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生谚语+个人修养之人格+个人修养之情绪.docx

    • 资源ID:1902641       资源大小:401.3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生谚语+个人修养之人格+个人修养之情绪.docx

    人生谚语+ 个人修养之人格+个人修养之情绪-人生谚语- 个 人修养之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在蒸煮般的煎熬之后,一种强大的镇静感生发出来,如同高原,平缓而持重,不断隆起。就把这当作一种修行吧,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生命的大悲伤大磨难,你就很难具有慈悲之心智慧之心。毕淑敏女心理师, 内善不足,怒而无威;内善已充,不怒而威。无威而怒,易遭侵犯;无德辱人,定有怨殃。王爱群秉政十要十不要 人格,是指人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们各自的思想方式、感觉方式、自我观照模式、行为方式等等,都是人格的具体表现。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形成人们的独特人格。马克思说:“人格是人的规定。”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的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在中国古代,格的意义是指方形的框子,引申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为有人格,不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为无人格。人格有高尚与低鄙之分,其起点在于应当具备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的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以此为起点,不同的人可以凭借不同的人生经历、学习过程、社会实践和和内心体悟,达到不同的高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就是孟子所主张的理想人格,而庄子则认为只有圣人才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他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至人太神妙了,湖泊被烤得冒了火他也不觉得热,江河冰封了他也不觉得冷,炸雷震裂山岭也不会使他受到害怕,飓风搅起滔天海浪也不会使他感到惊惧。 叶素贞,曾振华编著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一书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都已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却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教授:你以为三个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是人格的较量。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格健康,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还将会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人格是判断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情操、适应能力、内外和谐所达到水平的综合指标,是一个人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慧力量、道德修养和意志磨炼的结晶。人格修养,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是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加以努力的人生功课。完美的人格,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和要求;高尚的人格是个人魅力的内在基础,它既能达成内心的平静和谐、有机协调内心矛盾、保持强劲的内心推动力、增强心理能量,又能作用于外部世界,多方凝聚人气、优化成功条件、铺平成功之路、实现社会价值。 人格,有着复杂的内部构成。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说:“人格一词含义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这里所说的各种特质或特点,既包括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还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有独特性,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世界上找不出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相同的。人格还有其稳定性,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不能表征他的人格,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人格特征。人格具有社会性,人不仅是社会关系的客体,而且还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人格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格还具有可塑性,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有可能进行人格方面的修养和提高。 人格修养的方向和途径在于:通过反复实践和深入反思,不断提升人格结构诸因素的品位并不断优化其组合质量而达于和谐境界;依据人们不同的天赋条件、遵循人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和人生经历、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养;处理好稳定性和可塑性的关系,使人格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 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们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因此,加强人格修养,首先,必须致力于对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优化、改善和提升。 需要是人们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根源于他的需要。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依次提升的七个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当然是合理的,然而,有利于形成高尚人格的需要则是较高层次的。因此,在人格修养方面,表现为不断增强需要中的道德因素和社会化因素,表现为通过对物质需要、生理需要等低层次需要的不断超越,实现向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等高层次需要的不断迈进。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心理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社会性动机则起源于社会性需要。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被认为是主要的社会动机。也可进一步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长远的间接动机和暂时的直接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等。动机方面的修养,就在于不断让自己的动机合理化、理性化、社会化、道德化、一致化、稳定化、纯正化,表现为建立在对不同动机之间矛盾调和基础上的整合。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使人对有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向往和探索,兴趣可分为物质兴趣(表现为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兴趣)和精神兴趣(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数理等的兴趣)、间接兴趣(表现为对活动过程结果的兴趣)和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在兴趣方面的修养,表现为对物质兴趣、直接兴趣的合理化、道德化和适度化,表现为对物质兴趣、直接兴趣的适度超越,表现为对精神动机、间接兴趣的趋近。