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docx

    • 资源ID:1904291       资源大小:493.31KB        全文页数:39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docx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第七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开发战略。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空间开发战略是对上述内容进行地区配置,以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空间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因此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们无所适从。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期;远期目标,或叫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注意:1.目标要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目标偏低,缺乏竟争性,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起不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作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目标拔高,脱离实际,无实现的条件与可能,人们会失却信心,同样不会为之奋斗。目标的实现不是垂手可得,而是必须经过努力,付出一定代价才可以达到。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定性描述,通常表现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区域发展目标除定性描述外,还应该有量的概念,有量的规定。发展目标量的规定,是区域部门分析、预测、平衡和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战略目标如果缺乏量的指标,就显得空泛、不确定性,战略的意义较难体现,部门的协调、平衡也会因依据不足而难于进行。3.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经济以外的其它领域,如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人口、就业、城乡建设、国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各个领域,各时期各部门目标必须相互衔接,使需求与供给相适应,需要与可能相结合。4.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目标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想的标准。它既体现着战略所追求的方向,又预示着战略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而人们的追求是多元的,不断提高和具有拓展性的。战略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而要突出重点,抓纲挚领。没有重点,就没有战略。(二)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为了达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没有重点,便没有政策。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涉及全局性的关键部门、项目和地区,而不是某一个项目或企业。战略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在区域发展中较长时期能发挥作用的部门或地域,而不是只在短期内发挥作用的行业或某一局部地方。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优者生存,劣者淘汰。优势的领域,往往也是效益较大的领域,扬长避短,助优淘劣,才能争取主动,提高竞争能力,求得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因此,通常会在农业、能源、教育、交通等部门中选择战略重点。三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联系、互相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会制约全局的发展,会影响到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该部门或地方便会成为战略重点。这正如链条的强度,它不取决于最强的一环,而是决定于最弱的一节。对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投入,整个区域的发展力度就可以大大提高。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如1998年初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三家与英荷壳牌公司合资建设和经营的南海石化项目,第一期工程总投资为44.6亿美元,将建设年产80万吨乙烯、3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15万吨低密度聚乙烯、24万吨聚丙烯等12套生产装置及相关的辅助设施。该项目厂址选在惠州市大亚湾。它的建设对扭转惠州地区的局面和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发生巨大影响,必然作为广东省的战略重点项目加以确定,大亚湾地区也就必然被选为重点开发地区。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规划工作需要注意的。因为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会相应作出调整,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上述的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地区,在80年代初期,国外投资商曾在此筹划建设熊猫汽车制造企业,把大亚湾地区的开发热潮引发出来,产生“熊猫效应”,港口、公路、城镇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制造及相关设备制造成了当时的战略重点。但是后来由于事物变化等原因,汽车制造企业无法按原设想建设,中断下来,惠州大亚湾地区的战略重点当然要重新考虑。现在,在世纪之交的时刻,该处获得了发展南海石化项目的机会,战略重点必然从汽车生产转移到石油化工生产方面。(三)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强调要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针,而且特别注重稳定发展,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各个部门、各个地区都必须遵循的行动原则,不能与此相对立。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须要简明、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全是细微末节,又不能过于空泛,流于形式。战略方针切忌公式化、一般化。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例如,为了保护耕地面积,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按供给决定需求的方针,各地便易于实施和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也较易编制。耕地总量平衡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保证现有耕地不再减少。这是人多地少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但是耕地总量平衡有一定的地域概念,哪一级行政单元做为平衡的单位?是规划期末实现平衡,还是每一年份都必须平衡?是否允许在某些地区某些年份暂时失衡,以维持正常的必要的经济建设,然后通过年际调节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为了减少这些论争影响保护耕地的目标,有了按“供给决定需求”的方针,土地管理部门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非农建设用地的过分扩大,使耕地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制订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二节  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区域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是统一的。发展方向通常是定性描述,而发展目标除定性描述外,还有量的规定。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部分。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就其实质来说,基本上是围绕着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来展开的。