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文学小说ppt课件.ppt
1,四十年代文学,2,一、战争对文化的制约 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争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转折时期,文学自觉的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战争与救亡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色。战争与救亡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方式、题材、风格与审美选择,不同区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潮流与趋向。本阶段文学的区域化特征很明显,可以分为:国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解放区文学(延安为中心)、沦陷区文学(北京为中心)、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3,(一)抗战初期的救亡文学(1937.71938.10)高扬英雄主义的文学,五四文学启蒙、个性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主题让位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文学观念空前统一。1938年3月28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出版会刊抗战文艺,将不同政治观点的文艺家联合在一起,各种观念的文学汇流到救亡的大时代主题方向上来。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许多作家深入到群众在,投笔从戎,用文学作为时代的号角。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共同的思想追求,英雄主义的调子,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统一、鲜明而单纯的色彩。体裁出现小型化、轻型化、速写化、及时化倾向。,4,(二)理性沉思的文学(1938.101944.9)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人们的心理从初期的英雄主义和昂扬色彩逐渐沉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战争前途和民族命运,出现了“新的苦闷和抑郁”,民族精神更加成熟和觉醒。 如萧红的呼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家等;或者是探讨战争环境中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与发展道路,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创作的又一个热潮,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沙汀困兽记,艾青的火把等。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和抒情诗,文学呈现出强烈的史诗格调。,5,(三)讽刺与暴露的文学(1944.91949.9)194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成立民主政府的主张,国统区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文学再一次承续了与民族命运的血肉联系。对黑暗的诅咒和对腐朽现实的否定,以及知识分子在一个新的时代道路前的自省与历史总结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期待、愤懑、焦躁不安等各种情感和情绪中,讽刺成为文学的主流手法,如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升官图,宋之的的群猴,吴祖光的捉鬼传等。钱钟书的围城、张恨水的八十一梦等也显示出浓厚的讽刺和喜剧色彩。,6,(四)沦陷区文学主要集中于华北和东北沦陷区,受到日伪文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转向乡土文学传统,以揭示沦陷区人民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一方面重视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和肯定转向写苍凉的人生,在平凡生活中去发现永久的人性。如张爱玲为代表的作家。沦陷区文学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雅俗文学的逐渐合流,出现了刘云若、秦瘦鸥等新言情小说作家,文学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局面。,7,二、文艺思潮的论争(一) 对抗战文艺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二) 对战国策派的批判(三)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四)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论争(五)对唯政治倾向和非政治倾向的讨论,8,(一) 对抗战文艺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针对抗战初期文艺小型化、群众性、概念化的特点,梁实秋基于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认为文艺的超阶级性和表现普遍的人性,批判抗战文学中的“抗战八股”,要求文艺游历抗战、游历政治与宣传。梁实秋“抗战无关论”得到沈从文是应和,从京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出发,在文学运动的重造一文中提出把文学从“商场”和官场解放出来,建议作家做些与抗战、政治、宣传无关的事情。,9,(二) 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是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的教授学者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刊物而得名。他们的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历史观标举战国历史形态,声称的“争于力”的战国时代的重复。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鼓吹自我,强调心灵,提倡超阶级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新华日报、群众杂志以及解放区的报刊都发表了对之的批判文章,简单的把战国策派斥责为反理性的法西斯文艺理论,有失之偏颇。,10,(三)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要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毛泽东的号召和指导下,直接推动了“民族形式”的讨论。在国统区展开了民族形式的讨论,论争的焦点主要是民族形式的来源问题。一方主要以林冰为代表,重视民间旧形式,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章中,提出了创造新民族形式以及创造新民族形式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民间形式,偏执处主要是强调民族形式的同时,排斥了对外国文学以及其他形式的借鉴,这与文学五四传统和文学发展的实践是不符的。另一类观点是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成份,认为旧形式都是封建“没落文化”,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忽视了新文学中确实存在与人民大众脱节的弱点。胡风等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必然与必要,同时,也不应该排斥外来经验,强调了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但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承续关系没有给予充分的阐释和重视。