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docx

    • 资源ID:1924225       资源大小:558.1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docx

    第五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n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和了解某区域环境现状,发现和识别主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制订和实施创造条件。n 环境现状调查要从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入手,针对列出的调查清单逐项调查,发现问题并逐步深入,可以包括必要的现场监测、勘察以及征询专家意见等。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价。 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1、环境特征调查 (1)自然环境特征: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环境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生产力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反映了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人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同环境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和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年龄分布、城乡人口分布和行业人口分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规划区内人们的思想、道德、哲学、美学、文艺、宗教和风俗等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当地人们的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这些社会意识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c.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染源综合调查。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调查,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污染调查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污染调查还应考察观存环境设施运行情况、已有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效益,作为新规划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和参考。2、生态调查 n 环境自净能力n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n 气象条件n 绿地覆盖率n 人口密度n 经济密度n 建设密度n 能耗密度调查等。 3、污染源调查 n 工业污染源n 农业污染源n 生活污染源n 交通运输污染源n 噪声污染源n 放射性n 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等。 4、环境质量调查 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监测资料 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 环保设施运行率、达标率和环保措施削减污染物效果以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督实施情况等。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1. 收集资料法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2. 现场调查法 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3. 遥感的方法 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三、环境评价 n 在环境规划中,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质量等三个方面。n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量描述为主。 1.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通过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相关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确定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2)社会经济评价 项 目内容人口评价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文化素质等。经济活动评价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产品综合能耗、能源利用率等。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住房、道路、给水设施及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能源结构、供热方式、绿地及分布和电话普及率等。(3)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正确认识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环境质量评价突出超标问题,以明确环境污染的时空界域为主要环节,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环境隐患等。 (4)污染源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 2. 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 (1)自然环境评价方法n 类比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n 列表清单法: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分别劣种同一表格的行与列里,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号、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起性质、强度等;n 生态图法:即图形迭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迭合在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n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用的最多,必须建立表征生态环境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标准,赋予各因子权重,然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值。例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梅罗指数、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格林大气指数、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等;n 景观生态学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分析和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常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n 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用三个基本生物学参数-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来表示,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n 其他评价方法:还有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方法还在不断出现,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其可靠性最终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获取可靠的资料数据,仔细分析生态环境的特点、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评价成功的关键。(2)社会经济评价方法n 社会经济评价的关键是选择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化的方法。n 由于社会经济问题比较复杂,不易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一般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所选择的总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来确定。 (3)环境质量评价方法n 环境质量评价分为单环境要素评价、单要素综合评价和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n 评价的方法很多,这里重点介绍指数评价方法。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称为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该表示污染物的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倍数。 (4)污染源评价方法n 在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评价中多选用排放量和毒性这两个指标作为评价主要污染物的指标。n 在多种污染物比较分析中,在数学上可采用标准化法,将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一组值进行标准化,使之可相互比较,主要方法有排毒指数法、环境污染能力潜在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等,这里主要介绍等标污染负荷法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 1. 