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对韩IT产业结构及其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docx

    • 资源ID:1907158       资源大小:111.7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韩IT产业结构及其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docx

    辽 东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对韩产业结构及其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审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0年5月25日 辽 东 学 院 独创性说明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_ 日期: 摘 要关键词: :目录摘 要I一、中国产业发展概述1(一)中国的产业11中国产业发展现状12中国产业发展途径2(二)中国产业人才市场分析41中国产业人才市场的缺陷42中国人才市场优势4二、韩国产业分析6(一)韩国产业发展现状6(二)韩国产业竞争力分析81韩国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分析82韩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9(三)韩国产业存在的问题91韩国产业整体下滑92韩国本土失宠凸显困局侧影103韩国业呼吁改革10三、对韩产业结构分析12(一)对外产业的发展趋势12(二)产业外包在我国的发展12(三)对韩产业的发展路径一三四、对韩产业人才市场分析16(一)韩国产业的人才策略的启示161走产业与教学结合之路162高校与企业合作针对培养173教育体系迎合人才市场需求一八(二)对韩产业的人才需求类型19(三)对韩产业人才策略201创新人才与创新人才培养202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21结 论24参 考 文 献25致谢26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x使用授权书27一、中国产业发展概述(一)中国的产业1中国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电子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其中收录音机、电话机、彩电、彩管、音响设备、和一些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对于整个中国行业市场,即将过去的2009年是非比寻常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世界经济触底企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9年年初,中国政府为扩大内需、改善经济,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之后陆续发布了包括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物流业、有色金属业等共十大重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事实上,政府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除了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增加投资与消费,阻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长远目标应该还是希望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科技创新、兼并重组来最终实现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产业提升和优化布局,从而使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真正做大做强1。结合去年3月份政府正式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信息化和各行业应用融合发展的发展方略,可以看出,在企稳回暖的经济大势之下,中国行业正酝酿着整体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与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可以看到,随着各产业振兴规划的逐步落实,各行业用于基础设施、网络系统、数据存储、容灾备份及系统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得以不断放大。从行业层面来看,除了传统的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信息安全之外,3G、医疗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正在成为2009年行业市场新的爆发点;从应用热点来看,智慧、智能、融合、绿色、移动互联等关键词已成为诸多行业解决方案的主打要素。整体而言,金融、电信、能源、政府、教育等传统行业依然是中国行业市场的采购“大户”,而医疗、3G、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等行业信息化建设也逐步开始阔步快跑,并在局部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基于方案专业性、功能丰富性、系统稳定性、应用成熟度、方案满意度等综合指标,“2009年度影响力”之行业篇共评选出10个各具特色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主要分布于金融、电信、医疗、电力、教育等热点行业,其成功部署与应用对于各自所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别具有一定意义的示范与推广价值。包括针对医疗行业的“智慧的医疗”、针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智能”、惠普针对金融行业的弹性架构、针对电力行业的统一通信、联想针对教育行业的远程灾备系统等在内的10个行业解决方案,不仅反映了2009年中国行业市场的热点与变化,同时也部分预见了2010年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走向。2中国产业发展途径从产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加工制造和配套能力方面,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还不占有优势。当前,中国成为世界性的产品加工制造基地的特征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沿海发达地区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广东、福建、江苏等八省市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到全行业的85以上。其次,三资企业对产业拉动作用名列其他经济类型之首。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全行业的56和45。