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质量工程工作手册.docx

    • 资源ID:1933314       资源大小:496.74KB        全文页数:15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质量工程工作手册.docx

    质量工程工作手册ZHILIANGGONGCHENGGONGZUOSHOUCE湖南农业大学质量工程办公室 编二00九年三月校训:朴诚 奋勉求实 创新质量工程工作手册ZHILIANGGONGCHENGGONGZUOSHOUCE湖南农业大学质量工程办公室 编二00九年三月主 审:卢向阳主 编:易自力副主编:尹 红 欧阳中万 吕长平 刘浩源 周治淼责 编:肖化柱参 编:(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 华 王 慧 朱玉琴张 燕 张 扬 李孟辉 陈仕贵 周凤莺 易凤英 唐忠海 黄 明 廖 蓉主 校:刘林艳质量工程工作手册前 言“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国家实施的“质量工程”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体系的改变以及怎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质量问题等四个方面。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也全面启动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与“项目管理办法”。因此,认真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加强教学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教育部和湖南省“质量工程”所涵盖的项目,近几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一“立校之本”工程,促进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也为了帮助广大的教师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效率,我们对教育部、湖南省和学校有关“质量工程”的文件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学校实际,汇编了质量工程工作手册。手册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文件”,“项目评审或验收指标(标准)”,“项目建设工作流程”三大部分。“项目管理文件”主要是教育部、湖南省和学校三级“质量工程”宏观管理文件,可以方便广大教师查阅;“项目评审或验收指标(标准)”主要是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正式发布的有关项目申报或验收的评审指标(标准),可以指导广大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项目申报和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即为某一具体项目从申报到建设到验收,再到示范推广全过程工作实施的指南,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希望我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认真学习和了解本手册,并在“质量工程”实践中遵照执行。 卢 向 阳二OO九年三月目 录第一部分 管 理 文 件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2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6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32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5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38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4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44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4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的通知47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482.教育厅文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50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533.学校文件湖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56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1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细则63湖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细则66湖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71湖南农业大学关于全面实施全日制本科课程建设工程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74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80湖南农业大学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83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86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89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实施办法96第二部分 项目评审或验收指标(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指标99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102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2004年)10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106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10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方案113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118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120第三部分 项目工作流程图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1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2优秀教研室、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作流程图125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流程图12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7专项实验室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图128省、校级优秀基地工作流程图129附录: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一览表130第一部分 管 理 文 件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经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现就该工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意义(一)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做出了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重要决策,这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二)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三)实施质量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充分考虑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确定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调动广大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质量工程的实施,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实施质量工程,需要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到提高质量上来。各地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支持高等学校的发展,切实解决高等学校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实际问题,为高等学校办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强化教学质量的“一把手责任”,把更大精力、更多财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要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扎实推进质量工程。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建设目标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建设内容(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变化和供求情况,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启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开发网上考试系统,研究制订相关标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15000个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加强和改进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引领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建立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定期采集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统计和分析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和变化趋势,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数据向社会公布。(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促进东部和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重点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提高。在对口支援高校中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资助一批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学习锻炼,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四、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一)质量工程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专项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财政部、教育部将联合制订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发)。