方向是否准确,目标是否合理,是决定该战略的价值和能否实现的关键。 一、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 (一)目标确定的论争根据不同的目标可以描述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因此有必要对目标确定的基本理论进行讨论。对于区域发展目标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实践应当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因此,规划应制订出最终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规划应当面向实际问题,不应把宏观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任务,而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前一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因而都可以用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来加以解释。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就可以预测未来,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战略研究就是要寻找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找到了这种规律性,也就把握了区域发展的方向,因此,目标确定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规划必须研究和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出总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措施。后一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从根本上来看,人的认识是不完全的。由于人类预测未来的不完全性,因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要在判断目标正确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最终目标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包容不同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社会来说,制定一个最终目标以及相应的目标体系也没有意义。因此,应当避免去寻找客观的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规划工作受到后一种观点的影响。比如德国,在大约20年前,专家认为,提出区域的经济增长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许多专家通过大量的工作,建立增长的数学模型,计算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但现在却认为这种方法已不再适用了。因为计算经济增长速度是以历史数据资料为依据进行的,这种预测方法就好象开一辆汽车,前面的玻璃模糊看不清了,于是靠反光镜看着后面的道路前进。在笔直的道路上行驶,这或许是可行的。但如果道路曲折就很危险。而区域经济发展正好是曲折的。在西欧,目前的区域规划基本上不再提出区域的经济增长预测,而仅仅制定一些应当实现的或追求的各类指标。(二)规划的“理想模式”的内涵规划是要描绘出发展的蓝图,构建区域发展的理想的空间结构。然而,空间结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在很长时间内形成,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换言之,只有在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的调控下,空间结构才能发生有目标的改变。因此,从区域合理发展的要求来看,区域规划应当提出长期的、可操作性的总体目标,以此来逐步改善地域空间结构。目标是长期的,面向未来,但提出的基础是历史和目前的状况,因而必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决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或多或少地带有“乌托邦”的意味,是一种“理想模式”。“理想模式”就好像一幅图画,从图画中能反映出事实情况、前景和背景、清楚的轮廓和某种含义。由于未来发展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区域又是个开放系统,受内外因素制约大,所以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会比较抽象一些,但它仍然能起到指出方向的作用,可以反映出区域各系统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理想模式”就是一种所向往的社会和经济状态,是一种想象的合理的结构。“理想模式”部分来源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评价,部分来源于人们的理想。因此,“理想模式”与其说符合社会现实的发展,更不如说是一种理想化的合理体系的“设想方案”。在该方案中,指标、问题分析和行动计划交织在一起。“理想模式”也可称之为“理想状态”。它是当代人们掌握的知识、技术、行为方式对未来发展目标的描述。其中,当代发展起来的预测技术,对理想模式或理想状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体系 区域发展目标可以分成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大类,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总体发展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方案的高度概括,一般只用一二个具体的指标,加上适当的描述来表达。有些地区在制定总体战略时,只提出方向和奋斗目标,不出现具体的经济指标或其它指标。如1983年春广东省确定的未来20年的战略目标是: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比较概括、简练,有号召力和动员力量,但稍为抽象一些,因此,他们又作了适当的解释。所谓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全省经济发展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精神文明的水平更高。制订总体目标的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区域“理想模式”或“理想状态”的总体面貌,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理想的追求而努力。所以,总体目标应能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既要“理想化”,又要高度的综合、概括,因而难免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在制定总体目标的同时,要确定一系列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它要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反映。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建设目标三个大类,每类之下又可分许多次一级的类别,形成一个战略目标系统(图7-1)。具体目标设置,一般包含有如下内容:(一)经济目标1.经济总量指标,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2.经济效益指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及主要物资消耗定额等。3.经济结构指标,如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三个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社会总产值的内部构成等。(二)社会目标1.人口总量指标,主要指人口发展规模。2.人口构成指标,如城乡人口比例,人口就业结构、文化结构等。3.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每万人平均医生数量、婴儿成活率等。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如普及教育程度,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三)建设目标1.空间结构指标,如城镇首位度、城镇集中指数、经济发展均衡度、各类建设用地结构等。2.空间规模指标,如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等。3.建设环境质量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人平均绿地面积等。在战略目标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仅能从某一特定的方面反映区域未来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是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建设规划关系最紧密的基本指标,规划中可以根据需要从它们中派生出许多其它指标出来。