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深港高新技术产业透析.docx

    • 资源ID:1955557       资源大小:117.18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港高新技术产业透析.docx

    深圳走向世界文库深港高新技术产业透析叶民辉 著内 容 提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争事实。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在今天不仅已转化为生产力,且形成产业化。本书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深港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读性强,裨益诸多。63编 者 的 话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的创造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因此,国内外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和行政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认为生产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进行,除需要土地、劳动和资本外,还必须存在第四要素管理。理解管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并不难。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忌赛马”故事就告诉人们,管理往往是成败的关键。难的是如何了解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对年轻的深圳市来说,这点尤为迫切和重要。特区的倡办者邓小平同志在特区成立不久时就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建立特区以来,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对管理现代化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对来讲,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管理经验仍很不足。深圳目前正处在重大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深圳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国际经济和惯例接轨。随着深圳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度的推进,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并困惑着深圳,现代化城市管理经验不足掣肘了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步伐,城市管理水平高低是关乎深圳以何种姿态跨入21世纪的战略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只有站在人类文明的肩膀上,深圳才有可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途径有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一些行政和企业领导干部到香港和国外发达城市去学习、观察、思考,将他们带回来的成果加以汇集、整理、消化,为我所用。基于这种思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10年里,深圳将有计划地逐年派出领导干部“西行取经”。其成果将逐渐沉淀下来,编入“深圳走向世界”文库,以献给那些有志于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有识之士。本文库的推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的城市管理开始走入一个新的阶段。期望能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和衔接国际惯例作些有益的帮助,对于21世纪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由未来去评说吧。目 录导 言1第一章 深港高新技术合作的主要模式9第二章 国际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发展的主要因素21第三章 深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40第四章 深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83第五章 深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对策110第六章 香港经验的启迪和若干问题的思考127第七章 改进我们工作的若干建议163导 言深圳与香港,同宗同源,陆水相连,唇齿相依,在19世纪初同属清王朝广州府新安县管辖,介于北纬2°9至22°52以及东经113°46至114°37之间,地处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出海口之东。北接祖国大陆,南邻东南亚,东濒太平洋,西通印度洋,同处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有利的时差区,是东西半球及南北交往的交汇点。1841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香港,并于1842、1860和1898年通过强加于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租用香港的港岛、九龙和新界地区,把香港置于英国政府管治之下,使香港成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中国和打开对华贸易的桥头堡,从此深港两地分别成为中英两国政府管治之地。香港拥有港阔水深、风恬浪静、终年不冻的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上最优良的三大天然深水港之一。自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香港以后,香港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的转口港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到70年代末,在短短的30多年间,香港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紧紧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带来的历史机遇,以4O年代末从祖国大陆,以及50年代从东南亚流入的大量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为基础,采取自由港经济政策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建立相对健全的立法和司法制度,依靠香港居民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迅速走过了工业化、经济多元化阶段,成为国际性的金融、贸易、航运、空运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此期间,香港也成为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对华封锁的缺口。1978年,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香港获得又一次迅速发展的机遇。祖国大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香港80制造业的加工基地,香港也成为祖国大陆外商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地和对外贸易的主要转口港,进一步加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运输和信息中心的地位。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进入了过渡期。香港前途的明朗、祖国大陆的进一步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香港在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的过渡期内,继续保持了经济繁荣,香港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进一步融合,更加密不可分。到1995年,香港按开支估计的本地生产总值达11081.89亿港元(按当时市值计算,按1990年固定市值计算则为7268.624亿港元),折合1432.51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高达180015港元(折合23270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8352.48亿港元(折合3666.01亿美元),其中进口贸易总额14911.21亿港元(折合1927.51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13441.27亿港元(折合1737.5亿美元),居世界第八位。