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1,应急预案培训教材 北京中油健康安全环境认证中心,2,安全理念: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墨菲定律:凡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必将会出错。安全公理:总不出事就快出事了。,12年靠运气, 3 5 年靠管理, 长治久安靠文化。,安全经验分享,运气经验 教训,管理制度 监督,文化观念 氛围,3,安全经验分享,六种“等待”损害身体,4,生活中有六种表现对身体健康很不好:(1)饿了才吃 (2)渴了才喝(3)累了才歇 (4)困了才睡(5)急了才排 (6)病了才治,第 4 页,请大家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上述六种表现的同时,还应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5,讨论几个问题:1、“有感领导”的定义、如何体现、 七个带头是什么?2、中石油今年的“三大任务”?3、你今年的安全行动计划是什么?4、应急管理体系在HSE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5、公司为什么建立实施应急管理体系?6、贵单位的应急预案建立如何?取得那些成效?7、你本次培训准备介绍什么经验?8、你准备讨论哪些问题?,6,一、概述 1、事故应急的背景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1976 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 1984 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 1984 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恶性中毒事故 1993 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 1997 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 2001 美国911事件 2011 日本的核电站爆炸,7,国内事故 1、地震:唐山、汶川、玉树; 2、自然灾害:多次的海啸;旱情、洪水; 3、新疆的几次动乱; 4、2003年萨斯病、禽流感,食物中毒; 5、地方事故隐瞒不报的各类事故 中石油事故 1、火灾、爆炸;大连石化四年发生五期爆炸事故; 2、油品泄漏; 3、坍塌、伤害; 4、中毒、窒息。 5、相关方的伤害,事故; 中石化事故: 2013.11.22黄岛管线爆炸:,8,重大事故的共同特征 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9,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28001-2011)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a) 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b) 对此紧急情况做出响应。组织应对实际的紧急情况作出响应,防止和减少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不良后果。组织在策划应急响应时,应考虑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如应急服务机构、相邻组织或居民。组织也应定期测试其响应紧急情况的程序,可行时,可让有关的相关方适当参与其中。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在定期测试和紧急情况发生后(参见4.5.3)。,10,5.5.10 应急准备和响应(1002.1-2013)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于:a) 系统地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或事故;b) 应急准备;c) 对紧急情况或事故做出响应。 组织应建立针对潜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预案,规定响应紧急情况或事故的程序。组织在策划应急响应时,应考虑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如应急服务机构、相邻组织和社区或居民。(1/2),11,组织应建立与其需求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配备应急设施、装备,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事故做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 可行时,组织也应定期通过演练方式测试应急预案及其响应紧急情况或事故的程序,可行时,使有关相关方适当参与其中。 组织应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及其响应紧急情况或事故的程序,必要时对其修订,特别是在定期测试以及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2/2),12,标准释义,HSE-MS的核心风险管理,13,HSE管理体系:(健康安全环境) 企业行为,以人为本,社会责任; 应急管理体系: 社会行为,防灾减灾,危机管理; 预防+应急=HSE管理,健康安全环境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关系:,14,安全规划管理基础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管理危险源管理脆弱设施管理监测监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电子演练应急能力评估预测预警分析灾害后果模拟接处警服务联合指挥协调数据采集交互人员疏散模拟辅助决策支持救灾资源调度应急信息发布灾害,统计分析受灾补助管理应急案例管理恢复计划管理总结评估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程序和内容,信息系统,预防,准备,响应,恢复,日常管理,战时应急,P D C A,15,一、关于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16,应急工作应该考虑几个问题 : 1、本单位主要风险、尤其是可能出现的小概率极端事件,是否满足法律法规、企业宗旨的要求? 2、本单位存在的隐患及治理状况 (设计、工程、管理、人员等)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 3、安全、环境等评价报告提出的风险是否制定削减措施? 4、同行业、类似企业出现或潜在的事故是否得到避免? 5、是否对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价,对问题采取措施?,17,1.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特点,(一)基本任务: 1、营救受害人员,撤离或保护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态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8,做好日常的危害辩识、评价和监控工作,制定各项制度规程,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事故预防)开展预案编制、培训、宣传、演习、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贮备等工作(应急准备)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应急疏散)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控制危险源,减少损失(应急抢险)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应急恢复)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调查) 事故预防、应急准备、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 正常状态,1.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特点,19,(二)特点 突发性、复杂性、猝变性。(三)对策 1. 迅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召集力量、协调资源、统 一指挥,开展救援活动; 2. 准确:正确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 动和战术进行决策; 3. 有效: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 性;,20,1.2 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问题提出: 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 三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将三者视为同一概念,21,1.2 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响应,准备,预防,恢复,22,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1.2 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23,1.2 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24,应急结束,应急恢复,原因分析,善后处理,解除警戒,最终报告,取证调查,接到报警,判断情况响应级别,工程抢险,人员救助,专家支持,警戒与交管,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应急启动,事态发展得到控制,现场清理,请求增援,扩大应急,人员到位,媒体管理,资源调配,员工通报,信息反馈关闭,N,Y,上级报告,N,现场指挥到位,政府联络,补偿损失,商务协调,信息网开通,控制行动,应急管理流程和主要步骤,突发事件,25,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相 结 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1.3 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基本原则,26,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什么叫应急体系? 