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提醒和告诫我们,必须加强对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长远价值的追求,而尽量减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对我们立身处世、走向成功的干扰和影响。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组成部分,与上述需要、动机、兴趣相比,对人的个性倾向性起着更为内在、更为稳定、更为持久、更为深厚的作用。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崇高的社会制度的理想,个人理想是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主要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以之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缺乏信念的人,个性模棱两可,看风使舵,朝秦暮楚,信念使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认识因素、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理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则形成世界观。世界观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整个心理面貌和特征,决定着个性发展的方向,所以有人将它看成是“人生的总开关”。理想,信念,世界观方面的修养,在于通过不懈努力形成“统一的人生哲学”。“统一”是指将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各种心理倾向性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和统一,进而实现和谐。台湾学者邬昆如在人生哲学一书中说:“人生哲学不但要问如何生活,而且要问为何生活,为什么要忙忙碌碌活下去,生活中的苦难为何存在,人是否为幸福生活等等,一句话,人生哲学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便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格修养,就是经由生活的曲折、经过深入的思考、经过反复的尝试,最终形成正确、积极、和谐、稳定的个性倾向性。 其次,必须致力于优化气质、完善个性。从理论上来说,气质和个性是建立在个性倾向性基础上的。这里指的是,在优化、改善和提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之上,对人格的一种更高程度上的改善和优化。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它是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的指向性特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脾气”或“性情”。一般认为,人类有四种气质类型,一是胆汁质,其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缺点是易冲动,易急躁发怒,易刚愎自用。二是多血质,其特点是: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交换,具有外倾性,缺点是容易轻举妄动,缺乏耐力和毅力。三是粘液质,主要特点是:安静,沉稳,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但难于转移,庄重坚韧,但有时执拗、冷漠。四是抑郁质,其主要特点是: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胆小谨慎,软弱忸怩,易于观察到细小事情。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属于“狷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有所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 优化气质、完善个性,首先必须认识到气质和个性,本无所谓优劣,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自己,不必因此对自己形成带有僵化色彩的肯定或否定态度。其次,必须认识到,气质和个性,只可顺应,难于改变,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一定幅度的优化、改善和提升,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据人们不同的天赋条件、遵循人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和人生经历、本着顺应、扬长避短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养。气质的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旧的平衡被不断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出现,人格,就在这过程中得到充满辩证色彩的优化、完善和提升。 个人修养之情绪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 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役使你,它就会成为坏的欲念了。你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每一天都充满幸福和欢乐呢?你要学会这样一个人类法则,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卢梭 无情何必生斯世,天下谁能不动情?人在接触、认识外在事物时,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产生喜爱、厌恶、恐惧、愤怒、悲伤、不满、同情、失望等内心体验,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一般来说,需要获得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人秉七情。“七情”说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关于情绪的说法。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困,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这段话将人的情绪分为“欲”和“恶”两大类,也称为“两大端”:“欲”是使人感到喜爱的积极有益的情绪,“恶”是使人们感到厌恶的消极有害的情绪。现代心理学则将这两者分别称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现代心理学对情绪作这样的分类:首先,认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这四种情绪与人类的基本需要相联系,不学就会、无师自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人类情绪分为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如惊奇和兴趣、厌恶等等)、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如害羞、骄傲与自罪等)、与他人相关的情绪(如爱与欲,怨恨等)三大类。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叫情绪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情绪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情绪与动机的关系相当密切。情绪能激发和引导动机,快乐、热爱、自信等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和活动效率,恐惧、痛苦、自卑等情绪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情绪能对心理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适当而健康的情绪能激励人们的行为、提高行为效率、扩大行为效果。第二、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情绪对其它心理过程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对人们的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左传所记载的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形象地说明了低落的情绪对军队行为的瓦解作用。