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矿产资源调查方法ppt课件.ppt
矿产资源调查方法,李永军,国土资源调查方法-4章,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类型之一。矿产系指蕴藏地下为人类所能利用的物质,它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固体者称之为矿石。国土资源调查中的矿产资源主要是指固体矿产及能源矿产,资源学中称其为能源和矿物原料,习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煤和一些放射原料等。 矿产资源既是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可作为国土资源调查的独立内容,进行专项立项调查和评价。,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矿产资源调查,与专门性矿产资源调查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紧紧围绕和依靠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与新认识,紧密结合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这些已有的和新发现的各类找矿线索、找矿标志等,重新认识和分析,提出这些找矿线索、找矿标志与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地质背景的关系,偿试用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分析和解释可能的成矿机制、控矿因素,进而提出找矿方向。,区域矿产资源调查重点,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矿产资源调查,教材写的较具体和较详细,课堂中重点强调紧紧围绕和依靠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与新认识,紧密结合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和解释可能的成矿机制、控矿因素,进而提出找矿方向。,区域矿产资源调查重点,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概述,矿产资源调查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地内在联系。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并以利用的类型和强度,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等。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已拥有了大量加工型原料,但最基本的物质或最初始的物质中,矿产资源仍占很大的比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调查的任务,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区域性、综合性、扩展性,决定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既不能无度浪费,也不应悲观绝望。要建立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只要我们可持续的利用矿产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其可持续的发展。矿产资源的稀缺性、竞争性,选择性、可得性、分散性、传布性、增值性说明,矿产资源调查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还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工作。要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首先必须了解资源状况,研究资源特征,发现新的矿产,评价资源潜力,最终要提出利用对策。,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任务,(1)了解资源状况 (2)研究资源特征 (3)发现新矿产地 (4)评价资源潜力 (5)提出利用对策,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内容-1,(1)了解资源状况。这是国土资源调查中矿产资源调查最基本的任务,也是调查的最初工作内容。了解资源状况 :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在区域地质调果中,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区域矿化类型、成矿条件、代表矿化的时空分布、控矿因素及成矿条件重新认识,以确定各阶段调查的工作方法、重点及进程。,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内容-2,(2)研究资源特征。一般包括成因特征及工业特征两方面。成因特征内容十分广泛,也将因矿床类型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上应包括成矿的空间域和成矿的时间域因子研究。工业特征包括矿体品位、规模、储量、产出条件、形态、有用组合的赋存状态。,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内容-3,(3)发现新矿产地。