概念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环境目标应具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 2. 类型分类项目说明管理层次宏观目标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内容环境质量目标包括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等。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目的环境污染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等。生态保护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等。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时间短期目标目标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中期目标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长期目标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空间范围包括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目标。 3. 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确定环境目标必须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并可以时空分解和量化。4. 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n 经过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n 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它分析等。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 资料来源:(慧聪网 )P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   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河势保持率、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率、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饮水安全保证率、城镇供水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水能资源利用率、通航水深保证率等16个,定性指标有珍稀水生动物存活状况、水系连通性2个。     根据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可以定量指标直接给出标准值或标准值范围,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80(饮用水源区大于95),湿地保留率20左右,水资源利用率30左右,水能资源利用率60左右等;对难以准确定量表达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描述,如水系连通性可描述好、较好、较差。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 n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n 环境规划与管理类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以及其它相关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产品排污量:它反映经济和环境管理的综合水平; 区域污染负荷:它反映了区域污染负荷的平均水平、环境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区域的污染程度; 污染物排放削减率或递增率:它是某污染物在规划期前后值的相对变化; 物料耗用指数:它反映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潜在污染能力。 3、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n 处理率:它是已处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n 达标率:它是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n 综合利用率:它是综合利用的废物量占排放废物的百分比;n 竣工率:它是规划期内已竣工投产的污染治理项目数占计划安排的污染治理项目总数的百分比;n 三同时执行率:已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数占应执行三同时规定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4、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 主要包括排污费交纳单位数、排污收费情况、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交费单位变化率、环保补助资金使用率、环保仪器购置费占用率、万元投资污染物削减量等。5、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第三节 环境统计方法 一、环境统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n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n 以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到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其变化带来的后果。n 环境统计要调查和反映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和自然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一般工作程序阶段内容统计调查:收集资料过程全面调查(报表制度、普查)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整理:加工资料过程统计表(把资料综合成统计表)统计图(把资料综合成统计图)整理成各种统计指数(综合指标、回归分析、指数、动态数列等)统计分析:分析资料过程描述性分析(利用指标数据说明问题)推断性分析(各种推断、预测)2.环境统计的内容n 自然环境:包括空气与气候、水、土地、生态环境。n 特殊环境:包括能源、放射性、有害物质、噪声、自然灾害、野生动植物。n 与环境有关的生活条件:包括健康与营养、劳动条件、居住条件、娱乐和文化条件、主观评价环境¡ª¡ª民意测验。n 背景材料:包括直接影响环境的背景因素、间接因素、公共事业、技术、意识形态的因素、地理的和有关的背景材料。n 改善环境条件的办法:包括立法和实施、环境法的违反和起诉、减轻环境的损害、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环境的研究和教育等,这些方面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3.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七个子系统:n 工业污染与防治n 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n 农业污染与防治n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n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n 环境管理n 环保系统自身建设4.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5.环境统计的作用 n 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n 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的工作情况n 增加社会公众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的了解,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6.环境统计专业报表上报流程二、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1)定期普查:1996年我国进行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7年将再次进行全国普查。(2)抽样调查: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行抽样调查,重点污染源年度统计报表。(3)科学估算:对重点企业及社会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科学估算。(4)专项调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的进行专项调查,如乡镇企业污染调查、畜禽业专项调查、环保产业专项调查等。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环境现象的特征与其数量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的统计结果必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反映总体的一般数量待征,以显示现象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及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结果。(3)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统计研究常用的方法。统计推断可用于总体特征值的估计,也可用于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 阅读材料:我国环境统计缺口性指标 资料来源: 215K 2006-12-21 (一)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全国近百个城市缺水,绝大多数河系污染严重,如淮河水污染治理的不断反复对淮河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进行统计犹为重要。