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从工会角度构建民营企业与谐劳资关系研究课件.doc

    • 资源ID:1902739       资源大小:442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从工会角度构建民营企业与谐劳资关系研究课件.doc

    从工会角度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研究以苍南县为例12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也需要在这个良好的时机下有好的发展前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劳资关系是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完善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成为了民营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会作为劳资关系处理的独特产物,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并未发挥相应的效力。从工会视角来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成为了解决民营企业劳资冲突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正式基于此而展开研究。本文总共六个章节,按照从研究思路而言,本文还是基于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路径出发,当然在每个层面上还进行了相应的细化。首先,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目的、以及研究内容做介绍,这也是问题提出的重要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通过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对工会理论、劳资关系理论进行理论汇总,以此来构建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接下来则是分析的现实落脚点,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分析。对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寻找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现实突破口。进而引入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作为范例进行研究,通过苍南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并结合现有的理论,基于工会视角下出发来寻求其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主要困境,进而为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突破口。并据此提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最后,结论和展望。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展望。关键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工会Abstract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ince the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on-public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rivate economy play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also,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also need to hav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is good opportunity.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labor relations is the problem needed to solve, improve the harmony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ecome the ke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Unique product of trade unions as labor relation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it did not play a relevant effect.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the trade union perspective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n private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research.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six chapter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dea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problems or traditional " -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blem - to solve the problem " of the path, of course, at every level of a corresponding refinement. F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research methods and purpose,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proposes the important problem is. This is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oretical summary on the theory of trade unions, labor relations theory, basic theory system in order to build the research. Nex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ity ba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problems of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its cause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find the real breakthrough i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Construction and then introduce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angnan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rough the status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angnan Coun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theo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de unions to seek the main difficultie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breakthrough to build a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angnan county. And according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private enterpris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The paper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s.