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港口发展与经营思想创新ppt课件.ppt
国内外港口发展与经营思想创新,经济管理学院,曲林迟,经济管理学院,1、世界港口的发展动态2、我国沿海港口的发展动态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4、港口经营思想创新介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与此相关,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有了重大改变。零库存的及时生产(just in time)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物流外包的趋势不断加强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也使全球范围内组织物流成为可能,而造船技术的进步则使这一可能成为现实。,上述两方面构成世界港口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经济管理学院,七个方面的变化,港口生产的市场化,港口服务的多样化,港口运作的高效化,港口规模的大型化,港口管理的科学化,港口运作的民营化,港口企业的国际化,经济管理学院,港口生产的市场化,自然垄断性,长期以来,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港口多由政府投资,政府经营,进而强化了垄断性。,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港口的竞争日趋激烈,迫使许多国家放松了对港口的垄断管制,代之以市场化的改革。,经济管理学院,港口服务的多样化,产销全球化,将运输纳入整个供应链,促进了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出现,港口作为全球运输服务的节点,正朝着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会聚的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港口服务的多样化,港口的服务也不仅仅局限于港区的装卸,而是不断地向内陆延伸,以提高多式联运效率,增强其作为综合运输连接点的竞争力,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运作的高效化,海运集装箱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作为远洋运输的发展趋势,对港口水深、岸边空间、陆地领域、装卸效率、集疏运连接提出更高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科技进步的加快,为港口大型化、装卸作业高速化创造了条件,港口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竞争异常激烈,注入新的高科技内容以提高集装箱机械的生产率是各港口经营者和港机供货商采取的措施和不断追求的目标。,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规模的大型化,近年来,随着船舶大型化的步伐加快,超过5000TEU、吃水在14米以上的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正在成为世界航运界的主力船型,由此引发了港口业建设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的新高潮。,一个第三代港口的大型集装箱专用泊位和航道的水深,至少在15 米以上,这已成为世界港口业者的共识。,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规模的大型化,在大型化的同时,世界港口业发展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货物吞吐量居前2 0 位的港口中,中国占9 个(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和香港、高雄)。,按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居前10 位的港口中,中国占4 个(香港、上海、高雄、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规模的大型化,世界港口发展重心向中国转移的结果,将导致亚洲地区枢纽港位置重新洗牌,形成新一轮围绕区域性航运中心的竞争。,经济管理学院,港口管理的科学化,港口管理两种模式,一体化模式(管理经营者同为一体),上下分离模式(管理者和经营者分离),设备港模式,地主港模式,经济管理学院,港口管理的科学化,港口管理两种模式,一体化模式(管理经营者同为一体),上下分离模式(管理者和经营者分离),一体化模式下港口经营政企不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上下分离模式有利于扩大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运作的民营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是港口投融资体制的转变,与港口管理日益采用上下分离模式这个变化相关的是港口作业的民营化趋势,即不再是由政府单一主导,而是多元化主体参与港口的投资、建设、运营。,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运作的民营化,各国政府纷纷降低港口的市场准入门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介入港口运作。,经济管理学院,港口运作的民营化,各港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承包、租赁以及参股、合资、独资与产权让渡等)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在港口经营中的决策权和支配权,而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政策法规上对港口的建设、发展规划与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学院,港口企业的国际化,随着港口规模大型化和港口运作民营化趋势的加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和运营管理者参与枢纽港的建设,港口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大型跨国码头企业集团加快在全球投资。,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新加坡港务局集团、马士基码头公司及铁行渣华港口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并都已进入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合资企业,香港第二大码头巨头现代货箱码头也明显加快了北上投资内地码头的步伐,经济管理学院,趋势一,港口布局将逐步脱离现今以欧美、欧亚、亚美三大主干航线为规范的国际枢纽港的传统体系,而出现一个新型的全球港口网络。 将由赤道环球航线中心港担当整个世界航运体系的核心层,这类中心大港的主要功能是环球越洋贸易货物,其航道与泊位水深应在18 米以上。一个由赤道环球中心港区域性枢纽港区域性喂给港组成的有主有次,网络完备的港口新格局,将使21 世纪的世界贸易货物以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运达目的地。,经济管理学院,趋势二,港口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全球20 强集装箱班轮公司已经订造5000TEU 以上集装箱船舶的数量达到111 艘,其中7000 箱位以上的船舶达到46 艘。不仅如此,从发展看,10000TEU 以上、吃水在1518 米的超级特大型集装箱船也有可能投入设计和营运。这必将迫使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际枢纽港的建设进一步向航道深水化、码头吨级大型化方向发展。,经济管理学院,趋势三,港口从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功能向集生产、流通、经济、贸易、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辐射中心发展,口岸管制逐步放松,扩大开放度,所在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管理学院,趋势四,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更突出,现代物流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洲际物流的助推器。由于港口一般处于城市的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其在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港口将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各环节的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成为全球贸易和运输体系网络中的大平台。