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docx
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8年6月目 次前 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参考模型45 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45.1 业务类型45.2 设备类型46 EPON协议要求66.1 协议栈66.2 PMD子层76.3 RS子层和PCS子层/PMA子层76.4 MPCP86.5 扩展的OAM层要求127 网络侧和用户侧接口要求587.1 OLT网络侧接口要求587.2 ONU用户侧接口要求588 以太网功能要求598.1 以太网基本功能598.2 VLAN功能608.3 VLAN Stacking功能639 动态带宽分配功能(DBA)639.1 DBA总体要求639.2 OLT的DBA功能要求649.3 ONU的DBA功能要求6410 多业务QoS机制6410.1 多业务QoS总体要求6410.2 业务等级协定(SLA)6410.3 业务流分类功能6410.4 优先级标记6510.5 优先级队列机制6510.6 流限速6610.7 优先级调度6610.8 缓存管理6611 安全性6711.1 PON接口数据安全6711.2 MAC地址数量限制7311.3 过滤和抑制7311.4 ONU认证功能7311.5 用户认证及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7711.6 其他安全功能7712 组播功能7812.1 组播实现方式7812.2 组播协议7812.3 IGMP Snooping方式下的相关功能要求7912.4 组播控制8012.5 组播性能要求8712.6 组播相关的扩展OAM功能要求8713 光纤保护倒换功能(可选)8813.1 光纤保护倒换功能要求8813.2 光纤保护倒换类型8813.3 光纤保护倒换准则8913.4 光纤保护倒换时间8913.5 保护倒换返回机制8914 光链路测量和诊断功能8914.1 OLT的接收光功率检测8914.2 ONU的光收发机诊断参数测量8914.3 ONU的光收发机参数越限告警9015 语音业务要求(可选)9216 TDM业务要求(可选)9317 业务承载性能指标要求9317.1 以太网/IP业务性能指标要求9317.2 语音业务性能指标要求9317.3 ARP Proxy功能要求9417.4 电路仿真方式的n×64Kbit/s数字连接及E1通道的性能指标9418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9418.1 OLT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要求9418.2 网元管理系统(EMS)要求9518.3 ONU的远程管理功能10318.4 ONU本地管理系统要求10719 ONU硬件要求10819.1 指示灯要求10819.2 开关与按钮10920 其它要求10920.1 环境要求10920.2 电源要求11020.3 ONU设备功耗要求11120.4 电气安全要求1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LLID互通性要求113附录B (规范性附录) MDU/MTU的SNMP MIB要求114附录C (规范性附录) ONU多LLID模式的互通性要求125前 言本标准以IEEE 802.3-2005和 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为基础,以增强EPON系统的互通性和运营、管理能力为目标,在PON接口协议(MPCP、OAM扩展等)、DBA和QoS、组播、安全性、语音业务提供、TDM业务提供、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提出了新的和更具体的要求。本标准历次主要版本的发布时间及测试验证情况为:V1.0于2006年2月发布,基于此版本于2006年4-5月进行了芯片级互通测试,基本实现了EPON芯片级互通;V1.2于2006年9月发布,基于此版本于2006年10月进行了系统级互通测试,初步实现了EPON系统级互通;V1.3于2007年1月发布,基于此版本于2007年3-4月进行了大规模的EPON设备评估测试,实现了EPON设备大规模的、全面的、芯片级和系统级互通;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V2.0。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本标准包含中国电信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厂商需经中国电信授权方可使用本标准。13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传输速率为千兆比的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参考模型、业务承载能力和性能指标、业务接口类型、系统功能与协议、操作维护管理以及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对EPON系统的PMD子层、RS子层以及MPCP、OAM以及业务层的协议互通性进行了详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网络环境下的EPON系统的OLT和ONU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128-2001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YD/T 1292-2003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N 021-96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2接口技术规范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ITU-T G.983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入系统(BPON)ITU-T Y.1291(2004)分组网络支持QoS的结构框架ITU-T Y.1730(2004)以太网OAM功能需求IEEE 802-2001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概况和架构IEEE 802.1D-2004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媒体访问控制网桥IEEE 802.1Q-2005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虚拟局域网协议IEEE 