,11,(四)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论争一次是延安整风初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以及引发的对王实味等人的政治批判。王实味等人在强调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提出政治家的任务是“偏重改造社会制度”,艺术家的任务“偏重改造人的灵魂”。王实际味等人的观点符合文艺的规律性认识,但却在特定的政治时代,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所取代,王实味后被作为反党集团分子被处决。对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置疑,认为创作的最主要因素是作家的思想认识,胡风认为作家应该表现“到处都是生活”,而批评者认为生活依照政治标准进行划分,有主流与支流、本质与非本质、光明与黑暗之别,艺术家应该体现主流、本质和光明的生活面为主要对象。胡风的理论应该是对文学艺术不成熟但极富价值的思考,是对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某些局限的一次反思,这对后来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具有借鉴意义。,12,(五)对唯政治倾向和非政治倾向的讨论 1945年围绕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而展开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对抗战文学创作中公式化原因的讨论。王戎等以“唯政治倾向”否定清明前后。这次争论实际上是对评价文艺价值标准的讨论,后演化为在国统区展开对延讲精神的领会的讨论,加深了文艺工作者对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统一性的认识。,13,40年代小说(一),14,一、概述(一)抗战题材小说(二)暴露与讽刺(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国统区小说创作(三)体验与追忆(四)通俗与先锋都市新小说,15,(一)抗战题材小说反映抗战现实,富有时代感。丘东平的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姚雪垠的差半车麦 、陈瘦竹的春雷、碧野的乌兰不浪的夜祭、骆宾基的东战场别动队等。(二)暴露与讽刺(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国统区小说创作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从救亡的英雄主义激情中逐渐沉静下来,发现了社会中更多的腐败、肮脏和丑陋,这是暴露与讽刺的前提。,16,1、张天翼:华威先生,写了一个挟一党私利和一己私利的抗战官僚的典型。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速写三篇),长篇讽刺童话金鸭帝国。2、沙汀(19041992):原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曾经与艾芜一道受到鲁迅的奖掖。创作受俄国文学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写实精神、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法律外的航线(1932年)、土饼(1936年)、苦难(1937年)、播种者(1946年),长篇小说淘金记(1943年)、困兽记(1945年)、还乡记(1948年)(三记),勘察加小景(1948年)、中篇小说奇异的旅程(1944年),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等。沙汀小说中浓烈的川西北地方民俗色彩,描写四川巴蜀文化中人物的众生像。3、艾芜:丰饶的原野、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等。4、钱钟书(19101998):见后。,17,(三)体验与追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对现实苦难的关注。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主要写流浪者和知识分子。爵青的欧阳家底人们。冯至的历史诗剧:伍子胥。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结婚等。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文化小说的路子,复仇、老鲁、鸡鸭名家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夏衍的春寒,18,(四)通俗与先锋都市新小说予且的新市民小说张爱玲(19201996):见后。苏青的结婚十年、歧途佳人梅娘的蚌、鱼、蟹(水族系列)徐訏的鬼恋、风萧萧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19,二、钱钟书(一)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短篇小说集人兽 鬼(1946年)、长篇小说围城(1947年)、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年)、学术著作宋诗选著、管锥篇等。,20,(二)、冷热钱钟书在90年代,一些新锐学者也对钱钟书提出了质疑。当代文坛报发表了钱钟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说钱钟书不是当代的文化大师,他恰恰代表了中国文化体系性建构的欠缺。蒋寅在请还钱钟书以本来面目中认为媒体的加入和钱学者“种种廉价的赞美和庸俗化研究”,使钱钟书的本来面目模糊不清,主张“解构钱钟书的神话”,让钱钟书回到“优秀学者”的本位上去。1999年的十作家批判书,对围城的经典进行了解构,称其为当代的一部“伪经”,“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余杰说钱钟书“对人生、对历史、对苦难都有一种冷漠和游戏的态度”。,21,(三)围城1、故事概述以方鸿渐人生途中留学深造、谈情说爱、谋事求职和婚姻家庭几方面为主线,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和抗战时期国难家愁的时代潮流之中,反讽的描绘出了现代儒林人物的群像。 小说在结构上,与西方流浪汉小说如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相近。 2、小说的多意性内涵1)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表。写的是抗战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表层);现代人对自己生命处境的哲理性沉思,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与孤独感受(深层)。,22,2)小说的社会文化内涵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表现了在现代化途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以及人彷徨无主的精神磨难的尴尬处境。表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失败。表现了知识界的官场化内幕。形象的表现了20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土壤中滋生的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的病态。3)小说的哲理内涵小说揭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人的自我围困的主题。这种围困是广泛的:社会组织与机构(银行、大学、报馆),婚姻情感生活(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方鸿渐与唐晓芙、苏文纨、鲍小姐的情感纠葛游戏),文化对人的围困,日常生活对人的围困。小说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生命如围城,被围困最后又一无所有的荒诞处境。是对人生虚无、荒诞的揭示。,23,5)小说的艺术特点学识与智慧:小说是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大文章,被称为“学人小说”。语言博喻多讽。象征与讽喻:小说的标题就是一个整体象征寓言。