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docx
Q/GDZH2007-07-01发布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GDZH03.3.07062007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07-07-28实施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版本/修改:A/0前 言 本标准依据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Q/GDZH0101002007质安健环管理手册和设备检修管理程序要求,结合本公司质安健环管理实际制定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本标准为程序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本标准由本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本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起草、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刁士军审核人:张永胜批准人:林 峰本标准于2007年07月01日首次发布。本标准的版本及修改状态:A/0.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同时也适用于驻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维护、施工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文件的条文。在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2004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83820033 定义和术语3.1 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3.2 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点检结果确定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3.3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3.4 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3.5 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指设备降低或寺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3.6 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设备点检和其他手段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 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主法。当仅需点检方、检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主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3.9 工序服从原则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3.10 A、B角制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3.11 设备管理值设备管理值指对设备进行定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它包括:零部件的材质及楠质的性能、热处理程度、公差配合,设备的检修周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的牌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数值等。是指为重要或关键工序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质检员按要求检查认可签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12 停工待检点(H点)指为重要或关键工序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质检员按要求检查认可签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13 质量见证点(W点)指由作业人员测量,质检员见证或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检查点。如质检员认为无需到场,则以自检记录为准,检修工作可以继续。3.14 一般检查点(C点)工作组成员自己检查符合质量标准,由检修工作负责人确认和保证所进行的工作符合质量标准。3.15 检修文件包检修文件包是指由专业检修人员或点检人员编制、点检人员修编提供,在检修过程中由检修工作负责人携带、保管、使用、记录和补充的书面文件汇总,最终反馈到点检人员进行整理形成管理工作的经验反馈及永久性的记录报告。3.16 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3.17 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3.18 类设备是指除、类设备以外的其他发电设备。4 职责4.1 设备管理部4.1.1 在发电企业总经理(厂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有关电力生产方针、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全面负责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4.1.2 负责编制修定点检定修各荐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4.1.3 对所辖范围内的设备完好正常运行与人员配备、劳动保护设施、规章制度的贯彻、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完整、车辆交通安全负全面责任。4.1.4 组织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及科技、技改、反措计划等,并组织实施。深入现场,掌握设备动态,督促各专业及时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督促各专业做好设备异常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点检定修各项技术记录及异常情况记录。负责做好设备的“四保持”工作。4.1.5 负责本部门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杜绝违章,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技术措施,并抓好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4.1.6 贯彻执行G5/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负责编制和完善检修文件包并组织实施,做好检修质量管理工作。4.1.7 负责做好分工范围内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和计量管理工作4.1.8 负责贯彻点检定修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推行预知维修。4.1.9 负责设备检修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4.1.10 抓好设备现代化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现代化。