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ppt课件.ppt
土地资源学(第五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刘黎明主编,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第三章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第六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第七章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第八章 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第九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第一章 绪论,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有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 (1)生产性 具有一定的生产力,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按时间可分为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 (2)区域性 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共同影响制约表现出地域分异性 (3)动态性 随时间而变化 (4)可更新性 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 (5)多功能性 承载、养育、景观等 (6)有限性 决定了只能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7)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功能决定,2.土地的资产特性 (1)商品特性 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 (2)产权特性 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等 (3)增值特性 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4)不动产特性 源自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气候要素地学要素水文及地球化学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社会经济要素,气候要素,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直接产生水热交换的各种统计状态(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个要素。,地学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特征分析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规律的剖析,以及它们对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一般气候因素主要是宏观上影响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而地学因素则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因此在分析某一局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地学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华北平原,沂南丘陵,泰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水文及地球化学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则主要是研究一些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和集聚的规律。地表水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地下潜水、含水层性质、水质和矿化度等与土地资源利用都有密切关系。,土壤要素,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五大成图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生物要素,生物要素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要素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起着主导土地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的绝对作用。区域生物组成的变化可以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例如过度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植被类型也是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甚至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例如平整土地,可以改变原来的地形地貌;施用化肥改变土地系统的物质和能力的循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土地质量的下降等。,第三章 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基本概念 1.土地类型 土地类型一般是指土地自然类型。由于土地个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即土地类型。,2.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因此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土地类型的划分是一种自然分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自然属性,而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依据除了考虑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外,更强调根据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集中体现在其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上的综合差异性而进行分类。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往往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1.自然发生学的原则2.综合性原则 必须全面分析土地各个组成要素,阐明各要素在土地分异中的作用。3.主导因素原则 各要素在土地这一自然综合体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4.实用性原则 应尽量照顾到它的应用目的。 土地类型分类的方法 1.发生法 2.景观法 3.参数法,土地类型分类,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曾拟定了一个“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已被广泛应用。这是一个用于小比例尺土地类型调查制图的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中,首先根据大尺度的水热组合类型,将全国按自然地带或亚地带分为12个土地纲,然后在根据大中地貌类型的不同在土地纲内划分土地类,土地类内,再根据植被亚型或土壤亚类等续分为土地型。,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 1.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 2.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 3.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 4.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性 土地利用分类的依据 一级类型的划分以土地用途或土地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划分的基本依据,二级类型以利用方式为主要标准,同时也考虑经营特点,覆盖度等因素。,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1984年印发,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2001年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2002年1月1日试行,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的整体框架与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相同,采用三级分类,但是对其中的建设用地部分进行了归并。2007年国家标准化的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2007年8月1日发布,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调查是运用测绘制图方法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调查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权属、空间分布、利用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状况,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现实依据。,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 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2.为土地评估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 3.土地资源调查是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实现过程。 4.土地资源调查资料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1.清查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 。 2.清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和质量状况。 3.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4.土地资源调查成果最后以系列成图的形式表达,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包括相同比例尺的不同内容的专题系列图。,土地调查分类,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土地调查,其重点是按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分布。考虑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还担负着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服务为目的,同时进行了土地权属界线的调查。,土地质量调查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内容,主要是根据土地评价的需要查清土地质量性状指标。 土地质量性状指标是指土地的一些可度量或可测定的属性。分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自然要素如地形、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属性如地理交通条件、农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等。,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分析土地构成要素与土地类型形成和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区域土地类型分类系统,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二是分析区域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征、组合结构和动态演替规律。,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1.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准备资料、准备用品 2.外业调绘 路线勘察、指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补测、样区调绘验证 3.内业工作 转绘工作、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 4.检查验收,最后成果,1.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图 土地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土地生产潜力图、土地适应性评价等。 2.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3.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1.必须有特定的目的 评价结果应应用于土地利用与管理过程。 2.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 3.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 土地评价应当是动态的。 4.必须全面分析评价对象 需要综合分析各个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5.必须直接应用于实践,土地评价的目的,1.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 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是它的基础。 2.服务于土地交易 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有偿使用等土地交易。 3.