影响。 影响多相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反应级数的影响 幂函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活化能 表面反应活化能、吸附热与实验活化能 温度对活化能的影响;Ea火山曲线补偿效应 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Most Abundant Sur,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3.非多孔催化剂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反应速率常数kexp : r = k Csn = kc a ( C0 Cs ) (稳态下反应与扩散速率相等) n = 1 ,k = C0 / (1/k) + (1/kc a) = kexp C0 kexp= 1 / (1/k) + (1/kc a) = hext k相间有效因子hext :hext = 1 / ( 1 + k / kca ) = 1 / ( 1 + Da ) Damkhler 准数Da:化学反应速率与流体膜中分子扩散速率比Da = k / kc a (n = 1); Da = k C0n-1 / kc a (n 1),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3.非多孔催化剂的宏观反应动力学,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n hext ln Da 标绘:n = 1/2; n = 1; n = 2温度对kexp 的影响: Arrehenius 标绘 ln kexp 1/T三个温度分区: I. 本征反应区;II. 有相间传递影响区;III. 体相反应区。,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n hext ln Da 标绘,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4 多孔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 颗粒内有效因子hint :r = hint k Csn = kexp Csn Thiel 模数f : 化学反应速率与孔中分子扩散速率比一级反应:f = L( k / D )0.5无限平板,hint = tanhf / f球形颗粒,hint = 3 ( 1 / tanhf) - 1 /f /f反应级数m:f = L ( k Csm-1 / D ) 0.5 (m 1)r = k Csm / f = ( D k Csm-1 ) 0.5/ L hint f 曲线改良的Thiel 模数 F :F = hint f 2 = N L 2 / VR D Cshint F 曲线,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4 多孔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温度对hint的影响:最大温升的计算: D Tmax = D (-DH) Cs / l对速率常数的影响:Arrhenius 活化能 g = Ea / R Ts对绝热温升的影响 : b = D Tmax / Ts = D (-DH) Cs / l Ts Weisz-Hicks 曲线多孔催化剂颗粒的热传导性0.130.29 W/m2 K,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温度对hint的影响:,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有效扩散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有三种形式:1.体相扩散 Bulk diffusion D1,2 eff = D1,2 q / t q: 0.3-0.7; t: 2-62.努森扩散 Knudsen diffusion DK = 10000 re t / M1 0.5 ; DK eff = DK1 q / tm3. 过渡区扩散 Transition region diffusionDeff-1 = DKeff-1 + D1,2eff-1 4.表面扩散 Surface diffusion5.体积变化对扩散的影响,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有效扩散,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 温度对于反应分区的影响:A区:低温下、非常慢的反应,扩散阻力可以忽略,表面反应控制。Es B区:较高温度下,反应在多孔催化剂表面进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 Es+Ed/2 0.5EsC区:在更高的温度下,反应在近外表面处进行,外扩散的影响显著。Ed D区:在足够高温下,反应不再在表面进行,而是在体相中进行均相过程。Ehomo,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 温度对于反应分区的影响:,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5.化学反应器和反应器模型分类反应器分类l按结构(釜式/釜式串联/管式)按反应(均相/多相;催化的/非催化的)按操作模式(等温/非等温/绝热;等压/非等压;连续/间歇)按催化剂状态(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按混合性能(理想混合/非理想混合/活塞流) 反应器模型分类,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5.化学反应器和反应器模型分类,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反应器模型分类:r.g.径向梯度;i.g.相间梯度实 际假设 均相 拟均相 多相 单相,r.g.小 多相,r.g.小;i.g.小 多相,r.g.小;i.g.大 一维 单相,无r.g. 单相,无r.g.有效i.g. 多相,无r.g.;大i.g. 单相, r.g.有 多相,r.g.有;i.g.小 多相,r.g.有;i.g.大 拟一维 单相,平均r.g. 单相,平均r.g.有效i.g. 单相,平均r.g.大i.g. 单相,r.g.大 多相,r.g.大;i.g.小 多相,r.g.大;i.g.大 二维 单相,r.g.大 单相,大r.g.有效i.g. 多相,r.g.大;i.g.大,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反应器模型分类:r.g.径向梯度;i,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反应器平衡: 守恒定律:物质、能量、动量速度:化学转化(反应)、物理传递(扩散)微元体积:KR dVKR中A积累量 = 进入KR的A量 离开KR的A量 KR中经由化学反应产生或消耗的A量时间间隔:dt 0 (速度)边界条件;微分方程组求解;,一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概论l反应器平衡:,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l固定床反应器的应用:基本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炼油工业 l固定床反应器技术进展:结构材料;内部构件;容积;外部设备;流动模式;催化剂形状和粒度。 