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免疫基础知识,免疫基础知识,免疫概述 免疫力分类 免疫系统 病原微生物 抗原抗体,2,免疫基础知识,免疫概述2免疫基础知识,思考:1、畜禽在不同生长阶段要注射疫苗,以进行免疫,从而防制疾病的发生。那什么叫免疫?哪些器官参与了免疫?免疫后为什么少数畜禽还要发病? 2、为什么在疫病流行时采用紧急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但是有的畜禽在紧急接种后则加速死亡?,3,免疫基础知识,思考:1、畜禽在不同生长阶段要注射疫苗,以进行免疫,从而防制,一、免疫概述,免疫:是人和动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清除非 自身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有利方面: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止肿瘤发生不利方面:一定条件下引起变态反应 如:寄生虫再次感染,药物过敏,结核病检查等自身免疫病 (本身因疾病或药物等的原因造成的免疫抑制等)免疫耐受(频繁免疫会造成免疫疲劳),4,免疫基础知识,一、免疫概述4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的基本功能,1. 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免疫功能亢进 变态反应。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机体感染。2. 自身稳定清除机体产生的大量衰老死亡细胞。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病。3. 免疫监视肿瘤细胞的发现和清除功能低下或失调 肿瘤发生,5,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的基本功能1. 抵抗感染5免疫基础知识,二 、免疫力分类,免疫力:即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传染病康复者的免疫力,只是免疫力的一种类型。畜禽的免疫力按其来源以及有无针对性,分为两大类:“先天性免疫力”与“获得性免疫力” 1、先天性免疫力 2、获得性免疫力:(1)体内产生(自动免疫) 由感染产生 由接种疫苗产生 (2)体外输入(被动免疫) 母源输入:几天或以上 注射输入:10-20天,6,免疫基础知识,二 、免疫力分类免疫力:即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传染病康复者的,(一)先天性免疫力,天生就具有的抗病能力,主要包括皮肤与黏膜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屏障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体液中许多成分的抗感染作用等。这类免疫力的特点是抵抗所有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种微生物。“非特异”就是没有针对性的意思。 此外,“物种免疫”也属于先天性免疫力,例如鸡不会感染猪瘟。,7,免疫基础知识,(一)先天性免疫力 天生就具有的抗病能力,主,(二)获得性免疫力,出生后获得的。这类免疫力有针对性,例如鸡被注射了马立克氏病疫苗,就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该免疫力对其他传染病是无效的。获得只针对相应传染病产生的免疫力。 畜禽的获得性免疫力可以在自己体内产生(自动免疫),也可以从体外输入(被动免疫)。,8,免疫基础知识,(二)获得性免疫力 出生后获得的。这类免,1、体内产生 即免疫系统在外来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效应细胞。凡病毒、细菌等有致病性的微生物都是抗原,疫苗也是抗原,所以家禽感染某种微生物或被接种某种疫苗,都能产生特异免疫力。,9,免疫基础知识,1、体内产生9免疫基础知识,2、体外输入 即输入特异抗体,可由母源输入,也可由注射输入。母禽具有保护下一代的天性,会将自己获得的各种特异抗体输入蛋黄,孵出的雏禽便带有母源抗体,其免疫作用维持的时间比较短,由几天至二十余天不等。人工注射输入是将含有高浓度特异抗体的血清或蛋黄液注入畜禽肌肉,这种方法可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炎,以及防治小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等。注射后免疫力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约为10-20天。(自家苗注射),10,免疫基础知识,2、体外输入10免疫基础知识,先天性免疫力的特点,天然的、与生俱来的抗感染能力出生后即有;无抗原特异性;无记忆性;再次接触抗原,应答不加强;细胞和体液成分参与;没有适应性免疫则效果很差;参与适应性免疫的激发和扩大。,11,免疫基础知识,先天性免疫力的特点天然的、与生俱来的抗感染能力11免疫基础知,总结: 先天性免疫力是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迅速起作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在出生时即具有。有一定特异性,无记忆。 获得性免疫力是第二道防线。它是动物机体后天获得的。起动缓慢,但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免疫记忆。 先天性免疫力和获得性免疫力之间通过直接的细胞接触以及细胞因子、化学介质等的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二者的参与细胞有很多是相同的。