为在风险事件发生的紧急状态下尽可能消除、减少或降低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针对人们的组织管理活动等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求而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27,应急救援体系(SEMS)的构成和基本内容,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作机制,保障系统,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28,应急指挥,行动,策划/情报,后勤,财政/行政,消防营救,交通管制,医疗救护,疏散隐蔽,形势估计,文件编制,恢复策划,专家咨询,资源跟踪,设施协调,供给采购,信息系统,赔偿索赔,采购,时间记录,成本核算,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29,应急体系建设要点,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与应急支持系统构成,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30,媒体中心,应急资源保障部,信息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大中心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的进行,避免因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行动。,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应急物质、设备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等,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一切与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等事务,保证事故报导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公众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调中心,其他功能部门,负责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性和资源共享,为应急工作服务。,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应急救援功能部门(应急救援实施的组织保障),31,应急救援体系的分类,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综合应急体系,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按突发事件性质进行体系分类,32,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安全规划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城市与社区安全规划),公共突发事件预防技术支持系统(包括风险评价控制 RRAC),事故灾难监测、监管信息集成分析系统(包括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事故灾难预测、预警技术支持系统(包括事故灾难过程与结果仿真),应急响应技术支持系统(包括辅助决策支持 DSS ),应急综合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培训和演习系统等),1.4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3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分析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定义),34,1.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定义),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应急预案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协调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35,1、按行政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级应急救援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县级应急救援预案企业级应急救援预案 注:上面的前四级预案是政府面向社会型的预案(开放型);而最后一级预案是企业面向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预案(闭合型),1.6 应急预案的类别,36,2、按责任主体,可分为:厂内型预案(闭合型)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2006) 厂外型预案(开放型)各级政府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1.6 应急预案的类别,37,3、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单项应急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综合预案,现场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6 应急预案的类别,38,4、按功能类别分为四类:,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预案 单项应急预案,1.6 应急预案的类别,39,综合预案,综合预案也称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目标、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责,以及应急行动的整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的应急体系和预案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即使对那些没有分析到的紧急情况或没有预案的事故也能起到一定的应急指导作用。,1.6 应急预案的类别,40,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有时也称为“管理预案”,在综合预案中需要说明对各级各类预案的基本要求,对整体预案体系和事故应急各环节提出管理上的要求。综合预案针对的是的整体,着重于共性的、突出的事故风险的处理,而且是对各类事故应急处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则的说明,对于特定类型的事故风险的特殊处理放在“专项预案”中说明。综合预案一般不会涉及过多的现场工作内容,而将现场处理工作放在“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中,而且主要放在“现场预案”中,因此,综合预案的可操作性较弱。,1.6 应急预案的类别,41,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而制定的,例如人身伤亡事故预案、自然灾害事故预案等。专项预案是建立在对特定风险分析基础上的,它以综合预案为前提,对应急策划、应急准备等作了更加详尽的描述,专项预案比综合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是“现场预案”的基础。,1.6 应急预案的类别,42,专项预案,专项预案往往是针对较为突出或集中的事故风险的,一个专项预案所针对的事故一般是存在于多个生产场所的,所以同一个专项预案可以对多个事故现场的应急起到指导作用。专项预案注重于某一项事故的应急处理,应尽量避免在专项预案中涉及过多的现场条件,以防缩小专项预案的适用范围,或导致专项预案与现场预案界限不清。,1.6 应急预案的类别,43,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在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而制定的预案,通常是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现场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现场的特殊危险,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出具体、周密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预案的编制要以实用、简洁为标准,过于庞大的现场预案不便于应急情况下的使用。,1.6 应急预案的类别,44,1.7 、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应急工作职责没有有效落实,职责交叉,不明确; 三是:抓应急工作的力度不够; 四是:对突发事件缺乏敏感性; 五是:岗位应急能力亟待解决; 六是:应急物资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特别提示(事故):速报实施; 客观为主; 慎报原由; 判断为辅;,45,二、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4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6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8条、第49条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1 关于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47,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二六年九月十九)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总局应急指挥中 心、二六年十月四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 通知(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应急管理政策,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二六年九月十九)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总局应急指挥中 心、二六年十月四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 通知(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2.2 应急管理政策动态,48,企业标准:应急管理体系 规范(Q/SY1424-201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审核指南(Q/SY1425-201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编写 指南(Q/SY517-2012)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资配备适用 指南(Q/SY136-2012)应演练实施指南(2012)中石油文件: 