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本地产品出口总额2316.57亿港元(折合299.45亿美元),转口贸易11124.7亿港元(折合1438.04亿美元)。与此同时,据有关部门估计,仅广东地区就有港商投资的“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近40000家,雇用工人超过400万人。到1996年底,港商在广东省的实际投资占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0%,港商投资“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出口额也占广东省出口贸易总额的80%以上。因此,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说:“珠江三角洲已成为香港的大型加工区,”而香港工商界则把珠江三角洲称为“超级工程地盘”。香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50年发展历程中,制造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19611988年间,香港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构成中一直保持2030的份额,直到1986年仍居各行业生产总值之首,就业人数最高时超过l00万人。正是香港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了香港金融业、运输业、商贸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香港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航运和空运中心的地位。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香港本地生产成本的迅速上涨、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香港前途问题的解决,香港制造业进一步大规模北移,香港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到1994年,香港制造业增加值为873.54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22.3下降为约9.2,就业人数从1986年的86.98万人下降为43.84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1986年的38.9下降为18.4。同期,香港整个服务业增加值从1986年的2048.8亿港元增加到1994年的7932.06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69.2增加到1994年的83.42%,就业人数186.99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8.5。这表明,香港经济自80年代中开始进入又一次新的经济转型期,而80年代祖国大陆的对外开放,则是导致和促进香港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面对香港经济的转型,同时面对台湾、韩国和新加坡高新技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挑战,香港工商界、科技界和教育界人土纷纷提出,香港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由于香港企业产品、技术、资本构成以及人才的特点,香港政府奉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以及制造业加工基地北移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香港制造业升级的压力。香港的高新技术产业在80年代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进入90年代,香港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香港政府也开始调整其经济政策,自1992年开始采取一系列工业支援措施,促进本地制造业的升级,大力支持本地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香港已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包括计算机、微电子、数控设备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到1994年,香港电子零件及组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精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分别达179.2亿、124.4亿和42.8亿港元。深圳作为香港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缓冲地带,自1979年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建市16年来,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和深圳人的努力奋斗下,迅速建立了一个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1996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6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82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2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14.45亿美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13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已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深圳在80年代初主要依靠港资以“三来一补”起家,在1985年,“三来一补”项目占全部引进项目的76。经过短短10年的时间,深圳就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起以中外合资、合作、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体系,主要的工业行业包括电子、纺织、服装、轻工、化工、食品、饮料、建材等,其中电子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进入90年代,深圳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面对本地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的挑战,很快就进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在1991年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措施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战略,还制定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深圳掀起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浪潮。辛勤的耕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96年底,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88年的4.5亿元增加到347.6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8年的5提高到28.7。199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总额达333.12亿元,产品出口总额28.4亿美元,实现利税30.24亿元,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通信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七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许多产品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据统计,1996年,深圳共生产微型计算机31.44万台,计算机板卡579.67万块,硬盘440.86万台,软盘1.71亿片,硬盘磁头620万套,显示器150.64万台,计算机电源180.96万部,打印机211.96万台,IC卡及磁卡4761万片;程控交换机363.21万线,寻呼机19.64万部,无绳电话587.95万部,多功能高性能电话机246.05万部;光纤2.75万公里,光缆6424公里;深圳还能大批量生产从TN到STN液晶显示器及导电玻璃、厚膜电路、片状电阻及电容;细旦、超细旦、高强度纤维、碳素纤维及制品、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制品;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干扰素、细胞生长素、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彩色多谱勒B超、各种医用监护仪器、伽玛刀、激光治疗仪器、医用碎石机;CD、LD、VCD放送机,CDROM驱动器、激光读写部件、各种一次刻录光盘等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激光拾音头1121万支,光盘驱动器56.6万台。