(两者共同作用减少发病),12,免疫基础知识,总结:12免疫基础知识,三 、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由3个组成部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畜禽机体由骨骼、肌肉、血液循环、消化、呼吸、生殖等十多个系统组成,专司免疫功能的也有一个系统,即免疫系统,它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13,免疫基础知识,三 、免疫系统 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鸡的免疫器官示意图,14,免疫基础知识,鸡的免疫器官示意图14免疫基础知识,猪的免疫器官示意图,15,免疫基础知识,猪的免疫器官示意图15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由细胞组成,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16,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16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系统,1 、中枢免疫器官 (1)骨髓是造血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细胞,叫“多功能干细胞” 。它随血液运行到机体不同部位,就分化为不同的免疫细胞,例如运行到法氏囊就分化演变为B淋巴细胞,运行到胸腺就分化演变为T淋巴细胞,体内所有一切免疫细胞均由它分化而成。此外,骨髓本身也是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某些免疫细胞的场所。,17,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系统 17免疫基础知识,(2)法氏囊 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直肠末端)上方,鸡的呈梨形,鸭的呈筒形。囊内壁有许多皱褶,囊腔基底部有一很细的短管与泄殖腔相通。鸡的法氏囊在3周龄约有豌豆大,4月龄达最大,约有小葡萄大;鸭的法氏囊在3月龄达最大,约如铅笔粗,2厘米长。家禽性成熟后,法氏囊逐渐退化。由骨髓提供的多功能干细胞在法氏囊分化成熟为B淋巴细胞 接种法氏囊中等毒力株后,5天内不能注射其他疫苗。,18,免疫基础知识,(2)法氏囊 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3)胸腺 位于颈部两侧皮下,鸡每侧7叶,鸭每侧5叶,各叶约如小扁豆,连成链状,肉红色或微黄。家禽性成熟后,胸腺退化,仅留残迹。来自骨髓的多功能干细胞在胸腺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 。,19,免疫基础知识,(3)胸腺 位于颈部两侧皮下,鸡每侧7叶,鸭,免疫基础知识培训课件,(1)脾脏位于腺胃右上方,呈棕红色,鸡的近于球形,鸭的略呈立体三角形。脾脏内有来自法氏囊的B细胞和来自胸腺的T细胞,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也是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的重要场所。 脾的免疫功能:血液滤过作用; 滞留淋巴细胞作用; 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21,免疫基础知识,(1)脾脏位于腺胃右上方,呈棕红色,鸡的近于球形,鸭的略呈,(2) 淋巴结 鸡无淋巴结,但有弥散的淋巴组织;鸭、鹅等水禽有2对淋巴结:颈胸淋巴结和腰淋巴结。 在呼吸、消化等器官的粘膜层,都广泛分布弥散性淋巴组织,它们与粘膜融合,肉眼看不到,其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局部免疫作用,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如鼻、肠道、泌尿生殖道等。(淋巴结肿大发炎) 淋巴结的免疫功能:过滤和清除异物作用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22,免疫基础知识,(2) 淋巴结 鸡无淋巴结,但有弥散,(3)哈德氏腺 又称副泪腺,是禽类眼窝内淋巴组织。在眼眶内眼球下方,呈带状,肉红色。它是眼球的辅助器官,是眼的一部分,本身不属于免疫器官,但其中弥散性淋巴组织特别丰富,免疫应答水平较高,在颜面部和上呼吸道起局部免疫作用。(疫苗滴眼),23,免疫基础知识,(3)哈德氏腺 又称副泪腺,是禽类眼窝内淋巴组织。在眼眶内眼,(二)、免疫细胞 所有参加免疫应答以及与之有关的细胞都成为免疫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粒细胞三类。(三)、免疫分子 干扰素、抗体、补体系统、受体等。,24,免疫基础知识,(二)、免疫细胞24免疫基础知识,四 、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和衣原体。其中能致病的就称为病原微生物。,25,免疫基础知识,四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一)、病毒 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微生物,结构比较简单,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才能看到。 病毒是寄生性微生物,它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寄生在易感动物的活细胞内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如果其寄生的细胞死亡,病毒也随之死亡。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由其寄生的细胞进行复制。病毒有耐冷畏热的共性,所以活病毒疫苗要冷冻保存。,26,免疫基础知识,(一)、病毒26免疫基础知识,(二)细菌,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依形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包括弧菌)三类。其直径或长度比病毒大几十至几百倍,用普通显微镜就可以观察。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对畜禽有害的物质,称为细菌毒素。 细菌在家禽体内和外界都能进行分裂繁殖。在外界只要温度、湿度、营养等条件适宜,繁殖很快。 