第三节  战略抉择 “知己知彼”是兵法上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所谓“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知彼”,就是了解对方,审视环境。军事战略策略如此,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如此。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订而言,“知己”,是指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知彼”,是指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成功的战略,必须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否则信口雌黄一番,拍几下脑袋,随便提几个创意,很可能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结局。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区域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本身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对外的适应能力、文化传统,甚至生活习俗等因素都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区域发展战略抉择时,不能脱离区域本身的资源、条件,要从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对内部条件评估时,以下几个问题应特别注意,认真加以研究:(一)区域的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例如,某一海湾是重要的鱼类繁殖基地,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的渔业发展,该海湾沿岸地区就不适宜兴办化工、冶金等污染性较大的工业企业,以避免鱼类资源的损失。但作为渔业基地不能设立工业区就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矛盾,将给该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损失。然而,为了整体的利益,该海湾仍宜定为鱼类繁殖基地,其损失部分应通过政府的补贴,用于建造该海湾地区的医院、学校、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又如中国南方省份,普遍缺乏煤炭资源,但北方省份煤炭资源丰富,北煤南运是不可避免的长期需要。为了减少煤炭运输给铁路交通造成的巨大压力,利用海运条件,在南方沿海少数具备深水港的地方建造燃煤电厂,对于跨区域利益和国家整体需求都有意义。然而,建设燃煤电厂,对于该港口地区来说未必有利可图,因为既要占用其大量的土地,又带来了环境的影响。为了从全局的整体利益出发,把该港口地区定为动力基地是必要的。政府则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补贴或优惠,使该地区能充分发挥动力基地的作用。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犹如短跑运动,运动员处在蹲着、站起来、跑起来、快速跑、冲线飞跑的各个阶段,其都有不同的对策一样。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演变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如在经济基础薄弱或边缘地区,突出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较差,就业岗位少,居民外迁,造成那里进一步落后。对这些地方,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以减少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为了有效地使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相对集中。这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宜着重建立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居民点分布结构应适当集中,以达到“城市化水平”,阻止当地居民大规模地迁出。而在已经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环境和基础设施往往不堪重负,产业结构调整时,应设法避免居民数量和工作岗位数盲目增长,以约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不致于削弱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经验出发,主要是以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为依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阶段论。他认为,社会发展要经历如下六个阶段:1.传统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没有现代科学和技术,资金和劳动力主要投入农业,存在着僵硬的社会结构,生产率低下,人均实际收入仅能维持生存。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它是从传统阶段到“起飞”阶段的过渡时期。其特征是,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出现,商业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扩大。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既要解决迅速增加的城镇人口的粮食,又要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还要为经济建设提供积累。这时期政治上必须适当变革,如建立中央集权制,发展统一市场,维护统一的财政制度。3.“起飞”阶段。其特点是,经济增长的阻力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状况。这就需要积累增加,生产性的投资率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村中解脱转到城市工作。4.向成熟推进阶段。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的部门中,现代技术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加速了一系列新的主导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以致它逐步改造、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在美国、西欧,钢、新式船舰、化学品及现代工作母机等产品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向成熟阶段推进的重要标志。进入成熟阶段后,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就业劳动结构中降至20左右,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5.群众性高额消费阶段。生产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方面,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普遍化。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特征是,经济主导部门从耐用消费品生产转到服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部门,如教育、市政建设、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等部门叫“生活质量部门”。这些部门的特点是提供服务,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人们的追求不是耐用消费品,而是环境的优美,生活上的舒适及精神方面的享受。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书中,对六个发展阶段和过渡形式有详细的论述。他否认了社会矛盾的根本冲突,理论也有许多不完善处,但该理论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对制定发展战略也有可参考之处。(二)区域优势与劣势军事策略,讲究的是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找寻敌弱我强的地方下手,或是在敌强我弱的地方防范补强。同样的道理,脚踏实地,深入研究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本区域的优势与劣势,是区域发展战略抉择的基本出发点。优势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总是相对于劣势来说的,而且总是在比较中才能辨别。因此,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对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具体区分出它对区域发展的有利方面或不利方面,甚至是限制性因素。