,经济管理学院,趋势五,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大型和超级特大型船舶每天、每小时的营运成本非常高,能否使其全天候进出、装卸、安全顺畅、高效、低成本通过?运输物流的通关集疏、储运与配送等,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处理完毕?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保证。以条型码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必须成为新世纪港口管理的主要手段。,经济管理学院,趋势六,港口的公共安全及环保问题将更加受到关注。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口岸,事关港口所在国家和城市的命脉,在世界安全及生存环境正受到恐怖势力及环境污染威胁的严峻形势下,加强港口的公共安全及环保管理,应成为世界港口行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大事。未来港口将加大公共安全和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社会,海上贸易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并使港口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行业发展速度长期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从1991年到2003年13年间,港口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13年间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长13.15%,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长18.83%,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长更是达到33.60%,远高于同期GDP 平均9.15%的增长水平。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环境迅速提高,2001-2003年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长达到25%,成为推动港口业发展重要因素。,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相关系数高,尤其是外贸进出口。港口行业1998年出现负增长,同年我国GDP增长下滑到7.8%,外贸进出口出现绝对额下降,同比下降0.37%。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港口行业与外贸进出口和GDP同步增长。,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发展速度,集装箱吞吐量发展速度增长最快,成为行业发展的最突出特征。1991年到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7.31%,带动我国主要港口外贸货物进出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2.07亿吨增长到2003年的9.43亿吨,年均增长18.83%。13年间我国外贸货运系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15.24万吨/亿美元,下降到2003年的11.08万吨/亿美元,表明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改善。同时我国外贸进出口集装箱生成系数稳步提高,从1991 年的1.60千TEU/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60千TEU/亿美元。,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港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整体上看,我国港口供给能力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尤其是集装箱码头,实际吞吐能力远远高于港口设计能力。沿海主要港口公用码头完成吞吐量超过设计标准10%,集装箱码头长期超负荷运作,利用率达到130%。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结构区域化特征明显,导致我国港口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一些区域性大港地位更加突出,港口经营企业业绩大幅提高。2003年前5大、前10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66.96%和84.29%,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2004年行业增长速度将随贸易增长速度下降而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04年1-6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6773万吨,比2003年同期增长26.3%,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55752万吨,同比增长23.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66.4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3%,从增长速度来看,增速高于2003 年全年平均17.6%、20.19%、28.09%的水平。,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主要港口成为行业发展重点。与集装箱化趋势相关,我国港口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枢纽港的作用开始凸现。我国沿海大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具有优势,随着造船技术、海运公司竞争的加剧,国际集装箱干线班轮不断向少数大港集中。随着集装箱吞吐量逐渐达到规模,我国枢纽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2002年上海、宁波、广州、天津、大连、秦皇岛和青岛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口行列。不同港口之间业务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09%,但超过平均数的港口仅有上海港、深圳港、宁波港和厦门港。2004年1-6月数据显示,行业发展有所分化,深圳港、宁波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大连港2004年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上海港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1)港口行业发展特征,经济管理学院,(2)港口能力结构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沿海港口码头吨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中小型、通用型码头泊位数量偏多,大型、深水专用码头泊位不足。当前尤其表现在大型集装箱码头泊位严重不足。随着我国原油、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度增长,大宗散货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很快,大型深水泊位接卸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20万吨级以上原油、15万吨级铁矿石、10万吨级煤炭等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缺乏。 长江口、珠江口公共出海航道以及广州、天津等相当部分沿海港口航道水深不足,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经济管理学院,(2)港口能力结构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沿海港口的码头集疏运通道不畅,特别是近3年港口吞吐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矛盾更加突出。码头特别是集装箱码头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衔接通道不畅、通行能力不足,降低了集装箱运输的整体效率。