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labor un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 研究目的和重要概念的界定21.2.1 研究目的21.2.2 重要概念的界定3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1.3.1研究方法31.3.2 研究思路41.4 研究内容5第2章 理论综述12.1 工会理论综述12.1.1工会的内涵12.1.2 工会的主要发展理论32.1.3 工会组织发展历程42.2 国外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综述52.2.1欧洲的劳工运动理论62.2.2美国的劳工运动理论82.3 国内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综述9第3章 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发展概述113.1 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失衡的层面分析113.1.1企业劳动合同层面的劳资关系失衡113.1.2 企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现象比较严重的劳资关系失衡113.1.3社会保障难以实现123.1.4 民主管理层面的劳资关系失衡123.2 中国民营企业企业劳资关系现状分析一三3.2.1 中国民营企业不和谐劳资关系的主要表现一三3.2.2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根源一五3.2.3 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措施173.3 工会在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八3.3.1 入会率低203.3.2工会独立性的缺失203.3.3维权功能薄弱213.3.2 工会的职能困境22第4章 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244.1 苍南县民营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劳资关系现状244.1.1 苍南县经济民营经发展概况244.1.2 苍南县经济民营劳资关系的现状254.2 问卷的设计及统计检验274.2.1 问卷的设计274.2.2 问卷的检验294.3 问卷的统计检验和分析324.3.1 问卷的统计检验324.3.2 问卷的实证分析34第5章 苍南县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445.1 基于工会与劳动者关系层面445.1.1 转换劳动者的观念445.1.2 加大对民营企业劳动者的法律指导和帮助455.2 基于工会自身建设层面455.2.1 转变工会干部的观念455.2.2 大力发展工会会员465.2.3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区域性、行业性工会465.3 工会与企业关系层面475.3.1 转变企业的观念475.3.2全面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48第6章 结论与展望496.1 结论496.2 展望50参考文献51附录一 问卷调查53第1章 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地位不断地提高,于此同时也逐步明确了自身在市场经济的角色。民营企业在经济总量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也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的问题。民营企业既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也是吸纳我国劳动力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民营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并鼓励其发展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在劳资关系方面所存在的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领域逐渐扩大,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并呈现加剧之势。尤其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的关键阶段,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多发期,经济高速运行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使我国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张。劳动矛盾和纠纷显得更为复杂,民营企业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广泛,有时候甚至发展成劳资冲突,以相当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这对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实现民营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影响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进程以及中国社会的稳定、公平与正义。民营企业要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主要就在于企业素质的加强,企业素质的加强与提升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的处理。只有建立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企业的劳动质量和效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才能创造出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资和文化基础。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建立了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才能够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深入研究民企劳资关系管理问题现状具有重大意义。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有着诸多角度的选取,包括政府主体的引导作用、市场机制构建的效力、企业主体、工会主体。本文主要讲从工会主体这个视角来探究如何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1.1.2研究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劳资关系是最基本利益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劳资利益的公正与合理分配是展开有效社会合作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我国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劳资双方利益分配失衡,主要是劳方权益受损情况时有发生,劳方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劳资关系显失公正。尤其是对民营企业而言,劳资关系更是成为企业成长重要的指标。“用工荒”、“讨薪”、“跑路老板”这些关键词都是对民营企业近几年最真实的写照。为了促进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妥善解决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构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匹配的和谐劳资关系,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如果从研究意义而言,本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意义:(1) 在理论层面上,为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冲突关系的解决提供一个分析路径。本文研究还是从理论层面来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劳资冲突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 从现实层面上,劳资关系和劳资矛盾以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因而研究劳资关系失衡以及其对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1.2 研究目的和重要概念的界定1.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本文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落脚于在于理论和现实层面。就理论层面而言,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够构建基于工会视角的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本文主要希望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取与本文研究相匹配的基础理论来构建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体系,然后在借此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理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目的。就现实目的而言,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对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冲突提供可行的分析路径,通过这条路径来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贡献自己绵薄之力。1.2.2 重要概念的界定(1)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其实,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2)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是指劳工和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透过劳资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契约和团体协约而成立。