服务于土地税收 确定等级,根据等级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标准。 4.服务于土地管理 为土地资源配置实施效果提供了评判标准。,土地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目的 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和精确度程度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目标 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对象 农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等,土地自然适宜性,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貌、水文条件)的综合适宜程度。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生产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潜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定级的过程。,土地经济评价 将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称为土地经济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分为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核算、土地经济分级等。,土地资源的经济分级 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城镇土地等是将各城镇看作一个点,研究整个城镇在社会、自然、经济条件影响下,从整体上反映城镇之间土地价值的地域差异。我国的城镇土地共分为10个等。 城镇土地级是通过分析土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活动程度和投资于土地上的资本,揭示城镇内部各具体地块收益的差异,并据此划出土地级别,反映城镇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的差异。,2.农用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农用地定级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行政区(省或县)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定级标准一般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制定,在县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则 1.继承性原则 确保现势性和准确性 2.综合性原则 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3.主导因素原则 突出主导因子的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实用性原则,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过程 1.划分指标、确定指标区分等因素及权重 分等因素如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盐渍化程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等等。 2.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值农用地质量分值”记分规则表。 3.划分分等单元并计算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4.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5.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 6.计算农用地综合利用等指数和农用地等指数 7.农用地等别划分与结果,第六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 1.土地资源的数量 耕地、草地、可利用水域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 3.投入水平 物质、科技 4.生活水平 5.时间尺度 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 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严重 耕地资源紧缺,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总量难以实现动态平衡;耕地质量退后严重,粮食产量难以提高。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我国目前仍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粮食生产方式主要是小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低。,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水资源高度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南涝北旱);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1:1,发达国家1:0.5) 4.农业科技投入少,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下降,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对策 1.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方面坚定正确的耕地保护战略,另一方面强化耕地的行政、法律保护。 2.完善耕地使用制度 一方面是加快耕地流转,实现耕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是提高现有耕地征用费标准。,3、增加对耕地的基本建设投入 一是加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 二是控制土地污染,保护农业环境;三是改造中低产田。 4.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一是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二是要开展土地整理和整治,充分开发耕地的空间潜力,提高耕地利用率。,第七章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基本概念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是在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的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属、行政界线等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行为。 土地资源质量动态监测,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方法,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土地的微观特性,以观测和分析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地质量的变化趋势或退化形式。,可持续土地利用的5个基本原则 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 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 4.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 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上述5个原则同等重要,被称之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5大支柱,土地利用规划的3种类型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由国家和政府在整个行政区内制定的宏观的和长远的规划。可按区域范围进一步划分,我国可分为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自治州)、县、乡(镇)5级 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单项用地的利用规划或为解决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中某一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3.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与景观设计 对某一地段或景观单元或某一用地单位,第八章 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基本概念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理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于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基本农田是指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国家级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按照对人口、农产品生产水平、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预测,对需要实行特殊保护的耕地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土地储备是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退化的类型 1.水土流失 原因:中国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1/3,表层土壤易随地表径流流失。而且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水旱季节交替明显,既不利于稳定的植被生长,也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强大的自然营力。 现状及治理情况:2004年达到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且估计每年还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最严重,山坡修建梯田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历史杰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人民又创造了很多政策的技术的经验,现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92万平方千米,但目前还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黄土高原,2.土地沙漠化 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 现状:20世纪末达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8%,并且北方以每年3.5%的速度持续增长 防治技术和工程:沙丘固定、防止土壤风蚀、绿化以增加植被。,3.土地次生盐渍化 原因:由于水闸、渠道、稻田渗漏使其周围地下水位升高至临界深度以上,大量地面蒸发积盐,使其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 改良措施:降低其地下水位;淡化地下水;平整田面、减少田面的不平衡的蒸发积盐面;采取农业措施培肥土地。,灌溉区的盐渍化,4.土地污染 原因:工业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渣进入土壤;施用农药使用不合理 防治:土地污染调查与动态检测;制定三废排放的标准;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受污染土地的修复。,土地污染严重,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2.调整土地关系,是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 4.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 5.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土地整理的内容 1.农地整理 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农村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城镇土地整理 立足于内部挖潜,集约利用 3.大型建设用地的整理 4.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地复垦对象 1.煤炭坑采破坏的土地 2.煤炭露采破坏的土地 3.油气开采破坏的土地 4.烧砖破坏的土地 5.道路建设破坏的土地 6.火电厂建设与生产破坏的土地 7.矿区城镇建设破坏的土地,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 充填复垦技术:矸石山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挖深垫浅等。占15% 非充填复垦技术:疏排积水、土地平整、塌陷土地阶地化、梯田化等。占85%,第九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基本概念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是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所进行的活动。,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 1.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 (1)荒地的开发 全国约有宜农荒地0.34亿公顷,主要分布于北纬35以北地区。 (2)海涂的开发 (3)闲散土地的开发 (4)废弃地的开发,2.未充分利用土地的再开发 (1)农业低产田改良 低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开发潜力很大 (2)农村宅基地的改造 布局不合理,占地面积大,多建在平坦可耕地带 (3)城市土地开发 包括城市新区开发和城市土地的在开发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