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8章人居环境.docx

    • 资源ID:1925109       资源大小:2.43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8章人居环境.docx

    第八章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第一节 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 一、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一)人居环境的形成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这种真正的人居环境最早出现于新石器中期,如我国仰韶文化的村庄遗址。随着生产工具、劳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推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手工业、商业与农牧业的分离。手工匠人和商人寻求适当的地点集中居住,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距今大约5500年前,以担负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应运而生。尼罗河下游的底比斯、孟菲斯,两河流域的伊立、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莫哼卓达罗,黄河流域的亳、殷、镐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镇。(二)人居环境的发展作为人类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仍将持续进行下去。就人居环境体系的层次结构而言,这个过程表现为:散居、村、镇、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等。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缓慢发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各种人居环境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而乡村规模相对稳定(某些地区甚至有所缩小),形成人口从乡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向心移动模式。另外,随之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等从多方面支持了城镇化,并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门路,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本世纪60年代以后,人居环境规模的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的进程正处于上升时期,城镇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1952年我国有大城市19个,1985年增加到52个,增加了1.74倍,大城市人口从3231万人增长到6941万人,增长了114.8%。在发达国家,这一阶段却出现了新趋向。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用地紧张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化的速度已大大减缓,甚至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减少、小城镇人口增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的逆城市化现象。伴随着人居环境的演化,其地域形态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乡村地域形态的演化较简单,从零散分布的农舍到以中心建筑物或主要街道为线索布置的各类用地,就基本上完成了地域形态的演化过程。城镇地域形态的演化比较复杂。我国古代城镇基本上是以权力机构为中心的对称棋盘格形式,这与欧洲以教堂、宫殿或广场为中心展开布局的城镇同属原生城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不断成长扩大,东西方城市殊途同归,都趋于树木年轮一样的单核同心圆式城市。资本主义早期,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城市恶性膨胀,但城市仍固守原来的中心,地域的扩展从摊大饼式的漫溢发展转为沿交通线的蔓延,城市地域形态逐渐演化为单核多心放射环状。在近现代,为了克服城市病,人们设想以大城市郊区的“飞地”为新的成长核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从而出现了多核城市和星座式城镇群。人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沿既定方向作极轴形扩展有很大优越性,于是产生了定向卫星城、带状城市和锁链状城镇群等。(三)城市化第二章中曾介绍过,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简单说来,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同时,从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20年两者之比将为3.5 : 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以及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 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美国出现逆城市化的时间稍晚。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阅读材料城市规模通常指城市的人口数量。有时以城市用地面积为辅助标志。在中国,人口超过一百万的为特大城市(常为省或自治区的重要城市/或首府),人口在五十万至一百万以下的为大城市;人口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人口在二十万以下的为小城市。在美国,为人口普查的需要,人口超过二千五百人者称为城市,在二千五百人以下者称为地方。在大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又称之为超级城市。19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13个;1950年增为71个;1960年达114个,其中62个在发达国家,52个在发展中国家,居住在特大城市中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9.5%。1960年以后,世界的特大城市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巨城市是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一般地,这样的城市都是城市集聚区,因此,使用城市集聚区的概念更普遍些。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800万的城市集聚区是纽约,1920年其人口已达849万。1930年,纽约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伦敦的人口也超过了800万,并于1950年成为第二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集聚区。