4.1.11 组织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投产前设备管理准备工作。4.1.12 负责本部门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4.2 点检主管工程师4.2.1 在设备管理部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和协调本专业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4.2.2 组织编制、修订本专业设备点检定修各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4.2.3 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计划及科技、技改、反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4.2.4 组织编制和审核本专业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试验标准、备品配件定额、检修工时定额、检修台账及技术档案。4.2.5 深入现场,掌握设备缺陷情况,组织、参加并督促点检员及检修方做好重大设备缺陷消缺工作。督促点检员做好设备异常情况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负责做好本专业设备的“四保持”工作。4.2.6 负责本专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组织本专业障碍以下事故的分析。4.2.7 贯彻执行G5/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负责本专业设备质量监督、质量验收工作。4.2.8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838的规定,做好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4.2.9 负责做好本专业点检定修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设备状态监测。4.2.10 负责本专业设备检修费用预算和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4.2.11 做好本专业设备现代化管理工作。4.2.12 参加本专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投产前的设备管理准备工作。4.2.13 负责本专业分管范围内各项技术监督工作。4.2.14 按“工序服从”原则负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工作。4.2.15 负责一专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4.3 设备点检工程师4.3.1 协助专业主管做好本专业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4.3.2 协助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技改、科技、反措计划,包括费用预算计划。4.3.3 协助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文件包。编制、修订设备检修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4.3.4 审核本专业检修项目及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编制本专业特殊、重大检修项目的技术方案。4.3.5 贯彻G5/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做好质量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4.3.6 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缺陷、设备危险点和薄弱点,提出消除缺陷的技术措施。4.3.7 掌握职责范围内的事故分析,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4.3.8 参加职责范围内的事故分析,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4.3.9 编写本专业设备的状态分析。做好精密点检、劣化倾向管理以及设备诊断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4.3.10 组织提出本专业设备异动申请。编制重大设备异动方案,负责图纸的修改和审查,并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4.3.11 负责建立健全本专业设备技术台账,做好设备检修后各类技术资料的汇叫、归档工作,审核并上报各类技术报表。组织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完善和管理。4.3.12 参加本专业设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技术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新设备投产前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4.3.13 具体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监督工作。4.3.14 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合理化建议和QC小组活动工作。4.3.15 负责本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5 管理内容与方法5.1 点检定修管理体制的建立5.1.1 采用点检定修制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点检定修管理体制。5.1.2 公司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点检定修管理体制的推进工作。5.1.3 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应包括: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备品和费用管理、设备的全过程(PDCA)管理。5.1.4 点检定修管理要真正实现管、修分开,实现设备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公司应根据设备点检定修的标准和设备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5.1.5 管理类标准应包括:点检管理标准、检修管理标准、生产设备分工管理标准、对项目公司的评价及考核管理标准。5.1.6 工作类标准应包括:各级人员岗位工作标准、各专业A、B角点检区域划分、各专业设备点检路线标准。5.1.7 技术类标准应包括:各专业设备点检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设备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5.1.8 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点检人员的责任主体地位,落实责、权、利到岗到人。点检、运行、检修三方必须以点检为核心。5.1.9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五层防护体系”作用的共同发挥,不能因强调点检人员的责任主体而忽视第一层防护体系的作用,即运行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巡检。