但我国现行环境统计体系对水环境的统计基本上空缺,除原有对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进行统计外,未来的环境统计框架中水环境还应包括: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供应、使用、消耗情况;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如农业灌溉、按用途和来源分的城市用水分);水质状况的监测等。 (二)现行的环境统计框架中对大气环境的统计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废气和生活废气,缺口性指标包括:各地区的气候情况;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等);废气、粉尘排放及治理等。 (三)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近1/3,对海洋环境统计的忽视将导致沿海污染企业直接把废水,固体废物排入大海,从而引发赤潮、海底生物种类和数量的锐减等严重后果。我国海洋环境统计范围应包括:海水水质情况;沿海地区废弃物海洋倾倒情况;专题性海洋污染(如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油船漏油事件);海洋鱼类资源和海产品价值等。 (四)现行生态环境的统计主要是按照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分专题进行重点性统计,将来建立的生态环境统计应该是更一般性的,能覆盖全国的具有普遍性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的水土流失及治理;地表景观;地下资产;森林资源;生物的多样性等进行全面的统计。 (五)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填补了现行环境统计框架中的一大空白,自然灾害包括森林火灾、洪水、雪崩、山体滑坡、风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虫害等,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可以计算出某个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六)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而目前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580万桶,已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加上我国煤产量和消费量已多年位居 世界首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燃烧对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能源的生产、进口、消费和排放及扩展的燃烧后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酸化,臭氧层耗减等)进行统计。这部分内容作为SEEA混合型流量账户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建立这些账户,并由此积累起建立SEEA账户的经验,为未来全面实施SEEA框架做准备。 第四节 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一、社会发展预测 n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也包括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等。n 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有人口状况及可以预测到的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测算在未来某个时间人口的状况,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进行人口预测,主要关心的是未来的人口总数 。二、经济发展预测 三、环境质量预测 1.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n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n 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常用方法有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法等。2. 水环境质量预测n 水环境质量预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找出污染排放变化与水体控制点处主要污染物含量水平的相关关系,以此预测区域(或城市)由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产生的环境影响。n 可选用或建立水质模型,如河流模型,河口、湖泊水库模型等均是进行水质预测最常采用的方法 3. 固体废弃物环境质量预测n 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这类预测问题,一般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城市垃圾产生量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n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则可采用大气、水影响预测模型,以及因果关系分析法等。 4. 噪声环境质量预测(1)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多元回归预测,即根据用车流量、道路宽度、本底噪声值与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2)环境噪声预测方法:环境噪声预测方法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元回归预测方法,通过噪声源、本底噪声与噪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另一种为灰色预测方法,即根据历年环境噪声值,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第五节 环境审计方法一、环境审计n 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n 环境审计按范围可分为地区(城市)级的环境审计及工厂、工艺、特定污染物等的环境审计;n 按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有效控制污染、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事故等环境审计;n 按审计的目的可分为审查环境执法、废物减量化、实施清洁生产等环境审计。n 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目的一般是将潜在的、可能出现的环境危险降到最低程度。n 环境审计也是一种管理工具,它用于对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一般包括对管理的承诺、环境审计小组的目标、专业能力、环境审计程序、书面报告、质量保证和跟踪等环节。二、环境审计的内容1.符合性审计。主要为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性审计,对企业有关环境的现状及管理当局所作的努力进行详细的、特定区域的评价,以提高符合性,减少因不符合而造成的后果。2.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确定环境管理系统是否运作良好,是否能处理当前或未来的环境风险。3.过渡审计。评价与不动产的获取和剥离有关的风险。企业在购买和转让不动产时,需要对其有关环境因素加以审计,以此来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 4. 有害物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评价危险原料的处理、存放及清理会产生的全部负债。有害物质如果处理、存放和清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威胁人类的健康,易带来诉讼、赔偿和罚款,导致环境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因此需要对其所经历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5. 污染预防审计。确定减少废物的机会,通过对企业可能发生污染情况的审计预测结果,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机会。6. 环境效益审计评价由于采取了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产生的成本及其估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并估计环境治理的效益。由于环保设备的价格普遍较高,而其带来的效益又具有潜在的、长期的特性。通过环境效益审计,能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7. 产品审计确定产品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被列为绿色产品,就会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产品审计,企业可以看出自己产品与环境政策要求的差距,并加以改进。三、环境审计方法n 环境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型。n 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如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中运用的:ü 审计检查法(包括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ü 审计调查法(包括查询法、观察法、专题调查法);ü 审计分析法、帐户分析法、帐龄分析法;ü 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法;ü 经济技术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n 目前环境审计刚刚起步,企业环境审计是最基本的,其中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应用较广泛。清洁生产审计是指对组织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全过程的重点或优先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监测,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制定方案,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n 清洁生产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量,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六节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一、环境信息及其系统1. 