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北教育大学98学年度第2学期第2次课程委员会议纪....docx
-
资源ID:1905754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17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98学年度第2学期第2次课程委员会议纪....docx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98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課程委員會議紀錄一、時間:99年5月12日(星期三)中午12時10分二、地點:行政大樓A605教室三、主席:黃教務長嘉雄 紀錄:馬文和四、出席人員:各學院院長、進修學院院長、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各學院專任教師代表各2人、教務處通教育中心主任及教學發展中心主任五、列席人員:提案單位主管、洪組長鶴芳、教學發展中心同仁。六、會議議程:(一)主席致詞(二)工作報告(三)討論提案(詳如目錄,共 7案)1.提案1第 4頁2.提案2第 18頁3.提案3第 80頁4.提案4第 83頁5.提案5第133頁6.提案6第156頁7.提案7第164頁七、臨時動議八、散會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98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課程委員會議提案目錄 案由內容決議結果提案單位頁次1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課程架構修正案,提請 審議。一、建議修正:(一)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的課程架構與教學科目表中的臺、本所簡史發展特色修正為臺、本所簡史與發展特色。(二)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的課程架構與教學科目表中的伍、申請論文計畫審查與陸、畢業要求合併為伍、畢業要求說明即可。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42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大學部、碩士班、教學碩士班及博士班99學年度課程架構修正案,提請 審議。一、建議修正:(一)大學部:1、壹、本系簡史與發展特色部份請進一步說明目前不分組情況。2、伍、教學科目下:(1)二、選修59學分,請修正為二、選修54學分。(2)選修科目建議作適度的分類,使課程計畫表能夠結構化,且容易閱讀。(二)碩士班:壹、本系簡史與發展特色中的說明於2007年起本所設置博士班,請刪除本所。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183建請 將通識教育課程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法概要、法學緒論四門科目移至人文藝術學院規劃之領域,提請 審議。一、本案四門科目由人文藝術學院參酌改列入人文藝術學院規劃之文學與文化領域中。二、提教務會議審議。教育學院804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擬修訂99學年度大學部課程計畫表,提請 審議。一、建議本案(附件一)參、學生應具之基本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比照本次提案1的撰寫方式修改。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835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99學年度課程結構與教學科目表,提請 審議。一、照案通過。二、提教務會議審議。教育學院、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1336台灣文化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碩士班課程架構,提請 審議。一、照案通過。二、提教務會議審議。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1567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國外藝文產業參訪研究課程實施要點案,提請 審議。一、建議本案實施要點第八點修正為八、符合本課程實施要點第五點,特例者向系務會議提出申請由國內藝文產業機構實習替代,其國內藝文產業機構實習內容為:、。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人文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164附帶決議:各系所規劃之入學新生課程計畫表內容,請從課程地圖理念作進一步修正與發展。並請教學發展中心,於最近就本案召集各系所作細部說明。(以下空白)提案編號: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98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課程委員會議提案單案由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課程架構修正案,提請 審議。說明一、 本案業經(99年3月29日)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8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所課程會議及(99年4月26日)理學院98學年度第4次院課委會通過在案。