深圳不仅成为全国主要的计算机工业基地,而且成为世界名牌个人计算机的生产和配套基地之一,还成为全国主要的液晶显示器、通讯设备、生物医药制品、电子医疗仪器、激光音像设备及制品、光盘存储器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基地。1996年,深圳市共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99种,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4家,高新技术项目94项。其中84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家应用型高新技术企业除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9.62亿元,出口15.66亿美元,实现利税21.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1亿元的有28家,其中超10亿元的有7家,超20亿元的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实现工业产值69.7万元,人均实现利税6.97万元,均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同类指标的5倍。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中,深港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早的高新技术产品及配套件制造业,就来自深港合资、合作企业;在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中,香港成为深圳主要的信息源和关键元器件的配套市场;在高新技术的大发展阶段,香港更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跳板和销售市场。因此,深港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对促进香港经济的转型,对深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在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拓展深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本文拟从深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主要模式,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功因素,深港两地条件的比较,香港的成功经验研究着手,找出两地优势互补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合作的具体建议,并通过香港经验的启迪,提出改进我们工作的建议。第一章 深港高新技术合作的主要模式深港之间目前没有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只有民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包括半官方的科技交流、大学间的学术交流、以及企业间的科技开发合作,其中主要的还是深港两地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即以民间科技合作为主。由于没有两地官方的直接合作和计划作支持,所以,深港两地的科技合作,尤其是高新技术合作虽比较活跃,但也很松散,以利益驱动为主,而且主要还是深圳的企业(包括内地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深圳设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利用香港的优势求得自身的发展,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和国际化,以及香港企业利用深圳相对的土地、工资和科研人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和进军国内市场。目前深港两地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合作的主要模式包括:两地半官方科技机构建立工作联系以及高新技术交流合作。香港的半官方科技机构主要有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深圳的半官方科技机构比较多,包括各局所属的研究所及各种科技中心,在特区建设16年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曾利用深港两地的地缘优势和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深港两地的科技开发与交流合作。其中最早并经常开展深港两地科技交流的是深圳市科技局所属的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该中心早在80年代中,即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建立了经常性的科技交流合作关系,双方各在对方设立工作点,派出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安排两地的学术交流、科技展览、科技访问等。这两个机构每年均会合办一期以上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展览或学术研讨会,组织深港及内地的单位,在深圳展示和交流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及产品,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也每年协助安排内地的企事业单位,赴港参加生产力促进局在香港组织的各种高新技术展览会或研讨会。同时,两个单位还每年安排香港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界人士等来深参观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此外,两个单位还多次共同开展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调研合作,如双方于1995年共同组织的深港及珠江三角洲两地计算机软件产业的调查。同时,还根据深圳企业的需要,开展对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培训,近年共同开展的培训项目包括工业设计、CADCAM、多媒体与Internet等。另外,深圳的科技事业机构也积极开展与香港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合作,或利用香港的优势组织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如深圳市新技术研究所利用香港提供的资金在深圳建立太阳能空调试验系统,共同研究太阳能应用技术;深圳市电子研究所则在香港深业集团设立工作点,派出专职研究人员,利用香港的信息、科技机构的设施研究开发新产品;市交通科学研究所通过与香港交通管理部门的合作,借鉴香港的经验,研究成功深圳交通控制的电脑系统等等。两地大学间的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深圳目前只有两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其中深圳大学从建校开始就积极与香港各大学建立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关系,包括大学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法交流、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的合作等。如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有较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多次派出青年科研人员赴港进行科学研究,利用香港中文大学先进的科研设施、较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香港购置元器件比较方便的条件,共同完成了多项研究任务和发表论文,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还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并已多次进行过研究生的联合培训。深圳大学还与香港企业界建立了一些科技交流合作关系,香港的一些企业家还直接投资支持深圳大学的科学研究,如香港企业家余彭年先生就曾捐资200万元人民币,支持深圳大学研究所的科研活动等等。“三点一线”科技成果商品化合作模式。