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ppt
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河南工业大学王艳艳联系方式:13598407093Email:,第一章 概 论,三鹿奶粉事件,第一章 概 论,大头娃娃事件,第一章 概 论,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和一些相关食品标准,并明确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监管。从科学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更好的解决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食品行业对技术水平、人才特点及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调整教育部也对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加大投入,并对其具体设置及教材目录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整。食品标准法规为食品的生产、市场、监控和评估四个体系安全运作提供保障。同时为食品链全程安全监控提供可靠依据,第一章 概 论,课程介绍: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标准与法规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施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保障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课程以食品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线,贯穿于食品生产与流通全过程,既包括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又涵盖监督、监测和评定认证体系;既涉及规范、协调企业和消费者双方,又涉及政府、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测、合格评定等第三方中性机构;较全面地满足学生充实食品法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标准化意识的实际需求,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第一章 概论,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中国食品法律法规第三章 中国食品标准第四章 国际食品法规与国际标准三、考核形式1.平时成绩20%;2.考试成绩80%;开卷考试。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板书相结合。,第一章 概论,五、主要参考书王晓英,邵威平.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张水华,余以刚.食品标准与法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吴澎,赵丽芹.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贾树队,巩立新,卢剑霞,等.食品安全培训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六、相关网站 食品伙伴网 - ,第一章 概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1.1.1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1.2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1.3标准与法规的关系1.1.4食品法律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1.2.1食品法律法规体系1.2.2技术支撑体系1.2.3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1.3.1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1.3.2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程序1.3.3食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3.4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食品标准与法规,9,学习重点:,掌握标准与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标准、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1.1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标准的概念1. 标准 (standar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食品标准与法规,10,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2. 标准概念的含义 我国的标准等同于 ISO的定义,是一种“规范性文件”,它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特殊的规范性文件。 WTO/TBT将其定义为“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通常是自愿性的,不是法规,但当国家法律赋予它法律效力之后,才应视同为法规。,食品标准与法规,11,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1)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是标准产生的基础和依据。(2)标准制定的目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或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以便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 (3)标准化对象必备的特点。标准必须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点。 “重复使用”是指天天用,经常用,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共同使用”是指相关利益的各方都要用。,食品标准与法规,12,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4)标准产生的原则和过程。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协商一致。“协商一致”是指普遍同意,即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且按照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均进行了研究,且对所有争议进行了协调,各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最有由公认机构批准。(5)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标准的使用价值是标准的自然属性。就是标准的适用性,可以作为衡量一项标准的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标准的价值是标准的社会属性。标准的价值反映的不是一项标准是否有用或者有用性的大小,而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技术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食品标准与法规,13,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二)标准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标准的内容并不是由制定者随心所欲决定的,而是根据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并经过科学试验制定出来的。它反映了某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2.统一性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简化和优化是统一的过程,秩序化是统一的结果。3.时效性 标准颁布以后,并不是永久有效的。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企业标准为3年。,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4.强制性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标准中不允许有任何含糊不清的解释。标准不仅有“质”的规定,还要有“量”的规定,不仅对内容要有规定,对形式和对其生效的范围也要作出规定。标准一经发布,相关部门就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检测等。我国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范畴。推荐性标准和其它标准只有在约定条件下,才强制执行。,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三)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食品标准与法规,16,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2. 标准化概念的含义(1)标准化活动是有目的。 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2)标准化的对象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 标准化对象不仅针对现实问题,而且针对潜在问题。这是信息时代标准化的重大变化和显著特点。(3)标准化是一个活动的过程 这个活动包括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的过程。是循环式、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一次循环就代表着标准水平的一次进步。标准化离不开标准的实施过程。,食品标准与法规,17,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4)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5)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 就是将公认的、成熟的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融入确定的标准中,将标准化对象统一起来。以促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为技术进步搭建平台。,食品标准与法规,18,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四)标准化的基本特征1.经济性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获得最佳秩序的基础。2.民主性标准化活动只有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才能有效地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3.科学性标准化活动对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每一个标准化的循环过程,都是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标准与法规,19,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五)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准则。1.标准化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我国标准化管理改革有重要的两点:(1)产品性能符合强制性标准外,由企业自主决定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2)企业具有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2)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主要依靠标准化(1)标准化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2)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时效性的需要 ;(3)是合同契约和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 (4)是市场经济活动国际性的技术纽带。3)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宏观调控2、标准化与市场竞争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标准化工作要走好三部曲:1) 标准的制定和修订.2)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是企业适应变化的市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3、标准化与WTO1)合格评定 2)贸易技术壁垒4、标准化与市场准入1)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2)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3)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及QS标志,承诺“质量安全”,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六)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1、超前预防的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3、统一有度的原则(在一定范围、时期、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应做出统一规定,同时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技术指标,做到统一有度。