发现新矿产地矿产资源调查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调查工作中,应十分重视新矿产地的发现,并将这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发现新矿产地的工作方法可以有多种,在区域地质调果中,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已知地表矿化线索的检查和分析,如重砂异常、化探异常、物探异常、遥感信息以及各种地表和地下的其他矿化标志等。(4)评价资源潜力。评价资源潜力: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提出新的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内容-1,(5)提出利用对策。国土资源调查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它不仅服务于矿产资源开发,而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而也是区域经济区划,环境区划等工作的重要因子之一,成为制订地方以至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基础。在完成矿产资源调查时,还必须从国土资源调查的角度,对区域矿产开发利用前景,开发中的环境影响,矿产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开发政策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和层次提出建议和利用对策。,第二节 区域矿产资源分布规律调查,(一)区域矿产类型调查,1矿产(床)工业类型 (1)金属矿床:黑色金属矿床、有色金属矿床贱金属矿(Cu、Pb、Zn),半金属矿(As、Sb、Hg),贵金属矿(Au、Ag和铂族元素)。余者称为稀有金属矿 (2)非金属矿: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材料、轻工原料、电子工业、光学材料和宝石类 (3)能源矿产:煤矿、油页岩矿、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等 (4)农业及药用矿产:肥料矿产 、药用矿产,成矿体系,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全面收集工作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各类资料,了解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编制工作程度图,有一定工作程度的地区还应编制矿产卡片。作为设计编写前的必要程序,应以地质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化探数据,综合分析1:20万(或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布范围及检查情况,综合地球物理等信息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作为部署野外调查工作的依据。,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2,地质矿产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3,化探工作:区域地质调查中,应部署1:5万面积性的化探工作,重点地区安排1:1万1:2万剖面测量或面积测量。化探工作应根据调查区的景观条件和地质矿产特征,按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化探工作具体技术方案。特殊景观地区,要求开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1:5万化探异常中定性解释的矿致异常均应进行概略检查,具较大资源潜力的矿致异常应进行详细检查。化探异常的解释推断应与地质、物探异常分析研究密切结合,综合解释。,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4,物探工作: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物探方法的配合应充分注意异常的定性定量解释和推断的需要,采用面积测量和剖面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和矿产检查。物探工作应在野外及时进行物探数据处理和异常的解释推断。异常的解释推断必须密切结合地质、化探成果,综合解释。,秦岭地球物理异常与主要矿床分布,遥感地质解译,物探工作,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5,自然重砂测量:区域地质调查中根据不同测区目标矿种和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调查区具体工作程度,有选择地安排15万自然重砂测量工作。通过全面、深入的砂矿物测量寻找相关矿产,总结找矿标志,分析有关矿产区域分布特征及成矿远景,进行矿产预测,圈定具体的进一步勘查地段。自然重砂测量工作的部署方法一般选用“水系法”或“最小水域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6,遥感地质解译: 区域地质调查中应充分应用遥感地质解译成果。遥感工作主要是遥感影像制图、遥感地质解译、遥感异常提取。应利用遥感解译图提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异常,基岩裸露、半裸露区必须系统提取遥感异常,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7,矿产检查:强调针对测区具体情况,采取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物化探工作,以及适度的轻型山地工程,对各类异常、矿(化)点进行综合检查,一般不再安排单方法异常的查证工作。矿产检查按工作程度分为概略检查和详细检查两类。它是评价测区找矿前景、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关键环节。