802.1ad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虚拟局域网协议增补文件4:提供商网桥IEEE 802.1x2004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IEEE 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IETF RFC 1112Host Extensions for IP MulticastingIETF RFC 2236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2IETF RFC 2284PPP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IETF RFC 3376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IETF RFC3985(2005)PWE3 ArchitectureIETF RFC4197(2005)Requirements for Edge-to-Edge Emulation of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TDM) Circuits over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IETF RFC4553(2006)Structure-Agno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over Packet (SAToP)DSL Forum 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DSL Forum WT-142Framework for TR-069 enabled PON devices(Revision 3)SFF-8472 Specification for Diagnostic Monitoring Interface for Optical Transceivers (Rev 10.3 Dec.1, 2007)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CSAuto-Configuration Server自动配置服务器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有线电视系统CDRCall Detail Record呼叫信息记录CVLANCustomer VLAN用户(内层)虚拟局域网DADestination Address目的地址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动态带宽分配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EPDEnd_of_Packet Delimiter帧结束定界符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宇FTTBizFiber to the Business光纤到企业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FTTCabFiber to the Cabinet光纤到交接箱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庭用户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公司/办公室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千兆比媒质无关接口HGUHome Gateway Unit家庭网关单元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PGInter-packet Gap帧间隔LLIDLogical Link Identifier逻辑链路标识LOIDLogical ONU Identifier逻辑ONU标识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位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质访问控制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媒质相关接口MDUMulti-Dwelling Unit多住户单元MPCP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多点控制协议MPCPDUMPCP Protocol Data UnitMPCP协议数据单元MSB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位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MTUMulti-Tenant Unit多商户单元NTNetwork Terminator网络终端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P2MPPoint to Multipoint点到多点P2PEPoint to Point Emulation点到点仿真PCSPhysical Code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物理媒质相关(子层)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FRadio Frequency射频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RTPReal Time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SASource Address源地址SBUSingle Bussiness Unit单商户单元SCBSingle Copy Broadcast单拷贝广播SFDStart of Frame Delimiter帧起始定界符SFUSingle Family Unit单住户单元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SLDStart of LLID DelimiterLLID起始定界符SPDStart of Packet Delimiter帧起始定界符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ATOPStructure-Agnostic TDM Over Packet包上面的非结构化的时分复用SVLANService