全球知名跨国电子企业几乎均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有的企业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厂。可以看出,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上,有利于竞争的趋势非常明显。第三,中国产品配套能力加强,专业化的配件企业专而精,规模也非常大,符合国际标准,有利于整机企业降低集成成本和流通成本,增强竞争力。也就是说,整机制造商也愿意到中国来开办工厂。第四,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强。支持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的研究中心不断涌现,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产品研究中心和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了产业的稳定发展。应该看到,国内企业尤其是沿海的三资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加工方式主要是贴牌生产(、),产品多为低端产品,出口的比重很大,但高档次的产品还不是很多。不过,从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已经愈来愈向高端逼近。实际上,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信产业链中的位置是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具备全方位优势,我国产业只有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有所作为。我们在资金、技术和品牌方面仍居于弱势,尤其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品牌优势方面,我们只能说在涌现着自己的品牌,真正在国际上能够具有竞争力的非常强大的品牌还非常少。全球化的竞争要求我们的企业要么第一,要么第二,否则难以生存。在世界产品市场中,尽管很多产品印着“ ”,可是大部分都是贴着国际跨国公司的品牌。我们在品牌上的弱势是明显的。我们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产业基础、相对廉价的熟练工、庞大的本土市场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我们的人才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信息产业的技术人员源源不断,相对国际人力资源市场来讲价格还比较低廉。在逐渐清晰的国际分工中,我国产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对我们来讲,最现实的是要占据加工制造这一环节,在制造中跨越。这应成为我国产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强调,信息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在高精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没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做后盾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我们要务实地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着眼21世纪长远发展,我们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以大公司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上下游协调配套的产业群体,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品牌、有核心产品、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成一批面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产品生产加工中心,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性的电子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中心。作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的工作思路是: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从规划布局、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市场准入及监管、推广应用、信息引导和组织实施国家级重点工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行业管理体制,努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把推动竞争作为一种调控手段,作为一种调控工具,也就是要逐步打破垄断。第二,在更深更广领域中推进业的对外开放。疏通招商引资渠道,有针对性地吸引更多外资在国内投资办厂,争取为国际大公司做、,以积累资金,提高管理水平。要努力扩大出口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办厂,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要坚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使跨国公司感到到中国发展信息产业没有障碍,也要使我们的企业感到走向世界没有障碍,信息产业部应该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第三,调整企业结构,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海内外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要重点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生产管理流程,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信息产业部要经常发布一些指导性信息,通过经济手段推动企业整合,要看苗浇水、扶强扶优,选择竞争力强的企业进一步给予支持,培育其国际竞争力。第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引进核心技术,积极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装备和产品的能力,构筑国家信息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平台。同时,要大力培养具有一流水平的人才队伍。信息产业部正在积极地采取一些方式和方法来培育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积极推动、参与和引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大力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2。