内地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或科技机构将内地的科研成果和深圳科技人才及成果商品化的优势与香港在开拓国际市场、掌握产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市场,即实施“内地深圳香港”的“三点一线”战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目前“三点一线”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地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入香港设立中港合资或独资公司,利用香港的资金、信息和市场优势,捕捉产品信息并作初步开发,同时利用香港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和大规模生产的境外采购中心,然后再返回深圳设立研究开发和大规模生产基地,利用深圳的政策、地理、生产成本和人才优势组织产品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北京联想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联想集团于1988年4月与香港导远公司、中国(香港)技术转让公司合资,在香港设立联想电脑(香港)有限公司,并制定了“瞎子背拐子”的海外发展战略,即联想集团在国内拥有雄厚的科研人才与成果实力,拥有较完备的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但摸不着国际市场的门路,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瞎子”;香港导远公司则是由几位受过英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创办的企业,他们了解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熟悉进出口渠道,但技术力量单薄,就像耳聪目明的“拐子”。联想集团利用“瞎子背拐子”的战略,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特长,形成优势互补的分工布局,利用香港捕捉国际市场信息,进行初步的产品设计,并以香港作为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和境外采购中心的基地,利用北京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优势,组织科技攻关和中、长项目的研究;利用深圳的政策和地理以及开发人员的优势,建立以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从而形成快速回应和低成本生产优势,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现在,联想集团已成为香港的上市公司和主要的计算机产品制造商及分销商,拥有20家海外和18家内地分公司,建立了拥有600家海外分销商的国际销售网,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销往亚太及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机板销量占世界市场的10。1995年,联想集团在深圳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3.25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年产主机板达400万块。同样的例子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四通集团(深圳索泰克公司)、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等。第二种模式是将内地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引入深圳,利用深圳的商品化环境将科研成果开发成为具有明显市场前景的产品(即完成中试过程),然后向香港推广介绍,与港商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扩展境外市场。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桑夏集团公司。1992年,新成立的深圳桑夏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开发公司(国家科委为推进“863计划”成果而在深圳设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引入国家“863计划”专家陈肇雄博士的科研成果计算机翻译技术,在深圳进行商品化开发后通过参加香港国际软件展览会向境外市场推广,受到外商的青睐。香港主要的电子记事本生产厂商香港权智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之一,即“快译通”)主动与深圳桑夏公司洽谈并达成协议,由桑夏公司以技术作价370万美元,香港权智公司出资370万美元,共同建立深圳科智语音信息公司,共同针对国际市场进一步开发该项技术,并以此改造权智公司的原有产品和利用香港的工厂大批量生产。利用这项成果开发的“快译通EC863A”一推出市场,立即走俏,仅头一个月就售出30000套,产值达6600万港元,轰动港澳,权智公司的股票市价随之急升2.7倍。1996年,权智公司销售总额达6亿港元。深圳夏公司尝到“三点一线”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甜头后,又把目光盯向国家“863计划”的“中文笔式电脑”技术成果,并把“863计划”专家费文豪教授调来深圳共同攻关,于1995年初成功开发我国第一部汉字全屏幕笔式电脑笔译通,这种只有手掌般大小的电脑仅用一支笔就可以使用其中文输入、记事、通讯等16种功能,刚一问世,就接到来自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数万订单,不少外商希望与桑夏公司联姻。目前,深圳桑夏公司已与一港商合作在东莞大批量生产“笔译通”,一年内已生产2万多台,产值5000多万元。最近,桑夏公司又与香港星光集团(上市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具有无线电传呼等对外通讯功能的“笔译通”产品。到1995年,成立仅3年的深圳桑夏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仅500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资产8200万元和14家全资及合作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外商以技术、市场销售渠道、管理经验等“软件”作价入股,利用中方的技术人才以及低成米生产优势,合资开发与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深圳的上市公司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科技公司于1985年7月组建,由中电总公司、香港博旭有限公司、湖南建南机器厂、香港秉宏有限公司、中国长城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合资创办,外方以香港及美国的一批华人专家和高技术人才组成“专家集团”,其中包括年仅36岁,当时任美国硅谷某公司副总裁、国际著名磁头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美籍华人谭文志等,中方投资200万美元(当时约合700万元人民币),外方不以资金和设备入股,而以无形资产(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入股,占公司34的“干股”。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共同开发出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磁记录技术与工艺生产的计算机硬盘磁头,只花了100多万美元就在国外买到了别人要花几倍价钱才能买到的一流设备,并于1986年元旦正式投产。到现在,公司开发生产的磁头从原来用于5.25英寸、3.5英寸硬盘发展到当今的1.88英寸硬盘,硬盘容量从原来的20兆发展到今天的几千兆,产品每一到两年就更新一次,从第一代的整合式磁头,经过第二代的合成式磁头、第三代的MIG磁头,发展到第四代的薄膜磁头。到1996年,开发科技公司年产值达16.7亿元,年产硬盘磁头620万套,产品出口额1.87亿美元,磁头产量占世界市场4.87,居世界第三位,拥有总资产约10亿元人民币。1994年4月,该公司还获得英国皇家SGSYARSLEY颁发的ISO9002证书。