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统计口径不统一 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docx

    • 资源ID:1956701       资源大小:18.0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计口径不统一 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docx

    统计口径不统一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碳账户是界定碳排放权责和表现的数据化治理工具,应成为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抓手。近日,中信银行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除了在个人碳账户领域外,此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在企业碳账户方面进行了探索。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碳账户本质是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的价值评估,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为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金融碳账户初探近日,国内银行首次落地面向个人用户的“碳账户”。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该账户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体验者在线开通个人碳账户,获取关联个人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内测版已经上线生活缴费网上办理(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即将上线的公开版还将包含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丰富的绿色低碳生活场景。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介绍道,未来如果碳账户的应用能够推广到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各领域,将有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不仅中信银行,各家银行正在积极推进个人碳账户的业务落地。在此之前,已经有银行开始探索个人碳账户。2021年11月3日,浦发银行宣布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在该体系下,碳账户主要以碳积分的形式对企业及个人客户的减碳行动进行倡导和鼓励。日照银行也于1月份上线“个人碳账户平台”,平台与手机银行、生活金融服务平台联动,涵盖绿色政务、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等场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世杰两会期间表示,整体而言,碳减排工作还集中在企业部门,个人部门作为重要碳减排部门还未纳入碳减排,未反映碳足迹;加快建立个人碳账户,对个人碳减排赋予价值;并支持将个人碳账户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认为,个人碳账户更多是一种普惠制政策,并非利用个人碳账户达到直接减排,而是通过个人绿色行为来提供奖励。“这也是个人碳账户的最大优点,从消费端减少碳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样在生产端对碳排放进行管控。当前碳交易与个人碳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是在碳排放的生产与消费端共同发力,这也是当前有效且快速减少碳排放最好的路径J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碳账户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碳减排核算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方面的重要探索,是绿色低碳银行打造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商业银行引导个人客户绿色低碳生活,引导企业客户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利用碳账户,银行可以吸引客户将相关的业务向开立碳账户的银行归集,是银行营销客户的重要切入点。所以银行都在积极加快碳账户体系的构建。”某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人士透露,现在我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个人碳账户的建立都还在探索过程中,目前的模式多是政企合作的方式,由政府牵头,覆盖生活场景、金融服务、第三方机构等参与方共同搭建个人碳账户平台;银行也在加紧个人碳账户的业务布局。相比个人碳账户,商业银行在企业碳账户的推进步伐更快。如江苏银行在2021年8月便推出了与企业碳账户挂钩的创新产品“苏碳融”,实现对绿色低碳项目的精准支持。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苏碳融”的额度利率与企业碳账户挂钩,内嵌的碳核算模型能自动核算碳减排量并纳入企业碳账户,作为核定授信额度和利率的依据。从“苏碳融”的首笔落地业务情况看,江苏银行根据企业碳账户情况,为其核定了贷款年利率,可低于同类型贷款1.2个百分点。该笔贷款可推动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5.2万吨,年节约标准煤L9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399吨、135吨。“与控排企业为参与碳市场交易而开设的碳账户不同,银行碳账户是对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足迹进行全面记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核算和评价三个环节,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让利与优惠。”汪惠青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一做法能够赋予企业和个人减排量以实际的价值,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碳数据标准有待规范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行长何起东曾撰文写道,在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制下,广义碳金融对实现“3060目标”更具有现实意义。碳账户金融是广义碳金融的具体实践,指的是以碳征信为核心,引导商业银行围绕制度、流程、产品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由此实现商业银行投融资业务碳排核算的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杨海平解释道制度的配套是指,需要制度性文件确定匹配哪些权益,例如贷款额度、利率定价、绿色通道等;产品的配套是指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创新,例如有的银行推出的碳减排贷。保障条件的配套是指数据的收集以及IT系统的开发等。”汪惠青亦认为,银行碳账户的落地和推广,需要依托线上及线下场景的铺设与拓展,个人碳账户数据平台搭建等相关配套建设,以及全社会对绿色低碳消费观念的普及其中关键的一环,是要做好相关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不仅要保障碳足迹相关数据收集、核算的准确性,而且要确保企业及个人数据的安全性J碳数据来源也是碳账户业务布局关注的重点之一。杨海平表示,商业银行建立企业碳账户和个人碳账户,数据来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多源碳减排行为数据,包括行内外数据,这种情况下碳账户数据相对准确;另一种是基于行内数据,这种情况下碳账户数据只能反映客户局部的碳减排行为。汪惠青也介绍道,面向企业的碳账户,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实时采集的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和监管部门审核确认的排放数据。面向个人的碳账户,中信银行方面表示,“中信碳账户”采用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定的碳减排方法学,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组织专家评审认定,保证了核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对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的碳减排数据。杨海平称,实践中也多见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合作搭建碳账户平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更便于实现多源碳减排数据的收集碳减排量的计量,一般需要按照国家碳核算的有关技术文件来执行,例如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但如果无法收集到技术文件需要的数据,需要建立模型测算,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也会寻求权威部门和行业专家的指导J“目前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核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通过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汪惠青坦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数据安全与碳排放核算问题已成为制约碳账户发展的首要难题。以个人碳账户为例,尽管各地个人碳账户试点积极推进,但实际推进进程仍较慢。赵越认为,数据安全的问题,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与碳排放数据的精准度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赵越还表示,如何精准核算碳排放值,也是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欧洲机构的测算,我国居民碳排放占全国总体排放的40%,目前国内像蚂蚁森林、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青岛市政府开发的碳账户、南京碳账户等个人碳账户的测算方法学是类似的,但统计口径都不一样。“多口径的个人碳账户核算就会造成更多的不同口径统计数据,反而不利于各地区的总量核算J赵越指出。

    注意事项

    本文(统计口径不统一 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