二、檢附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修正課程架構各乙份如附件一、二。辦法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送教務會議審議。決議一、建議修正:(一)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的課程架構與教學科目表中的臺、本所簡史發展特色修正為臺、本所簡史與發展特色。(二)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99學年度日間班及在職專班的課程架構與教學科目表中的伍、申請論文計畫審查與陸、畢業要求合併為伍、畢業要求說明即可。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 提案單位: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附件一97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97.11.14)所課程會議修正97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98.01.10)教務會議通過98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98.11.21)所課程會議修正98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98.12.18)所課程會議修正98學年度第2學期第第1次(99.3.29)所課程會議修正98學年度第4次(99.04.26)院課委會通過壹、本所簡史與發展特色本所奉准於民國89年8月1日成立,為國內首創之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本所為連結性的學門,整合教育、傳播與科技三領域。以專業、實作取向,培養具科技與人文理念,並嫻熟資訊與傳播技能的人才。學生畢業後,畢業生能從事教育訓練、數位內容研發、資訊工程師、多媒體企製與編輯、以及中小學資訊教師、系統師等工作。工作之就職場域包括公民營之政府機構、工商企業界、學校中小學、傳播界平面及電子媒體、學術研究單位等。貳、課程願景本所課程架構願景有四:(1) 奠定基礎學科能力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學習應循序漸進,然由於教育傳播科技跨領域的特性,故學生需具備的基礎能力面向較單一領域廣。哪些是基礎學科?包括教學設計、學習心理學、多媒體影音設計、網站設計與經營、專題演講等。唯有具備基礎學科的知識技能,方能進行稍後其他類別較為專精、特定的學習。(2)重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ID, instructional design)為教育傳播與科技之核心,強調透過各種形式的分析、活動的安排與評量,促進學習者的學習,以達成預定目標。故舉凡傳播理論、學習心理、教學策略、組織行為與績效、媒體的屬性與科技應用需求評估、組織行為與績效分析、學習者特性與學習脈絡、教學策略、教材研發、學習評鑑、修正與改進等悉數涵括。教學設計的知能不僅培養學生能分析、診斷問題,更能活用方法策略解決問題,達成組織的任務與宗旨。教學設計並非靜態知識,而是動態、問題解決,也就是不僅培養學生能分析、診斷問題,更能活用方法策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完成學習任務。(2)培養資訊與媒體專家透過教育傳播與科技的實作課程,讓日後有志於從事數位學習與資訊科技相關工作者,除對教學設計原理、傳播理論、教學媒體製作、電腦資訊應用、網路學習等知能有所了解,對學習資源之運用與管理也能掌握,如此方能勝任中小學資訊教師、系統師與媒體專家的角色,為師生提供資訊與專業諮詢等服務。(3)加強教材的設計與研發好的教材可充分發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效用,使得教學或訓練更得心應手。設計良好的教材不僅是教師的好工具,也有助於學習者自學。現今無論在學校、家庭,可供個人使用的教材包括各種形式,不僅書籍、影音光碟與電腦軟體、學習網站等均是教材來源。適切的教材需經妥當的分析與設計,再經實驗、試用、修正,方臻理想。坊間原就對各類補充教材有一定之需求;現今高中、國中、國小等各級學校教科書市場均已開放;且現今網路、數位學習的方興未艾,均顯示對於教材設計專業人員的需求日殷,本所畢業生當能因應各界對此的需求。(4)學術推廣及服務本所兼重理論與實務,本諸學校為一學習團隊的理念,樂於與校內同仁攜手合作進行教師專業發展,或提供專業服務。在校內方面,曾協助電算中心進行宿舍網路維修;提供人文藝術學院進行新學程的設計規劃;協助教務處建構本校學習系統與教學改進方案;提供本校圖書館及視聽中心網路資料庫之建立及剪輯訓練,支援師生學習。校外方面,曾協助本校輔導區(台北縣教育局)規劃教師網路進修課程,另所內老師以個人身份協助教育部、故宮、法務部、台北市教育局進行多項計畫或宣導理念等。根據上述特色及教育理念,本所課程結構共分下列領域:基礎、教學設計與發展、資訊應用、媒體及傳播、及研究方法課程。(3)強化資訊傳播科技(ICTs)知能資訊傳播科技(I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是所有處理及傳送訊工具的通稱,雖包括資訊科技之前的印刷及其他媒體,但通常是指設計或運用資訊、數位科技,為工具,或藉此傳遞的以達成學習、溝通或商業等目的。教育科技的濫觴為視聽教育、教學媒體,旨在教學上應用媒體以提升學習成效。現今遠距學習應用的媒體已擴及資訊網路,無論線上學習、數位學習的廣泛應用均顯示ICTs的受重視。由於近年資訊科技進展一日千里,以及媒體匯流的影響,ICTs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許多學者以為,在資訊社會及知識經濟時代,ICTs雖未必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但如人們熟悉且會運用,可改善教育、經濟甚或社會問題。學生強化ICTs能力有助於日後從事資訊科技相關工作,如網路管理人員、中小學資訊教師、系統師、資訊諮詢,以及圖書資訊及媒體專家等。