(二)中国产业人才市场分析1中国产业人才市场的缺陷(1)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 全球产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根据2006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1000多名中高级主管的调查显示,中国代表大规模的快速增长市场,对信息技术网络人才的需求最高。中国的局域网覆盖率仅为28%,大量企业急需网络技术人才。而且中国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而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2)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人才流失严重人才面临全球范围的短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人才更趋严峻。首先,发达国家利用其综合优势对我国人才争夺激烈。二战后,美国从世界各国吸纳高级专门人才超过50万人,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是中国人。2000年,美国从海外引进1一五95名持有1B签证的高科技人才中,中国就占到10。近年来美国又提出在未来10年至少需要从国外招揽100万高科技人才,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推出各种优厚的移民、留学政策等,以吸引别国人才。其次,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设立研发机构、成立学院和培训机构,出现“零距离”人才竞争,加剧了人才在本土的流失。2中国人才市场优势当人们评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才结构特点时,总会提到中国这个最大的人才基地。中国拥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和相对较低的薪酬待遇,也拥有很多基础设施(水、电、宽带网络等)齐备、适于投资的城市。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国西部的一些城市中,软件企业的运营费用和劳动力成本都非常低廉。借助成本上的优势,这些城市中的软件企业显然能更容易地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中国人才市场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数量和成本。中国的学生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十分优秀,他们在逻辑思维、应用数学、计算机算法、编程语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天赋。中国程序员谦虚好学、不畏辛劳的工作精神也经常得到国外同行的赞许。这些都是中国软件人才内在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助于增强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微软公司之所以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在北京,除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比尔盖茨和微软领导层看到了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微软公司希望利用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设成为亚洲最好的研究中心。事实上,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数百位专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学者。在微软研究院中,有许许多多来自中国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为新技术的研发和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成功充分的证明了中国在行业的潜力3。二、韩国产业分析(一)韩国产业发展现状韩国的产业可以分为3部分:设备、通信服务和软件。设备包括信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显示器)、通信设备(如电话、手机和网络设备)、广播设备,如卫星视频接收器,和电子器件(如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通信服务包括有线和无线电话服务、互联网和广播服务。软件包括打包软件(如字处理程序和电子数据表软件)和商业信息管理软件。韩国的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稳定发展,迄今为止,其产品产值已得到飞速增长,从1990年的一五.2万亿韩元上升到2001年的一五0.3万亿韩元。即使是在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1997年,韩国产业仍然达到33.2%的增长率。与此相应,2001年韩国产业的商贸值为106亿美元;出口产值由1990年的92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384亿美元,出口占2001年韩国官方公布的总出口额的25.5%,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日本和中国。与此同时,进口也由1990年的75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273亿美元。自1997年经济危机后韩国贸易顺差额从1997年的94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112亿美元。在普遍的观念中,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可以通过个人和电视的渗透率、用户数和服务提供商的数目、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通信和有线电视用户数等来衡量。韩国产业的部分相关信息如下。(1)机数韩国机数近年来持续增长,1996年为630万台,到2000年增长至1990万台,平均每100人中就有40台机。(2)用户数韩国的用户近几年呈爆炸式增长,韩国目前是世界上宽带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到2002年10月,韩国用户数为2500万,约占总人口的53%。(3)宽带用户数至2002年4月,韩国宽带用户数达到850万,其中480万为订购基于的用户,280万为基于的用户。另外,也在韩国得到普遍使用。(4)基于移动电话的互联网用户数到2001年12月为止,韩国已有超过2900万的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390万是通过移动电话上网的用户,在这当中,短消息用户数达到5680万,用户则达到一八190万4。韩国产业的快速增长不仅缓和了韩国1997年由于爆发经济危机而产生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韩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产业实现的增值由1996年的33.7万亿韩元增长到2001年的70.4万亿韩元。这种高增长带来韩国产业在中所占比例的显著提高,其增长幅度由1996年的8.1%上升到2001年的一三.0%。