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课件.ppt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考纲内容,1、认识热运动,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4、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考点梳理,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2.扩散现象:a.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 时,彼此 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b.意义: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地做 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一、分子热运动,分子,原子,接触,进入对方,不停,无规则,热运动,间隙,c.影响因素:温度.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就越 .,快,剧烈,(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液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则不能B.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 物体温度达到0 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D. 固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D,(3).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能和 能的总和.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 符号: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 、 、体积、状态等.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 .3.改变方法:(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内能 .,动,分子势,一切,焦耳,二、内能,J,温度,质量,大,增加,减少,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 .(2)热传递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条件:存在 .规律:热量只能从 物体传到 物体.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相互转化,能量,增加,减少,高温,温度差,低温,实质:能量的 ,即能量的形式在转移的前后没有改变.4.做功、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5.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 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运动和分子之间的 情况有关.,转移,等效的,机械,热,相互作用,内能与温度的辨析1.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2.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就越大()3.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4)如图2-2-1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 时,瓶内会出现雾气,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时,内能_,温度降低,使水蒸气 _成小水珠.,做功,减少,液化,(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 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或 本领的物理量.,热量,温度,J/(kg),吸热,三、比热容,放热,(4)水的比热容:c水= J/(kg),表示的意义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 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在所有液态和固态物质中是 的.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他物质吸收的 ,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即可用来做 )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他物质 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即楼房“暖气”可用水作为介质)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 、吸热或放热多少、 、体积、密度、形状等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 有关.,4.2103,4.2103,最大,热量多,冷却剂,放出,质量,温度,状态,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t(t=t-t0)或Q吸=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t(t=t0-t)或Q放 .以上公式中的物理量:Q吸表示 . 单位: ;Q放表示 . 单位: ;c表示物体的 . 单位: ;t表示物体的末温.单位: .t0表示物体的 ,单位: ;,cm(tt0),cm(t0-t),物体吸收的热量,四、发生热传递时热量计算:,J,物体放出的热量,J,比热容,J/(kg),初温,例1 (2015宿迁改编)小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和 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质量,剖析重点实验,究物体的吸热能力,(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受热均匀,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转化,水,大于,(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 煤油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比热容,大于,C,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C,重难点突破,一、认识热运动,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为0 时,其内能为零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二、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吸热,例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强弱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D.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比热容大,A,三、 比热容,例4用燃气灶将一壶质量为2 kg的冷水加热,水温从10 升高到100 .问:壶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四、热量计算,解:,Q吸= cmt= cm(t-t0)=4.2103 J/(kg)2 kg(100 -10 )=7.561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