(4)熟悉研究工具與研究方法身為學習社群的成員,無論閱讀學術文獻,或進行個人論文研究,都需瞭解研究依據的派典、研究的歷程、研究主題與方法的擇定等。換言之,學生需對如何做研究,包括其要旨、個別方法的優點與限制,及可運用之研究工具等嫻熟,故研究方法、統計、實驗設計、質的研究、論文寫作等相關課程應含括其中。參、學生應具之基本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本所學生應具之專業能力如下:1. 具備教學設計能力2. 具備程式設計能力3. 具備數位內容專案企畫與管理能力4. 具備執行設計與製作數位內容產品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整合運用數位學習專業知識,分析表達數位內容專案之問題且完成解決方案之能力向度基本能力指標1.專門知識(知識層面)1. 具備當代教育傳播與科技理論之專業知識2. 具備教學設計能力3. 具備資訊應用與程式設計能力4. 具備網站設計之能力5. 具備多媒體影音製作之能力2.認知過程能力(認知層面)1. 具備教育訓練專案企畫能力2. 具備執行設計與製作各類型教材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3. 具備教材製作之專案管理能力4. 具備專案規劃、設計、發展、運用及評鑑之能力5. 具備學術研究能力3.博雅關懷(視野養成/社會關懷層面)1. 具備與製作團隊成員溝通協調之能力2. 能整合相關知識、資料,尋找資源,以解決學習或組織績效問題3. 能主動提供學校或企業、政府單位、研究機構成員對學習需求之相關專業諮詢4. 能瞭解社會變遷與科技發展趨勢進行相關研究4.社會實踐(職能發展/社會貢獻層面)1. 能整合所學知識與技能於實際情境,以解決問題2. 能分析組織、方案之優勢與限制,並試圖發展更具創意與效能之運作方式3. 具備推動產官學研數位學習及建置系統之能力5.倫理精進(信守倫理/專業精進層面)1. 具備媒體與傳播基本素養2. 具備資訊科技基本素養3. 能認同並肯定多媒體及資訊技術應用於學校或企業、政府單位、研究機構之價值與效益4. 具備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並能尊重肆、課程結構與選課要求本所研究生需修畢20學分,含必修8學分,包括 教育、媒體與社會、研究方法2門必修課程,及本所服務課程者(本所在職專班學生免修服務課程)後,始得辦理論文計劃審查口試。本所學生須修畢3634學分(含論文0學分)並通過論文口試始能畢業。其中必修課程14學分(論文0學分),選修課程20學分,專門選修課程中6學分可開放為跨日夜間、所際及校際選課。 專門必修課程:14學分(論文0學分) 專門選修課程:2220學分 畢業學分:3634學分(含論文0學分) 專門選修課程中6學分開放為跨日夜間、所際及校際選課。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課程基礎課程資訊應用實作課程媒體及傳播課程研究方法課程課程結構伍、教學科目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課程結構與教學科目表年度別:9899學年度科目科目中文名稱科目英文名稱修學時開課備代碼別分數年級註專門課程(必修14學分、選修2220學分,合計3634學分)一、基礎課程(必修8 11學分,選修至少 8 6學分)2585專題演講(一)Current Topics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必111上2868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選必331上2586專題演講(二)Current Topics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I必111下6127網站設計與經營Website Design and Management必332上2633教育、媒體與社會Education, Media & Society必331上2下4237論文Thesis必004371學習科技與媒體Learning Technology and Media選331上 下2科必修選1科6080多媒體影音設計Multimedia Design選331上 下3960學習心理學Learning Psychology選331上3458當代學習理論Contemporary Learning Theory選331下1715科技與人文Techn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s選332下2870教學設計專題Seminar on Instructional Design必選332下原屬教學設計與發展課程二三、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課程(必修3 0學分,選修至少3學分)0073口語傳播與人機互動Oral Communica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選331上6081應用傳播研究Applied Communication Study選331上1219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System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選331下2下2869教學設計之實務與應用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Instruction Design選332上2631教材設計與研發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選332上2184訊息設計Message Design選332下3528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研究Research on Instruction Using Computer選332下1下4383學習與績效評估專題研究Seminar