劳资关系或称为劳雇关系,一方面是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获致工资者,另一方面是雇用劳工的事业主、事业经营之负责人或代表事业主处理有关劳工事务之人,彼此间的关系即属劳雇关系。 就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经济成份主要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经济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民营经济两部分组成。国有经济的劳资关系大多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按计划统一分配建立起来的;民营经济则是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经济运行中建立。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原生的资源配置是劳动与资本的配置,从而也形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它主要表现是:在表面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不平等。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3.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的研究是在建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劳资关系和工会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特性、从工会视角出发进行理论的适应性分析。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所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的分析,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引入了苍南县为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尽量让规范分析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减少完全依靠主观判断的片面性,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使本文的研究结果真正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方法是本文进行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本研究设备管理基本理论体系构建的源泉。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本文研究一个重要的使用方法,也是本研对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具体运用。本研究通过引入苍南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来进行和谐劳资关系的具体分析,找出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运用基础理论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找出解决这种冲突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来构建适合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解决途径。案例研究方法能够使得本文的研究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这也是本研究选取苍南县进行和谐劳资关系研究的原因所在。(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本文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也是本文探究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问题、并如何进行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因此问卷调查法在本文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3.2 研究思路从研究思路而言,本文还是基于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路径出发,当然在每个层面上还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具体的研究思路框架可见图1.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谐劳资关系民营企业工会中国民营企业工会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图1.1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在提出问题层面上,本文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构建适合中国民营企业的和谐劳资关系。与此同时,笔者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辅助性问题,这也是解决主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1)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现状及其劳资关系的困境;(2)中国工会的在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现有作用、发展困境;(3)中国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主要难点、及如何基于工会视角出发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上,本文还是基于哲学的逻辑性思维出发,先对这种具体性的问题进行抽象一般化,并结合现有理论进行分析来找出主要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也是本文问题分析的主要路径。通过这种具体问题的抽象一般化来实现本文研究解决路径的构建。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将这种一般性落实于具体问题,因此本文引入了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本文围绕着和谐劳资关系这个主体展开,基于之前的分析来进行本文研究理论的具体运用,这也是本文理论在现实方面的升华,也是本文研究现实意义的体现。1.4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成五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 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目的、以及研究内容做介绍,与此同时也对本文研究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文研究确定方向,本章节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2章 基础理论综述,本章节将构建本文的基础理论体系。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对工会理论、劳资关系理论进行理论汇总,以此来构建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第3章 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分析。本章节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在本章节中将对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寻找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现实突破口。第4章 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本章节将通过苍南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并结合现有的理论,基于工会视角下出发来寻求其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主要困境,进而为苍南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突破口。在本章节中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苍南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制约性因素等信息进行收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本章节也是全文的主体章节。第5章 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这是本文研究基于对策层面的问题解决,也是本文现实意义实现的重要基础。第6章 结论和展望。本章节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展望。第2章 理论综述2.1 工会理论综述2.1.1工会的内涵关于工会最经典且最经常被引用的定义,是Webb夫妇(1920)所下的:“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Cunnison(1930)认为工会是“工人的垄断性组织,它使个体劳动者能够相互补充。