,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8,概略检查:对地质填图中发现的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和其它重要找矿线索,物化探工作中圈定的具有扩大找矿远景的矿致异常(甲类)和推断有找矿前景的物探、化探、遥感异常(乙类异常),已知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包括新发现的以及群众报矿点)、民采点、老窿等都应进行概略检查。概略检查区范围应考虑各类异常的形态、规模,以及地表矿化和蚀变情况,合理确定,以免漏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9,详细检查:详细分析检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大致查明矿化蚀变带、矿(化)点的控制因素和成矿条件。详细了解矿(化)体(层)分布范围、规模、形态、产状、共(伴)生有益元素种类、含量及其变化、矿石的质量、结构构造;详细了解近矿围岩的蚀变种类、分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大致判别矿床类型。顺便了解矿化地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及自然经济地理情况。,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0,圈定矿体:利用矿种勘查规范的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按中国地调局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及经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估算(3341)资源量。对详细检查对象的找矿前景作出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开展预查工作及工程验证的具体建议。提交可供预查的矿产地。,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1,编制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图:底图一般用地质矿产图,底图上应标绘:矿床、矿(化)点、矿种、规模、成因类型、共伴生矿种;转绘各类主要异常;标出找矿标志;划分和圈定矿区(带)界线、级别、编号、命名等。图上应尽可能标明控矿条件。根据成矿条件有利程度,预测依据是否充分,资源潜力大小和矿体埋藏深度等因素,将靶区分为A、B、C三类。,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2,典型矿床调查: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对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是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矿床成因,总结主要的控矿因素,最终确定该矿区在区域矿产资源中的经济地位及找矿意义。,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3,矿床地质调查: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已有或新发现的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含矿地层、容矿岩石、变质变形、岩浆活动、控矿构造、矿化强度与分布等方面。对典型意义地段进行解剖,采集和分析一些代表性样品,进行微观研究。最终在区域对比和类型对比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标志,参与建立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4,含矿地层调查:主要了解岩石类型与岩石组合、地层层序、岩相变化,重点应放在矿(化)体(层)在区域含矿岩系中的层位以及与区内其他类型矿床、矿化体位置的时空变化规律,矿床中矿化层位的跨度,多层性和韵律性,矿(化)体与岩相、岩性的成因联系等。对含矿地层的研究,还应注意岩相的变化,包括沉积相,变质变形相等。沉积相对同生矿床的控制是十分明确的,而又通过对岩性、构造的控制,对后生矿床也有重要影响。,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5,控矿构造调查: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填图和构造研究资料,分析区域成矿与构造的关系和主控因素。,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手段 -15,成矿规律:依据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尤其是新的地质填图和构造研究资料,分析:区域成矿在时间上、空间上、共生关系上及系统性方面的规律性。内容包括成矿时代、成矿期、成矿阶段的确定,成矿域、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的划分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矿床成因类型及其共生关系,成矿作用系统及主要成矿作用类型等。,2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成因类型是按矿床物质来源、形成条件和机制划分的矿床类型。这一划分系统是随成矿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另一种划分系统是按成矿的阶段性划分的,如同生矿床、改造矿床、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叠加矿床等。