5.1.10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各专业、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实行“工序服从”原则。主工序的点检员有权要求辅助工序的点检员或其它部门人员协助完成工作,辅助工序的点检员和部门必须服从。5.1.11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建立完整的点检信息统计和分析系统,科学地利用离线采集数据和在线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与SIS(厂级监控系统)和EAM(资产管理系统)相结合,成为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重要技术支持,形成点检定修信息化管理平台。5.1.12 设备点检定修的台帐和基本业务记录一般包括设备台帐、点检工作日志、点检定修报告及分析、检修工时和费用预算及实绩记录、外包工程管理记录、备品配件管理记录、设备改进记录以及质量监控和安全工作的有关记录。5.1.13 点检人员要组织或参加设备监造和设备质量验收。在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熟悉、掌握设备结构和特性,为设备点检管理积累经验,并参加安装质量的监督和验收。5.1.14 公司根据承担设备维护和检修项目工作的检修单位或检修公司(简称项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本企业具体情况,与项目公司签订维护和检修合同,并制定对项目公司的管理标准,针对项目公司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和考核。5.1.15 对项目公司的管理标准包括日常运行维护的评价考核管理流程和相应的考核细则,大(小)修的评价考核管理流程和相应的考核细则,确定各部门对项目公司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主要内容:准备工作、检修质量、计划进度、安全生产、协作与配合、文明生产、再鉴定、承诺与改进意见的实施及其他管理内容。5.2 发电设备定修管理5.2.1 设备定修管理包括: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5.2.2 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检修成本、电能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将系统和设备分成A、B、C三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5.2.3 设备管理部对发电设备分成A、B、C三类,并经企业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点检定修工作重点应放在A、B类设备上。5.2.4 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再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 5.2.5 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预知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 5.2.6 C类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 5.2.7 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设备定修计划的具体内容应符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设备检修管理办法的要求;包括:项目、技术措施和方案、工期、费用、工时定额、备品配件等。5.2.8 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5.2.9 点检员应是相应专业在进行设备消缺和计划检修工作时的工作票签发人。5.2.10 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任务单,其内容包括检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安全措施、工时定额、材料和备品配件的消耗,以及主要大型工器具的使用等。已建立检修作业指导书的项目,在工作任务单中可不重复下达有关内容,但需在有关栏目内注明。5.2.11 点检人员应对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进度、工时和备品配件的使用负责。点检人员除应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并应对上述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在定修工作中,管理方、运行方、检修方的协调统一,要求专业间相互协调统一,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遵循“工序服从原则”,以便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相互配合的工作。5.2.12 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5.3 设备点检管理5.3.1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5.3.1.1定点:科学地分析、找准易发生劣化的部位,确定设备的维护点以及该点的点检项目和内容。点检员工作质量严格要求。5.3.1.2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绝缘等)的正常工作范围。5.3.1.3定人: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5.3.1.4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5.3.1.5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观或用仪器、工具进行。5.3.1.6定量: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5.3.1.7定作业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5.3.2 设备点检的防护体系,即“五层防护体系”。5.3.2.1第一层。岗位值班(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岗位运行人员负责的日常巡(点)检和维护人员的辅助点检,按规定的巡(点)检路线图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异常,排除小故障,进行小维修,这是防止设备发生事故的第一层防护线,同时也是点检最主要的防护线。5.3.2.2第二层。专业点检员是设备维修管理的责任主体,依靠专用仪器、仪表对重点设备、重要部位进行重复的、详细的按点检计划进行日常点检,并协同检修方进行以测定劣化程度为主要目的的循环、滚动维修,及时排除故障,摸清设备缺陷发展规律,做到提前预防,做到A、B类设备无故障后修,这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二层防护线。5.3.2.3第三层。在日常点检查和专业点检的基础上,点检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精密点检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三层防护线。5.3.2.4第四层。与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相协同的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无论上述何种点检中发现异常,必要时都可以使用技术诊断的方法探明因果,为决策提供最佳处理方案或控制缺陷的发展,同时对重要部位或系统确定倾向管理项目。技术诊断可不断地记录动态指标,作出曲线,做到一有异常立即发现,为倾向管理提供依据。