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中,韩国产业占总的比例是最高的,这显示出产业将是韩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韩国产业成功发展的一个要素在于,产业建设在立足于其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出口的增加推进了韩国产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当其国内市场出现萎缩时,出口的增长使得整个产业仍呈增长趋势。近几年来,出口已约占韩国全部产量的40%。韩国产业成功发展的另一要素是增值部分快速增长(如信息通信服务和软件)。增值部分占较高比例的信息通信服务和软件业自1996年后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9.1%和30.6%。而增值部分占较低比例的产品部分在克服了本国市场的限制后从1996年起平均年增长率亦达到25.8%。产业不仅促进了韩国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为韩国吸引了大批外资。1997年的经济危机导致韩国国内经济市场萎缩,而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对其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韩国政府为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产业,放宽了对电信服务市场的限制。目前,韩国政府对于外资在提供特殊和增值电信服务公司中的控股没有任何限制;对于基于设备的电信服务提供公司,外资控股比例最高可达49%。例如:韩国政府允许非电信外资公司兼并和收购韩国提供电信服务的公司,而在设备和软件产业方面,对外商投资没有任何限制。这些开放性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流入产业,对韩国产业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外商对韩国产业的投资在逐年加大,已从1997年的4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50亿美元,其中2001年的投资占当年外商在韩总投资的42%。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韩国产业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政府近几年政策的制定方式已经从直接干预和制定计划过渡到间接支持和通过市场调节。部分一直是韩国政府政策制定的热点,相关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促进基础架构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产业的发展,解除管制和开放市场等。(1)基础架构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韩国信息化有关基础架构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在2000年实现光缆连接韩国144个话务区;促进、网络、无线服务和卫星网络等的建设;建设数字化政府,通过在城市、农村和社区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等。除此之外,缩小数字鸿沟也已经逐渐成为政策制定的一个热点。由此,韩国政府制定了诸如每人一台机,对妇女、士兵和残疾人开展信息能力教育培训项目等政策5。(2)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产业的促进政策主要包括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鼓励投资公司对产业的投资等。韩国目前对的投资约占研究与开发总投资经费的50%,其中私营公司在方面研究与开发的比例约为9:1。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学院和公共研究部门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进行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据预测在未来5年中,韩国的产业将会有99000名职位空缺,主要是高级技术人员的缺乏。而与此对应的是韩国企业较少投资于人力资源的培养。这个矛盾的产生主要由于高速的技术发展和人员的频繁跳槽使各企业宁愿以高薪聘请相关的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愿自身投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目标也由注重人才数量向注重人才质量上转变。这些政策更加注重对高级技术人员培养的投资,促使市场的灵活化,使劳动力向产业流动等。在鼓励投资方面,韩国政府主要致力于为高新技术的起步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并且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通过竞争促使价格下调、对网络投资的增加、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公平竞争的开展。韩国解除管制和开放市场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韩国政府通过在每个服务市场(手机服务、本地服务、长途服务)均引入多于两家的服务商以促进竞争,从而促使电信运营商将价格下调,并加大对网络的投资和提高服务质量。另外,韩国政府通过采取对的私有化、有线与无线服务的合并以及通信与广播的合并等一系列措施构建新的管制框架,从而为公平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韩国产业竞争力分析1韩国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分析韩国产业在国内竞争地位的分析采用的主要指标是其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韩国政府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韩国产业中的重要领域:计算机、通信服务业、家电业和半导体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据统计,韩国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6%,在出口中占42%。在所有成员国中,韩国产业占总的比例是最高的,这显示出产业一直是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相对于韩国其他产业来说,包括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造船业和钢铁业,产业的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是坚定不可动摇的,起码目前为止韩国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产业的主导产业。产业强劲的国内竞争力还表现为其对外资的吸引作用。1997年的经济危机导致韩国国内经济市场萎缩,而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对其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韩国政府为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产业,放宽了对电信服务市场的限制。