在各种有利因素中再进行筛选,优中取优,看筛选出来的优势条件是否特别有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在对资源、条件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可变性和转变的条件。如在以水运为主的时代,河网发达是三角洲地区的一大优势,是发展农业、渔业、水上交通的有利因素。然而转入以汽车等陆运为主的时代,稠密的河网反而成了陆运的障碍,成为一种不利的因素。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在比较时应将某区域可能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或认为优势的东西,同近邻的或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只有当该区域的有利因素、优越条件比其他地区更有利,优势更加明显,或在比较中仍处于前列时,才能算作优势。然而在区际比较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区域拥有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进行区际比较时,没有一条是最突出的,哪一项也不能单独作为地区的优势。但是这些不突出的各种条件聚合在一起,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为某一部门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构成明显的整体优势。这就是聚集往往会产生优势的原因。有利条件是产生区域优势的基础,但有利条件与区域优势不能完全等同。区域优势有潜在的优势,也有现实的优势;有过去历史上的优势,也有未来经过努力才能出现的优势。某些区域的有利条件,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尚难于发挥作用,那么这些有利条件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而不是现实的优势,不能构成为区域的财富。如某些地方光、热、土地或矿产资源拥有量相当可观,可是在规划期内没有条件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那么这些丰富的原始自然资源只能看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力,是有利条件,但还不是现实的优势,不能把它们作为战略抉择的依据。区域内各种各样的优势很多,比如:1.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区域与周围区域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若某一区域具备了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如靠近国际贸易中心,濒临海洋且有优良港口,易达性强,对外联系方便等,该区域便具备有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2.资源优势。区域内的水、土地、光热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组合状况,对区域发展方向、目标和开发重点以及区域的地位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资源富集区,在区际竞争上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3.技术优势。某些区域产品在市场上竞争,靠的不是成本或品质,而是拥有外地所没有的技术。这种技术或许是当地的传统,或者是从国外引进,或许来自当地的研究开发。有些技术是秘而不宣的,有些技术可能已获得了专利。技术优势通常体现在生产技术设备、劳动力技术素养、新技术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有独到的技术,便表示该地方可以生产出外地难于生产的产品。许多地区尽管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有技术优势,也可以生产出成本低、品质高的产品,从而拥有品质的优势,可以形成商品的优势。4.产业的优势。产业优势通常是由某产业的产品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构成的。市场的产品都有高、中、低等不同的品质等级,若有某地的产品品质特别好,且被消费者认同,各种公开测试也证实该产品优良,这种产品就可以拥有品牌优势。知名度高的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必然比较顺畅,市场规模就可以扩大。而相应地,知名品牌产品的规模生产又会使该产品具有成本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品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产业的优势。区域优势的表现还可以列出很多。凡是某种资源、条件、产品、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而相对于其他地区又较强,都可以列为优势。反之,则属于劣势。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优势和劣势也是可以转化的。过去的优势,不等于现在仍具有优势。潜在的优势,可以变成为现实的优势。资源的优势,可以转化为产品的优势和商品的优势。有些区域可能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也不具备技术优势,但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轴线所在,有良好的商业贸易环境,有良好的服务设施,因而也可能成为商品集散的地方,获得了发展商业的优势,而成为经济富裕地区。然而,优势或劣势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潜在的优势要转化为现实的优势,资源的优势要转化为产业的优势,都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生态上允许,整体上适宜。在战略抉择中,既要能识别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又要了解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的条件,以扬己之长,补己之短。规划工作要寻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或限制区域发展因素的突破口,通过区域政策,采取名种措施,促使各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将有利条件变为区域的财富。例如广东省湛江市有优越的港口条件,湛江港有深水岸线97km,其中东海岛龙腾至蔚律岸段有6.5km可建造3050万吨级货、油轮泊位。因此,湛江市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有意利用这一条件,在湛江市南部的东海岛建设1000万吨大型钢铁厂,把湛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海岛面积286km2,地势平坦,人口少,搬迁安置工程少,也适合建设大型临港型工业企业,唯一不足的因素是缺水。湛江是以水库为主要水源的地方,蓄水引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70以上。为解决广东钢铁生产的薄弱环节,改善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布局,并为湛江建立一项支柱产业,在广东省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区域规划时,为解决湛江缺水问题,探讨了多种方案:扩大原来主要供水水库鹤地水库库容,增加供水量;在湛江东北部建设海湾水库,积蓄淡水,增加水源;开辟鉴江引水渠,从100多千米外的鉴江引水,实行北水南调等。如果这些工程方案可行,则对钢铁企业的布局和湛江市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三)区域容量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区域容量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从理论上来说,区域的范围是稳定的,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人口的承载力和建筑物的承载力也应该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而且,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水、土、矿藏等自然资源和空间环境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其所能容纳的人口和建筑物也应该是有限制的。因此,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的研究便成了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中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因而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成了衡量、评价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土地生产潜力是指目前或者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它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研究时经常是使用各种初始生产力模型进行计算。