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课件.ppt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 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2,优点,3,各类危重病人、循环功能不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外科、脏器移植等可能术中大失血的手术; 严重低血压、休克、和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疾病,或者无创血压难以监测者; 严重高血压、创伤、心梗、心衰、MODS;,适应症,适应症,4.手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血液稀释以及或者燃料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时;,6.选择性造影,动脉插管化疗时。,5.需要反复抽血动脉血气分析时;,4,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对已使用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表且处于肌体远端血管;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4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5.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5,禁 忌 症,比 较,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ABP比NBP,收缩压常常会高出5-20mmHg. 危重病人特别是休克状态的病人,无创血压可能提供不可靠的较高的血压值。 收缩压自主动脉、肱动脉至桡动脉及足背动脉逐渐升高,舒张压逐渐降低。,6,1 冲洗装置,2 传感器,3 连接管道,7,部位: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 注: 在周围动脉不同部位测压时,测得的结果不但压力数值不同,而且波形也有显著不同。,8,测量部位,Allen试验,有关桡动脉与尺动脉完整性的检查操作过程,检查者压迫患者的桡动脉与尺动脉要求患者反复握拳直至手掌发白检查者松开患者的桡动脉或尺动脉观察患者手部循环及颜色恢复情况对另一动脉重复相同检查,结果,9,10,对于昏迷者,利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SPO2脉搏波和数字来判断。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脉,波形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尺动脉,屏幕出现波形和数字,即为正常。表明尺动脉供血良好,改良ALLEN试验,11,压力波形,12,形成原理,A:心脏收缩射血所产生的动力和血流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根本条件) B:必须有足够的循环血量。(前提条件) C: 大血管的弹性。,保持一定的血压差,要保持三条基本元素:,13,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五,一,14,影 响 因 素,压力波形,收缩期:(anacrotic limb)主要反映了左心室收缩所产生的脉压.,15,压力波形,升支肩部波形峰值即为收缩压,16,压力波形,重搏切迹主动脉瓣关闭及逆向波重搏切迹位置主动脉瓣关闭时间动脉压测定部位,17,压 力 波 形,舒张期在下一收缩周期前测定舒张压,18,压力波形,当对有创血压读书怀疑时,应当观察动脉压力波形,19,压 力 波 形,桡动脉波形,足背动脉波形,20,圆钝波波幅中等度降低,上升和下降支缓慢,顶峰圆钝,重搏切迹不明显。见于心肌收缩功能低落或血容量不足。,动脉压波形 异常动脉压波形,21,低平波的上升和下降支缓慢,波幅低平,见于低血压休克和低心排综合征。,动脉压波形 异常动脉压波形,22,不规则波波幅大小不等,见于心律失常患者。,动脉压波形 异常动脉压波形,23,高尖波波幅高耸,上升支陡,重搏切迹不明显,舒张压低,见于高血压病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压波形 异常动脉压波形,24,影响波形准确性的因素,降低波形的因素,空气管路打折管路过软,放大波形的因素,管路过长三通过多,(衰减不足),25,管 路,Daily, E., & Schroeder, J. (1995). Techniques in bedsid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5th ed). St Louis: Mosby.,传感器与动脉插管间的管路长度长度 120 cm半径足够大,管路需要传导来自插管尖端的液体搏动管路过长或过短,过硬或过软都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26,传感器位置,测压时,传感器的高度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传感器高于右心房水平时血压显著下降,而在低于右心房水平时显著升高,传感器的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就会改变3-4mmHg。,27,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低于右心房血压读数升高传感器高于右心房血压读数降低,Daily, E., & Schroeder, J. (1995). Techniques in bedsid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5th ed). St Louis: Mosby.,28,体位对ABP的影响,有研究右侧股动脉置管监测ABP,右侧卧位和仰卧位时,血压无明显的变化;左侧卧位时,血压值显著低于仰卧位的血压值,收缩压平均低12mmHg左右,舒张压平均低10mmHg左右。,29,并发症,一:远端肢体缺血 原因: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局部包扎过紧等 护理措施: (1):桡动脉置管前行ALLEN试验 (2):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 (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 (4):观察远端手指的颜色及温度 (5):切勿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30,并发症,二:局部出血血肿 穿刺失败及拔管后有效压迫止血, 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31,并发症,置管过程中应加强无菌技术管理。加强临床监测,若出现高热,寒战,及时寻找感染源。3.置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7天,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拔除导管。,32,临床护理,一:严防动脉血栓形成,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33,临床护理,防止管道漏液。,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予以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及早拔出。,34,临床护理,妥善固定套管,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应使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二:保持测压管通畅,35,临床护理,36,临床护理,四,五,37,谢谢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