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学生离职调研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906365       资源大小:332.2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离职调研分析报告.docx

    2007-2010年大学生离职调研分析报告目录前言2一、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结构分析21、学历构成:本科为主,占比近80%22、单位分布:各单位年平均招聘4人,单位间招聘规模差异较大2二、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率分析31、离职率水平:累计平均离职率近40%,明显偏高32、离职率趋势:各年入职大学生年平均离职率为一八.55%,且呈增长趋势43、离职率影响因素分析4A.入职时间分析:入职半年到1年内大学生离职率最高,且各年大学生离职高峰期越来越前4B.薪酬分析:离职人员平均薪酬1958元/月,处于偏低的水平5C.学历分析:本科及以下人员离职率超40%,硕士稳定性相对较高5D.职位序列分析: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基层管理和销售人员离职率超60%6E.各用人单位分析:8家单位离职率超39.8%,其中3家接近或超过60%7三、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分析71.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水平、发展空间和家庭原因为离职三大主因72.2007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家庭第二,不喜欢企业氛围83.2008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发展第一、薪酬第二,不满意工作环境84.2009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家庭第二,能力得不到发挥95.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发展第二,渴望进一步深造9四、有效降低大学生离职率的途径101、逐步形成稳定的薪酬增长机制,重新思考薪酬竞争力问题102、完善员工培养和发展体系,清晰定位职业发展问题113、打造企业大学生学习圈,重点解决归属感问题一三4、改进招聘体系与流程,客观面对能力过剩问题14前言2011年1月一三日,广东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指出:再创广东新辉煌,必须把人才优势确立为“第一优势”,这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司历来重视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招收和培养应届大学生,仅2007-2010年公司累计录用大学生人数达到251人。随着在企业的不断成长锻炼,许多大学生已经逐渐被提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主动离职现象也逐渐增多,仅今年初以来到3月份已有14人陆续离职。为此,人资中心组织开展历届大学生离职行为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以探讨控制离职率的有效途径。本调研报告以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包括硕士、本科和大专)为调研对象,对历年入职大学生的职场适应过程进行调查,了解其各时段的收入、职场发展、离职率和离职原因等问题及其变化。本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数据收集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表格要求完成,表格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人资中心完成。一、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结构分析1、学历构成:本科为主,占比近80%公司2007-2010年累计统招大学生251人,其中本科学历人数占比79.2%,是校园招聘的主要群体,主要分布在技术和管理服务序列。其次是大专学历人员,累计录用40人,占比一五.9%,主要分布微硕海特等少数子分公司的基层管理岗位(如班组长)。硕士学历人员较少,累计录用12人,且主要分布在研究院。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学历构成如下图所示:单位:人1994012050100一五0200250硕士本科大专图1 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学历构成分析2、单位分布:各单位年平均招聘4人,单位间招聘规模差异较大在累计录用的251人中,本科学历人员占大多数,主要分布在总部、英达公司、微硕海特公司、新谷公司、冠华公司和端华公司,这6家单位年平均录用本科人员超过4.8人。硕士学历人员以技术人员为主,分布在技术中心(8人)、电子工程公司(3人)和总部(总经办,1人)。大专学历则主要分布在子分公司的基层管理岗位,需求较大的单位为微硕海特公司,2007-2010年间通过与四川宜宾中技学校合作的方式累计录用21人;其次为冠华公司,累计录用5人。新宝华、进出口、利华和正华公司因经营效益、公司规模和工作环境等原因招聘规模较小,年平均招聘人数不足2人。公司2007-2010年录用大学生单位分布具体下图所示:84212120一八171110122125一五一三9419321571211212335一三一八24234120技术中心电子工程总部英达微硕海特新谷冠华端华粤华营销中心鼎磁先华新宝华进出口利华正华大专本科硕士注:为便于统计分析,此处总部算作一个用人单位,未细分到各职能中心。图2 2007-2010年各用人单位入职大学生对比分析二、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率分析1、离职率水平:累计平均离职率近40%,明显偏高平均离职率39.8% 4565875460.0%46.3%46.2%20.7%一八3025270204060801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0%20%40%60%80%统招人数离职率离职人数图3 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率对比分析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和人才意识的强化,公司校园招聘规模也逐步增加。从2007年开始,校园招聘规模从45人扩大到2010年的87人,累计招聘251人。然而,根据统计,251人中目前已有100人离职,各年入职大学生的平均离职率达到39.8%,处于偏高的水平。