开放性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流入产业,对韩国产业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韩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我们用相对技术指标来对韩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所谓的相对技术指标就是一国技术水平与世界上拥有最先进技术的国家的技术水平的百分比,所占的百分比越高,说明该国家越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从而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与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美国相比,韩国技术不甘落后,直追美国。据2006年韩国情报通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广播以及信息通信业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的90%以上,技术差距不到1年,韩国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结果,不能不归功于韩国政府对产业的政策支持。韩国政府历来重视产业的发展,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设备投入方面向来不吝巨资,积极创新,如韩国情报通信部自2004年起重点投资新增长动力技术领域,使无线互联网和数字多媒体广播等产业始终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在韩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韩国工业用和家用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80。此外,韩国制造的燃料电池的技术水平也已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78。而在新一代移动电视、录像机和移动电话领域,韩国的技术已经完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韩国产业存在的问题1韩国产业整体下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业对韩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最近两年这一产业已开始逐渐现出颓势。例如韩国业巨头三星电子,由于在半导体、移动通信等主力行业收益率正在不断下降,去年的营业利润率仅为11.8%,与2004年的20.9%相比已经下滑了44%。代表企业发展规模的销售额数据也不容乐观。在2004年达到增长27.3%的佳绩之后,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递减1.0%和5.2%。同时,营业利润呈亏损状态的企业数量却呈现缓慢增长趋势,2005年和2006年更猛增至一五6家和176家。这意味着,去年近一半的韩国业上市公司出现营业亏损。雷曼兄弟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苏巴拉曼()认为,中国与印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韩国无法像过去那样只靠一个“三星”撑过以后的10年,如果不能像新加坡一样找到缝隙市场,韩国业很有可能会被打败。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就用“三明治论”发出警告,夹在中国和日本这两大经济体中间,一方面是中国的“低费用”,另一方面是日本的“高技术”,韩国正面临危机。他表示:“中国在追赶,日本则越来越领先,因此韩国将像三明治一样夹在中间,韩国若不觉醒,5年到6年内将面临危机。”韩国信息和通信部部长陈大济表示,由于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和优秀劳动力队伍等优势,中国未来将对韩国信息技术产业构成更大威胁。2韩国本土失宠凸显困局侧影韩国的网游是在中国玩家中颇受欢迎的游戏,但是由于缺乏创新,这个原本极热的新兴行业停滞不前,大量公司大举推出背景和进行方式雷同的网游,使韩国玩家对本土游戏逐渐失去兴趣。不仅游戏产业,韩国重镇手机业同样四面楚歌,反映出整个业局势的缩影。自从日本与瑞典合资的索爱手机诞生,手机和三星手机的日子就不太好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2006年第四季度,索爱手机的出货量达到2610万部,同比增长61.5%,市场份额由上一年同期的6.5%增至8.8%,并超过名列第四。三星手机尽管还保持第三的位置,但17.6%的同比增幅相形见绌。从销售利润看,三星仅为8%,而索爱则达到一三%。此外,据韩国媒体报道,由于索爱在韩国推出和等型号手机,使得韩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诺基亚的手机供货价格可低至68欧元(约8.3万韩元),而供应的最低价手机价格也要27.83万韩元,价格实在缺乏竞争力,因此经济研究所的责任研究员朴东旭预测说:“外国手机会纷纷进军韩国”。3韩国业呼吁改革据三星经济研究所预计,韩国3播放器的竞争力已经落后于中国,而到了2010年,数码电视、移动通讯设备都将被中国赶超。面对出局的压力,韩国业如今必须进行根本性经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三星经济研究所专务丁文建说:“很多人高喊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但结果却是增长动力减弱,劳资纠纷日益严重。为了恢复整个韩国经济系统的活力,我们需要真正的改革。”此外,为了在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目前韩国企业的老总们正忙于奔赴海外。三、对韩产业结构分析(一)对外产业的发展趋势国际比较优势原则告诉人们,发达国家主要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外包服务,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印度、爱尔兰等国则抓住了国际上外包兴起的机遇。因此,当前中国要加强国际合作,迅速壮大像印度这类外包产业,融入全球经济链条中6。“外包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佳讯科技认为,“外包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促使各国各地区间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加,全球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周期不断缩短,外包产业已经成为当今高科技竞争的焦点,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的推动力7。在全球产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发达国家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巨大成本差异,在尽量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流程外包及离岸服务来降低成本,这种业务模式在和信息服务领域发展非常迅猛。