近年来,成矿理论尤其注重研究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成矿物质(成矿元素、载体、流体)的多源性和成矿方式的多样性。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许多高品位矿体(矿石),都不会是一期(阶段)、一种方式形成的。,(一)区域矿产类型调查,(二)区域成矿史调查-1,研究一个区域的成矿史,就是从研究该区地壳的构造盆地岩浆热事件的演化史入手,认识构成该区地质演化的各种地质事件中发生的各种成矿作用类型、成矿的继承性、成矿的发展和叠加等。成矿作用的本质,是有用元素的富集和有用矿物的形成,当其富集系数达到工业要求时(最低工业品位),即形成了矿床。元素的富集与有用矿物的形成,需要物源、动力及富集条件,这都是地学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手段。因此,成矿史研究是区域成矿特征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二)区域成矿史调查-2,矿床作为地壳中一种特殊地质体,它们既与其所赋存的岩石系统同时或较晚形成,也将随这些岩石系统经历相同的地质作用演化至今。详细建立成矿史,必须从成矿的时空演化及成矿系列(系统)两方面入手。成矿的时间域,就是研究不同时间长度中的成矿作用发展和演化规律。成矿的空间域,就是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中成矿作用条件及空间结构关系。在分析区域矿化的分带性和成矿的演化过程中,认识成矿的时间域和空间域是最基本的内容。成矿时间域的尺度。一般将成矿中经历的长时间尺度称为成矿时代,中时间尺度称为成矿期,短时间尺度称为成矿阶段。,第三节 矿(化)点及异常的调查与评价,什么是 矿点?,广义的矿点,是指具备成矿条件、显示矿产存在并具有需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地段。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矿点与矿化点应当有所区别。矿点是经调查工作,确定有矿石品位达到工业要求,但规模小于小型矿床的成矿地段或规模不清的成矿地段。矿化点是指在研究和工作程度上尚不能确定是否有矿产存在,但有成矿现象的地点。,什么是 矿点?,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此必须确定一个标准才易区分。未达到工业矿床规模的成矿地段,在地球化学方面可以按其富集程度划分为4级,即工业富集(达到最低工业品位以上)、成矿富集(达到边界品位)、矿化富集(接近边界品位至出现明显的矿石矿物)、地球化学富集(超过背景值的异常区)。结合规模大小,可以划分为矿床、矿点、矿化点和地球化学异常等4个级别的成矿现象出现地。此外,对于某些地球化学异常区,如发现铁帽、蚀变带以及古人采矿遗迹地,也常称之为矿化点。,矿(化)点的检查与评价,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研究已知矿(化)点,发现新的矿(化)点是一项基本任务,其目标是为了发现新的矿产地(矿床或矿体),扩大本区的资源储量,提高资源的研究程度。矿(化)点调查主要包括对矿(化)点产出地段成矿地质背景的调查和评价,对矿化地段的地球化学勘查,对区内一些重要成矿现象出现地进行解剖,在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探测新的矿体(隐伏矿体),矿(化)点的成矿地质环境调查-1,矿(化)点的主要调查内容与典型矿床调查内容的要求大体相同,仅仅是在系统性和定量性上有所差别。必须尽量准确的确定矿化的成因类型、产出层位、矿化类型及含矿性,调查矿化地段附近是否有岩浆岩出露。沉积岩系中的矿(化)还应调查主要岩石组合,是否出现火山岩层位,附近还有哪些矿化现象。同时要调查已知矿化现象的主要控矿因素等地质背景要素。对控矿因素的分析仍应从层位、岩性、构造、岩浆活动、矿化期次、推测成因等方面,尽量系统调查。,矿(化)点的成矿地质环境调查-2,在对单个矿(化)点及成矿现象调查时,应尽量把握区域成矿的时间域和空间域特征,运用从已知矿床获得的成矿规律,对矿(化)点进行分析;运用数量更多、空间分布更广的矿(化)点及成矿现象,补充和验证已获得的成矿规律认识,从而加深对区域成矿的认识,提出更多更具体的成矿标志。对区内所有矿(化)点的成矿背景的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些矿(化)点进行对比、分级、筛选,以确定需要进一步工作、有前景的矿(化)点。通过工作,评价其是否有投入初勘、详勘的必要性。,矿(化)点工程揭露和地质测量 -1,对于具有成矿前景、可望达到工业矿床规模的矿点,或者具备成矿条件但基本成矿要素不清和矿化规模不清的矿化点,需要工程揭露和地质测量。(1)工程揭露。工程揭露是为了直接观察矿化的规模、连续性和获取矿化体赋存条件信息。主要是对表土和风化物的剥离,一般只用探槽和浅井工程揭露。在设计工程之前,通过踏勘或路线剖面调查,完成对该地段的地面地质草测,编制地质简图、剖面地质图等。对每一个工程需进行编号、采样,其要求与矿床勘探要求相同,矿(化)点工程揭露和地质测量 -2,(2)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结合地段的工程揭露,进行一定比例尺的剖面地质测量和地面地质测量,其比例尺一般要大于1:1万。进行地质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矿(化)体的形态、产状、矿化强度、矿(化)体规模等一些定量数据,进一步总结矿化体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预测和分析矿体的可能规模。地质测量的主要工作有:查明矿(化)地的主要地质特征,完成相关地质图件。采集矿石及围岩样品,确定矿石、岩石类型、矿物组成、矿石品位、有用组分和伴生组分、有害组分、体重、元素赋存状态等参数。测量和研究矿体出露长度、平均厚度、延深情况,测量矿体的产状、形态、埋深和剥蚀深度。概略推算矿床的预测储量。提出评价结论或进一步工作建议,新疆巩留其那尔萨依铜矿点,老矿点调查,1号铜矿体,老硐调查,岩石地化剖面,物探剖面,矿点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岩性为英安质凝灰岩。