项目承担学校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二)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和高校发挥自身特点,在中央重点支持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三)教育部、财政部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协商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质量工程的日常工作。项目承担学校应指定相关部门作为专门机构,统筹负责本校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四)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质量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制订和发布项目指南,确定项目遴选标准和基本条件,聘任评审专家,组织评审立项。项目采用学校先行立项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立项、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学校、地方和中央三级立项建设的体系,引导和带动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质量建设工作,扩大质量工程的影响。(五)项目承担学校按照统一部署,根据质量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依据所承担项目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办学定位,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思路,确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并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成效。(六)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的结果,对有关高等学校的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建设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充分发挥质量工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作为高校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全国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七年一月二十二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二七年一月目 录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一)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二)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 (三)特色专业建设 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二)万种新教材建设 (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试点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四)资助大学生竞赛活动 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学团队建设 (二)双语课程建设 (三)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与表彰 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一)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 (二)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一)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提高 (二)资助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锻炼项目经费预算总表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6号),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目标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当前我国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建立规范的专业设置机制和国际化的专业认证标准、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是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对高等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基础数据的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研究,形成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的报告,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养急需人才,为高校科学设置专业和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2建设内容 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的数据库,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 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跟踪研究世界主要国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系统分析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定期发布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设置建议,为高校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实施办法与步骤 由教育部委托有关单位设计开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的数据库软件系统,安排专职岗位和人员从事数据采集、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并进行专业设置的预测研究。2007年启动,完成数据库软件系统和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研发,2008年完成基本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开展专业设置的预测研究。以后每年更新相关信息,并适时发布专业设置及人才需求状况信息,形成专门的专业设置预测研究基地。 4经费概算 本项目共安排经费1000万元。具体如下(单位:万元):建设内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小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数据库及预测机制研究(万元)3003002002001000 5预期成果 1个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数据库; 2个专业设置预测研究基地; 2008年以后,每年1份人才培养状况及专业设置建议报告;2份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设置建议报告。 (二)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和认证办法,特别是加快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尽快改变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不到国际认可的状况。 2建设内容 针对每个实际设置的专业,建立适合于各自专业特点的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并与主要国家的专业标准进行对照。 积极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先期遴选80个左右的专业开展认证,总结试点经验,形成总结报告。建立工程、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行办法。 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结合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认证机构。 3实施办法与步骤 以教育部现有的150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组织专家组,开展各自的专业规范制订工作。2006年启动,2010年前完成所有专业的专业规范建设,并逐步与职业准入制度挂钩。 在专业认证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可设立专门的专业认证委员会,吸收宏观管理专家、高校管理人员和领域专家、企业或医院的执业人员等参加,执业人员应占一定的比例。2006年启动认证办法制订工作,选择4个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认证试点;2007年开始每年选择20个左右专业进行专业认证试点。 由教育部牵头、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包括执业人员在内的专家进行专业认证。在认证过程中,逐步培育专业化的认证机构。 4经费概算 本项目共安排经费11527万元,其中每个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资助经费10万元,每个专业的认证工作资助50万元,合计11500万元,工作经费27万元。具体如下(单位:万元):建设内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小计本科专业规范研制150个150个150个150个150个150015001500150015007500工作经费2727本科专业认证试点20个20个20个20个010001000100010004000合计1527250025002500250011527 5预期成果 本科专业规范:每个专业一套; 本科专业认证办法:80个试点专业每个专业一套;本科专业认证报告:80个试点专业每个专业一份。(三)特色专业建设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实现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分类指导。2建设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从全国3万个专业点中,遴选3000个左右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分为两类:第一类特色专业点为2500个,选择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点或具有一定办学基础、未来若干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第二类特色专业点为500个,结合国家和社会对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选择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支撑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每个特色专业点要根据所在高校的总体定位,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在发挥专业优势和办出专业特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同层次、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领头羊。