如食品中有毒有害元素最高限量、农药残留最高响亮等)4、动变有序的原则,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5、互相兼容的原则(应尽可能做到不同产品、过程、服务实现互换和兼容,扩大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集装箱尺寸、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零部件等应有统一的规格)6、系列优化的原则 (标准化对象应优先考虑其所依存的主体系统能获得的最佳经济效益,尤其是系列标准制定如通用检测方法、不同档次产品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一定是要坚持系列优化,减少重复,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7、阶梯发展的原则8、滞阻即废的原则,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举例 GB/T29890-20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总体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食与油料进出仓、粮食与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情与品质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GB/T211182007小麦粉馒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馒头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要求。(比容、PH值、水分),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1.1.2 法律法规的概念(一)法律的概念法律(Law):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是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的主导作用。成文法历来是中国主要法的形式。立法体制的两面性 1)统一性 2)层次性,食品标准与法规,26,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二)法规的概念法规(regulation):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 件,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的总称。法规研究的对象是法律和规范。法律属于法规的研究范围。 法律法规种类 制定法规的权力机构,食品标准与法规,27,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一章 概 论,(三)规范是指某一种行为的准则、规则。,标准从本质上与技术规范的范畴相近,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四)法律法规的基本特征1. 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可 预测性。2.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3. 是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核心内容)4.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通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5.法律有其确定的体制和表现形式。 法律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立法机构、按照特定的立法程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才能成立。,食品标准与法规,29,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1.1.3 标准与法规的关系 标准和法规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要保持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必须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来支撑法规体系的实施。标准为法规提供技术支撑,两者互相配合,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我国只有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的范畴。,食品标准与法规,30,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食品标准与法规,31,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稳定性,(一)技术法规的概念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行政或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WTO/TBT的定义。,食品标准与法规,32,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技术法规的分类:,食品标准与法规,33,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区别,(二)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区别,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1.1.4 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法规和标准都是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的提供保障。一、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即市场经济的秩序必须通过法治来形成和维护。因此,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特征。,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35,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及时,第一章 概论,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36,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 论,二、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标准与市场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市场需求决定了技术标准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标准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提供技术依据。标准是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论,标准是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38,合格评定的证明,市场监督机制,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章 概论,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学习重点:掌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第一章 概论,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供给与消费的可靠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 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0,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二、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传统因素,初级农产品安全性不高,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高发,新技术,如转基因,重金属、农药、兽药污染,非传统因素,新资源,新工艺,如辐照技术,第一章 概论,三、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 今年来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我国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很大关系。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法规保证、综合监督与组织协调体系(二)技术支撑体系配合法规实施的标准体系(三)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依法建立的监测与预警体系,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1.2.1 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是以法律或者政令形式颁布的、对全社会有约束力的权威性系列规定。既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以技术规范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食品法规。具体的食品法规往往偏重于技术规范,各种技术规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依据食品法律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效力等级,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以下6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构成。(一)食品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特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业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等。食品安全法是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最高的规范性文件,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法,是制定从属性食品安全卫生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依据。,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4,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二)食品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依法制定,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的有关国家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名称为条例、规定、办法。条例是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如: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的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三)地方性食品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地方的食品规范性文件。只在本辖区内有效,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如: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条例、无锡市粮油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5,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四)食品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食品规范性文件。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地方立法行为,条例的法律地位相当于地方性法规,属于地区性和局部性法规,其法律效力仅限于自治权管辖的范围。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6,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五)食品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如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等。(六)管理制度是指国务院行政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为配合行政许可业务的而制定、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它本身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7,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1.2.2 技术支撑体系标准、检测、认证、风险评估、教育宣传五大体系基本构成了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食品检测机构5000余家;如各省的粮油质检站、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现行食品国家标准20000多个(包括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准、食品包装标准、保健食品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等);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建立了粮油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国家粮油质量监测机构近300家。