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观《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共四篇】.docx
-
资源ID:1918392
资源大小:21.9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观《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共四篇】.docx
目录一、感悟高山清渠背后的“断舍离”二、在“高山清渠”中遇见“你、我、他”三、感悟“高山清渠”背后的“一世情怀”四、高山清渠里的“奋斗密码”观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一感悟高山清渠背后的“断舍离”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凭借用心的制作、精彩的故事、丰富的细节和传神的人物塑造赢得全网关注,备受观众好评,其中黄大发修渠引水的故事更是真实感人,引人入胜。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一生只为修一渠”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断、舍、离”的榜样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担当作为。“断”心浮气躁,常怀敬畏之心。老支书黄大发36年如一日,从青丝到白发,最终在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9400米“生命渠”,撕掉了草王坝村贫穷落后的“标签”,摆脱了长期缺水的困境。通水后他紧锣密鼓张罗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想方设法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始终秉持“村子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榜样为“旗”,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发扬苦干、实干、加油干的硬作风,克服简单的事情不想干、复杂的事情不能干、艰难的事情不敢干的懒散思想,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时刻鞭策自己,努力用好心态、好思维、好方法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舍”麻痹大意,绷紧纪律之弦。黄大发总是把修渠的水泥当作“宝贝”,每次卸完货都要亲自打扫,车厢里洒落一丁点儿“残羹”,他都要一遍又一遍清扫入库。家里的水泥像“小山丘”一样,老伴想舀一碗补灶台,反被一顿严厉呵斥“这是公家的,坚决不允许“。老支书一心为公,从不掺杂半点私心杂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广大基层干部要舍弃麻痹大意的思想,要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守好纪律“高压线”,时刻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忘初心、奋毅前行。“离”狂妄自大,永葆感激之情。“我是吃百家版'、穿百家衣长大的。党来了,分给我土地,让我不再受饿挨冻。”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发誓,一定要为草王坝做点事情,报答父老乡亲。深知水对于草王坝来说就是救命的“东西”,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引水”,靠着这股劲一干便是一辈子。在“刷屏走红”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心中时刻惦记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草王坝有着独特的感激之情。广大基层干部不能有高人一等、优人一级的优越感,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忧群众之所盼,在困难面前不自暴自弃,在作出成绩后也不狂妄自大,要常怀着感激之情,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做好基层工作。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一在“高山清渠”中遇见“你、我、他”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历经30余年,黄大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高山清渠”中见证“你”“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初心,砥砺“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担当,讴歌“他”“干一辈子、坚守岗位”的奉献。初识“高山清渠”,见证“你”“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初心。时间回拨到黄大发23岁那年,刚当选大队长的他只想一件事“饮水入村”,改变草王坝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面貌。第一次修“天渠”,历经13年,因为不懂专业修渠知识导致水还没有到村里面就渗进了沙壤土,又过去了13年,仍然没有水,到1990年,黄大发带领200多号村民背着背篓、举着火把上山了,再次开始修渠,直到1994年9月螺蜿水工程主渠修通,草王坝村缺水的历史,彻底被改写。当一股股清澈的山泉,途经道道山梁,潺潺地流经绝壁,灌入村里的每一块稻田时,黄大发也白了头发。36年来,“你”忠实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用半辈子的坚持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凿渠引水,以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书写了绝地逢生的精彩传奇,展现了贫困山区党员百折不挠的独特魅力。走进“高山清渠”,激励“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担当。如今的团结村(草王坝村改名为团结村),老百姓吃上了白米饭,二层小别墅遍地起,轿车开进农家院,在阳光的照耀下,团结村的致富路子越来越宽。“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支书黄大发那颗为民的初心。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到2019年底,团结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年轻党员干部,要汲取黄大发的担当精神,永葆干事创业激情,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进志气,以“燕子垒窝”的坚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拼搏奋斗,带领广大群众把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穿越“高山清渠”,讴歌“他”“干一辈子、坚守岗位”的奉献。三十六年,“他”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永远为民奉献的精神一直不变。“一根筋”的坚持拉直了山水之间的距离,“一股劲”耕出了百姓幸福的田野,“一种情怀”为时代镌刻了光荣与伟大。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领村民们一起苦战13年,挖通进村隧道,解决6000多名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带领村民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塘约特色的“塘约道路”;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用生命谱写一曲当代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创业之歌和奉献之歌“他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广大党员要以“他们”为标杆,时时把责任刻在心里,把使命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一感悟“高山清渠”背后的“一世情怀”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黄大发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让当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当代愚公”黄大发看齐,读懂“高山清渠”背后的“一世情怀”,砥砺初心、奋发有为、倾情奉献,走好新时代的奋进之路。