铁路运输能力不足、车皮不足的矛盾普遍存在,在防城、湛江、青岛、日照和天津等主要依靠铁路集疏运的港口尤为突出,降低了港口的辐射能力,特别是向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经济管理学院,(2)港口能力结构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老港区功能有待调整。我国早期建设的沿海杂货码头对港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吨位小、专业化程度低,对新兴专业化运输需求适应能力较弱,从而呈现出结构性能力过剩与区域性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同时随着所在城市不断扩张,这些码头面临着与城市争夺发展空间的矛盾。需要结合港口所在城市规划,转变这些码头的功能,或通过土地置换使港口和城市获得必要的发展空间。比如:上海港、大连港的老港区均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面临搬迁与功能的调整。,经济管理学院,(2)港口能力结构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港口现代物流功能和信息化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港口的功能基本向以发展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港口功能方向转变,港口的功能、核心竞争力、组织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港口虽然已经认识到世界港口的变化趋势和物流发展方向,但功能基本尚处于第二代,积极向物流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完善第二代港口功能、向第三代港口转化对各种资源要求较高,包括扩大陆域纵深和堆场面积、提高EDI技术的利用以及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口岸综合效率等。如何迅速获取港口发展的要素,尽快融入物流业的发展,仍是我国经济发展对港口功能转换的迫切需要。,经济管理学院,(2)港口能力结构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港口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虽然发展很快,并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但由于集装箱码头能力不足、对大型船舶适应能力差、口岸效率不高等原因,我国港口国际竞争力很弱,国际中转集装箱所占比重很小。上海港不足1,深圳港约7,而釜山港国际中转量占30以上(2002年约300多万TEU),其中相当部分为中转中国集装箱。,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为了顺应世界港口民营化潮流,我国在加快港口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港口码头,特别是集装箱码头的民营化转变。上海港、盐田港、厦门港、福州港、宁波北仑港、大连港、连云港港和青岛港等均做了有成效的尝试。上海港目前绝大多数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都是由上海港务局和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合资的SCT公司完成。目前参股我国港口建设经营的外方主要是和记黄埔、招商局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等国际码头专业经营公司。而国内的两大航运企业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也在营口、太仓、锦州、大连、连云港等地合资建设集装箱码头。,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港口民营化原始驱动力之一提高港口的公共服务效率。政府是国有港口企业最终债务承担者,导致企业缺乏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动力。由于港口企业往往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弱化了客户不满意对企业形成的风险制约。港口民营化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病,推进政企分开,提高企业效率,改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港口民营化原始驱动力之二融资需要。港口的建设、运营与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港口提供公共服务的严重制约因素。港口民营化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港口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港口民营化原始驱动力之三技术进步与管理专业化。民营化是加快港口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有效途径。港口产业不断增强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决定了与跨国港口经营集团合作,对于当地港口技术进步和管理专业化,对于其融入全球市场至关重要。,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港口民营化原始驱动力之四自主决策,适应环境迅速。公有公营港口普遍存在着决策时滞问题,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港口民营化可以减少政府干预,使业主能够根据市场状况,迅速做出决策,赢得主动地位,获取竞争优势。,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一 出售资产。将港口或码头直接售予私营业者。有些国家限定中标的私营企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将港口的股权公开上市,以避免垄断。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通过招标形式分别将几个码头出售给国内外公司。,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二 码头出租。可以将现有场地和设备一起租赁,也可以由租赁人投资进行场地扩建和设备添置,港务当局只负责监督管理。跨国海运集团多采用租赁码头方式,一般租期较长,约在25-40年之间。这样初期投入较少,只需对原有码头装卸设备进行更新、改善管理水平即可。,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三 出售股票。将码头的股票公开上市,使之民营化,成为公众公司。,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四 港务当局改制为“港务公司”,成为一个独立法人实体。新加坡于1997年进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来政企合一的港务局分为新加坡海运与港口局(MPA)和新加坡港务集团(PSA)。海运与港口局主要处理港口和海运方面的管制和技术问题;港务集团由原来的法定机构转化为一个商业机构,承担港口投资和经营职能。,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五 合资方式建设和经营港口。与相关企业、外资单位或私营业主成立合资公司,以合资方式建设和经营港口。港口当局提供土地岸线、水下设施、后方集疏网络并折算成股份,合资方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一般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合作经营,共同发展。例如,和记黄埔与上海港务局合作经营上海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局投资参与大连、南通、太仓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六 租赁开发土地。码头经营业主租下一块邻近港湾的土地,然后负责承担其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全部开发费用。,经济管理学院,(3)港口民营化开始起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的操作策略之七 采用BOT方式。某个私营商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后,把产权无偿转交给政府,再由政府以象征性费用租给原投资者去经营。这是国际上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比较常用的融资手段,一般经营期限较长。