3实施办法与步骤针对每个设置频次较高的专业,在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中分别选择一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对设置频次较低或性质特殊的专业,根据专业点的布局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在学校先期建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择优重点建设的基础上进行遴选。在遴选过程中,重点扶持一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急需但目前培养能力明显不够的紧缺专业,包括前瞻性地培育一批未来若干年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特色专业的申报过程中,地方普通高校、行业性高校、单科性高校等要充分体现本单位的办学特色和总体定位,以培养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主要目标之一。2007年制订特色专业点遴选的实施细则,第一类特色专业分四年遴选,2007-2008年每年遴选500个,2009-2010年每年遴选750个。第二类特色专业2007年一次建成。4经费概算本项目共安排经费90320万元,其中特色专业点建设经费90000万元,工作经费320万元。第一类特色专业点每个资助经费20万元。第二类特色专业点每个每年资助20万元。具体如下(单位:万元):建设内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小计第一类特色专业点0500500750750250001000010000150001500050000本科专业认证试点5005001000010000100001000040000工作经费80808080320合 计020080200802508025080903205预期成果建成3000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不同层次高校中合理布局的专业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实现个性化发展。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当前优质教育资源较少、共享与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把各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引入课程与教材,改变高等学校一些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状况,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受益面,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一)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建成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此带动下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引导高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2建设内容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等6个方面;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3实施办法与步骤本项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中实施,本科课程以基础课或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主,适当增加量大面广的专业课,高职高专课程应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和教学特色。2006年评审出360门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至2009年每年评审出650门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评审出690门国家精品课程。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在5年期间,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要负责“国家精品课程”的免费开放和内容更新,教育部将对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取消称号。对于评选产生的国家精品课程,将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严格管理,通过免费开放“国家精品课程”和教师培训的方式积极推广,使其发挥应有的示范辐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4经费概算本项目共安排经费30423万元,其中,每门精品课程平均支持经费10万元,包括建设补助费和维护升级费,合计30000万元,工作经费423万元。地方和学校以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具体如下:年 度评出课程数(门)课程支持经费(含评审及教师培训经费)评审费用小 计20063602520233623精品课程集成1080200765065001006600200865065001006600200965065001006600201069069001007000合 计300030000423304235预期成果本项目完成后,将建成3000门以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主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效果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反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情况、国家精品课程免费开放资源的访问数量、学校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情况。项目完成后将提供项目效果评价报告。(二)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集中全国高等学校和有关出版社的力量,建成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使用的一万种高质量教材,通过推广使用这些新教材,改变高等学校一些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现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2建设内容按照“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多样性、坚持新编与修订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组织规划建设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普通教育本科和专科使用的各种形式(纸质、电子等)的教材,包括新编教材和修订教材;修改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并不断推进教学软件的优化升级和教材的更新;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的组织管理,开展150种哲学社会科学和“两课”重点教材的前期研究和编写工作。组织开展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的研究工作,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3实施办法与步骤教育部确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通过有关出版社申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报批等程序,确定编著者;编著者按时编写出高质量教材。从2007年起对已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升级,并于2008年完成6套网络化教材的研制与升级工作。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议后上报审定,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使用。4经费概算本项目共安排经费1500万元,其中,教材规划评审和管理、教材评介和选用机制研究与实施等工作400万元;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升级600万元;150种哲学社会科学和“两课”重点教材编写的前期研究和编写组织管理工作500万元。具体如下(单位:万元):年 度万种新教材建设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升级哲学社会科学和“两课”重点教材研究和管理小计20060000200790300100490200890300100490200990015024020101300150280合 计40060050015005预期成果10000种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普通教育本科和专科使用的高质量教材;6套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150种哲学社会科学和“两课”重点教材;健全、完善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平台的建设,实现考试的安全、便捷和高效率。2建设内容建设为全国网络教育共享用的资源管理系统和质量监管系统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构建面向社会人员提供终身学习支持的服务体系,包括学习注册申请系统、学习支持服务呼叫系统、选课系统、学分累计系统等,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试点,为社会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支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在西部高校建成120个数字化教室;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2个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研制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统,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四、六级网上考试;建设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实现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课程的网上考试。3实施办法与步骤本项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通过立项申请或委托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各建设单位负责系统的建设任务,包括系统维护与资源更新等工作。各项建设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2006年开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质量监管平台,2007年完成;(2)2006年开始建设15个示范性数字化学习中心,2007至2009年各建设10个,2010年建设15个;(3)2007年至2010年每年建设30个数字化教室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项目、2个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4)2007年开始,建设网上考试系统研发与相关标准建设,2008年完成;(5)2006年开始建设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等6门课程网上考试题库,2009年完成。4经费概算本项目共安排经费10075万元,其中,项目经费9900万元,项目评审、验收等工作经费

    注意事项

    本文(质量工程工作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