控制铜矿体长约800米,宽0.515米,平均宽约7米,在走向上呈膨大,尖灭的透镜体状,走向 150160o ,表现为孔雀石化、黄铁矿化、硅化、黄钾铁矾化,铜品位0.622.92,平均品位为1.32,金品位1.67 3.8810-6 ,平均2.3410-6 。,重新圈定矿体,扩大规模,古采矿活动的调查,众多矿产地的表层都发现有古代或近代人类冶炼、采矿活动的遗迹,包括地名、老矿坑、旧矿硐,炼精、废石堆等。许多矿床的地名本身指示了曾有过采矿活动,如银硐沟、铅硐山、铜厂坡等,多数小地名在1:5地形图上都有反映,应予注意。更直接的标志是老矿坑、矿硐等,更应重视。在矿(化)点调查中要研究这些矿坑、矿硐的地质位置,准确将其标识在地质图上,对仍可观察的坑和硐,应进行地质编录,或按地质观察点的要求调查,详细填写卡片,并进行素描或照像。如果仍残留有少量矿石或矿化体,应采集样品。对整个测区多种古采矿活动空间分布及地质背景的调查分析,是矿产资源调查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矿床周边地区的调查,矿床周边地段无论是否有矿化露头,都应当给予重视,因为这些地段是成矿概率最高、且找矿最有希望的地段。调查重点一是已知矿体的走向延伸部位,另一是已知矿体的深部。前者可能发现新的矿体或矿段,后者可能发现隐伏矿体。对矿床周边地区的调查,主要依托对已知矿床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研究,并对这些地段进行必要的工程揭露和地质研究。大多数的矿床勘探工作,其范围都是有限的,在延长和延深部位,或布置工程密度变小,或无勘探工程,因此可以布置一定的揭露工程和探矿工程,包括物化探层析法、测井法等。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综合分析上,完成对隐伏矿体及侧伏矿体的预测,矿化地段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特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地、物、化、遥多手段找矿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是对一个区域矿产资源地综合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成矿的地质标志,如广义的铁帽(次生产物)、石英脉带、蚀变带,以及抗风化的原生矿物等都是有意义的。地球化学标志更为广泛,有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水化学、地气等异常,地球物理标志包括磁法、电法、重力、放射性等异常。遥感成矿标志是近年来不断总结和认识的一些新标志,在多波段遥感信息中,容纳了大量成矿信息,可采用影纹解释、光谱解释、似彩色合成等方法,建立一个区域的遥感解译系统,其中包括成矿解译系统。,矿化异常的检查与评价,矿化异常包括多种地质异常(蚀变、铁帽、石英脉带等)、化探异常(分散流、水化学、次生晕、地气等)、物探异常(重力、磁法、放射性等异常)以及遥感异常。最为重要的是1:20万至1:5万地球化学异常、重砂异常等,属于必须调查和评价的异常。其他类型异常只需对其有代表性的作出分析和评价即可,第四节 典型矿床调查,典型矿床调查的意义,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对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是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还需分析矿床成因,总结主要的控矿因素,最终确定该矿区在区域矿产资源中的经济地位及找矿意义。调查工作可分矿床、矿体和矿石三个层次进行,各层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不同。“矿床”这一基本理论和经济单元,即有成因意义又有工业意义,因而既要重视对成矿地质环境及成矿机制的调查,也要重视对矿床的各项工业指标的调查。对矿体及矿石层次的调查,重点应放在工业指标上,但不应忽视宏观和微观的成因信息。,矿床地质调查,通过对矿床(矿区)普查、详查、勘探及研究资料和文献的收集、分析,获得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含矿地层、容矿岩石、变质变形、岩浆活动、控矿构造、矿化强度与分布等方面。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必要时进行一些研究性地质测量,动用一定的揭露工程,对典型意义地段进行解剖,采集和分析一些代表性样品,进行微观研究。最终在区域对比和类型对比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标志,参与建立矿产资源评价系统。,矿体调查-1,矿体规模调查:表示矿体规模的主要指标是储量,即矿体的矿石量或总金属量。矿石量是由矿体体积与矿石的体重求取的。而体积即指矿体的几何形态。对于形态复杂的矿体,在勘探学上常常可以划分成一些相对较规则的几何块段(矿块),并通过求各块段体积之和获得矿体体积。 实际上最困难的是确定矿体的几何参数。矿体的厚度一般可以通过勘探工程揭露而直接获取。由于矿体一般被埋藏于地下,地表出露线仅仅是一部分,要确定矿体的沿长和延深,必须由勘探工程来揭示,矿体调查-2,矿体形态调查:矿体的自然边界是十分复杂的,所为矿体的形态是对自然形态的一种模糊化或几何化。矿体的形态往往与其成因有一定联系。矿体的形态类型可以按照矿体的几何形态参数特征来划分。第一类为等轴状矿体,即三维有限的几何体,一般分为矿瘤、矿巢、矿囊,有时也有短透镜体或扁豆体。第二类为二维有限的几何体,最典型的为柱状体、筒状体或管状体。第三类为一维有限(厚度)的几何体,即板状体(矿层、矿脉)或长透镜体。应当认识到,矿化体的形态与容矿岩石的形态基本一致,而矿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矿体形态时,实际上往往模糊了矿化部分与矿体部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论,矿体调查-3,矿体产状调查:调查内容一般包括矿体的空间展布、矿体的埋深,以及矿体的剥蚀深度等。