随后,又有东京-横滨的人口突破1000万的大关。70年代,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城市集聚区又增加了4个,即大阪-神户、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超过800万的巨城市则达到17个。 50年代以来,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市街区大片地连在一起,消灭了城市与乡村明显的景观差别的地区;一个大都市带,至少应居住2500万的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他在1989年发表的大都市带一书中认为,目前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 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 英格兰大都市带 · 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这些已经形成的大都市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 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首先,它们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其次,它们都处于平原地带。平原地带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所以人口总是向平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 · 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 带状的空间结构。大都市带多数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也有呈其它结构的。但不论其形态如何,大都市带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同时,大都市带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间,作为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的空间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由于卫生条件改善,婴儿死亡率降低,加上农村经济增长赶不上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这推动了大量农民进城,希望寻找工作机会和较佳的生存条件。这种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生计城市化。当前,发展中国家不仅出现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且由于大城市,特别是首位城市的吸引力,导致大城市数激增,首位城市人口膨胀,出现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二、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变迁,引起了许多专业和社会人士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和讨论。本节中选取了一些影响较大和较具典型性的理论予以介绍。19世纪末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城市恶性膨胀,居住条件的恶化成为压抑城市居民的巨大阴影。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旧式小城的安宁生活,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的呼声。在这种背景下,霍华德(E.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想模式(图8-1)。该模式基本上属于单核同心圆状结构:6条干道自中心城向外延伸,地域的职能分化按同心圆层展开。中心区为一空旷的公园,既可作休憩用,也是公众集会的场所。四周是公共建筑群,布置行政、文化、娱乐等市级公共机构。外层是公园绿地带,再外层是商业区,开展零售、批发业务与商业展览等。商业区外层是宽阔的林荫大道,附近有学校、教堂、小型休憩场地等。花园式的住宅群布置在最外层,再 图8-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向外就是广泛的永久性绿地,有森林、草地,也有农耕地。在芝麻与百合花一文中,霍华德表达了他的理想:“按照健康和伦理道德的要求,对现有房屋进行改建。建设新的坚固和美观的住宅。这些住宅在一定的环境中成组地组合,与周围环境完全协调。城墙把整个城市围起来,郊外不再有有害健康的贫困地带,城内有美观的、充满活力的街道,城外则是敞开的田野。城墙外面,有观赏花园和水果园组成的绿带,这样城市任何地点的居民都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来到这里呼吸新鲜的空气,身处于绿色环境之中,享受广阔的地平线,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田园城市是生活居住质量高度理想化的模式,虽然在实际上很难将其推广,但它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却相当深,在世界上许多城市的构筑方式上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田园城市的影子。图8-2 格伦的理想城市本世纪初,因大城市过分膨胀,城市空间过度集中而导致住宅缺乏、交通阻塞、中心拥挤、建筑混乱、城市环境恶化等种种令人头疼和诅咒的“城市病”,1943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发表了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他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提出城市秩序的概念,认为城市如细胞一样是有机的,其肌理如同细胞的肌理,如果发展过快或过量,就会打乱系统有机秩序,因此要进行有机疏散。其精髓就是把城市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即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而是把密集的城市区域分裂成一个个的集镇,形成“多核区域”,各区域相对独立,彼此之间以大片的绿化带或河流间隔,这样不仅充分且较均匀地分散了城市人口,减缓旧城区压力,而且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使城市规划及建设融入了大自然中,与自然互为一体。1973年,格伦(V. Green)提出了一个组合型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图8-2)。根据多年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经验,格伦认为: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控制,一定用地规模的城市可以容纳较多的人口,并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他将城市地域分为城市景观与技术景观两部分。前者的功能是居住、轻型加工、行政管理、商务、教育科研和文化娱乐等;后者的功能是采矿冶炼、重型加工、交通运输、供水供能、仓储、污染物处理和防灾等。