由于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依附于雇主,因此,工会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工人在与雇主谈判时的力量。Weber(1970)同样指出“工会是雇员建立起来的协会,通过集体谈判改善雇员的工作条件,提高雇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Towers(1988)强调“工会不仅是将谈判力量转变为会员工资与就业条件改善的引擎,而且还是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成部分。一我国劳动法将工会定义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会的本质是维护与促进工人的权益组织。按我国工会法第10条规定:我国企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企业职工较多的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层工会的联合会。县级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级总工会。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全国的或者地方的产业工会。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图2.1 中国工会组织系统Figure 2.1 The System of China Trade Union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有数百年发展历史的工会,引起社会各派专家的注意,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均对此提出自己的工会见解和理论。因此,自19世纪中下叶开始出现,历经百年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理论,也相应发展起成熟的一套体系。西方工会理论又称“劳工运动理论或“劳工运动思想",指的是西方学者及工会人士对同劳工有关的各类问题(包括工会组织及其运动、工人的就业、工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集体谈判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会问题)阐述的看法和主张。在西方国家,工会理论按照其分析框架不同,分为早期工会理论(将工会放在劳资关系中进行研究)和当代工会理论(将工会置于产业关系的体系中进行研究)。以时间跨度来讲,二战通常被作为这二者的分界线。二战以前,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企业主为了谋取更多利润而加剧了对工厂工人的剥削程度,再加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工人群体生存状态恶劣,且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而导致劳资双方对抗尖锐,严重破坏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二战以前,基本上对工会理论的研究都是围绕研究劳资关系而展开的。二战以后,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约翰·T·邓洛普的著作产业关系体系的出版,一般被作为划分早期工会理论和当代工会理论的标志,这时期以来各学派以则产业关系理论(其中心理论为劳资关系理论,即分析产业关系中的劳、资、政三方各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为基础,展开对工会理论的研究。2.1.2 工会的主要发展理论(1)早期工会理论马克思主义学派工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派工会理论的主要来源,他们认为社会关系的主导因素就是劳资之间的阶级关系,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工会因此也处于被压迫地位,所以必须开展工人运动,把无产阶级从被压迫与被剥削的境地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消灭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学派工会理论社会主义学派的典型代表是拉萨尔、苏维尔、韦伯夫妇和柯尔,其主要观点认为:工会是一种政治活动,它是资本主义世界阶级冲突的必然产物,工会可以通过组织会员按照工会政策和决定采取行动来实现它们的目标。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本身也是社会主义者的韦伯夫妇,他们在批判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冲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一方面认为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通过劳资双方力量的博弈而解决劳资冲突,消除劳资关系的紧张,而不是消灭另一个阶级,另一方面认为工人运动会长期久远存在而没有终结。多元论派工会理论多元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R·康芒斯和塞立格·波尔曼,康芒斯认为劳资双方的冲突是无止尽的,因此应该建立起缓和这种冲突的规则制度。波尔曼认为工会的中心工作就是集体谈判,它可以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并存。多元论派同马克思主义学派一样,认为冲突是市场经济与民主社会的重要体现,但与马克思主义学派不同的是,他们并不认为冲突的最终结果是消灭当前的社会制度,相反认为劳资冲突能够对当前社会制度起正面促进作用。多元论派认为劳资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这是既合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劳资双方的矛盾并不总是时时处处存在的,而且这些冲突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程序、规则,通过集体谈判达到合作得以解决。西方国家大多数工会都接受了多元论派关于集体谈判的思想,并且把通过集体谈判来协调劳资关系作为工会工作的中心。(2)当代工会理论当代工会理论主要有英国的单一派、激进派和合作主义派等几个研究流派。单一派工会理论英国人法思和皮姆洛特是单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劳资双方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不存在也没必要产生劳资冲突和对立,因此资方可以不经工人同意做决定,理所当然享受管理的特权,工人也不需要工会来保障自身利益,因为工会除了决定雇佣条件外,只是一个破坏现存合法社会制度的权力机构。激进派工会理论激进派代表人物是戈尔·索普,其主要观点是不阶级之间的冲突并非来自于争取各自利益的需要,而是由工人的主观心理期望与客观实际效果的失衡引起的,因为工人期望有管理的权力,但事实上无法拥有这种权力。因此他认为工会谈判并不能解决劳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而会加剧矛盾。合作主义派工会理论合作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劳查。有部分学者认为,战后60一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合作主义派,是多元论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观点是政府干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出于社会大众公共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或者是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其他的社会组织,不管是企业还是工会都要适当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通过协商来追求合作,尽量避免劳资双方的竞争和冲突,以服从国家的公共利益。合作主义者认为,合作有社会的合作模式、国家的合作模式和谈判的合作模式这几种。2.1.3 工会组织发展历程工会作为工业化的产物,最早出现在一八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法德美等工业革命启动较早的国家,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工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主要可以将这个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一八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工会是在熟练工人中自发形成发展起来的,如美国1792年成立的费城鞋匠工会等。这一时期工会的特征主要有:(1)在性质上都是同业工会,多数是由技术工人建立的,而非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基本上处于无组织状态中。(2)在范围上都是地方工会,只限于一个工厂、一个城镇或一个城市。(3)寿命都很短暂,工会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活动,一但问题解决,组织随即解散。这一时期的工会影响力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工会的主要活动是向会员提供相互救济,而不是就工资、工时等就业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另一方面是因为于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于工会发展不利有关雇主限制劳工运动方面的行动得到法律的支持。