环境信息n 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以数字、字母、图像和音响等多种形式存在。n 环境信息是环境系统受人类活动等外来影响作用后的反馈,是人类认知环境状况的来源。n 环境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事实性、等级性、传输性、扩散性和共享性等基本属性外,还具有时空性、综合性、连续性和随机性的特征。2.环境信息的内容(1)各种环境要素的状况;(2)正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各种环境要素的各种因素;(3)可能受环境要素状况影响的人类健康安全状况及生活条件。一、环境信息及其系统3.环境信息的形式 书面形式、影像形式、音响形式、电子形式、或任何其他物质形式。4.环境信息的检索 环境信息在各种学术刊物和内部资料上均有刊登,环境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检索刊物,查阅相关信息。序号名 称说 明1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它是全国报刊的一个分册,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以题录形式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编制,分类号为X。2环境科学文摘它是目前国内环境科学技术信息唯一的检索刊物,是全国科技信息检索体系的组成部分,报道中、英、德、法、日、俄6种文字,国内外百种期刊中有关环境科学技术的最新文献资料。以文摘和题录形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全年报导量约3600篇,其中文摘约占70%,题录约占30%,报导内容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动态性、实用性、准确性和系统性。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环境科学 它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编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以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交流的内部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集中报道我国有关环境科学的会议论文、科技成果、出国访问考察、来华技术座谈、学位论文、引进技术成套资料以及中文期刊上译文资料等。4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环境污染与保护它由科学拉丁文出版社出版,是一种题录检索工具,报道中国科技情报情报研究所入藏的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方面的科技资料文献。5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文摘它是美国生物科学情报服务社编辑出版的英文刊物,按类目(水污染、微生物、食品卫生、气体污染、职业卫生、农药、射线、土壤、物理污染物、植物、动物、微粒污染及其化学原因等)编排,题录文后附有生物分类学分类和内容主题词。6空气与水保护-API文摘它收录了世界各国300多种期刊及90种会议文件以及其他出版物中有关空气与水保护方面的文献。7环境文摘 它收录了美国1000余种期刊、政府文献、研究报告、会议记录以及新书中有关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8环境期刊文献题录它报道各国出版的400余种环境科学技术期刊的近期目次,主题包括人类生态学、空气、土地资源、水资源、营养与保健、能源等,并出有主题和作者索引及年终累积索引。9污染文摘它报道的主要类目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等。10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环境公害篇它主要报道环境公害、水质污染、水质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废弃物处理、其他公害、污染物保护、恶臭、农药与残留农药、放射污染、自然保护等。11水研究中心通报它摘录了世界各国关于给水、水质分析、污染和废水处理、天然水源污染等。5. 环境信息系统n 环境信息系统:n 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n 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n 它由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模型库等软硬件)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n 环境信息系统按内容分为:n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n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1. 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任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一般具有以下原则:(1)一个信息系统一开始就应该有用户的积极参加;(2)设计信息系统主要由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信息专家或专业人员承担;(3)新设计建立的信息系统,一定要具有可靠性;(4)在建立一种新系统之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 2.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w 可行性研究;w 系统分析;w 系统设计;w 系统的实施与评价。阶段名称目的或任务步骤主要内容主要成果可行性研究为整个工作过程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衡量标准(1)提出请求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明确研究的目的、要求、方法及评价准则可性性报告;项目开发计划。(2)可行性研究用户调查:分析现有系统,提出系统选择方案进行可行性投资效益分析(3)批准主要审核系统分析解决“干什么”,即明确系统的具体目标,系统的界限以及系统的基本功能。(4)对问题进行逻辑处理,决定做什么功能和性能要求,限制条件运行环境,完成系统的功能分解,给出系统的功能分解系统分析报告。(5)系统分析方案数据流程图及文字说明系统设计系统的分解、功能模块的确定及连接方式的确定、输入设计、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模块功能说明(6)如何解决问题对问题给出几个解决方案,尽可能给出系统流程图;结构化方法使用模块的IPO表来表示程序的技术要求。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实施与评价系统设计完成后就应交付使用,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升级,因而需要对其进行评价。(7)建立系统调试程序各模块程序的编写;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评价报告;实施组织管理运行维护。系统程序;系统测试报告;系统使用报告;系统评价验收报告。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n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分为制定行动计划、系统分析、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与评价四个步骤。n 制定行动计划可有快速实现方案、分阶段实现方案和完整的EDSS方案;系统分析步骤是EDSS设计的重要步骤,确定系统的组成要素,划分内在变量,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确定EDSS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总体结构设计阶段由用户接口、信息子系统、模型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构成;提供系统支持决策的分析与评价的相互关联的功能子模块,进而完善该系统。 四、中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1.网络建设 n 国家环境信息网络总体框架是以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网络系统为中枢,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骨干,以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基础。n 国家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体,系统组成还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信息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京直属单位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等。2.机构能力建设n 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级、省级、城市级信息中心组成的机构体系。整个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23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和110个城市环境信息中心 。3.系统建设n 初步形成以环境统计、污染源管理、环境监测为主要信息源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网络。n 一系列环境管理应用软件 习题1. 简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2. 简述环境评价伯内容和方法。3. 简述环境目标的组成。4.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的组成内容。5. 简述环境统计的内容及研究和调查方法。6. 简述社会发展预测的主要方法。7. 简述经济发展预测的主要方法。8. 简述环境质量预测的主要方法。9. 简述环境审计的方法和内容。10. 简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