这样做的益处就是在开发新的港区时可以顺利解决融资的难题,同时能夠在短时期内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经济管理学院,(4)竞争程度加剧,目前沿海省市率先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以港兴市”战略,把港口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特别是中央管理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原则上交由港口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港口企业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并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将有力推动港口企业的规范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学院,(4)竞争程度加剧,产业政策的支持成为促进我国港口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港口经营市场化的直接后果是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我国已规划了20个沿海“主枢纽港”,仅在环渤海地区就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5个“主枢纽港”;珠江三角洲地区(含香港、澳门)共7个“主枢纽港”,区域密度之大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不同区域港口之间的竞争将随着经营者市场意识的加强而日趋激烈。,经济管理学院,(5)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整合,今后我国港口行政管理的框架体系是: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港口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港口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法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本地区的港口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法规;港口所在城市人民政府港口主管部门负责按照“一港一政”的原则,依法对港口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学院,(5)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整合,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港口行业的行政管理,有利于港口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经营、走向市场,有利于我国港口事业不断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学院,(5)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整合,我国港口政企分开后,正在导致新型港务集团的形成,正在摆脱地区限制,正在出现本国大型港务集团实施跨地区收购兼并其他港口企业的资本扩张。如上海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正在实施“长江战略”,已经与重庆港合资经营“港九物流”,与武汉港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与南通港签订了“建立战略联盟”的全面合作意向,并正在与沿江和沿海其他港口洽谈合作,旨在建立自己的集装箱内支线网络。这种发展动态有利于改善我国港口企业资本结构,促进港口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经济管理学院,(5)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整合,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合理的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形成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香港、深圳、广州、湛江、防城港等港口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港口群,长江三角洲与东南沿海区域港口群,华南区域港口群,西南海域港口群。沿海四大海区港口群协调发展、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经济管理学院,(6)港口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港口发展正面临需求快速增长、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的有利条件,本世纪头20年将成为我国港口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各港应清醒看到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港口综合功能、改善港口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挑战,并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发展战略,迎接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上海被推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海尽快建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城市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995 年12 月8 日,中央领导批示指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1996 年1月,国务院领导在沪召开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负责人会议,正式启动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从1996 年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逐步推进 。,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一是加强领导。1996 年5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成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的各项工作。,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二是提升航运服务功能。1996 年11 月,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同组建了上海航运交易所,在政策研究、信息发布、运价报备、运价协调、集中报关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三是加强江浙沪港口的协调,集两省一市之力共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1997 年9月,交通部和江浙沪共同组建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对上海市吴淞口以下、江苏省南京长江大桥以下的长江水域以及浙江省宁波、舟山地区水域内已建集装箱泊位和规划建设集装箱泊位的深水岸线进行统一管理与协调。,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四是加快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扩大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19972003年间,先后完成改建外高桥一期,新建外高桥二期、三期和四期工程,启动外高桥五期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五是先后启动深水航道工程和深水港区工程建设,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瓶颈问题。19982000年,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2002 年6 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六是集聚航运要素。吸引班轮公司、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和国际货运公司来沪开设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增设航线航班。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先后落户上海,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七是推进口岸“大通关”改革,进一步改善口岸环境。