VLAN业务(外层)虚拟局域网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接入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TQTime Quantum时间量子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UCTUn-condition transition无条件转移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VoIPVoice over IPIP语音4 参考模型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E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到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到达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到OLT),ONU发送的信号只会到达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为了避免数据冲突并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上行方向采用TDMA多址接入方式并对各ONU的数据发送进行仲裁。ODN由光纤和一个或多个无源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在OLT和ONU间提供光通道。EPON系统参考结构如图 1所示。图 1 EPON系统参考结构按照ONU在接入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EPON系统可以有几种网络应用类型:光纤到交接箱(FTTCab)、光纤到楼宇/分线盒(FTTB/C)、光纤到家庭用户(FTTH)、光纤到公司/办公室(FTTO)。5 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5.1 业务类型EPON系统可能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等,其中TDM业务为E1电路仿真业务。EPON系统应具有承载以太网/IP业务的能力,可选支持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5.2 设备类型5.2.1 ONUONU设备可能有多种类型,本标准根据近期EPON设备的应用场景,规定以下五种主要类型。n SFU(单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可与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根据ONU的业务种类和端口数量上的区别,SFU型ONU的3种具体形态见表 1。表1 SFU型ONU的具体形态编号以太网口数量POTS口数量CATV RF口SFU-11(GE或者FE)0可选SFU-24(FE)0可选SFU-34(FE)2可选(注: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n HGU(家庭网关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E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具有4个以太网接口、1个WLAN接口和至少1个USB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支持TR-069远程管理。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根据ONU的业务种类和端口数量上的区别,HGU型ONU的2种具体形态见表 2。表2 HGU型ONU的具体形态编号以太网口数量POTS口数量WLAN口数量USB口数量CATV RF口HGU-14(FE)011可选HGU-24(FE)211可选(注:本标准仅规定HGU型ONU与EPON接口相关的要求,其它要求见中国电信家庭网关相关标准。)n MDU(多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VDSL2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FTTC/FTTCab的场合。根据ONU的业务种类和端口数量上的区别,MDU型ONU的5种具体形态见表 3。表3 MDU型ONU的具体形态编号以太网口数量ADSL2+接口数量VDSL2接口数量POTS口数量CATV RF口MDU-18/16/24/32(FE)000 可选MDU-28/16/24/32(FE)008/16/24/32可选MDU-3016/24/32/48/6400MDU-4016/24/32/48/64016/24/32/48/640MDU-5008/16/328/16/320MDU-3的ADSL2+端口应包含分离器。DSL接口的MDU设备应采用小型机架式结构,并通过安装ADSL2+/VDSL2板卡、POTS板卡或者ADSL2+/VDSL2+POTS集成板卡实现灵活的扩容。建议以太网接口的MDU设备支持用户端口的模块化结构(以8端口为单位),以及不同类型模块(以太网、DSL、POTS)的灵活混插。(注: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MD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n SBU(单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以太网接口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主要应用于FTTO的场合。SBU型ONU的具体形态见表 4。表4 SBU型ONU的具体形态编号以太网口数量E1接口数量SBU-144n MTU(多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至少8个)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主要应用于FTTB/FTTBiz的场合。根据ONU的业务种类和端口数量上的区别,MTU型ONU的2种具体形态见表 5。表5 MTU型ONU的具体形态编号以太网口数量E1接口数量POTS口数量MTU-116(FE)4/80 MTU-28/16(FE)4/88/16MTU-2中,POTS口的数量应等于以太网口的数量。5.2.2 OLTOLT设备包含一个或者多个PON接口,应支持以太网/IP业务,提供以太网上联接口;可选支持电路仿真方式的TDM业务等多种业务,并提供相应的上联接口。5.2.3 MDU-2型ONU的数据和语音混线功能对于只有一根五类线入户的场合,考虑到很多小区有语音和数据同时接入的需求以及语音业务IP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在MDU型ONU内集成了IAD功能,即采用MDU-2型ONU,而且需要实现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混线传输。