第二时期为20世纪30-50年代。这一时期工会本质上还是同业工会的联合,他们只吸收有技术的工人,排斥非技术工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规模的扩大,生产流水线的普及,钢铁、汽车、电气等大规模工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半技术、非技术工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工会逐步转变成为以行业而非职业为基础的工会,如1938年美国成立的产业组织联合会(CIO)。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危机的背景,人们在痛苦的深渊中纷纷谴责企业和管理者,舆论开始支持和同情那些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经济社会环境也开始向有利于劳工的方向发展,其标志就是支持劳工运行的相关法律的颁布,如美国在这一时期相继出台的反禁令法(1932)、国家劳工关系法(1935)、劳资关系法(1947)等。这些法律赋予工会建立及活动的合法性。第三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工会已经成为影响劳资关系的重要力量,在20世纪50年代工会成员达到了高峰,工会活动的内容也不断丰富,除了增进工人权益,工会的活动的空间也从企业拓展到社会层面,广泛地参与企业、社会和国家管理。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劳工运动并没有按照原有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工会会员开始逐步下降。目前西方国家工会的组织率只在10"-30左右。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蓝领工人比重的下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因素。可以看出,西方工会在发展的初期只是少数工人的组织,其活动和影响力不高。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会的组织规模不断的壮大,工会的影响也不断的扩大。虽然今天西方工会化率有所下降,但是工会依然在劳资关系中作为一支重要的组织力量而存在。2.2 国外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综述在劳资关系实践的发展中,劳资关系主体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社会地位、劳动权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对抗和冲突。就如何调整劳资关系并使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国外许多学者为寻求解决该问题已进行了几个多世纪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当代企业劳资关系理论。作为当代企业劳资关系理论历史渊源的劳工运动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以一八世纪后期斯密的劳工运动研究为起点。而继斯密之后,大约到了19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欧产业革命的开始以及有关劳资关系问题的出现,劳资关系研究的理论才得以初步形成。学界普遍公认的其理论源泉主要有如下三种: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迪尔凯姆的工业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和韦伯的工业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他们三者所提出的理论为当代各学派和有关学者研究和发展劳资关系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劳资关系思想理念的发展主要是以这三者的理论为基础的。随后,英国的韦布夫妇、美国的霍克斯、康芒斯和拍尔曼等学者立足于工会功能,分别从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多学科角度进一步对劳资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并形成了自身各具特色的劳资关系理论观点,这对于后来的理论发展和完善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这些劳资关系理论对各国的产业政策、劳动立法和社会制度建设都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同时,劳资关系的实践又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各国的劳资关系理论。2.2.1欧洲的劳工运动理论(1)斯密的劳工运动研究最早开展劳工运动理论研究的是英国人斯密。他在一八世纪后期关于早期工人协会的认识和讨论,对于后来劳工运动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意义十分巨大。他认为,由于工人要求多得工资而老板却要少付工资,这两类人就会组织起来,以便更有力地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过,这两类人联合的性质是不同的。工人协会往往是防守的,而不是进攻的。雇主协会则往往采取进攻措施来压低工人的工资。斯密关于一八世纪后期英国早期劳工运动的解释,完全是出于经济性质的。根据他的认识,工人之所以要联合起来,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暂时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他根本未予注意对于工人有可能通过联合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以达到某种革命或长远的目的等其它方面。(2)马克思的劳资关系与劳工运动理论19世纪初,马克思首次系统研究了欧洲的劳工运动问题和劳资关系,形成了欧洲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劳工运动理论。他的劳工运动理论深刻揭示了劳工运动更为广泛的背景和更为深远的意义,并将其视为激烈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动因,影响十分巨大。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崩溃。他认为,劳工联合运动是一种巨大的、国际性的集体主义运动,这一运动可以作为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消灭私有企业主、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最后消灭阶级斗争。此外,他还将劳工运动看作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初表现形式。他相信,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西欧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工人阶级苦难程度的加重,工人阶级要减轻自己的苦难程度,改变自己的处境,保护自己的利益,只有站起来反抗。工人们反抗的基本手段是集体组织起来开展劳工运动,同雇主开展争夺工作场所最终及至社会的斗争,即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消灭雇佣劳动和私有制。与此同时,19世纪欧洲工运迅猛发展,也迫切需要革命的理论进行指导。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正是通过对当时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劳资关系的抽象和概括,揭示了资本剥削和压迫劳动的经济实质。该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贯穿着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分析,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初期为萌芽阶段。马克思在一八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其劳资关系理论的萌芽。第二阶段:19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形成阶段。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阶段的研究,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初,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作了动态的分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劳动和资本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之外,还不存在任何政治上或社会上固定统治和从属关系,而在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则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这些理论表明他把劳动和资本的关系问题纳入到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来加以考察,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过程做了深刻分析,标志着其劳资关系理论己逐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6

    注意事项

    本文(从工会角度构建民营企业与谐劳资关系研究课件.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