从信息处理外包看,欧洲地区的信息服务处理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直接降幅可达70%至80%,即使考虑离岸服务增加的通讯和管理成本,综合降幅也超过50%,这种成本降低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外包中心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8。(二)产业外包在我国的发展2009外包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收入达到146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5%,预计全年收入将接近2000亿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经济动荡对外包产业的影响显示,每一次外包产业业要的新兴产业,国外公司将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城市差异化发展趋势明显,规范化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服务化趋势明显,将使大企业快速涌现,而软件和信经过短暂休整后仍然会高速发展。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对外包产业造成很大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又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9年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相对处于低谷,使得服务外包发展历程,受到了金融危机影响,但产业转移趋势是不变的。更多国家制定产业促进政策希望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报告指出,2009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前三季度收入达到146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5%,全年收入接近2000亿。目前产业载体方面也基本形成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五大集群”、“东西映射”的良好发展格局。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发展时期,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在鼓励发包和鼓励接包双重政策的引导下,内需市场的潜力将会逐渐释放出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未来将更趋行业化、差异化、集群化、规范化,软件服务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大企业将不断涌现,企业兼并重组,金融危机的洗礼,存活下来的企业将在后危机时代随着市场逐步放大将有更快的发展。同时报告还预测,随着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呼叫中心将成为重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营更具价值。(三)对韩产业的发展路径对韩产业的发展今年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内对如何发展对韩产业也已经结合我国的产业市场及韩国本土的市场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这里不妨列举出一些已经取得较好效果的实例加以分析说明。(1)组建国外软件开发团队,开展对韩软件人才培训2007年9月,沈阳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正式启动,落户于沈阳蒲河新城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面对沈阳地区懂韩语的软件专业人才短缺,对韩承接外包项目难等现状,基地成立了专门负责协调引进对韩软件外包业务紧缺人才相关事宜的引智工作组。在工作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基地充分发挥我市在东北亚地区的区域、技术和人文优势,同朝鲜国家科学院签署了“共建沈阳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合作协议”,引进了40名朝鲜国家科学院的高端软件技术人员,组建了面向韩国等东北亚市场的软件外包业务技术研发团队,为承接、完成对韩软件外包出口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为今后有能力承接大批量对韩大宗项目,基地还十分注重对韩软件外包本土人才的培养,放眼长远,积极开展了中、低端软件人才实训和高端软件管理人才培训等工作,努力为沈阳培养出一批懂韩语且软件外包技术过硬的人才。基地有针对性地为沈阳先锋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推荐的一三名朝鲜族软件技术人员提供了软件外包技术培训,并积极争取到为他们提供赴韩进行实战训练的机会。回到沈阳后,他们将带动一批本地开发团队独立开展对韩外包合作业务,将成为我市承接韩国大宗项目技术和管理上的中坚力量。今后,此类培训将成为基地的重要工作之一,力争为我市对韩软件外包业务培养出更多高端人才。(2)承接对韩软件外包项目,全面搭建与韩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我市各种资源,多渠道、大幅度地拓展对外软件外包市场空间,进一步做大做强对韩市场,不断优化本地软件外包开发环境,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努力实现基地由“地区外包”向“国家外包”的跨越一直是沈阳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成立以来的努力方向。基地先后邀请韩国东洋系统株式会社等20多家软件企业来沈访问、考察,积极开展接发包业务,先后完成了“新出台软件产品推介、销售、应用及网络测试”、“网络服务器认证及升级系统开发”、“远程视频在线课外辅导培训系统开发”、“资料文档分类查询服务体系开发”、“远程操作()系统开发”、“信息安全系统开发”等项目,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地在同个别韩国软件企业进行接发包合作业务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同韩国高科技城市大田的全面合作及城市产业带的形成。大田市有450多家软件企业,在软件外包领域同沈阳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地致力于引进和培养对韩软件外包技术人才,大力开发、拓展韩国市场,实现互利双赢,为两市搭建合作平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沈大两市正在实施“沈阳大田软件外包合作计划”,且进展顺利。(3)营造良好引智环境,为吸引留住专家不遗余力为营造良好的引智环境,展示自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果,基地先后邀请了省、市外国专家局和市公安局外管处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前来考察、指导。