细菌病可以用药物防治,人工免疫的效果则不如病毒病。,27,免疫基础知识,(二)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依形状分为球菌、,(三)支原体,这种微生物一度被称为霉形体,现在仍用原来名称,叫支原体。 其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结构比细菌简单,但能独立生存。它没有真性细胞膜,只有极薄的胞浆膜,不足以保持固定形状,因而呈多形性。支原体主要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有效药物很多,但人工免疫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发病。 真菌和衣原体所能引起的家禽疾病发生较少,不能进行人工免疫。,28,免疫基础知识,(三)支原体 这种微生物一度被称为霉形体,现在,五、抗原与抗体,(一) 抗原 是指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也就是说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抗原。 自然界的抗原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细菌毒素、血清蛋白等都是抗原。凡抗原必须具备两种性质,即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不具备这两种性质就不能算是完全抗原。,29,免疫基础知识,五、抗原与抗体 (一) 抗原29免疫基础知识,(二)抗体 1、 抗体 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的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采血以进行抗体效价检测),30,免疫基础知识,(二)抗体30免疫基础知识,2 抗体的产生规律 抗原进入机体后,可激发体液免疫应答,其标志是大量抗体的产生以及最终对抗原的清除。 抗体的产生在抗原初次和再次进入机体时各有其特点,一种疫苗初次接种,机体应答水平较低,再次接种则应答水平显著提高。,31,免疫基础知识,2 抗体的产生规律31免疫基础知识,(1)初次应答: 从接种疫苗到抗体出现,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初次应答潜伏期比较长,一般来说,活病毒苗为34天,活菌苗为57天。潜伏期之后逐渐产生抗体,这次产生的数量比较少,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结合力)稍差,交叉免疫较弱。 因此,一种疫苗初次接种后,机体不能形成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实践中有的疫苗也可以只用一次,如鸡减蛋综合征油乳苗等。,32,免疫基础知识,(1)初次应答: 从接种疫苗到抗体出现,这段时间,(2)再次应答(回忆应答):同一种疫苗首次接种后,间隔一定时间再次接种,即启动再次应答。 第二次接种后,原有的抗体暂时下降,但经两天左右,即反弹上升,迅速显著超过原有水平。因而再次应答虽然开头有一个抗体下降过程,但总的讲,潜伏期短,抗体产生的数量多,维持的时间长,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增强。 同一种疫苗第三次接种,机体应答水平会更高一些,第四次接种仍可再高一些,往后第五、第六次接种,如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就不能再无限提高。 在禽病免疫实践中,如何应用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原理安排免疫程序,要根据各个传染病的具体特点分别讨论。,33,免疫基础知识,(2)再次应答(回忆应答):同一种疫苗首次接种后,,(3)免疫应答注意事项:第一,活病毒疫苗与活菌苗首次接种后,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等抗体已上升到顶峰并已开始下降,才能再次接种。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抗体和长寿记忆细胞还没有产生或产生的数量还很少,此时进行第二次接种就不能正常实现再次应答,而且会干扰初次应答,造成紊乱。第二次接种后也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接种第三次。 第二,活病毒苗与活菌苗第二次接种后,原有抗体暂时下降,所以接种后两三天禽群有可能出现感染,故在此之前应搞好舍内卫生消毒。,34,免疫基础知识,(3)免疫应答注意事项:第一,活病毒疫苗与活,生物制品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对象和时机(相应的疫苗用于相对的动物) (2)剂量、次数和间隔(剂量的大小和次数的时间能够影响 抗体的多少和抗体对机体的保护时间)(3)接种途径(也是指接种的方法,如肉鸡的首免滴鼻点眼,原因在于雏鸡幼时整体的抗体水平很好,但机体的首要门户,呼吸系统受机体和环境原因此时是比较此脆弱的 ,新城疫首次滴鼻点眼免疫,会直接作用于保护呼吸系统),免疫学的应用,35,免疫基础知识,生物制品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免疫学的应用35免,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疫苗因素(疫苗株不合适、疫苗效价低)环境因素(过冷、过热、拥挤、捕捉造成的应激)畜禽自身因素(免疫器官缺失或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程序不当(体内抗体高亢时注入相同抗原)人为因素( 免疫途径和时机不当 )药物因素(抗病毒类药物,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痢特灵,四环素类等),免疫学的应用,36,免疫基础知识,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免疫学的应用36免,谢谢大家!,37,免疫基础知识,谢谢大家!37免疫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