此外,从成因学上还往往包括矿体与母岩的关系,矿体与成矿流体通道(导矿)和聚矿构造的空间关系等。矿体的空间展布可以用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来表征,但对于二维形态矿体,还有侧伏角和倾状角等参数,二者与真倾角之间有一定的几何关系。另外,对于受到强烈褶皱变形的矿体,其产状更为复杂,需要用更多参数来确定。矿体的埋深也是需要判定的重要参数。一般在一个区内可以获得矿体出露的最低标高与最高标高的参数,二者之差即为矿体的埋深。大多数情况下要确定出露矿体的埋深参数,矿体调查-4,矿体数量调查:对于一个矿床来说,达到工业品位的部分称为矿体,而达不到工业品位的部分称为矿化体。不同矿床其矿体数量差异很大。工业矿体即指品位与规模均较大的且具开采价值的矿体。因此,应当对这一类矿体在研究中给予特别的注意,并详细收集其文字、图件、工程、化验等资料,矿体调查-5,矿体变化性调查:研究矿体品位、类型、厚度、形态、规模和产状的变化性是矿体调查的主要任务。研究变化性时,常从变化性类型(连续有规则和断续无规则等)、变化程度(相对变化幅度)、控制变化的因素等方面入手。可以用许多变化特征值来定量表示,包括统计曲线、统计参数以及数学模型等,并以此划定矿床的勘探类型,矿床地球化学调查-1,矿物(含矿物对)中微量元素、特征元素含量调查矿物(含矿物对)中微量元素、特征元素含量是标型矿物的判别标志,也可用作矿物地温计、地压力及微量元素地温计、地压计。矿物地温计、地压计是利用矿物中特征元素含量测量而计算其温压参数的。此外,还有结构温压计,即矿物相转变温压计和某些元素占位温压计等,矿床地球化学调查-2,流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调查一般主要指矿石气液包裹体中流体的元素含量,对地热水等则直接采取流体样品。这些流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离子、气体)的含量及组合,既可以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又是重要的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信息,可以计算流体的pHEh以及热储温度,矿床地球化学调查-3,同位素调查包括各种类型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34S、18O、13C、D、30Si,14N等)和放射性同位素(母体U238、U235、Th232、K40、Rb87、Sm147等,子体Pb210、Pb212、Pb206、Pb207、Pb208、Pb204、Ar40、Ar39、Ar36、Sr87、Sr86、Na143、Na144等)。它们可以用作分析系统的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判别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同位素平衡温度、古盐度、Ph-Eh值等),也可用于进行同位素测年及分析地质体的演化等,矿床地球化学调查-4,各种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调查研究成矿元素的丰度及元素组合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获得趋势性、相关性、分带性等规律,也可以用作判别物源、形成条件等。稀土元素可以通过分配型式(配分型)及其主要参数如Eu、Ce、REE、LREE/HREE等来判别物源类型,分析演化条件及过程等。,矿床地球化学调查-5,有机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近年来,有机地球化学不仅用于研究有机矿产,而且大量用以研究金属矿产的成因与形成条件。主要有机化学参数有总碳、有机碳、氨基酸含量,H/CO/C比值及相关参数IH、IO,与烷烃碳数分布相关的参数CPI、OEP等,氯仿A(可溶沥青)的族组成,重要烃类含量等。它们可以判别物源、古地理环境、成熟度等,矿床地球化学调查-6,矿物包裹体一般可分为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矿物包裹体研究可以获得温度、压力、密度、流体类型、成分(如气体类的CO2、CO、CH4、H2、N2等;离子成分如Na+、K+、Ca2+、Mg2+、Cl、F、SO42、CO32、HCO3等;固体矿物成分如石盐、方解石、沥青等)、pHEh、等信息,Generalized model of VMS-producing hydrothermal system,焦家式金矿床综合地质异常模型,第五节 资源远景及潜力评价-1,认识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标志,对已知矿床的远景作出预测,对重要矿点作出远景评价等,这些都是资源远景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对区域内资源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它们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开发利用对策,是资源潜力评价的中心任务。,控矿因素研究 -1,选择判别控矿因素系统。控矿因素,即成矿的控制因素,是在对区域各种成矿条件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与成矿空间、时间和成因的相关程度以及各种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内在联系而确定的。根据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可以划分出时控、层控、岩控、母岩控矿、构造控矿、深部控矿、保存程度等多个因素。时控性,指区域成矿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划分为一定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期。