关于加强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油安(2009)129号) 应急预案编制通则和编制指南中油安(2009)328号 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安全(2010)659号,4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单元化应急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50,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解读国家级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1,l.6 应急预案体系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52,目前,集团公司已经编制并下发了1+18的预案体系, 各单位应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完善和修订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集团公司关于预案管理的思路,集团公司总部将对集团所属企业的总体突发预案和专项预案进行审核与备案以下为集团公司预案目录 00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01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2 井喷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3 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4 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失控和中毒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5 油气长输管道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6 海洋石油开发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07 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53,08 环境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09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0 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1 群体性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2 火工品被盗、丢失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3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4 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5 涉外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6 涉外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7 新闻媒体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8 资本市场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54,3.5 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和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55,解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范预警标识:级预警“红、橙、黄、蓝” 总体预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预测分析结果进行预警。,解读国家级应急预案,56,发生级或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突发公共事件消息须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要追究责任;确定大工作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总体预案确定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大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以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解读国家级应急预案,57,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安委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58,国家级应急预案的框架/类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已发或即将发布)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解读国家级应急预案,59,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12.国家核应急预案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9.国家粮食应急预案20.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1.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0,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61,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62,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63,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54.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55.新华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56.外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3 最新应急管理规章及政策动态,65,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66,备案登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的通知应指信息20096号二九年六月一日,67,三、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和关键要素,68,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调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保证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尽量缩小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69,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一纸空文。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应急预案可以成为应急响应的基础。 发生超过本单位或部门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外部的应急支持。 有利于提高部门和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70,应急预案的要求1、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2、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使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3、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71,4、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 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 灾型、爆炸型、泄漏型等,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 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5、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 6、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 协作。,72, 策划合理 重点突出 针对重大灾难 避免交叉矛盾 适用有效 易于运作1)普查隐患2)重视地质、气象、水文灾害3)互通共享信息4)过去的灾情5)减少功能区的交叉作业6)周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影响7)预案策划以法律为基础,策划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3.2 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73,应急预案编制常见的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之间缺乏协调性 应急预案要素不全和内容太粗 应急预案未有效贯彻,3.3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74,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应急预案的项目不全;2、多项应急预案一起描述,没有使用价值3、预案要素不全、内容不全、可操作性不强;4、企业内部上下以及企业预案与政府及相关部门预案相互衔接不够;5、部分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6、预案演练工作开展不够等。