其中,2007年入职大学生45人已有27人离职,离职率达到60%。2008年和2009年入职大学生离职率也超过了46%。2、离职率趋势:各年入职大学生年平均离职率为一八.55%,且呈增长趋势年平均离职率一八.55%图4 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年平均离职率对比分析从整体水平来看,近几年大学生离职率明显偏高。从各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分布情况来看,年平均离职率达到一八.55%,且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07年入职大学生年平均离职人数6.8人,年平均离职率为一五%;而2008年入职的大学生,年平均离职人数增加到8.3人,年平均离职率也增加了0.4个百分点;到2009年,年平均人数更是达到一五人,年平均离职率突破23%。2010年入职大学生由于入司时间较短,年平均离职率有所下降,为20.7%,但离职人数共计一八人。整体看来,明显偏高的离职率(39.8%)和逐年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稳定性较差,也造成了公司大量的人才浪费,建议公司领导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3、离职率影响因素分析居高不下的大学生离职率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本报告结合公司实际选取了入职时间、薪酬水平、学历、职位和所在单位作为大学生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A.入职时间分析:入职半年到1年内大学生离职率最高,且各年大学生离职高峰期越来越前通过100人的离职时间分析可以看出,入职超过半年但不足1年的时间段内,2007年有一八%的大学生离职,2009年这一人数占比则高达26%。2008年入职大学生受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影响,1年内的离职率下降至7%。2010年大学生由于时间较短,主要离职时间分布在半年内,但预计2011年离职人数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整体看来,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中,入职半年到1年时间段内离职率最高。受金融危机影响数据下降图5 不同时段离职率对比分析对比各年大学生离职高峰期可知,2007年入职大学生高峰期出现在2年以上的区间,2008年入职大学生离职高峰期则出现在2年以内,2009年提前至半年到1年内,2010年半年内离职率已达到16%。整体看来,各年入职大学生离职高峰期呈现出越来越前的趋势,即大学生的不稳定性逐年增加。离职人员最高薪酬 3811元/月B.薪酬分析:离职人员平均薪酬1958元/月,处于偏低的水平离职人员平均薪酬 1958元/月离职人员最低薪酬 1400元/月 图6 离职时平均薪酬与离职率对比分析通过薪酬分析可知,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时平均薪酬水平为1958元/月(注:均为税前工资标准,下同),处于较低水平。且除2009年入职大学生外,其他年份入职大学生平均薪酬均未超过2000元。该平均薪酬水平可从侧面反映出不少大学生为试用期间即离职大学生(本科试用期工资标准为1600元/月,大专生试用期为1200-一三00元/月)。离职人员最高薪酬为技术中心研究生3811元/月,最低薪酬标准为鼎磁公司班组长1400元/月(大专)。C.学历分析:本科及以下人员离职率超40%,硕士稳定性相对较高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累计录用199人已有82人离职,离职率为41.2%;大专生累计已有16人离职,离职率为40%。相比之下,硕士稳定性最高,离职率仅为16.7%(注:在2007-2010年期间,公司从09年开始才招收硕士,这也是离职率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图7 学历与离职率对比分析D.职位序列分析: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基层管理和销售人员离职率超60%关于职位序列与离职率水平的关系,本报告中从离职人数(即绝对数据)和离职率(即相对数据)结合分析。从离职人数来看,技术序列共累计录用160人,离职60人,人数排在各序列首位。换言之,技术人员流失是目前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离职率来看,管理序列(基层管理)和销售序列离职率分别高达76%和60%,远高于39.8%的平均水平。平均离职率39.8%注:此处管理序列指基层管理序列,多为子分公司班组长。平均离职率39.8%图8 职位序列与离职率对比分析E.各用人单位分析:8家单位离职率超39.8%,其中3家接近或超过60%平均离职率39.8%图9 各用人单位与离职率对比分析从用人单位分析,技术中心和冠华公司等8家单位大学生离职率低于平均离职率39.8%;利华公司等8家单位离职率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微硕海特、正华公司和营销中心录用大学生离职率最高,均接近或超过60%。三、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分析1.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水平、发展空间和家庭原因为离职三大主因图10 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对比分析在离职的100人中,共收到一五5人次关于离职原因的有效样本量。其中,42人次将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作为离职的主要原因,分别有33人次认为发展空间狭窄和家庭原因是其离开的主要原因。换言之,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发展空间狭窄和家庭原因是大学生离职的三大主因。因家庭原因离开具体又可分为回家乡或者周边地区发展、家人已安排其他工作(如考上公务员)两大方面。此外,工作环境恶劣、离职深造、能力得不到发挥和不喜欢企业氛围也是值得关注的大学生离职诱因。2.2007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家庭第二,不喜欢企业氛围2007年入职大学生离职时间主要在1年及以上,对公司薪酬福利体系、发展空间、企业氛围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离职三大主因中,31%的离职人员认为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另有29%的离职人员考虑回家乡发展或经家人介绍其他工作;22%的离职人员感觉公司缺乏发展空间而选择离开。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大主因外,有4人次认为不喜欢这里的企业气氛是离职的主要原因。