,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8,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1.2.3 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卫生部和农业部建立了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监测系统;国家质检总局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国家粮食局建立了粮食收获质量测报和库存粮油质量监测机制;卫生部建立了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相关部门通过监测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49,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一章 概论,1.2.4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措施(1)根据我国的实际,结合国际社会的广泛采用的重要法律内容,及时补充、修改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保障食品安全的立法体系。(2)对于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不规范操作、食品标签等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当制定合适的标准。(3)完善政府监管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监控体系,通过信息化平台改善政府部门繁多,职责不清的现状。(4)完善监测监控体系 建立适合我国又和国际接轨的具有整体性、预防性、教育性并且涉及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监测监控信息平台。,第一章 概论,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学习重点:熟悉食品标准与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第一章 概论,食品法律法规: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食品标准:食品工业领域各类标准的总称。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分析方法标准、食品管理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术语标准等。,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1.3.1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1.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 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立法。3.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多民族利益、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4. 坚持民主立法:走群众路线,广泛吸收群众的参与。5. 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本国情、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地域条件、饮食习惯、人员素质等,注意与国际接轨。6. 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保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7.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防止现实的和潜在的危害发生。,食品标准与法规,53,第一章 概论,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1.3.2 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程序(一)我国食品法律制定的程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食品法律的程序是:1.进行食品立法规划、立法决策、起草食品法律草案。2.食品法律草案的提出,并且对草案进行审议。3.对食品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公布。(二)我国食品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1.立项(食品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国务院批准);2.草案的提出(主管部门起草);3.草案的审查(国务院法制局);4.通过(国务院常委会);5.公布(国务院令);6.备案(公布后30天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4,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三)我国食品规章的制定程序1.国务院食品行政主管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1)立项;(2)起草,以国务院食品管理部门的职能司为主,法制与监督司或政策司参与配合,同时邀请食品专家、法律专家参与论证;(3)审查(法制与监督司或政策司);(4)通过;(5)公布(部长令);(6)备案(公布后30日内报国务院)。2.地方政府食品规章的制定程序(1)起草;(2)审查;(3)通过;(4)公布(省长令);(5)备案(公布后30日内报国务院)。,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5,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1.3.3 食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食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标准中的所有条款均不得与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2.以市场为导向,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市场导向原则包括四个方面:(1)用户提出要求。企业、消费者和政府都是用户;(2)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标准制定的重要力量;(3)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4)政府公益性角色,保障安全和民生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6,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3.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标准要尽量利用本国、本地资源,合理和节约使用资源,制定标准还要注意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4.与相关标准协调配套。一是国内标准间的协调配套 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套、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标准系统的功能,获得良好的的系统效益。二是国际标准间的协调配套 防止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 5.积极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6.公开、透明原则理念开放。程序开放。确保社会各方参与标准制定的积极性和渠道畅通,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7,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1.3.4 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一)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1.预阶段(提出新项目建议)2.立项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3.起草阶段(技术委员会)4.征求意见阶段5.审查阶段6.批准发布阶段7.出版阶段 8.复审阶段9.废止阶段,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8,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二)制定国家标准的快速程序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以采用快速程序:1.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中国其他各级标准的转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59,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报程序1.根据WTO有关规定,成员国在制修订现行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SPS措施时,必须在批准60天前向WTO秘书处通报,征求WTO成员的意见。2.通报范围内的强制性标准未经通报不得批准发布。3.通报范围:不采用国际标准或与有关国际标准存在实质上的偏差,并且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明显影响的所有强制性国家标准。,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60,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第一章 概论,4.通报之日起60天后,方可办理批准发布手续。5.强制性标准批准发布与实施时间的间隔一般不得少于6个月。6.紧急批准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可在批准发布的同时进行通报,不留征求意见期,但必须有采取紧急措施的正当理由(中英文)。,2022/12/27,食品标准与法规,61,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案例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与标准化管理的关系“健美”猪肉、“回笼”板鸭、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当这些食品被我们吃下肚之后,不难理解市民们自己到农村养猪喂鸡种菜、也不难理解妈妈们到中国香港、澳门抢购外国奶粉的行为。外国食品的标准要严格些,质量好一些,成了大家购买“洋货”的理由。有媒体报道,在我国婴幼儿食品中每千克含有200300微克的无机砷,属于安全允许的范围。而瑞典研究机构公布的相关产品含砷量为1.7微克。两个允许含量相差至少200倍的标准,让大家把目光投向我国食品标准。,食品标准与法规,62,第一章 概论,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其实我国现在制定标准,都要与国际标准经常比对,应该说基本一致的。既然标准一致,为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更显突出?针对这一疑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前院长王忠敏提到了增白剂的案例。“面粉添加增白剂,在以前我国是没有的。欧洲国家,却早在我们之前使用了增白剂。后来由于利益驱动,大家不按标准操作,大量使用增白剂,这样卫生部就禁止了增白剂在面粉中的使用。”王忠敏称,其实国外的标准不是比我们严,而是一种信誉问题。“比如美国的食品也会出现问题,但问题出现之后,人家纠正得好。”但凡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大家会很关注标准怎样规定的?好像只要有标准的存在,就能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王忠敏给出的答案却出人意外:“标准化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标准与法规,63,第一章 概论,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为什么说单靠标准化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标准的监管对象是市场客体,即产品和服务;而法律监管的是市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换句话说,标准只是产品和服务的鉴定依据,而要进行这个鉴定,得出某种结论甚至于对这个结论的处理,都是法律监管的自然人和企业。比如,标准里明文禁止添加的东西,仍然有人猖狂添加,如苏丹红,如瘦肉精。而且,照着标准抽检执行起来很简单,但要发现一种标准中根本不允许添加的物质,就像海底捞针。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标准规定、机构检测,就能够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体系。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系?请大家思考!,食品标准与法规,64,第一章 概论,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复习与作业要求法律和法规的区别。技术法规的特点。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和意义。(国食交)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与程序。(粮工交)国家标准制定的原则与程序。,食品标准与法规,65,第一章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