城市景观可采取细胞群布局方式,并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干扰。据此,格伦提出了一个诸多微型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组合的理想城市模式。该模式城市景观部分含一个核心区和若干个排列有序的次级单元,技术景观由若干个散布在外围的专用地组成,隙间为大小不等的绿地。每个次级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城镇,内含一个单元中心和三个分区;每个分区含一个分区中心与三个社区;每个社区含一个社区中心和三个街坊。该模式可大可小,次级单元的个数视人口多少而定。如一座200万人口的城市可分为30个次级单元,内含90个分区、270个社区、810个街坊,约25%的人居住在各级中心,其它散布在各个街坊。这样大规模的城市需用地346km2,其中将近30%为城市景观,将近10%为技术景观,其它60%多为绿地。这样,城市景观内的人口密度达2万人/km2,人均占有绿面积为107m2,人口容纳量相当大,环境质量也相当高。我国有学者提出一种“园林城市”的理想模式(图8-3)。这是一种单核多心模式,同时含有圆环和扇形两种结构。市中心居住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构成全市三级中心。居住区含6个居住小区,每个小区可视情况分为24个居住单元。各级中心可分别布置不同等级的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机构。这样,各级中心不仅是公共活动中心、购物中心,也给居民在闹市中提供了一片休息、游乐的绿土。公共建筑外围为大片住宅群,间有学校、医院和无污染的轻型、小型加工厂。每个居住区占地150公顷左右,人口规模46万。以居住区为单位,向外延展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扇形面。居住区的外围是绿化带(如防护林),最外层是工业、仓库或对外交通用地。动、植物园、苗圃、郊区绿地从各扇形面之间呈楔形插入市区,并通过林荫带直接与市中心连通。园林城市是以园林绿地系统为线索组织各城市功能的,其好处有四:图8-3 “园林城市”模式· 生活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组织比较合理,二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必要的隔离;· 生产性用地虽然布置在最外层,但不形成完全封闭环,不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很大限制;· 适宜按照放射环状道路系统组织市内交通;· 园林绿地系统点、带、面相结合,与城市建筑环境浑成一体,达到了“园中是城,城中有园”。不过这种园林城市比较适合中小城市,而对于大城市来说并非最佳的结构模式。 阅读材料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召开,发表了雅典宪章。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列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憩息、工作和交通,并指出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宪章声明居住区应放在城市中最好的地方:最佳的地势及气候;接近可供憩息的公共空间;并且在临近地方有适于发展工商业的用地以提供就业。宪章认为当时城市里公共空间不但不足,而且区位也不方便居民,市郊空地不能解决市内居民的日常需要。因此,城市更新一定要留有空地,不但作为休憩之用,也可与其他城市建筑(如图书馆、体育馆、邻里博物馆)合用。宪章指明,工作地点(工业、商业、政府)与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增加了往返交通,造成了道路阻塞,但市中心地价高,地税高,而且交通易阻塞,工业区只能向郊外发展;商业区也只能靠高价收购市内土地拆除旧区来扩展。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解决的办法是按工业的特性和需要分类,然后将其均匀分布在整个地域内,主要考虑各类工业之间以及他们与城市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缩短居住与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大型工业区应与其他用地隔离,小型非污染性工业应放在市内和居住区,特别应提高商业区道路的使用效率。宪章认为城市道路网与交通工具、交通量的脱节,太窄和交叉点太多是带来拥塞和交通事故的原因,但是单靠拓宽道路和管理交通不能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依靠城市规划。指出城市交通需要现代化的道路系统,该系统应按准确的调研数据、道路功能、交通工具来建立,并与速度需要、安全性和方便度相联系。在列出城市四大功能后,宪章还提到了城市古建筑保护并讨论了居民的一般需要。结论是城市的居住环境未能满足市民心理和生理需要。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扩张的动力来自私利和利欲的追求,结果是城市的经济力量与社会需要产生严重的分歧。宪章指出,城市发展要考虑整个地域的经济结构,然后平等地处理居住、工作和憩息等功能的相互关系;并以市民每天的作息规律来协调他们居住、工作和憩息的定点。其中“住”是城市的第一功能,是城市模式的基础。城市的发展是各功能整体的发展,发展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层面和个人与集体的需要。在建筑上,人的需要和人的尺度是首要的,从每一个住房到每一个小区到整个城市都要建立良好的空间关系。虽然在以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人对雅典宪章提出异议,例如1977年部分城市规划师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指出雅典宪章“为了追求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使城市生活患上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地的单元,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但30年代是充满悲观主义的混乱世界,雅典宪章所包含的拓荒精神,像黑暗中的火炬,是对人类前途的肯定,其确定的城市发展的思想已无可置疑地被公认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主流。20世纪后半期,由于环境危机再一次掀起了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的运动,这个运动推及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的人类住区大会,及其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直至在1996年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二”会议,人类对自身居住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认真态度。“人居二”又被称为一次“城市高峰会议”,它所提出的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总结了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在实践21世纪议程中的经验,明确指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适当住房指的不只是头上有一片屋顶而已,它还指适当的私人独处的地方,适当的空间,进出口的方便,适当的安全,包括长期居住有保障,结构牢靠持久,适当的照明、取暖和通风,诸如供水、卫生和垃圾管理等适当的基础设施,适当的环境素质和有关保健的因素,以及相对工作地点和基本社会而言的适当和方便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可负担的范围内取得。