对于利用MDU-2型ONU同时提供数据和语音业务的FTTB场合,如果该ONU采用非模块化结构(端口固定式)且其以太网端口数量与POTS口数量相等,建议支持在ONU下联接口电路板上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混线功能,称为“内部混线”方式。在MDU-2型ONU实现“内部混线”时,应采用第4、5线(色谱分别为蓝、白蓝)作为语音传输线对,采用第1、2、3、6线(对于T568B线序标准,色谱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对于T568A线序标准,色谱分别为白绿,绿,白橙,橙)作为数据传输线对。(主要原因是使混线的RJ-45接口能够兼容现有的RJ-11接头:在某些场合,用户仅需要语音业务的时候,可以直接用RJ-11接头连接到MDU的混线接口上(RJ-11采用中间的两根线作为语音传输媒质,即4、5线)。如果采用7、8线承载语音,普通的RJ-11接头就无法直接与混线的RJ-45接口相连,必须额外进行适配。另外,相关的测试表明:采用4、5线对和采用7、8线对作为语音传输时,均不会对数据业务(1、2、3、6)有可观测到的影响,可以说:二者的传输性能以及其对数据信道的串扰是相同的。)对于用户端口(以太网和POTS)采用模块化结构(插板式)的MDU-2型ONU,以及采用非模块化结构(端口固定式)且其以太网端口数量与POTS口数量不相等的MDU-2型ONU,建议采用外置的配线模块进行混线,称为“外部混线”方式。对于“采用MDU-1型ONU提供数据业务,采用原有的PSTN网络提供语音业务”的传统FTTBLAN接入网也应采用这种外部混线的方式。外置的配线模块进行混线时也应采用上面规定的线序分配方式。6 EPON协议要求6.1 协议栈图 2描述了EPON系统的协议分层以及与ISO/IEC 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关系。图 2 EPON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间的关系6.2 PMD子层EPON系统应使用符合ITU-T G.652要求的单模光纤。EPON系统为单纤双向系统,上、下行应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其中上行应使用1260nm1360nm波长,下行应使用1480nm1500nm波长,如果采用第三波长方式实现CATV业务的的承载,则应使用1540nm1560nm波长。EPON系统的物理层接口应采用1000BASE-PX20(不采用1000BASE-PX10接口)。EPON系统的PMD子层应符合IEEE 802.3-2005中第60章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的规定。6.3 RS子层和PCS子层/PMA子层EPON系统的RS子层和PCS子层/PMA子层应符合IEEE 802.3-2005中第65章的规定。RS子层应符合如下规定:扩展后的RS子层数据的前导码由以下部分构成:SLD(LLID定界符)、LLID和CRC8。SLD用来定界LLID和CRC8,LLID域识别源MAC或目的MAC。CRC8用于校验。具体格式应符合IEEE 802.3-2005中Clause 65.1.3.2的规定,对于前导码中的第4字节,应作为保留字节。第5字节的第6、第7比特用于搅动信息标识字段(Enc,详见11.1节)。对于接收端,如果接收到的以太网帧前导码中第4字节为非“0x55”的值或其值为OLT无法识别,应做忽略处理;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前导码中第5字节,应按照本标准11.1节的规定做相应处理。在EPON系统中,要求帧起始定界符SPD必须位于偶字节位置。由于以太网帧发送开始时刻可能位于奇字节位置,也可能位于偶字节位置。因此,1000BASE-X PCS发送功能可以用/S/码组替换前导码第一个字节,或者丢弃第一个字节并用/S/码组替换前导码第二个字节,这取决于PCS发送状态图的奇偶对齐的需要(见IEEE 802.3第36章规定)。而1000BASE-PX PCS接收功能应能够检测并定位这2种字节对齐方式的以太网帧的SPD,并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S/码组还原成前导码。从前导码第三个字节开始,码流不经过调制直接在1000BASE-X物理层透明传送。EPON系统应该支持双向的前向纠错(FEC)功能,且支持针对每个ONU的上行、下行FEC功能的OAM远程配置。FEC功能缺省时关闭。ONU应缺省支持 FEC-coded和non-FEC-coded的下行业务流的自适应接收(混合模式)。OLT和ONU应支持如本标准6.5.4.6节规定的FEC功能远程配置。6.4 MPCP多点控制协议(MPCP)定义了点到多点光网络的MAC控制机制,具体规定见IEEE 802.3-2005第64章。每个OLT的PON接口应支持至少64个单播LLID,并采用mode“1”,LLID=“0x7FFF”的LLID作为广播LLID。为保证互通性,LLID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ONU对LLID的支持程度有两种模式:S-LLID模式和M-LLID模式。OLT对LLID的支持程度也有两种模式:S-LLID模式和M-LLID模式。ONU上报其LLID的支持能力,OLT决定采用那种模式。缺省状态下,OLT采用S-LLID模式。(共三种组合模式,放在附录中。附录A和C合并)6.4.1 MPCP发现流程和参数MPCP的发现过程应符合IEEE 802.3-2005中64.3.3节的规定。当OLT收到ONU发送的REGISTER_REQ消息后,OLT应向新发现的ONU发送REGISTER消息,该消息包含ONU的LLID以及OLT要求的synctime(同步时间)。然后,OLT向ONU发送标准的GATE消息,该消息用于向ONU发送授权以发送REGISTER_ACK消息。考虑到在发现过程中,ONU处理REGITSTER消息需要一定的时延,为确保ONU获得发送REGISTER_ACK的授权,对MPCP发现过程做如下修订,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OLT应至少支持其中一种。ONU的注册处理时间(Register Processing Time)应不大于20ms。方式1:参数和变量定义:Gate_tx:整数变量,表示在OLT状态机中对特定ONU的发现流程中某时刻OLT所发送的Normal Gate的数量,初始值设为0。Gate_Num:整数变量,表示OLT针对ONU在发现流程中发送Normal Gate 的最大数量;该值应可配置,取值范围为232,缺省值为10。