三大主因外值得关注的其他原因(下同)离职主因二(下同)离职主因一(下同)图11 2007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对比分析3.2008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发展第一、薪酬第二,不满意工作环境2008年入职大学生离职时间集中在1-2年内,有34%的人认为发展空间狭窄是他们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28%的人则提出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是离职首因。与2007年入职大学生相比,08年入职大学生更看重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务实。此外,能力得不到发挥和工作环境恶劣是三大主因外造成人员离职的重点关注因素。图12 2008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对比分析4.2009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家庭第二,能力得不到发挥图一三 2009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对比分析2009年入职大学生在1年内即呈现出高离职率,离职三大主因较为平均,薪酬福利和家庭原因居前两位。与其他年份入职大学生有所不同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入职大学生入职时面临就业困难,工作的可选择性较少,薪酬期望值也相对较低。因此,在09年校园招聘的时候,公司引入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985和211高校毕业生。但是,随着经济回暖和学生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这批学生在入职1年内即通过家人或者同学介绍找到其他工作而离开。同时,在离职人员中有4人认为能力得不到发挥是他们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5.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薪酬第一、发展第二,渴望进一步深造图14 2010年入职大学生离职原因对比分析2010年入职大学生在入职半年内即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员离职,主要原因依次为薪酬福利、发展空间和家庭原因。同时,因能力得不到发挥选择离开的人上升到5人。值得注意的是,另有5人选择深造,是历届人数最高的一届。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学生对于进一步接受学历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综上所述,2007-2010年入职大学生平均离职率达到39.8%,处于偏高的水平,且逐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影响离职的因素方面,入职时间段、薪酬福利、学历、职位类别和用人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发展空间狭窄和家庭原因成为大学生离职的三大主因,不喜欢企业氛围、能力得不到发挥和进一步深造是三大主因之外需要关注的离职诱因。值得注意的是,本报告中的大学生离职三大主因与2009年太和顾问企业员工离职原因一致,而三大主因与关注诱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对控制大学生离职途径的讨论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图一五 2009年中国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对比分析数据来源:2009年太和顾问企业员工离职访谈状况调查报告四、有效降低大学生离职率的途径图16 控制离职率的方法对比分析数据来源:前程无忧2011年离职调薪调研报告1、逐步形成稳定的薪酬增长机制,重新思考薪酬竞争力问题为吸引和留住高素质应届毕业生人才,公司于2010年结合2009年全国毕业生起薪点调研数据和梳理后的总部薪酬体系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薪酬定级进行调整,根据毕业生所在高校薪酬定级分为三档,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力。同时,结合应届本科生薪酬定级对2004-2010年期间入职的本科毕业生薪酬定级进行梳理和部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学生薪酬问题,尤其是薪酬水平对于优秀学生的吸引力问题。公司校园招聘团队在招聘时也发现,包括日立环球在内的很多企业对于985和211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定薪时都有一定的倾斜,这也是对国家人才培养和教育系统资质的一种认可。但是,薪酬差别定级作为吸引人才的一种策略,与公司内部员工平衡(包括不同学校同年入职的新大学生内部平衡)存在一定冲突,不能一成不变。通过调研分析可知,大学生离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而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受行业和公司发展历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调整难以一步到位。但将薪酬竞争力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认为薪酬缺乏竞争力而离职,并非都是因为目前的薪酬难以满足他们的期望值,而是展望未来2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他们的薪酬增长仍然难以看到一个清晰的预期。正是这种对未来薪酬的悲观预期让他们选择了离职。因此,针对薪酬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基于公司实际重新思考,逐步形成稳定的薪酬增长机制,让大学生可以清晰看到未来薪酬预期和实现的可能。2、完善员工培养和发展体系,清晰定位职业发展问题图17 具有风华高科特色的学习与发展体系从人资中心2008年正式推进“励志培训+轮岗实习+在岗实习”的“三段式”试用期系统培训以来,新入职大学生和各用人单位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然而,大学生的离职率并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有所增长。