o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選332下0997多媒體腳本創作研究與分析Multimedia Document Design and Analysis選331上原屬資訊實作課程3739電腦藝術欣賞與創作Computer Arts and Creations選331上原屬資訊實作課程6082資訊教育政策專題Seminar 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選331下原屬資訊實作課程3695電腦多媒體之實務與應用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Multimedia選332上原屬資訊實作課程4041數位內容設計專題研究Seminar in Digital Content Design選332下原屬資訊實作課程6084資訊傳播概論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選332上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2733教育科技專題Seminar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選332下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2773教育傳播專題Seminar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選332下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3173媒體素養專題Seminar on Media Literacy選332下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2854教學科技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選332下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4407整合行銷傳播專題Seminar o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選332下原屬媒體及傳播課程數位學習概論Introduction to Digital Content選331下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選332下多媒體企畫與專題研究Multimedia Project and Seminar選332下三四、資訊應用實作課程(必修0學分,選修至少3學分)0996多媒體創作技術Multimedia Creation選331上3712電腦動畫Computer Animation選331上4029影像剪輯與藝術Video Editing and Arts選331上3725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選331下6128角色動畫Character Animation選331下6557遊戲式數位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選332上2655教育多媒體人機介面設計Multimedia Interface Design in Education選332下0265互動資訊設計Interactive Informa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選332下3862網站架設與管理Design & Management of Internet選332下0262互動式多媒體設計與製作Interactive Multimedia Design and Production選332上1下原屬基礎課程0266互動網站與程式設計Interactive Web Programming選332上1下原屬基礎課程3268程式設計專題Seminar on Programming選331上原屬基礎課程四、媒體及傳播課程(必修0學分,選修至少3學分)0989多媒體企畫研究Multimedia Project Management選331上合併為多媒體企畫與專題研究,並移至教學設計與媒體傳播課程中0993多媒體專題Seminar on Multimedia選331上6083網路傳播專題Seminar on Web Communication選331上3025組織傳播與知識管理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選331下3883網路遠距教學研究Research on Network Distance Instruction選332上4382學習資源中心管理The Manage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選332下0988多媒體市場研究Multimedia Market Research選332下五二、研究方法課程(必修3學分,選修至少32學分)1705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必331下1上1103行為研究基本實驗設計Introduction to Experimental Design in Behavioral Science選332上2223高等教育統計Advanced Educational Statistics選332上1下4862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選332上4240論文寫作Technical Writing選222上1下1. 2科必修1科2. 論文評析為新增課程論文評析Technical Comment選222上六五、其他所內、所際及校際課程選66跨所校選修依本校跨所校相關法規辦理跨日夜間、所際及校際選課合計不得超過6學分陸、申請論文計畫審查本所研究生需修畢20學分,含必修8學分,包括教育、媒體與社會、研究方法2門必修課程,及本所服務課程者(本所在職專班學生免修服務課程)後,始得辦理論文計劃審查口試。參閱本所論文計畫與學位考試作業要點規定辦理。