,75,预案编制完成后,切忌使其变成一纸空文,关键是要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1、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2、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 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3、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76,(一)应急预案的要素,3.5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与关键要素,77,3.5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与关键要素,78,应急预案应具备的八大部分28个要素:,一、基本内容,二、应急方针与原则,三、应急工作策划1.危险辩识与评价2.应急资源评价3.应急机构与职责4.应急机制5.法律法规要求,四、应急准备(程序)1.危险辩识与评价2.应急资源评价3.应急机构与职责4.应急机制5.法律法规要求,五、应急响应1.报警程序2.警报和紧急公告3.指挥与控制4.通讯5.人群疏散与安置6.警戒与治安7.医疗与卫生服务8.现场监测(事态)9.现场抢险与控制10.应急人员安全11.环境保护12.信息发布管理13.应急资源管理,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七、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八、应急预案支持附件,3.5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与关键要素,79,原则上,无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都可以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只是不同类型预案中各要素阐述的侧重点不同。,80,2 应急分析,2.1 危险分析 2.2 资源分析,3.5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与关键要素,81,2.1 危险分析,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等,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是指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企业的哪些地方和哪些生产进程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和风险分析。本部分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特性及分布; 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按需要明确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及气象条件 等可能对事故应急造成影响的因素。,82,危险辩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 形成附件。,28要素,83,2.2 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应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分析已有的应急资源和能力,包括应急力量和应急设备(施)、物资中存在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相邻地区的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本部分对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综述,应列出以下信息: 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 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上级应急机构或社会的可用应急资源情况。,84,应急资源评价 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28要素,85,3 应急准备,3.1 机构与职责 3.2 物资与装备 3.3 应急人员培训 3.4 预案演练 3.5 员工教育 3.6 互助协议,86,3.1 机构与职责,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确定应急机构的组成,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及有关单位应明确规定其相应的职责。 本部分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参加单位(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应急行动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明确外部组织和外部企业可能提供的支持。,87,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点任务的责任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映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责任; 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 特定任务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28要素,88,应急机制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 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28要素,89,3.2 物资与装备,物资与装备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选择应急救援中所需的事故处理手段、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其它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一般对物资与装备提出概括性的需求和管理上的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与装备,包括型号、功能、数量、位置、何人负责等信息。,90,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语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 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办公室等保障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 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的方法; 形成附件,28要素,91,3.3 应急人员培训,针对潜在事故的危险性质,应对所有应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包括自身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应急人员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一般只对应急人员培训提出培训方向和管理上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培训周期;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92,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28要素,93,3.4 预案演练,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应定期组织由应急各方参加的预案模拟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迅速地开展。同时,需要对预案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由于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偏重于管理,可操作性较弱,一般不对这两类预案开展单独的演练,而是在开展现场预案演练时,需要这两类预案配合时,才将其纳入演练中。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提出演练方面的管理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演练的周期、形式、内容等的具体要求。,94,预案演习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28要素,95,3.5 员工教育,员工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减少重大事故损失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应急准备的一项内容,平时就应注重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尤其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靠近危险源的员工,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在本部分提出员工教育的目的、作用和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尽量明确员工教育的内容、形式、周期等的具体要求。,96,公众教育 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 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 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28要素,97,3.6 互助协议,当企业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邻近的企业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签署相应的互助协议。 本部分需要列出互助协议名称,可以将协议的文本作为预案的附件。需要在本部分或协议中描述互助单位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并将互助单位的联系方式列入附件中的应急对象联系清单中。,98,互助协议 描述与临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临近城市 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28要素,99,4 应急响应,4.1 接警与通知4.2 指挥与控制 4.3 警报和紧急公告 4.4 通讯 4.5 事态监测与评估 4.6 公共关系,4.7 应急人员安全 4.8 抢险 4.9 警戒与治安 4.10 人群疏散与安置 4.11 医疗与卫生,100,4.1 接警与通知,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