2002 年底提前实现“大通关”目标。2003 年底在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下,正式启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试点。,经济管理学院,(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八是启动口岸电子平台建设,推进港航、海关、国际经贸等部门之间的EDI 联网运作。,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洋山港区项目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工程。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大的港口建设项目,也是上海最大的单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洋山港区总体规划为依托大、小洋山岛链形成南、北港区,港内水域为单一通道方案。规划至2020 年,北港区(小洋山一侧)可形成10 多公里深水岸线,布置30 多个泊位,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300 万标准箱以上。从远景看,洋山港区发展潜力巨大,总体规划共可形成陆域面积20 多平方公里,深水岸线20 余公里,布置50 多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年吞吐能力2500 万标准箱以上。洋山港区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港区工程、东海大桥和芦潮港配套辅助区等三个部分。,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1 )港区工程码头线长1600米,5 个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 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220 万标准箱; 港区陆域面积约1.53 平方公里。,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2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客运码头东侧约4 公里处,终于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城子山,总长约31.5 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 米,设计行车速度80 公里/ 小时,年通过能力500 万标准箱以上。大桥通航标准为5000 吨级,通航孔净空高40 米。,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3)芦潮港配套辅助区布置于东海大桥登陆点附近,相对独立,其主要功能是为洋山港区配套服务。上海深水港物流园区位于南汇区芦潮港东侧,由东海大桥与洋山港区相连,是洋山港区的配套服务区和临港新城的物流服务基地。2003 年5 月,上海市规划局明确了深水港物流园区的结构规划。8 月,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推进的物流园区之一。深水港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用地13 平方公里,并预留发展用地8 平方公里,最终规模达21 平方公里。园区将划分为港口生产及辅助区、铁路换装区、内河中转区、物流服务区、口岸服务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其中一期规划3.58 平方公里,项目已于2003 年9 月正式立项。,经济管理学院,(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已于2002 年6 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05 年底建成投产。目前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03 年底,累计完成投资62.4 亿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其洋山深水港区建设的启动与进展,开创了我国相邻城市优势互补、联合建港的新模式,创造了远离陆地建港和今后陆岛联动营运、港城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创造了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的港口投融资体制新路子,意义十分深远。,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21 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将与贸易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并存,国际贸易将持续增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在进一步激活港口功能的拓展; 上海成功取得2010 年世博会举办权,将成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上海港在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国内外形势总体上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此同时,东北亚地区港口之间围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十分激烈,上海港老港区改造和功能置换的任务也很艰巨,挑战与机遇并存。,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围绕2010 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这一目标,上海港正从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一是加快以洋山港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洋山港区一期及后续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和三期工程,外高桥港区五期及后续工程等; 建设好港口集疏运系统,尽快实质性启动浦东铁路和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项目,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综合功能。其中,2005 年要完成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并启动后续工程,争取2010 年使洋山港区形成码头岸线总长10000 米左右,合计30 个左右大、中、小型集装箱泊位的规模。,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二是抓紧进行洋山港区建成后的港口行政管理和口岸管理架构,做好集装箱干支线网络设计和各项生产运营准备,形成以洋山港区为龙头,与各港区在科学分工基础上的有机衔接和互相联动,尽快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三是加快形成世界一流港口的软环境。上海将按照管理定位上高起点、高标准,职能行使上全覆盖、全方位,管理结构上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为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港口管理体系而努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制定和完善上海港口管理的法规和政策框架。继续推进口岸改革,推进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的试点工作,并积极争取自由港政策,拓展国际中转业务,提高上海港的国际中转地位; 降低口岸综合商务成本,实现口岸信息化建设统一协调、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和集中处理,提高口岸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四是进一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要大力拓展在船舶管理、船舶经纪、船舶保险、国际海事诉讼、国际海事仲裁、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在航运要素市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推进国际船舶代理、外轮理货、船舶拖带、船舶供应和引航服务的改革和改进,提高对中外船公司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力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要建设好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核心的现代港口物流平台。