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智慧的讽刺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俏拔尖新的比喻,超凡脱俗的思想,洞察人生世相的智者风范,能够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围城意识造成了作品强烈的反讽效果,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人生有了哲理性的认识。美国学者夏志清认为“围城称得上是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录”。宏观的悲剧意识与微观的喜剧情趣相结合。细腻而婉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渗入讽喻和喜剧,在喜剧中蕴涵悲凉气氛,融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为一炉。,24,三、张爱玲张爱玲(19201995):生于天津,长于上海,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玛丽女校,1939年入香港大学,1955年赴美,一生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工作。祖父张佩纶是晚清名流(曾经做过中法战争的首领),父亲属遗少型人物,张爱玲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1944)、散文集流言(1945)、长篇小说十八春(1952),中篇小说小艾(1952)、秧歌(1954)、赤地之恋(1954),是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性作家。1995年在美国寂然辞世。有人这样评价张爱玲:华丽而苍凉,琐碎又大气。,25,(一)传奇身世所造就的独特人生体验和生活视角,26,张爱玲的小说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采取非启蒙,非革命的私人性话语(都市女性话语)写作,善于探究庸常绅士淑女的精神世界、感情世界中的种种隐秘,发掘他们人性中的种种病态和扭曲,由此发现人生的不幸和悲哀。张爱玲往往把人置于两性关系和婚姻关系中去表现人性的贫弱和病态。用华美绚丽的文辞表现上海、香港两地男女间百孔千疮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她的小说是关于人性的哀歌,表现衰落中的文化和时代不断冲击下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传奇再版序),27,(二)俗中见奇的艺术追求雅与俗“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我甚至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我对于通俗小说一直都有一种难言的爱好”。(张爱玲:)不了情前记)“我一直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它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代表我们这里的都市文明”,(纳凉会记之发言,载1944年8月)杂志)“我是熟读红楼梦,但是我同时也曾熟读老残游记、醒世姻缘、金瓶梅、海上花列传、歇浦潮、二马、离婚、日出”。(女作家座谈会。1944年4月杂志),28,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不惜牺牲自己淑女的身份和青春,不惜当情妇而由沪到港,投入范柳原的怀抱。实际上这是一场金钱和色相交易与诱惑,(金钱代表了世俗,色相代表着本能,而人的理想是缺失的)势利而苍凉的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最终是用肉体换来了金钱和婚姻。“把自己整个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整天忙着,不是替梁太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学生蜕变成一个堕落的交际花。花凋中把女婿当作“她死灰生命中的一星炭火”的郑夫人。把父亲当成性爱对象的许小寒,无处不透露出生命的清冷和苍凉,生命无意义的凋零是无法挽回的现实。金锁记: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品描写了一个富家寡妇因为保护财产以及情欲未遂而产生的种种变态心理和行为,揭示了金钱毁灭人性的罪恶,黄金的枷锁永远禁锢着人的灵魂的自由,同样也禁锢着整个家庭。,29,(三)小说的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张爱玲的小说呈现出读者的广泛性,谁都能够读懂,只是读的深度不同,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既有情节的趣味,又有现代的意蕴。并非单纯的为了迎合读者炮制一个个已经被嚼烂的通俗故事。“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在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可以尽量给他们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们所能拿的”。(张爱玲:论写作,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82页),30,(四)小说的现代性深层次阅读日常生活的悖论日常生活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被赋予了合法性的地位,成为她小说的一个叙事视角,是她揭露人性丑陋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她洞察人的存在状态的一个窗口。日常生活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委身于范柳原实际上有“饮食”的需求,为了改变生存环境而寻求安全而稳定的依靠婚姻。这是无爱婚姻的根源,也是女人世俗命运的悲哀。哀怨、惆怅、宿命。展现了人在战争和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封锁:写日常生活对人性的抑制和封锁。日常生活对人带来的强大的约束和压抑,他制约和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精神层面。表现的是日常生活的荒谬和人性的封锁。,31,(五)平庸和凡俗的哲理性思考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日常生活将人拴在了庸俗、盲目、无聊的凡俗状态中,而且有着强大的循环和轮回的吸附力。在日常琐事中,“生命已经自顾自走过去了”。生命在无意义中被消磨掉了。这是张爱玲小说的又一主题。等:“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转出来的曲鳝,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鳝,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轨道,然而他不发疯。”表现的是平庸无聊的人生恒常状态。日常生活象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怪圈,将每个人都牢牢吸附在它的磁场内,以他的平庸、世俗和轮回消磨人的意志和生命的意义,人逐渐在麻木、迟钝、盲目中,一代代的生活下去。,32,(六)张爱玲小说艺术特点(1)意象化一是孤独文学的意象:如镜子、月亮等,显得陈旧而迷茫;二是意象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味;三是对颜色、声音等独特的感觉与强调,充满了视觉性;四是以具体的意象写抽象的感情;五是意象具有鲜明的视觉性。(2)语言感官化既具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具有市井小说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红楼梦风格。作品充满了世俗的华丽与热闹,在浮华热闹的世俗背景下展示惊心动魄的人性的委顿与失落。张爱玲的小说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华丽、通俗,充满张力。,33,(3)意蕴苍凉张爱玲的小说在日常生活的庸常中展示精神的不安,在华丽的景致里揭示心灵的梦魇,是乱世中说不完的苍凉故事。“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倾城之恋),“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自己的文章,“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张满了虱子”。生命里有着惘惘的威胁。,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