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是点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设备状态的依据,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四层防护线。5.3.2.5第五层。经过上述四层防护,设备能否保持它的基本特性,还要检查设备的综合性精度。要按精度检查周期的要求,定期(增年、一年或经过年修后)进行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检验,计算其精度良好率,分析劣化点,以考评和控制设备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对发电设备来说,主要是检测机、炉效率,供电煤耗量等经济指标,以及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投入率及动作准确率,保护投入率及动作正确率和设备优良率等,这是对点检实绩的考核,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五层防护线。5.3.3 点检专业的划分:火力发电企业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一次等专业划分,其他如燃料、化学、除灰等专业可根据各具体情况并入上述专业或另列。5.3.4 设备点检管理包括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帐。点检日志表式、点检月报表。5.3.5 点检路线图的制定5.3.5.1 运行岗位应编制每运行班相应的巡检路线图。5.3.5.2维护人员编制辅助点检相应点检路线图。5.3.6 点检路线图由点检人员根据点检标准的要求,按展开点检工作方便、路线最佳并兼顾工作量的原则编制。5.3.7 设备的点检实行A、B角制。5.3.8 点检业务流程按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进行。5.3.9 点检人员应利用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所分管设备的点检数据定期分析,重点分析设备的劣化趋势。根据设备重要性可以进行周分析、月分析和季分析等。5.3.10 点检管理的要求5.3.10.1定点记录。通过不断积累(量化管理),找出设备状态的内在规律。5.3.10.2定标处理。坚持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5.3.10.3定期分析。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每年有系统汇报。5.3.10.4定项设计。查出问题,需要改进的,规定计划项目,定项进行。重大问题则需提出课题,开展自主管理,发动员工提出革新、创造建议予以解决,其余的列入正常维修处理。5.3.10.5定人改进。改进项目,从设计、改进、评价、再改进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保持系统性、连续性。5.3.10.6系统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点检工作的期中总结,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总结,不断推进点检5.4点检定修主要技术标准5.4.1点检定修主要技术标准应包括点检标准、设备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这些标准是实行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依据。5.4.2 点检标准5.4.2.1 点检标准的内容包括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方法、点检周期和管理值,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5.4.2.2 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使用、维护说明书,设备技术标准和导则、规程,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和实际使用中的经验。5.4.3 检修技术标准5.4.3.1 设备技术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部件)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检验方法,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编制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的依据。5.4.3.2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的依据: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使用与维护说明书,国内外同类型或使用性质相类似的设备技术标准。5.4.3.3 设备技术标准的内容应包括:部件名称、材料及规范、检修标准、检修方法、检修周期等。5.4.4 检修技术标准:5.4.4.1 检修作业标准是点检员确定检修工艺、工时、费用的基础,是项目公司进行作业的依据。5.4.4.2 检修作业标准编制的依据: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使用与维护说明书,国内外同类型或使用性质相类似的设备技术标准,相关安全作业规程工艺规程。5.4.4.3 检修作业标准的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作业条件、使用的工器具、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检修工艺要求等。5.4.4.4 检修文件包中的工序卡可作为设备技术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使用,但其内容应符合点检定修管理的要求。5.4.5设备维护保养标准5.4.5.1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包括设备的给油脂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设备的“四保持”标准。5.4.5.2 给油脂标准5.4.5.2.1 设备给油脂标准规定设备的给油脂部位、周期、方法、分工、油脂品种、规格,是设备的良好润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5.4.5.2.2 编制依据: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说明书,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以及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与环境状态。5.4.5.3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5.4.5.3.1 企业应该建立与点检定修制相适应的设备缺陷管理标准,标准中应该明确设备管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门、项目公司、信息中心、物资供应等部门在缺陷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根据动态零缺陷的原则,严格执行设备缺陷从发现、登记、消缺、验收等各阶段的时限要求,真正做到动态零缺陷。采用适当的缺陷评价指标,对设备缺陷处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价。设备缺陷管理标准中应考虑对消缺责任人的奖励和考核条款。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报告和记录格式。5.4.5.3.2 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缺陷处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点检员在设备缺陷处理过程中处于组织、协调、决策的主导地位,对消缺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负责。