层控性和岩控性,指区域矿化受一定地层层位和岩性的控制,而这种层位是在一定沉积建造中,具有特殊的岩石组合和层序,反映了一定的沉积相及古地理环境。,母岩控矿,主要指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其中岩浆岩成因类型和演化性质及程度最为重要,而岩浆形成和侵入喷出的构造环境(时间和空间)又对类型和演化起制约作用。构造控矿,包括构造形式控矿(控矿空间),也包括构造系统控矿(构造热事件)及各种构造界面的控矿(不整合面、接触界面及火山机构)。深断裂控矿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重要控矿因素。深大断裂,尤其是超壳断裂是成矿动力、流体及深部物质集中区,是各类地球化学的急变带,也是矿产的集中区。保存程度是决定矿产是否存在的最后一个要素,决定于其埋深、剥蚀深度、氧化程度等。,控矿因素研究 -2,成矿规律研究,成矿规律指区域成矿在时间上、空间上、共生关系上及系统性方面的规律性。内容包括成矿时代、成矿期、成矿阶段的确定,成矿域、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的划分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矿床成因类型及其共生关系,成矿作用系统及主要成矿作用类型等。成矿是一种成矿物质在地质过程中的地质地球化学聚集过程,总结这一过程的时间、空间、成因等系统的特征,就是成矿规律。在矿产资源调查中,对成矿规律的研究贯穿始终,最终的成果除文字外,主要用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图等图件表示。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图要求反映区域矿带、成矿区、矿田等的范围及空间结构,不同规模的矿床、矿点、矿化点、各种成矿现象的空间位置及空间分布规律;各种控矿因素及其与矿化的空间关系等,中,国,阿克泰佩银矿 2.5万吨与我国保有独立银矿总储量相当,穆龙套金矿 5000吨与我国保有金矿(1300个)储量相当,卡尔马雷克铜矿1000万吨以上为我国(933个矿床)保有铜储量的1/6,干谷金铂矿床金1350吨铂族1000吨相当于我国铂族保有储量3倍,中亚邻国典型超大型矿床探明储量,中亚蒙古构造成矿域古生代为主;多陆块拼合造山多次增生和中新生代山盆耦合,成矿预测,矿产预测是根据成矿的控制条件及已获的各种成矿标志,对区域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其预测结论主要反映在成矿预测图、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说明等成果中。其方法比较常用的是地质预测与统计预测法。统计预测是将成矿条件和成矿现象数字化后,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预测的方法。进行这一工作时首先要建立数字化的成矿模型,这必须经过两步完成,即首先建立概念模型,再通过确定变量及权重,完成定量模型;第二步是划分预测单元,最后建立预测系统和确定远景区。在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时代,这种预测将会被广泛应用,资源潜力评价,资源潜力评价包括已发现或已勘探资源的可利用潜力评价,资源经济和社会潜力的综合评价。前者在调查的多项工作中已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经济社会潜力的评价。在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潜力评价中,首先要全面分析和确定评价因子,然后建立评价网络和评价系统,才能进行定量的评价。这些评价因子应包括自然因子系统(主要是地质条件因子和矿产经济指标因子)、经济技术因子系统(如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开采技术、选冶技术等)和社会因子系统(如效益、需求、地位、环境影响等)。在这一复杂系统中,包含了一些独立因子,也有一些仅为辅助因子,其中还有一些衍生因子。,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确定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因子的权重,通过等级和类型系统联系起来,就可以建立评价网络。每个因子按权重一般可划分为34级,一般划分到23级就能满足建立评价系统的要求。第二步的工作方法类似于统计预测,即将区内划分出一些不同等级的评价域,最小为基本评价单元,划分时应考虑尽量照顾到矿床区划单元。资源潜力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用图形表示,也可用文字叙述。根据这些科学分析,对区内多个单元进行以矿产资源为中心的经济区划,制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重点,(1)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任务和内容;(2)区域矿产类型调查;(3)区域成矿史调查;(4)矿(化)点的检查与评价;(5)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本章思考讨论题,(1)什么是矿产资源?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矿产资源调查的具体任务和内容是什么?(2)矿产(床)工业类型有哪几种?(3)成矿时间域的尺度有哪些?(4)成矿域、成矿带和成矿省有什么区别?(5)矿点的概念是什么?(6)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矿(化)点的检查与评价的内容是什么?(7)什么是成矿规律,成矿规律内容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