是否适当往往因国而异,因为它取决于具体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在我们通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憧憬着可持续的人类住区,期盼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使每个人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 新闻摘录世纪之交的北京以浓烈的现代气息拥抱世界,古城的实物大多已不复存在,后人要感受北京的古都风貌只好到历史档案中寻找了。北京的古都风貌是在20世纪消失的。专家说,北京有3000年的建城史,作为古都也有800多年,和北京在一个重量级上的开罗、罗马等历史名城都已成为人类共同和永远的历史财富。但是,北京现在已经没有以名城古都身份列入世界遗产的资格。中国人用“价值连城”来形容金玉的贵重,会不惜生命保护一件玉器;但对于真正价值连城的古迹,在古代会付之一炬,在现代则轻率地毁弃。 众所周知,梁思成当年反对拆除北京城墙。 50年代,梁思成把先进的“有机疏散”城市规划理论介绍到中国,建议在被誉为“世界最伟大个体工程”的北京明清古城以西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以“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古城在建设时另辟新址,使古城风貌和现代都市和谐并存。我们却往往做得不够。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大师们力求避免的城市畸型发展模式。值得庆幸的是一些良性与科学的变化:今天,北京明城墙遗址的修复工程已开工在即,政府将斥巨资清理遗址周边环境;古都南京明城墙的修缮工程也在进行之中;而在古城西安,20世纪80年代已将古城墙整理成为梁思成所理想的环城公园。上海的浦东新区,使老城区密集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释放,而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分区建设、新旧两利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时代是真正地进步了。给建筑一个真正的理由 北京青年报2001年5月29日 三、人居环境的类型和差别如前所述,人居环境涵盖所有的人类聚居形式,通常可以把它分为乡村、集镇和城市三大类,其中镇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常有“城镇”、“村镇”并提的情况。城、镇、村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的差别 首先是人口数量的差别。划分城、镇、村的人口指标因国家而异。在我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可设市,2千10万的可设镇,2千人以下的居民点为乡村。其次是人口劳动构成的差别。城市和镇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为主,乡村以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人口为主。第三是人口密度的差别。一般说来,城市人口比较稠密,乡村人口比较稀疏。经济活动的差别 城镇是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地方。乡村除了少量第三产业活动以外,耕作业、林果业、放牧业、渔猎业等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从另一方面来讲,城镇土地只与城镇经济活动发生间接关系,为城镇居民的工作与生产提供活动空间,其利用主要是物理机制。乡村土地与农业经济活动发生直接关系,深刻地参与生产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其利用主要是生物化学机制。社会文化结构的差别 城市居民的民族与宗教色彩、文化与职业构成都很复杂;乡村则比较单一。城市拥有众多的学校、科研单位和文艺、体育、娱乐、卫生设施与机构;乡村则比较少。城市建筑风格追求美观精巧、多元和谐,并力求开拓高空和地下空间;乡村建筑则朴素自然、简单实用,一般很少有高层建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很有规律,习惯于在工作日严格地按时间表作息,周末则购物、娱乐、社交。除出差和远游外,城市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的季节性,农忙时,日出即起、日落即归,农闲时则可自由安排时光。乡村难以提供人们所需的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和文化娱乐设施,因此不定期地“进城”成为农民生活中的要事。区域中心地位的差别 城镇多是某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决策机构的聚集是城镇的一大特色。乡村只是区域聚落体系的最基本单元,不具备中心性地位。景观的差别 城市景观的多维多面性是乡村无法比拟的。在城市,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有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有成片如林的厂房烟囱,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有人群熙攘的商业大街,有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事实上,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看到,城市景观是景观环境的一大组成部分。与城市相比,村、镇景观比较单一。“十”字型或“井”字型的主干街道,中心区几座公共建筑,成片的平房,稀疏分布的几座厂房,构成了集镇景观的主体;绿树和菜地,构造朴素的农舍和简单的生活、生产服务设施,再加上几条小路和一条小河,就组成了具有田园诗意的乡村景观。 第二节 城市人居环境 正如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凝聚了人类为追求舒适的人居环境的探索过程;而城市化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就是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重点介绍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城市形成于自然环境之中,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植被、以及气候等,是影响城市环境舒适度的地理基底。城市是典型的人工系统,是通过人的行为修饰或改变了自然环境而建设的人居环境。因此因势就势,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就成为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舒适与否的首要条件。一般而言,地貌、地质、气候、山水与城市环境舒适度密切相关。(一)地貌 地貌条件不仅决定了城市最初的位置和形态,而且对城市从用地选择、功能区组织到道路、工程管网、绿地布局以及城市景观组织都有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自然地貌,一方面也受到自然地貌条件的制约。