“一根筋”绝壁凿天渠。36年漫长坚守,36年初心不改。草王坝村曾是贵州遵义市大山深处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村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没有开山工具,黄大发就带领乡亲们用最原始的钢钎、锄头和铁锤,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进行人工开凿。历经千难万险,不分寒来暑往、不惧悬崖峭壁,凭着一股韧劲,靠着“一根筋”的执着,黄大发带领群众创造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人间奇迹,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黄大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汲取其身上“一根筋”的坚守与执着,不断激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激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劲头,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橹起袖子加油干。“一颗心”永远跟党走。“我在23岁的时候就在大队当大队长,在24岁的时候我就入党。我入了党过后,我心头,本身是共产党员,要下决心把这个水弄到草王坝来,让我们老百姓吃上大米饭。”思想入党一生一世,几十年年来,黄大发以“心向人民心向党”的情怀与担当,挺身而出、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决心,用一辈子的奋斗与坚持诠释初心,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和担当情怀。在黄大发的带领下,经过不懈的努力,草王坝村彻底改变了“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缺水艰苦贫穷的面貌。“当代愚公”黄大发之所以成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集“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多种殊荣于一身,源于他“风雨如磐不动摇”的坚定信念,“烈火丹心铸忠诚”的担当情怀,这种强大的信念信仰和矢志担当,亦当砥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一条渠”兑现为民心。人生在世,能有几个36年?在最富有朝气和干劲的年纪,黄大发一直为梦想跋涉、砥砺前行、无怨无悔。从28岁当上村长的那天开始,黄大发就一直想着“给村里通水”这件“大事”,为了项目审批,黄大发冒雨行走两天两夜共200里路;为给水渠工程筹款,借了女儿婆家彩礼凑份子;为避免水泥被偷,在工地上和衣而卧;为不耽误工期,以个人名义贷款买炸药;为不影响工程进度,手骨骨折也没休息这一干就是36年,从青丝到白发,从风华正茂到花甲老人。共产党员黄大发用36年的艰苦奋斗践行了矢志为民的初心,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豪迈誓言。一生的勇于担当、持续不息的不懈奋斗、倾力倾情的无私奉献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标杆,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在基层治理一线中,聚焦民心所向、民情所需做好惠民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高山清渠里的“奋斗密码”近期,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原名黄大发的奋斗史)在央视一套热播,主人公黄大发,这位87岁高龄的“当代愚公”,既热了荧屏,也刷爆了许多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戏里戏外,大家纷纷被这位为打通水渠立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铮铮誓言的老支书圈粉,也从一名老党员干事创业上永不服输、永不停步的精神中感悟了初心,得到了滋养。作为年轻一代党员干部,更要在先进模范的引领下,跑出青春“加速度”,在奋斗的征程中奉献热血、成就自我。年轻干部不仅要做承诺的“实践者”,更要当好群众的同行人。当上草王坝生产队长的那一年,黄大发才23岁,面对草王坝乡亲满怀期待的目光,踩着脚下让祖祖辈辈吃不饱代、穿不上衣的穷山恶水,黄大发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他庄重许下承诺:不管有多难,就是拿命来换,这辈子也一定要把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来。黄大发拼了命完成所有对群众许下的承诺,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践行诺言的风骨,虽历经千难万险,终将兑现。在这些承诺里,没有哪一项是为了他自己的个人私利,为的都是解老百姓的苦、消老百姓的愁,都得到了草王坝乡亲们的认可。年轻干部面对群众许下的每一个承诺,都不能想着为自己挣资历、加秩码,而是要把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转化成我们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和群众同心同行,一起奋斗。年轻干部不仅要做奋斗的“孤勇者”,更要敢当发展的领路人。“奋斗的人生都是充满孤独的“,环境封闭、思想僵化、文化贫瘠这些,曾经是草王坝的标签,面对重重压力,黄大发不仅面临解决修渠资金、物资、劳力等方面的种种问题,还要千方百计驱散那些笼罩在群众心头上封建迷信的思想,因为有些人说,炸山开渠,会触怒山神,招来灾祸。他一遍又一遍,喊破喉咙,磨破嘴皮,就是希望多争取几个群众和他一起干。没有项目,他穿着破解放鞋一个人到县里挨个部门求;没有技术,不识字的他卷起铺盖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启程,他都那样义无反顾。即便因为长期奋战有的村民打了退堂鼓,黄大发仍然一往无前,水渠打通了,他接着修路、给村里通了电,抓粮食生产、发展副业,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站在群众最前面的那个人。奋斗征程上,年轻干部也许都会面临无人跟随的困境,越是这时候越要信念坚定,敢于走前列、打先锋,在不断突破中增强影响力、成长为标杆,引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年轻干部不仅要做榜样的“追光者”,更要善做蓝图的圆梦人。几十年来,黄大发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因为让乡亲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就是黄大发一直念念不忘的梦想。这些年来,草王坝的群众也坚定了信心,和他们的老支书一起努力奋斗,打造了草王坝自已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更离不开黄大发一辈子的倾情付出。每一名年轻干部,都应该把黄大发老支书作为人生榜样,深爱脚下奋斗的热土,心里始终装着百姓,既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群众勇敢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善于苦干实干加巧干,帮助群众把梦想变成现实,让群众心中的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让干群一心的奋斗伟力造就更多的“大发渠”“幸福渠”,惟有如此,群众才会真心实意拥护党、相信党,永远和党员干部手牵手、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