柒、畢業要求1. 繳交修正後論文書冊及電子檔,冊數依校方規定。21. 研究生於畢業前,須於專業學術刊物或有論文審查之學術研討會與指導教授共同發表小論文至少1篇,但同一篇文章僅限一位研究生提出申請。3. 該小論文可經指導教授同意,由參加縣市級以上電腦多媒體實作競賽獲獎之作品代替。4.已發表論文或經指導教授同意參賽者,至少需於辦理論文口試該學期繳交相關足資證明之文件,填具畢業需求審查申請表(T007),經所務會議審查通過後,始得認為符合畢業要求。52.通過本所英文能力測驗(或取得全民英檢中高級證書以上、多益測驗700750分以上)。3. 繳交修正完成之論文書冊及電子檔,冊數依校方規定。9799學年度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課程架構與教學科目表經本校92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93.5.26)課程委員會議通過經本校9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96.5.2)所課程委員會議通過經本校9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96.5.3)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經本校97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97.11.14)所課程委員會議通過經本校98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99.3.29)所課程委員會議修正經本校98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99.4.26)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壹、本所簡史與發展特色本所奉准於民國89年8月1日成立,為國內首創之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並於93學年度成立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貳、教育目標本所為整合教育、傳播與科技三領域。以專業、實作取向,並以培養能應用資訊科技與傳播來從事教育訓練,提升學習成效的專才為目標。參貳、課程理念願景1、本所課程架構分為基礎、研究方法、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資訊及媒體應用,及研究方法實作課程。2、本所入學後課程不分組。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以基礎課程及研究方法課程為核心,並發展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媒體與資訊應用實作等領域課程。三、先修課成績需達70分。參、學生應具之基本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向度基本能力指標1.專門知識(知識層面)6. 具備當代教育傳播與科技理論之專業知識7. 具備教學設計能力8. 具備資訊應用與程式設計能力9. 具備網站設計之能力10. 具備多媒體影音製作之能力2.認知過程能力(認知層面)6. 具備教育訓練專案企畫能力7. 具備執行設計與製作各類型教材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8. 具備教材製作之專案管理能力9. 具備專案規劃、設計、發展、運用及評鑑之能力10. 具備學術研究能力3.博雅關懷(視野養成/社會關懷層面)5. 具備與製作團隊成員溝通協調之能力6. 能整合相關知識、資料,尋找資源,以解決學習或組織績效問題7. 能主動提供學校或企業、政府單位、研究機構成員對學習需求之相關專業諮詢8. 能瞭解社會變遷與科技發展趨勢進行相關研究4.社會實踐(職能發展/社會貢獻層面)4. 能整合所學知識與技能於實際情境,以解決問題5. 能分析組織、方案之優勢與限制,並試圖發展更具創意與效能之運作方式6. 具備推動產官學研數位學習及建置系統之能力5.倫理精進(信守倫理/專業精進層面)5. 具備媒體與傳播基本素養6. 具備資訊科技基本素養7. 能認同並肯定多媒體及資訊技術應用於學校或企業、政府單位、研究機構之價值與效益8. 具備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並能尊重肆、課程結構與選課要求 專門必修課程: 1015學分(論文0學分) 專門選修課程: 2619學分 畢業學分: 3634學分(含論文0學分) 專門選修課程中6學分開放為跨日夜間、所際及校際選課。伍、申請論文計畫審查本所研究生需修畢20學分,含必修8學分,包括教學設計、認知心理學課程,始得辦理論文計劃口試。參閱本所論文計畫與學位考試作業要點規定辦理。陸、畢業要求本所研究生至少需修畢本所課程結構規定學分並完成以下規定方得畢業:於專業學術刊物或有論文審查之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至少1篇或參加縣市級以上之電腦多媒體競賽獲獎,並經所務會議審查通過。1. 研究生於畢業前,須於專業學術刊物或有論文審查之學術研討會與指導教授共同發表小論文至少1篇,但同一篇文章僅限一位研究生提出申請。已發表論文至少需於辦理論文口試該學期繳交相關足資證明之文件,填具畢業需求審查申請表(T007),經所務會議審查通過後,始得認為符合畢業要求。2. 繳交修正完成之論文書冊及電子檔,冊數依校方規定。柒、教學科目(附教學科目表)一、必修課程:1015學分。