经过调研得知,入职大学生在接受完公司统一组织的大学生培训而回到所在单位之后,普遍存在没有人带、缺乏足够指导的现象,而这两个阶段的巨大反差让很多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甚至改变对未来的发展期望。因此,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培养和发展体系,仅依靠励志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人资中心经过对通用电气()等人才培养全球典范企业的系统研究,建议公司建立具有风华特色的学习和发展体系,即“励志培训+任务模型+学习路径图”的学习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把人才培养分解为“励志培训”、“任务模型”、“学习路径图”三个阶段。其中,励志培训经过11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而匹配的一三门课程培训和轮岗实习已逐步显现出实际效果,但这只解决大学生在试用期的培训问题,而没有解决中长期的发展问题。而任务模型和学习路径图可以很好地分阶段解决这个问题:(1)任务模型是基于流程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够将对员工的胜任能力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如培训开发专员主要任务从流程上可以从操作性工作过渡到战略性工作,即从知识管理、培训组织等过渡到培训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对员工的要求也依次提升。围绕这7大工作任务,可以建立培训开发专员的任务模型,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胜任能力有清晰系统的认识。(2)学习路径图则是围绕任务模型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路径的直接体现。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既包括传统的课程培训,又包括工作实践和接受教练与辅导、担任讲师等其他诸多的学习方式。下图为根据公司某培训开发专员成长历程建立的学习路径图。通过路径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员工总共用了660小时的学习和训练、花了10个工作月的时间完成了7个任务模块的学习提升而成长为培训开发高级专员。一旦有新员工入职担任培训专员,则可以参照此学习路径进行系统学习和提升。同时,若匹配相应的大学生学历教育计划,如华工工程硕士班等,无疑对员工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目前人资中心已经选择冠华公司和端华公司作为试点推进任务模型和学习路径图的开发工作,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内形成阶段性成果。图一八 风华高科培训开发专员学习路径图表1 风华高科培训开发专员学习路径与胜任时间: & 阅读与自学250小时(6本书): 课程培训72小时: 在岗培训20小时: 教练辅导6小时: & 项目或任务270小时: 培训或辅导他42小时合计:660小时3、打造企业大学生学习圈,重点解决归属感问题离职三大主因的第三个原因则是大学生因为考虑回家乡发展而选择离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公司缺乏归属感。事实上,大学生作为一个容易在彼此间建立亲密联系的集体,在公司励志培训结束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缺乏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而慢慢变得生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对公司和整体环境的归属感降低。为此,建议打造各级大学生学习圈,并通过学习导向和生活导向在促进大学生学习提升的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归属感。学习圈计划有两个导向,即学习导向和生活导向:(1)学习导向体现学习圈的组织学习功能,起步阶段通过在各级建立级委的方式组织学习小组,对公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参与公司管理论坛等学习和交流活动,并以项目的方式逐步解决工作问题。经过1-2年的发展,根据大学生兴趣和特长组建专业协会,如电子技术协会、营销协会,以协会的方式推进工作学习化,甚至通过对公司问题的调研和系统解决发表专业论文。(2)生活导向则体现学习圈的情感强化功能,通过定期组织一些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如羽毛球比赛、郊游等增进大学生群体的内部联系,进而增强归属感。学习圈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以在往届大学生中为新入职大学生配置生活导师,通过生活上和情感上的传帮带强化新入职大学生对公司的归属感。图19 公司大学生学习圈计划4、改进招聘体系与流程,客观面对能力过剩问题目前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园招聘体系与流程。流程图具体请见下图:图20 风华高科校园招聘流程2011年公司又引进了专业的人才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职场个性进行专业评价。此举能有效解决个性匹配和能力过剩问题。如同样是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的应聘者A和B,面试表现也不相上下,如何为其定岗呢?通过职场个性特征测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应聘者A的影响感召和目标导向都超过85,属于明显特征,而在精确服从和耐性合作方面则低于30。这表明应聘者A在管理方面更具有优势,而服从和操作性工作上处于劣势。反观应聘者B,精确服从维度高达82,其他维度依次降低,表明该应聘者服从意识强,适合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有鉴于此,应聘者A可以推荐到生产规划管理相关岗位,应聘者B可以推荐到财务会计相关岗位。若仅凭面试表现则很可能将应聘者A推荐到财务会计岗位,出现应聘者个性不匹配和管理能力过剩的情况。图21 应聘者A职场个性测试报告图22 应聘者B职场个性测试报告2011年校园招聘总结阶段人资中心将系统总结各类职位的职场个性匹配情况,并建立基于公司实际分析模板,以增强人岗匹配性。同时,建议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录用人员,有效区分储备岗位和一般岗位,避免能力过剩而造成人员离职。人资中心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离职调研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