河流汇合处 城市必须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几条河流的汇合处,支流入注主流或入海处,常常形成比较肥沃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地面平坦开阔,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水上交通运输便利,为城市物流提供了通道。地表组成物质多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地层,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有一至多层砾石层或砂层作为承压层,可满足普通工业、民用建筑的地基强度要求,是城市建设比较理想的部位。例如我国几个重要的大城市天津、武汉、广州、上海等均位于这类地貌单元上。河谷阶地 河谷阶地地面比较平坦,又濒临江河,一般靠山面水,用水及交通都比较方便,而且地势稍高,可免遭洪泛。地面组成物质多以冲积相的卵砾石层和砂层为主,少数有基岩裸露,地基承载力一般较高,能满足一般城市建设要求,也是城市较理想的建设场所。例如兰州、福州、吉林、太原、长沙等城市,其范围和形状沿河呈自然弯曲,江水如带,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利于旅游开发。平原或盆地底部 平原或盆地一般地面平坦或起伏和缓,地表覆盖层较厚,地下水比较丰富,易于组织内外交通,建设投资等,周围农副业生产发达,城市总体经济效益高,因此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都分布在平原地区。例如沈阳、哈尔滨、西安、贵阳、台北等城市,均是分布在平原或盆地中部。海滨、岛屿 海滨岛屿的地貌特点是岸线曲折漫长,港湾多,有很好的天然良港,对外通航方便,给城市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水产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利于疗养、旅游。滨海山地,多是剥蚀丘陵与海岸斜坡带,基岩直接暴露或埋藏很浅,地基承载力高,多深水良港,是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地下工程费用高。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布局,二次大战后形成的4个主要国际城市带,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城市带均分布在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区。当今被公认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和新加坡亦是建在海滨岛屿地貌单元上。两大地貌单元的分界处 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抗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不强的古代,往往把城市建在依山傍水、临近平原的地貌部位,或水陆交通要道、叉口、隘口,使城市增加安全感,同时濒临江河平原,使城市交通和供给都较方便。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西部高原盆地与东部平原丘陵交界区;四川省会成都市,位于青藏高原向东部平原丘陵区过渡地带的冲积平原上;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与准噶尔盆地过渡带的山麓。 阅读材料自然地貌在影响城市分布的同时,还对城市扩展的地域形状产生影响。重庆市城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坡地面积广大,平坦地面较少,主要是沿江断续阶地和缓丘平坝,受地貌环境影响,城市扩展具有不均衡性、跳跃性和立体性,城区跨河成三足鼎立,江河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广州市位于西江、东江、北江三江汇流出海处,珠江从西到东穿城而过,城市沿珠江两岸扩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结构,并由河口三角洲的低平海积冲积平原向北面台地平原扩展;兰州地处陇中皋兰山北麓,黄河流经市区,于是城市便沿黄河两岸发展成长条形。此外,呈方格形城市如西安、北京、苏州等,蛛网形如成都、合肥、昆明、无锡等,哑铃形如湛江、连云港,鼎足形如武汉、宜宾等,都是依据局地特殊地貌环境发展形成的。 (二)地质地质条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固体基础,它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仅略述一二。一般城市的发展,建筑结构等都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例如建筑物层数,一般地基承压力要求为7.510吨/米2,四层以上者要求25吨/米2以上。不同基础地质地基的承压力差别很大,如沿海地区淤泥仅410吨/米2,细砂(湿、中、密)为1216吨/米2,碎石(中密)4070吨/米2,粘土为2550吨/米2等等。因此地质基础好的地区,城市建设安全系数高。图8-4城市热岛效应(自刘培桐,1991)在沿海岸地区,地下咸淡水直接接触,形成咸淡水交接面。如果城市抽取地下淡水,潜水就会降低,咸淡水交接面就会向内陆方向移动,有的淡水水井就可能由于咸水侵入而报废。滨海城市由于地下水大量抽取和排水网系统的修筑,减少了地下淡水的补给量,引起地面沉降,会发生海水倒灌现象,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三)气候气候对城市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不同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差异而引起的自然气候差异,由于人为的自然适应性和人工环境建设,此气候差异引起的环境舒适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例如通过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有机组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城市建设改变下垫面和大气成分而形成的城市小气候,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环境舒适度而言则具有共性。下垫面 下垫面的性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面与其上的大气摩擦层间存在复杂而普遍的水分、热量和物质交换及平衡,同时地面又是空气运动的界面。因而下垫面的性质直接影响着气温、辐射、湿度、大气稳定度、风等气象要素量值的时空分布,对城市局部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其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的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大气层温度上升,形成“城市热岛”。(如图8-4)图8-5 城市化对径流洪峰和之后时间的影响城市建筑群和街谷的高度差悬殊,恰如遍布的峭壁峡谷,使下垫面的粗糙度远高于旷野郊区。因此都市上空大气稳定度差,空气湍流强度大,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垂直稀释扩散,但四周的辐合环流又使扩散出去的污浊空气回流到市区。城市路面坚硬质密,渗水性能差,使城区雨水地表径流提前形成,径流量加大,影响了径流洪峰和滞后时间(如图8-5)。