課程領域課程名稱學分數上課時數授課年級備註基礎教學設計23231上專題演講(一) 111上專題演講(二)111下教育、媒體與社會332下認知心理學 221上必修改選修網站設計與經營232323上論文00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教學設計221上移至基礎課程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一)221上研究方法(二)221下共計10161016二、選修課程:需選修2619學分課程領域課程名稱學分數上課時數授課年級備註基礎學習科技與媒體221上2科必修選1科多媒體影音設計221上認知學習心理學 221上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221下當代學習理論221下原屬教學設計與發展課程科技與人文222下教學設計專題222下先修課: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與發展媒體傳播口語傳播與人機互動221上應用傳播研究221上資訊教育政策專題221下教學設計之實務與應用222上教材設計與研發222上先修:教學設計訊息設計222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研究222下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2213下數位內容設計專題研究222下原屬基礎課程3科必修1科教學科技理論與實務222下原屬基礎課程3科必修1科學習績效評估專題研究222下原屬基礎課程3科必修1科多媒體腳本創作研究與分析221上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電腦藝術欣賞與創作221上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電腦多媒體之實務與應用222上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資訊傳播概論222上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教育科技專題222下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教育傳播專題222下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媒體素養專題222下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整合行銷傳播專題222下原屬媒體與資訊應用課程數位學習概論221下新增專案管理222下新增多媒體企畫與專題研究222下新增媒體與資訊應用實作電腦動畫221上多媒體企畫研究221上多媒體專題221上多媒體創作技術221上影像剪輯與藝術221上網路傳播專題221上互動式多媒體設計與製作221下電腦輔助教學221下角色動畫221下*先修課:電腦動畫組織傳播與知識管理221下*先修課:口語傳播與人機互動遊戲式數位學習222上互動網站與程式設計222上教育多媒體人機介面設計222上網路遠距教學研究222上互動資訊設計222下多媒體市場研究222下網站架設與管理222下學習資源中心管理222下程式設計專題221上原屬基礎課程研究方法行為研究基本實驗設計222上高等教育統計222上原統計與實驗設計質的研究222上*先修:研究方法論文寫作222上1下1.論文評析為新增科目2.此2門為2科必選1科論文評析222上所內、所際及校際課程66跨所校選修依本校跨所校相關法規辦理跨日夜間、所際及校際選課合計不得超過6學分提案編號:2國立臺北教育大學98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課程委員會議提案單案由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大學部、碩士班、教學碩士班及博士班99學年度課程架構修正案,提請 審議。說明一、本案業經98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課程委員會(99.04.20)、98學年度第4次理學院課程委員會(99.04.26)討論通過。二、99學年度入學大學部學生之課程架構如附件1,調整對照表如附件2,新增課程大綱如附件3。三、99學年度入學碩士班學生之課程架構如附件4,調整對照表如附件5,新增課程大綱如附件6。四、99學年度入學教學碩士班學生之課程架構如附件7,相關說明如下:為減少本系及學校開課數,並降低本系教師授課負擔,擬將碩士班及教學碩士班課程名稱與內容相近之課程,統一後以便日夜間碩士班合開課程。調整課程名稱有:質的研究法改為質性研究、國小之科學教育研究改為國小科學教育研究。五、99學年度入學博士班學生之課程架構如附件8,相關說明如下:(一)科學教育專題討論(一)、(二)由0學分1小時改為1學分2小時,核心必修由10學分改為12學分。(二)於備註處修正:備註:非科學教育碩士學位之入學生,必須補修本系碩士班科學教育論(2學分)、科學課程設計(2學分)、科學教育評量(2學分)等3門課程之科目由本系博士生課程指導委員會審議後訂定,補修畢後始得畢業,補修科目不得列為博士班畢業學分。辦法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送教務會議審議。決議一、建議修正:(一)大學部:1、壹、本系簡史與發展特色部份請進一步說明目前不分組情況。2、伍、教學科目下:(1)二、選修59學分,請修正為二、選修54學分。(2)選修科目建議作適度的分類,使課程計畫表能夠結構化,且容易閱讀。(二)碩士班:壹、本系簡史與發展特色中的說明於2007年起本所設置博士班,請刪除本所。二、修正後通過,提教務會議審議。 提案單位: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附件1壹、本系簡史與發展特色本學系大學部源自於1987年成立的數理教育學系,1996年起,於大學聯考時分為A、B組招生,A組學生主修數學教育,B組學生主修自然科學教育。自1998年起,本系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將原數理教育學系調整獨立設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於焉成立。本系招收高中畢業生,大學畢業後授予理學學士學位,以培育均衡性發展的科學科技素養以及科學教育實踐與領導能力之人才為使命。茲貫徹本校校務發展之系所合一理念,原數理教育研究所之科學組碩士班於2005年併入本系,並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