营养水平是指相应时期人类活动所必须消费的能量(主要指蛋白质和淀粉)和物质(主要指纤维)的数量。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密度指标来表示。如联合国1997年在内罗毕召开的沙漠化会议所定下的标准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极限分别为7人/平方千米、20人/平方千米。否则就会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最后甚至成为不毛之地。因而,在战略抉择时,干旱区、半干旱区的人口应与此人口承载力相适应。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类: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农业生态区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将土地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策略方案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农业生态区法是将区域生产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土壤)的相似性分成若干生态单元,研究各单元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如不同作物、种植制度、投入水平)土地的生产潜力,然后以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计算一定营养水平条件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即:在发展战略研究中分析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目的,不仅仅是探讨该区域能够养活多少人,而是要提出增加土地潜力和调控人口的对策。例如在中国很多地方存在着土地生产能力与区域人口容量(或者说人口密度)成正相关的关系,出现“双高双低”的特征,即土地生产能力较高的地方,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富裕,而土地生产能力较低的地方,人口密度小,经济较贫困。这说明,提高土地生产潜力是提高人口容量的重要措施。而提高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要充分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适当提高垦殖指数,把荒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二是要增加农业的投入,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由此,我们便可以提出发展战略对策。河南省地理研究所的赵永江等人曾对河南省的人口容量做过计算,认为以目前的投入水平,河南省目前土地资源承载下的环境人口容量为6917.1万人(以小康生活水平为准),而1993年河南省人口达8960万人,已超载1593万人。四川师范学院的赵焰对四川自贡地区(4372.63km2)的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研究后得出结论,本区草地和牧草载畜量只有23.4万个羊单位,按平均每人每年65个羊单位可满足目前日常生活之需计算,可以供养4254个人。再加上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自贡地区最多可养活452.5万人。但按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养活266万多人。1994年自贡有人口约307万,故该年要调进粮食17.8万吨。他由此提出了加大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实行集约化经营、建立复合农业生态体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快低山区林业发展等措施的建议。(四)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强盛或衰落无不与创新活动有关。“创新”这个概念较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在具体的意义上,创新可以看作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包括以下五种情况:新的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产品;新的原材料;新的市场;新的组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现在把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即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活动要素有四个:一是机会;二是环境;三是支持系统;四是创新者。创新者根据技术上的发明和发现,根据市场信息,抓住创新机会,在合适的开发环境和创新政策下,利用可以得到的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和内部的研究,开发、试生产、设计和生产营销等组织功能,就可以将技术改革成果应用于生产体系,并使其成果成功地到达市场,占领市场,获得商业化效益。从本质上说,创新活动首先是技术的产生,其次是试验、生产,最后是产生效果。创新活动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首先必须有从事创新的专门人才。现代技术创新往往是各种专门人才密切合作,联合攻关的结果。其次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和灵通的信息。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活动,不仅要有充足的资金,而且必须把握住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信息。由此便不难理解,技术创新源一般多在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拥有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掌握先进的科技信息;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业比较发达,便于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比较活跃,消费层次较高,需求信息反应快,主导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创新与扩散是密切相关的。创新是扩散的基础,扩散是创新的目的。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有市场,也产生不了经济效益。技术扩散是指创新技术通过市场或非市场的渠道的对外传播。技术扩散的领域很广。从经济领域看,有在本部门内的扩散、在部门间的扩散和在整个经济领域内的扩散;从地域范围看,有在地区内扩散,有在地区间扩散和有在国际间扩散。创新活动具有突出性、随机性、偶然性等特点。它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由于创新活动可以带来高额利润,所以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和资金等)必然大量涌向有技术创新的地区和部门,从而造成部门和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这种差距的存在又是技术扩散的基础。创新活动扩大了经济差距,而技术扩散则缩小了这种差距。创新和扩散活动具有生命周期,这种周期性是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因。荷兰经济学家冯.杜因的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创新-扩散活动的生命周期。冯.杜因认为,创新与扩散活动都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1.介绍阶段。存在大量的产品创新,技术选择机会很多,对需求了解甚少。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在产品的性能上。2.扩散阶段。创新技术和产品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生产新产品、采用新技术风靡一时。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技术标准化,产品创新数量减少。3.成熟阶段。以渐进创新为主,强调节约劳动,节约成本。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4.衰落阶段。新兴产业已经饱和,出现产品过剩,投资萎缩,原来的新产品、新技术变成了旧产品和旧技术,标志着一个创新周期的结束。当新技术再次出现时,又开始新的创新的介绍阶段。如此周而复始,推动经济波浪式发展。创新活动的四个阶段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复苏、繁荣、衰退、危机四个阶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技术创新的介绍阶段,新产品的产生和新技术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光明;在扩散阶段,新技术带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