与此同时,由于城区大气温度升高,而可供蒸发的水量又远远小于郊区,造成城区大气干燥。城市大气成分 城市大气成分因为人为活动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城市高强度的经济活动排放出大量的SO2、COx、NOx以及各种气溶胶颗粒物,城市空气浑浊度加大,因而日照时数和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均小于四邻。但城市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传给大气空间,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四邻。城市大气成分变化还改变了大气透明度,为云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使雾可在水汽未达饱和之前出现。另外,由于热岛的上升气流使城市上空的云量多于郊区,常在其下风向产生降水。受城市下垫面和城市空气成分的影响而引起的城市气候变化,因天气系统、时间以及城市功能、发达程度与规模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当天气系统微弱时,城市的规模愈大,城市小气候的特点就愈显著。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下垫面和空气成分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在18世纪初,学者Howard就发现伦敦市内外气温存在差异。此后随着城市的发展,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各国学者研究过的不同规模的城市中,无论其处在何种地理纬度与地质条件,市内气温都高于郊区。而且当天气系统微弱、冬季和夜间静风无云时,热岛的强度最强。城市的内外温差以最低温度最显著。随城市的人口、面积、性质不同,热岛强度最大值一般在27。当夏季热浪袭来时,热岛效应使人们因酷热难忍而大开空调,而空调制冷向室外排出的热量更增加了热岛效应的副作用。此外热岛效应还会导致热岛环流的产生,在市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并在上空向四周辐散,而在近地层,空气则由郊区向市区辐合,形成乡村风,补偿低压区上升运动的质量损失。这种环流将城市上空扩散出去的大气污染物又从近地面带回市区,造成重复污染。热岛强度,城乡温差最大者莫过于北极圈内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斯市,其局部城市与周围温差曾高达14,虽是个别现象,但由此可见由于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舒适度的影响。 二、人工环境(一)城市居住住,自古以来就和衣、食、行并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条件。今天,居住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根据1981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住宅和城市问题研究会议发表的住宅人权宣言,人们要求“居住在良好环境中适宜于人类的住处”,被确认“是所有居民的基本人权”。1986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人类居住与环境国际会议,提出“居者有其屋”的口号,把成套住房作为解决居住区问题的目标。时过10年,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二”国际会议,提出“适宜于居住的城市”。居住环境优劣与否,已成为城市居民确定环境舒适与否的第一要素。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家庭生活的绝大部分是在住宅和居住区中渡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宅是居住区的物质细胞,家庭是居住区的社会细胞,居住区可说是城市社会的细胞群,是一个“小社会”,是城市社会的局部或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演绎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优美的居住环境、悦目住宅设计等等也逐步提上居民生活日程。从总体上讲,居住区的环境舒适包括以下内容:freshlog1住宅 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具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能够避免噪音干扰。空间宽敞,住宅设计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交通 有方便而安全的交通系统。居住区道路系统功能分级明确、主次分明。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及宅前小路合理配合,功能明确,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居住区,以保持居民安静和老人、儿童走路安全。道路应形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避免城市干道的汽车交通在小区内穿行。生活服务设施 满足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具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方便日常生活和活动。一般来讲,居住区级主要包括专业性服务设施,俱乐部、医院、影剧院、银行、邮电局和居住区级行政机构,合理服务半径为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包括菜场、综合商店、饮食、油粮、幼托、小学、中学等,合理服务半径为400500米。居住组团包括小商店、活动室、卫生站、居委会等,合理服务半径为150200米。绿地 应满足居住区环境的需求、美化的需求、游憩的需求以及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等需求。居住区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为全居住区居民就近使用,相当于小型公园,设施丰富,步行路程以10分钟左右,距离为8001000米为宜。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位于居住小区中心,服务半径以400500米为宜。居住组团绿地以住宅组团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特别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要求,离住宅入口最大步行距离在100米左右为宜。 参考资料您的居住环境达标吗?国际文明居住标准住宅环境舒适指标有以下几个:一、人均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以四口之家算,住宅面积至少120平方米,应包括三卧、两卫、一间起居室、餐厅和厨房。如雇有工人,另加一间工人房;二、建造质量达到政府规定标准;三、室内有成套美观实用的现代洁具、浴具、厨具,并很好地解决烹饪产生的油烟污染;四、实现集中供应直饮水、自来水、中水(用于洗车、冲厕、浇花等)、热水;五、临街住宅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六、住区车辆行驶噪音控制,人车分流、设计地下停车库,并有废气净化和汽车美容保养设施

    注意事项

    本文(第8章人居环境.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