GateTime:整数变量,表示OLT的状态机对特定ONU的发现流程中相邻Normal Gate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ms),取值范围为1ms5ms,缺省值为2ms。GateTime与Gate_Num的乘积应不小于20ms,不超过50ms。实现流程:在发现进程中,如果ONU的REGISTER_ACK消息不能在某个Normal Gate所规定的grantEndTime前到达OLT,且Gate_txGate_Num,则OLT以gateTime的间隔发送下一个Normal Gate(Force Report置位)消息,而不作为致命错误导致ONU重新注册,并重新计算grantEndTime的值,同时对Gate_tx的值加1。如果ONU的REGISTER_ACK消息不能在grantEndTime前到达OLT,且Gate_tx>Gate_Num,则这个致命错误将导致指定的ONU注册失败,该ONU可在以后重新注册。如果在Gate_txGate_Num时,OLT收到ONU发送的Register_ACK帧,则发现过程完成,Gate_tx复位为0。修改后的MPCP发现过程如图 3所示。图 3 MPCP发现握手消息交换(方式一)OLT的MPCP发现过程状态机需做如图 4所示的修改:当OLT处于WAIT FOR REGISTER_ACK状态时,如果在grantEndTime时刻以前收到ONU发送的REGISTER_ACK消息,则OLT跳转到COMPLETE DISCOVERY状态,完成MPCP发现过程。如果到grantEndTime时刻仍然没有收到REGISTER_ACK消息,并且OLT已经发送的GATE消息的数量不大于Gate_Num,则OLT跳转到 WAIT FOR GATE状态,准备发送下个GATE消息。如果到了grantEndTime时刻,并且OLT已经发送的GATE的数量超过了Gate_Num的数量,则认为此次该ONU注册失败,OLT转到DEREGISTER状态。 图 4 修改的发现处理OLT最终注册状态图(方式一)方式2:变量和参数定义:Gate_Register_Timeout:整数变量,为在OLT上注册选通定时器(Register_Gate_Timer)的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ms),其值可配置,取值范围为2到50,缺省值为20。实现流程:在OLT上设置一个定时器Register_Gate_Timer,当OLT发送REGISTER消息后,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OLT 将立即向ONU发送一个normal gate。如果ONU在OLT的grant window内返回REGISTER_ACK消息,则完成MPCP的注册。如果OLT在grant window内没有收到REGISTER_ACK消息,OLT将Deregister ONU。修改后的MPCP发现过程如图 5所示。定时器Register_Gate_Timer的超时时间应可配置,配置范围为2ms到50ms,缺省值为20ms。OLT的MPCP发现过程状态图需做如图 6所示的修改。图 5 MPCP发现握手消息交换(方式二)图 6 修改的发现处理OLT最终注册状态图(方式二)6.4.2 MPCPDU格式与参数为确保ONU获得足够的授权发送上行数据,FEC disabled的情况下,Normal Gate帧的grantlength的值应大于“0x6Asynctime”个时间量子。REPORT消息应符合IEEE 802.3-2005中64.3.6节的规定。在REPORT MPCPDU中,队列集(Queue Set)用于表示多阈值(Threshold)下队列长度。特定Queue Set中的Queue #n Report值表示队列n在Report消息产生时刻在该Queue Set所对应的阈值下的完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其所需的帧间隔(IPG)和FEC开销(如果FEC使能)。Queue #n Report的队列长度值应采用累计(Cumulative)方式,表示在不同阈值下,从队列起点到该阈值的完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其所需要的开销。多个Queue Set中的Queue #n Report的队列长度(Queue Length)值应采取增量(Incremental)方式,即对于特定的队列Queuen,报告帧中的第一个Queue Set中的Queue #n Report的队列长度值最小,最后一个Queue Set中的Queue #n Report的队列长度值最大。对于Report帧中的最后一个Queue Set,Queue #n Report应描述该队列的总长度。当该队列的总长度(含完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其所需帧间隔(IPG)及FEC开销)的值大于128Kbyte(2个Octet所能描述的最大值)时,则该Queue #n Report值为65535 TQ。ONU中上行队列的编号应与IEEE 802.1Q-2005(如本标准7.1.4节所述)中规定的User Priority一致,即编号为0的队列(Queue0)对应于User priority0的业务,编号为1的队列(Queue #1)对应于User priority1的业务,依次类推。6.4.3 时钟要求ONU的MPCP计数器(Counter)时钟应严格同步于OLT的下行线路时钟,抖动指标应符合IEEE 802.3-2005 Clause 60.6的要求。6.5 扩展的OAM层要求6.5.1 扩展的OAM管理功能要求(Functions of Extended OAM)EPON系统应支持符合IEEE802.3-2005中Clause57规定的OAM功能,并支持IEEE802.3-2005中Clause30规定的管理对象(Managed Object Class)、属性(Attribute)和操作(Action)Organization。此外,应采用Organization Specific Extension 机制以实现IEEE802.3-2005所未规定的扩展的ONU远程操作、维护和管理(OAM)所必须的管理维护功能。扩展的OAM应支持如下管理功能:扩展的OAM发现(Extended OAM Discovery)和能力通告(Capability Notification); ONU的基本信息和能力通告;与搅动功能相关的密钥交换、更新和同步功能;与DBA功能相关的DBA参数读取和设置功能;用户端口配置功能(Configuration of User Ports)和管理;VLAN配置和管理;组播相关功能的配置;QoS相关配置,包括业务流分类和标记等;reset ONU等Action功能;标准的OAMPDU和扩展的OAMPDU均应支持1518字节的最大帧长。OLT和ONU的OAM报文的发送频率不受IEEE802.3-2005 Clause 57中“慢协议”规定的10帧/秒的限制。OLT对每个ONU发送来的OAM消息的处理能力和ONU对OLT发送来的的OAM消息的处理能力均不应小于100帧/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