基地良好的运行态势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的肯定,他们均表示沈阳东北亚开发基地的合作模式好、层次高、环境优、管理运作科学到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他们将在颁发和延长外国专家证、居留证等方面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愿为基地借脑引智工作助一臂之力。同时,市外专局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省外专局还考虑将其纳入引进专家示范基地工程。为吸引更多朝鲜界精英来沈创业,基地在内部也积极为引进专家营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基地为专家提供了全新的集办公、住宿、餐饮、洗浴、健身为一体的封闭式环境,以便他们安心从事研发工作。每周基地还租用专车带领专家们到我市著名景区和繁华商业街观光、购物,以使专家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充分享受到在沈创业的愉悦。此外,基地在人员管理方面还加大力度,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和管理办法,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安全BaoMi工作,切实保障专家们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建设沈阳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项目作为中朝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四十二届会议合作与交流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申报到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朝鲜国家科学院也均表示,将在平壤召开的中朝科技合作联委会四十二届会议上积极推动此项目纳入到国家间科技合作示范项目范畴。沈阳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的成功运行,为沈阳与朝鲜两国软件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友谊的桥梁,同时促进了我市对韩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对树立沈阳软件国际品牌,促进辽沈地区软件外包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整个对韩产业的发展方法和途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10。四、对韩产业人才市场分析(一)韩国产业的人才策略的启示1走产业与教学结合之路通过走产业合作之路, 公司从2000年创业,仅仅5年就实现了500亿韩元的销售额。 公司作为专门生产手机及 检测装备的企业,已在韩国界展露出骄人的风采11。这一切都得益于产学合作体制。由韩国教育技术大学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来到 公司,不用参加实习就能直接上岗工作。从韩国教育技术大学和 公司的产学合作模式中,可以明显看出产学合作这种实习体制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2005年7月,韩国技术教育大学同和半导体领域的相关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和保障毕业生全体就业的协议,并从上学期起已正式实施。根据此项协议, 公司为大学提供人力选拔以及适应型教育所必需的资金,从而保障了实习项目教育的运营和毕业生能够全部到岗就业,而不需要实习。企业每年要为大学提供3000万韩元的奖学金;而大学则利用实验和实习设施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开发和设置培养适应型人才的教育课程,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与企业联合进行的现场实习制度,已经作为适应型人才的必修课程。学校每月都得到30万元的支援资金,企业也相应提出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必须学会现场操作,必须适应企业对岗位技术的具体要求,而这正是产学合作体制的最大优势。适应型教育的学习者利用一个假期就可以完成实习任务。上岗后即可展开现场业务,为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在这所大学里,现场试验和实习要占全部课程的50%,毕业学分是一五0分,实习总分要比一般大学的工科类成绩高出10分。此外,到企业现场实习两周以上者,必须获得国家相关技术资格证书,“托业”成绩600分以上者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此类大学里对任课教授的聘用条件也很苛刻。教授必须具备3年以上的现场工作经验,还应根据产业现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这一制度要求教授每隔3-5年就要到产业现场熟悉最新的技术。理工科教学科目具有技术新、变化快的特点,为能跟上这一变化,韩国每年都有12名以上的教授亲自在现场熟悉最新技术,并将其编入教材,还原给学生。通常来说,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后,至少还需要一年以上的职业教育和现场实习才能够上岗工作。而从事适应型教育的学习者,在校期间通过对企业要求的岗位技能的学习,毕业时便已熟悉了现场业务并能直接上岗。这样,企业便不会为招不来适用型人才而苦恼。适应型教育的学生在三、四年级的假期,就可以通过这种体制先熟悉现场业务,感觉欠缺的部分可通过学校课程加以补充,所以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到企业进行现场业务。在企业看来,采用适应型人才的另一长处是可以到大学里预定所需人才。而其他没有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想要找到完全适合本企业的人才简直是难上加难,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在韩国强调产学合作并非最近之事。早在1980年,韩国政府就认识到产学合作对于提高国家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性,国家制定出各种政策予以推动。特别是金大中执政时期,更是充分认识到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把振兴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使韩国跻身当今世界强国之列。卢武铉当选总统后,也按照区域建立起以需求者为中心的新的产学合作体制,进一步促进了产学合作型大学的发展。由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监督,在各大学设置产学合作团等相关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政府的支援,地方大学和中小企业也加快了合作的脚步。因

    注意事项

    本文(对韩IT产业结构及其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