利用香港的资金、信息和技术,以及中方的科技人才和深圳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这是香港在深合资、合作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模式,也是最常见的合作模式,其中典型的例子是深圳上市公司华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前身是香港资源电子有限公司与深圳特区发展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深圳华源磁电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港方提供的信息、技术和资金,建立计算机软盘的大规模生产基地,此后,该公司利用深圳的优越环境,大量聘请内地的科技人才从事产品、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管理,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的磁记录专家,原电子部磁记录研究所长刘文伯等,产品从5.25英寸180K,发展到3.5英寸1.44M,目前又在发展磁卡、读写设备、涂敷工艺等,成为我国最大的计算机软盘生产厂家,年产计算机软盘超过1亿片,还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1995年该公司实现产值2.6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通过香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深圳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进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是深港合资引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康玻璃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由国原实业开发公司(原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深圳公司和香港广信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是国家计委和卫生部的重点引进项目,从国际著名的制药公司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引进全套基因工程(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技术和设备,包括发酵、纯化、吸附、配制、分装及全方位、立体式质量监控工艺体系,属于世界一流的生物工程技术和设备,该公司共投资1.7亿元人民币,占地2万平方米,于1994年6月成功投产,现已形成年产4000万支基因工程(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规模。1996年康泰公司实现产值9263万元,利税1300万元,生产疫苗730万支。深圳中康玻璃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深圳赛格集团公司和香港康贸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2.7亿美元,引进世界玻壳行业中颇有名望和权威的美国康宁公司及日本旭校子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了3条屏生产线、2条锥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19V26V彩色显像管玻壳400万套。该公司引进技术后注意消化吸收,1994年以来完成了15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了不少新产品,并于1995年10月通过了国内和国外两个权威认证机构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6年,生产屏410万只,锥653万只,超过了设计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78亿元,出口创汇3953万美元。香港利用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网络,以及深圳的科技人才优势和香港的市场优势,在市场接单,在深圳研究开发。这是深港合资、独资开发型企业,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的主要模式,典型的例子是中银电脑(深圳)软件开发中心。中银软件中心是香港中银集团在深圳设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i主要利用深圳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软件开发人才的优势,借助中银集团在香港、海外及国内的庞大金融业务网络所形成的软件需求,从内地聘请一批软件开发人员,重点从事现代商业银行集成软件系统及其他金融、保险、证券、财务软件的研制和开发。1995年该中心实现软件产值580万元。香港公司利用其资金、信息和销售网络优势,结合深圳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建立大规模生产基地,大批量生产出口产品。这是香港在深独资或控股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如香港海洋资讯集团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之一),这是一个港资跨国性计算机主机板及外围设备生产企业,总部设在香港,在美国设有研究开发基地,是香港计算机行业的主要OEM厂家。该公司于80年代末进入深圳设立独资企业,利用深圳的科技人员进行产品开发,并建立了大规模的独资生产基地,生产从386、486、586、P5到MMX等计算机主机板和CDROMM驱动器。此后,又与深圳最老牌的计算机生产企业深圳爱华电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扩展国内市场,成为国内兼容机主机板和CDROM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各种高档计算机主机板、4倍速和8倍速CDROM等。海洋集团1995年在深圳生产计算机主板210万块,实现产值2.3亿元。国际大型跨国集团通过驻港分支机构了解深圳,并在深圳投资开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跨国公司进入深圳的主要方式。香港是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的亚太分部或中国分部的驻地,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尤其是美、日及西欧的跨国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均在香港设有分公司。近几年,由于深圳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深圳市政府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其驻港分支机构加深了对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认识到深圳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最为有利的基地之一,也是信息类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配套最好的城市之一,纷纷由香港分支机构出面在深圳投资开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基地,如IBM、COMPAQ、惠普、希捷、EPSON、RICON、NEC、G.W.T、惠而浦等等。这些公司在深投资的特点是技术先进、规模较大、产品主要出口,深圳公司既是他们在亚太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又是进军中国市场的基地,而且外商往往占控股地位或干脆独资。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利用香港的信息、商贸和运输中心优势扩展海外业务。这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最常见的利用香港市场优势的模式。主要工作方式一是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利用香港的信息优势,捕捉市场信息,预研产品;二是设立采购中心,为境内开发和生产组织物料、元器件和设备供应;三是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扩展香港及海外市场,并提供快速的售后服务。第二章 国际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发展的主要因素当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七八十年代的高速发展、90年代的迅速普及,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生产方式,引起世界经济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巨变,也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因此,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而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人们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需要。所以,世界上无论是发达的,还是正在发展中的,或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无不想方设法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既是一项高技术、高增值、高效益的产业,也是一项高投入、高智力、高风险的产业。