要以提高货物通过效率作为吸引船公司和物流的重要手段,将运输和辅助服务物流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上海港口现代物流的重要举措; 重点抓好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上海港口与航运市场不仅对外国企业开放,也包括对国内企业开放,欢迎和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上海港口建设,参与港口经营。要加快积聚航运要素,争取更多的国内外航运公司到上海落户。同时,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建成世界性跨国码头经营公司为战略目标,加快企业制度改革; 继续加大资本扩张力度,推进“长江战略”,并适时地走出国门,实现在国际范围内配置港口资源。,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六是加强科技兴港的力度,重视港口人才培养,提高港口创新能力。要建立港口创新机制,形成全港创新和研究的良好风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组织科技攻关,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不断提高港口的技术含量,提高上海港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能力。拓展港口信息网络,加速上海港航EDI 平台的联网运作。要从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培育具有大局意识、竞争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港口与航运管理队伍。培养和吸纳具有现代意识、创新观念和高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港口经营人才。,经济管理学院,(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展望,七是加强与江苏和浙江港口的合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共同组成。上海将通过与江浙港口的密切合作,共同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相互配合,优化配置长三角地区港口资源,建设层次清晰、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港口群; 重点建设好以上海港为主、包括宁波港和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由宁波、舟山等港口组成的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组成的江海物资转运系统。通过共同努力,增强长三角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第三代港口的概念,1992年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经有过阐述。第一代港口以单一的货物装卸为特征,是水陆运输的转换点。第二代港口以临港工业为特征,成为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进出海通道。第三代港口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工业化大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综合物流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经营联盟化、港口建设深水化、码头生产专业化、生产组织集约化、智能化等新特点,快速地推动着港口成为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国际贸易综合运输中心和后勤基地。,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代港口特征之一第三代港口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它已实现了两方面的转化:一是第三代港口的运输方式从单一的车船换装转化为国际集装箱门到门的多式联运,二是第三代港口的服务内容由简单的货运生产转化为综合物流服务。,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代港口特征之二第三代港口是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商务中心,它以繁荣的国际贸易为动力,以集装箱的多式联运为基础,以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为载体,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务、保险、金融、信息等服务。因此,第三代港口不仅是一个航运中心,也是一个区域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商务中心。,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代港口特征之三第三代港口是区域性的信息中心。随着港口商业功能的充分发展,港口需要高效传递大量与物流有关的信息。港口用户和港口各联检部门以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联系,使港口成为其辐射范围内的信息中心,信息量的高度聚集,必将会辐射和带动周边及世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第三代港口代表着当今世界港口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水平,是我国沿海港口的发展方向。,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打造第三代港口的观点之一:可以实现跨越第二代港口的跳跃式发展。世界港口发展史并未表明第二代港口是第三代港口必经的发展形态的规定性,所以,港口可以同时向第二代港口和第三代港口形态演化,并且可能跨越第二代港口的成熟阶段,直接发展成为第三代港口。,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打造第三代港口的观点之二:打造第三代港口必须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集装箱运输资源是沿海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性资源。 谁占领了区域内集装箱运输的高地,谁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领先优势。,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打造第三代港口的观点之三:要深刻认识港口的资源配置功能。港口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吸引外国资源,在港区后方陆域配置形成国际性、区域性加工基地和配送中心;吸引国内优良资源,在港区后方汇聚形成连接内陆的经济增长点;吸引城市优势资源向临港地带集中,形成面向国内外的新兴产业群;通过枢纽的辐射和集疏运网络布局,推动港口所在城市的产业资源向腹地配置。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由跨国公司内部的国际分工导致的“要素输出”,进一步加大了海运和港口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动作用。,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打造第三代港口的观点之四:要充分认识港口现代化与建设第三代港口的联系和区别。第三代港口是港口发展的一个高级形态,是从港口功能加以定义的。第三代港口要求港口在生产、管理上采用先进技术,实现高度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因此,第三代港口肯定是现代化的港口,甚至是未来的港口、但现代化港口未必就是第三代港口,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现代化是一个赶超的过程、动态的过程。世界上有些港口专为临港工业服务,它们都实现了装卸高度自动化, 但它们从功能上说属于第二代港口范畴。 朝第三代港口的目标奋进,应围绕完善港口功能,提高航运、物流、金融、保险、船代、货代、咨询评估、工商、法律、信息等综合服务的现代化水平。,经济管理学院,(1)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打造第三代港口的观点之五:应当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腹地物流体系的建设,实现港口经营的腹地空间网络化、 要通过成立区域港口间的某种协议组织,推进区域港口的集团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