5.4.5.3.3 项目公司是消除设备缺陷的实施单位,应认真执行工单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和相关规程、标准,缺陷消除时要执行企业的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5.4.5.3.4 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缺陷消除后静态验收的责任人及组织者。运行人员是设备消缺工作结束、系统恢复、设备试运再鉴定及恢复运行的责任者。项目公司是设备验收的配合单位。5.4.5.3.5 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点检员必须在现场进行验收确认,并在工作票上签字。5.4.5.4 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5.4.5.4.1 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规定设备定期试验的项目、内容、措施和周期,规定设备定期维护的项目、内容、措施和周期。5.4.5.4.2 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编制的依据是: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说明书,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以及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与环境状态。5.4.5.5 设备“四保持”标准5.4.5.5.1 设备“四保持”标准规定每台设备的管理职责、维护周期及应达到的标准。5.4.5.6 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增加设备后,应及时补充、完善和制定设备点检定修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5.4.5.7 设备点检定修技术标准应实行动态管理,通过PDCA循环不断修订和完善。5.4.5.8 运行人没岗位日常点检、维护人员辅助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精度性能测试检查等结合起来,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防护体系。5.5 工序质量监督点控制5.5.1 在检修中,严格执行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执行三级验收制度。5.5.2 工作组完成每一工序,由工作组成员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后,由工作负责人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在检修作业文件包上签字,即:一般验收点(C点)5.5.3 主要工序的经过C点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经检修单位技术负责人员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在检修作业文件包签字方可下一工序。即:质量见证点(W点)。5.5.4 关健工序是不可逾越的工序,必须经过一般验收点(C点),质量见证点(W点)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设备点检工程师验收认证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H点)5.5.5 设备点检工程师随时抽查C点、W点质量验收情况,发现经过C点、W点验收的工序存在质量问题,则按此工序未检修处理,工序点按H点验收。5.5.6 设备点工程发现已完成工序(C点、W点)没有验收签字,则认此工序按丢项对待。5.5.7 作业人员在H点验收前45分钟通知点检工程师,如超过50分钟点检工程师没到验收地点,作业人员可进行下一工序,如质量不合格负责由点检工程师负责。5.6 检查与考核5.6.1公司各级人员必须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点检定修”的编制、审批、执行、落实的各项工作,确保“点检定修”工作的顺利实施。公司设备是点检定修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全面点检定修工作; 实施过程中不能正确执行本管理规定的个人,无论是否造成后果,均按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标准规定进行考核。6 记录表式序号编 号名 称保存地点保存期1Q/GDZH03.3.0706A01-2007点检定修管理流程图设备管理保部永久2Q/GDZH03.3.0706B01-2007检修技术标准表式设备管理保部5年3Q/GDZH03.3.0706B02-2007点检标准表式设备管理保部5年4Q/GDZH03.3.0706B03-2007给油脂标准方式设备管理保部5年5Q/GDZH03.3.0706B04-2007检修作业标准表式设备管理保部5年6Q/GDZH03.3.0706C01-2007文件修改记录设备管理保部永久7 相关文件Q/GDZH03.3.07072007 检修作业文件包管理标准 8 附录附录A:规范性附图点检定修管理流程图附录B:检修技术标准表式附录C:点检标准表式附录D:给油脂标准方式附录E:检修作业标准表式附录F: 文件修改记录附录A点检定修管理流程图编号:Q/GDZH03.3.0706A012007 流水号:点检定修管理流程图说明附录B 检修技术标准表式编号:Q/GDZH03.3.0706B01-2007 流水号:设备名称: 装置或部件名称: 设备编码: 部位略图件名材料检修标准点检或检修更换周期备注图面尺寸图面间隙允许值b方法周期a 需要点检的部位和易损零部件应在图上标出。b一般情况下,允许值的下限为劣化极限,特殊情况可在备注内注明。编制: 审核: 附录C: 点检标准表式编号:Q/GDZH03.3.0706B02-2007 流水号:设备名称a: 设备编码b: 序号部件编号部位项目内容c点检类型及周期d设备状态点检方法c点检标准日常巡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运行停止a设备名称和设备编码栏的填写应与检修技术标准一致。b项目栏填写设备可能发生劣化的部位和检查的项目。c内容栏填写点检要素,如压力、流量、温度、泄漏、异音、振动、给油脂情况、磨损、松弛、裂纹、腐蚀、绝缘等。d周期栏填写表示方式为:h-小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Y-年。e点检方法栏应按下列名称填写,即看、听、触摸、嗅、敲打、仪器检测、解体。当使用其他方法时可作具体说明。编制: 审核: 附录D: 给油脂标准方式 编号:Q/GDZH03.3.0706B03-2007 流水号:序号设备名称a装置或部件名称给油脂部位润滑方式b润滑油牌号润滑点数补充油标准更换油标准分工备注油量c周期油量周期d点检运行a设备名称和装置部件的表述要坏蛋检修技术标准一致。b润滑方式填写方式填写:手动给油脂、手动集中给油脂、自动给油脂等方式 。c补油量单位按升填写。d填写周期时间表示方式为:h-小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Y-年。编制: 审核: 附录E: 检修作业标准表式编号:Q/GDZH03.3.0706B04-2007 流水号:设备名称a作业名称使用工器具作业条件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工作时间d总时数简略工艺要求作业要求作业内容作业人数技术及安全上注意事项123456a设备名称栏的填写与检修技术标准相一致。b一般作业不必详细填写,只需在工艺要求栏内以作业网络图表示。c不易理解的作业内容应以简图说明。d工作时间的单位为工时。编制: 审核: 附录F文件修改记录编号:Q/GDZH03.3.0706C01-2007 流水号:文件条款修改内容修改时间修改人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