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成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一国之力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港两地如何通过优势互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十分有必要研究、分析及借鉴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纵观世界各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其成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的需求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需求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极为重要,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如此,对一个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也是如此。观察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市场需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两个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牵引作用:一是社会对高新技术产品本身的迫切需求。五六十年代美国加州地区半导体工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二次大战以后,美苏两国处于冷战时期,为保持国防军事力量的优势,美国的对策是军事装备电子化和争夺空中及空间优势。正是庞大的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对半导体的需求,推动了加州地区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当时硅谷超过40的半导体产品用于供应这两大工业。近年发展最快的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如Microsoft、Novell、WordPerfect、Yahoo、Compaq等等,也是由于美国有庞大的私人电脑和国际网络市场。美、日及欧洲近年积极发展数字广播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并开展激烈的制式竞争,恰恰正是看中未来庞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市场对价廉物美的消费产品需求,迫使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商采用高新技术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日本在六七十年代,韩国、台湾在七八十年代发展微电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土地、工资等制造成本上升和庞大的出口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香港目前本地制造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也是因为这一点。很难想象,一个经济落后、市场封闭、消费力低的国家和地区,会去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有能力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此也可以看到,对实施不同发展战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具有不同技术发展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其选择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也必然不同。技术人才的密集高新技术本身是一项技术与智力密集的产业,没有技术人才的一定程度密集,即使有需求,或者发展领域选择正确,高新技术产业也难以迅速地发展。美国硅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史丹福大学为首的附近8所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史丹福大学是一所国际知名的大学,理工科的教育与研究均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她位于硅谷的心脏地带,早在1951年,史丹福大学就设立了史丹福科学园,将校园内部分地方租借给投资者发展。同时,史丹福大学也积极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提供给区内的企业,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发展。在过去数十年,大学和当地的企业均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到1985年,硅谷地区已有140多万人口,近80万职工,其中22万为高级技术人才。而硅谷的成功,正是因为这里是美国从事工业活动的博士最多的地方之一。近年,正当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连历来主导美国经济的加州经济也处于近22年来最低谷的时候,美国犹他州的经济自1990年以来却以每年超过7的增长速度高速向前迈进,在州首府盐湖城及犹他州第二大都市普洛渥(Provo)之间大约40英里长的山谷地带,神奇般涌现出一座世界著名的信息工业重镇,被人们称为“软件工业谷”。目前,“软件工业谷”拥有140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8万多员工,全国有500家大企业的总部设在谷内,包括Novell(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公司)。WordPerfect(世界最大的文字处理公司)、Delta(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American Express(世界著名的运通卡公司)等。三维空间绘图软件就是犹他大学两名学生研究开发的成果,而震惊世界的电影侏罗纪公园就是利用这种软件,并在犹他州的恐龙遗址现场拍摄的。犹他州曾投入1.2亿美元,把信息技术全面引入中小学,使所有教职员和学生均受到信息技术的训练,还曾拨出专款1亿美元,用于对公众普及高新技术知识。犹他州还坚持大量拨款支持州内的犹他大学、杨百翰大学、犹他州立大学等三所主要大学的研究开发,并使犹他大学的人均研究经费仅次于麻省理工和柏克莱加州大学而居全美第三位。犹他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主因,正是该州高度重视教育,并在高新技术教育方面坚持不懈投入巨资,培养出大批高素质软件人才的结果。我国的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其近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基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开发区位于北京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最密集的海淀区,这里有包括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科技发展的摇篮中国科学院,有上百所部属研究院所,这些人才的云集,既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也因为人才济济,学科交叉,新科学、新构思的智慧火花才能在这里擦亮,从而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风险基金推波助澜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从一个构思开始,通过研究开发及市场开拓,最后形成商品大规模进入市场,成功率比较低,一般只有15%25%,而且通常投资回报期都比较长,这使一般的投资者,尤其是传统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这是因为传统的信贷和投资主要通过贷款利息和利润分红的方式获利。对信贷资金而言,1525成功率往往使放贷者从成功者得到的利息,远远不能弥补失败者的本息亏损,较长的投资回报等待期也使一般投资者信心不足和乏于等待。但是,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资产总是在短期内成倍成倍的增长翻番,的确又使资金拥有者垂涎三尺。因此,风险基金就成为创造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不是仅从事加工装配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业)的最佳伴侣。风险基金的特征就是利用组合投资减少风险,并以预期的高增值或称为发展潜力作为投资的依据,采用收购、大比例入股等方式介入风险较高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一旦被投资项目或企业成功发展,企业资产大幅增长,同时技术和市场风险已经通过开发而大幅度减少,企业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传统的投资者已看好并愿意投资时,风险基金就会迅速通过出让所持股份,或将被投资企业推出上市方式套现,利用被投资企业资产高速增值而产生的溢价获取丰厚的补偿。由于采取组合投资,所以,较高的失败率也能被风险基金所接受。例如,拿出1000万元投资于10个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每个项目投入100万元,投资期为3年。如果这1000万元为贷款,年利率为15,则3年后的本息应为

    注意事项

    本文(深港高新技术产业透析.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