l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模型 拟均相模型非均相模型 T = Ts ; C = Cs T Ts; C Cs 一维基本模型轴向梯度 + 相间梯度 (理想混合)一维模型 轴向梯度 + 相间梯度 + 轴向分散与混合 + 颗粒内梯度 二维模型 轴向梯度 + 相间梯度+ 轴向混合 + 径向混合 + 颗粒内梯度 + 径向混合,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模型,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一维基本模型:物料、能量、动量平衡式,边界条件。物料平衡式:以单位反应器截面积,单位催化剂重量为基准总传热系数: 床层侧对流传热、传热介质侧对流传热、器壁热传导。压力降计算:Ergun 方程和 Hendley & Hegg 方程,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一维基本模型:,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l固定床反应器的操作:热点和飞温:以烃类部分氧化反应为例,一维拟均相模型。参数敏感性:入口浓度、入口温度、壁温、管径、管长飞温的判据:N / S S 标绘; S = b g N / S = 2U( T-Tr ) /Rt 1/ kvCA0(- DH) R Tr2 / E ( T-Tr ) 多床绝热反应器:以合成氨反应器为例.自供热式操作:进料和出口流之间、进料和反应气体之间热交换.,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l固定床反应器的操作:,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2.流化床催化反应器l 流化床反应器概论:流化床的优点:可以连续或周期性加入和取出催化剂;温度均匀,无热点;颗粒混合好,均匀参加反应;压力降恒定;床层与反应器壁间传热好,热交换容易,结构简单。流化床的缺点:催化剂颗粒度小、磨损大、含灰尘、气流夹带多(扬析),旋风分离器负荷大;气体/固体间接触因气泡变差;床中的气体混合因沟流变差;由于存在返混反应器效率低于活塞流;流体力学状况复杂,难以模拟和放大。,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2.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l最小流化速度umf和压力降 DPl流化床中的气泡理论l 两相理论和流化床反应器模拟l 流化床中的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 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过程 流化床反应器的应用,二 工业催化多相反应器l最小流化速度umf和压力降 D,二 工业催化反应器,3.多相催化反应器l淤浆床反应器:优点:时空收率高、无外扩散;搅拌下等温、均匀无热点;催化剂可以连续补充或取出,实现连续生产;操作弹性大,可连续、间歇、半连续。缺点:液体、固体强烈返混,气相部分返混,多段方可实现高转化率;需要分离设备;液/固比大,可能有均相副反应。设计要点:气体分布器;搅拌机;气体停留时间;催化剂颗粒度。,二 工业催化反应器3.多相催化反应器,二 工业催化反应器,l滴流床反应器适用于有气体、液体反应物、固体催化剂颗粒存在时的多相催化反应,如炼油化工过程和某些加氢处理过程。滴流床操作区 颗粒润湿过程 滴流床反应器模拟和设计l填充鼓泡反应器,二 工业催化反应器l滴流床反应器,第五章 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Chapter 5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of Industrial Catalyst,第五章 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 Chapter 5,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一 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装填技术:防潮,密闭包装、运输;尽量保持床层的阻力降均匀,防止机械损伤,停车后卸出催化剂的合理处理(在惰性气氛下冷却;过筛;原位再回装;废催化剂回收)。活化技术:硫化、还原、氧化等;要严格遵守催化剂活化操作规程(如介质组成、升温速度等,防止超温)。钝化技术:予还原催化剂的保存和运输、生产现场的停车检修过程。,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 一 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二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与对策 (以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例)l 烧结:金属催化剂随颗粒度下降烧结倾向增大。 T = 0.3 Tm Httig temperature, 金属粒子开始表面扩散迁移 T = 0.5 Tm Tamman temperature, 金属晶格开始破坏,大颗粒整体迁移。 烧结机理:原子迁移(温度、气氛、载体影响);重排;颗粒迁移。 防止: 使用载体;加入难熔物质作助催化剂;合金催化剂;大颗粒结晶的再分散。,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二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与对策,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l积炭: 催化剂表面上积炭的机理和存在形式:烃类的裂解、聚合、深度脱氢;一氧化碳岐化反应;须状炭的生成。防止措施:根据积炭性质采用合金催化剂;提高氢气分压、水蒸气、二氧化碳分压消炭;水蒸气、空气烧炭再生。l 中毒:化学性毒物(可逆性吸附中毒);生成稳定化合物或合金(不可逆中毒);挥发性中毒;选择性中毒。,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l积炭:,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防止中毒措施:高温下可消除可逆性中毒(但有限制);严格控制原料纯度;合理使用反应器及设备材质; l 活性组分流失: l玷污:其他杂质沉积和玷污催化剂表面、堵塞孔道。 催化剂的失活现象 催化剂再生技术和活性组分的回收再利用,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防止中毒措施:,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三 催化剂质量评价体系 活性评价 寿命评价 催化剂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工业催化剂应用工程三 催化剂质量评价体系,

    注意事项

    本文(催化反应工程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