第三,情绪是身心健康的调节剂。传说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为了逃避楚平王的追捕,要逃亡城外,但他看见城门已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由于他极度忧郁,竟然在一夜之间须发全白。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们的各种疾病。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俗语也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第四,情绪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情绪是比语言产生得更早的心理现象和交流手段。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通过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情绪具有服务于人际交流的功能,情绪表达比语言更具有生动性、表现力和敏感性。 卢梭说:“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役使你,它就会成为坏的欲念了。你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每一天都充满幸福和欢乐呢?你要学会这样一个人类法则,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情绪修养,是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情绪修养的作用在于,有了较好的情绪修养,我们就能与社会保持较好的协调和适应,就有可能借助情绪来强化和坚持正确意志,就能有效发挥情绪的协调和促进作用,就能减小和避免情绪的对意志和行为的瓦解作用,就能通过对情绪的适度调节来抑制不健康心理,就能以健康的情绪作为手段促进人际沟通建立良好的际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不要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不要好胜喜斗;等到老年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不要贪得无厌。血气,是生命力的体现,是生命的动机,总是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生命力的成长、旺盛和衰弱,应该以不同的标准修养自己的情绪。NBA明星球员魏斯特说:“如果你只能在心情好的时候上场,那么你一生的成就则相当有限。”只有善于控制情绪才会真正掌握未来。很多人,就吃亏在不善于控制情绪。 情绪健康,有其衡量标准。一是情绪的丰富性。从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情绪为起点,随着人们社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从中分化出更为丰富、更具有适应性的复杂情绪。比如,从快乐中分化出喜悦、兴奋、喜爱、高兴等等,从悲哀中分化出悲痛、哀伤、忧郁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有一种情绪变化方式值得引起我们重视随着人们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容易出现情绪的简单化倾向,导致“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和个人意志的膨胀,使人们原本丰富的情绪,产生了逆转,重新变得简单而又粗劣。二是情绪的稳定性。论语记载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哭泣与歌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快速转变的,如果是出于内心的真正悲伤,必然有一定的延续性,乐不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喜怒无常,亦笑亦哭,是一种缺乏修养的情绪。三是情绪的健康性。健康的情绪,就是指情绪的发生和发展体现健康的志趣,不庸俗,不低级。四是情绪的适度性。情绪反应的程度与情境大致吻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绪反应的时间与强度一般来说是与情境相适应的。健康的情绪,能适度表达,能适可而止,在遇到消极情绪的时候,能自行解脱。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在未受到外物影响的时候,喜怒哀乐等诸种情绪皆蕴含于心,处于中立状态没有偏向,一旦受到外物影响,就被诱发出来,如果被诱发出来的情绪能恰到好处地符合规范和道德,就是“和”的境界,“和”的境界,乃是天下最大的“道”。只有达到这种“和”的境界,才是一位有社会道义和责任感的人,才是一位有教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对情绪进行过有效修养的人。“和”的境界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情绪表达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情绪修养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说:“性”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来说,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和各种欲望,率性就是要尊重和顺应人之“性”,但是,如果过份强调“性”的合理性,那就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了,人之“性”有其弱点,所以必须对人之“性”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修道”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教”是用来修正人性的,也就是通过人们不断的社会化将人们的七情六欲进行约束和节制,使之符合社会法则和道德原则、使之不至于无序和泛滥而有碍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首先,要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古人说:知人者明,自知者智。了解别人难,了解自己更难,了解自身情绪的发生方式和运行方式则更难。每个人在情绪上都有其独特性,独特性的存在是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家庭教养,是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是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气质条件。我们必须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觉察与认知能力,客观分析、冷静梳理情绪的发展变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有效促发健康、积极情绪,才能有效转移、排解、渲泄消极情绪,才能积极主动创造产生健康情绪的环境、改变或避开引发或泛滥消极情绪的环境。理性认识自己、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是情绪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上有所谓“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的说法。“A型性格”明显的人,有不可抑制的雄心,争强好胜,攻击性强,醉心于工作,经常感觉时间紧迫,脾气急躁易冲动。“B型性格”明显的人,顺从、沉默、犹豫、宁静、沉思、松弛、缺乏主见、容易相处、不易激动,从容不迫,懂得享受生活。“C型性格”明显的人,往往对人生、对事业,对人际沟通过分焦虑,不善与人交往,对不幸之事的内心体验深刻,过分忍耐,因而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乃至不敢正视矛盾,抑郁寡欢。据说,这种性格容易诱发各种癌变,因此,“C型性格”也被称为“癌症性格”。我们对这些与我们的身心健康高度相关的性格和情绪方面的知识,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 其次,必须根据不同的情绪弱点对症下药。荀子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志高;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如果血气刚强,就用心平气和使其柔顺;如果心志深沉而不明朗,就用坦率忠直使其改变;如果勇猛凶暴,就用循规蹈矩去帮助;如果行为轻率,就用动静有法去限制;如果心胸狭窄,就用广博宽大使其开阔;如果卑下、迟钝而贪小利,就用高尚的志气去激发;如果庸庸碌碌愚钝散漫,就用良师益友去约束。人们经常容易受到四种不良情绪的困扰:焦虑、抑郁、恐惧、易怒。针对这四种不同的情绪困扰,在修养方法上应该有所侧重。对于焦虑,应侧重于分析原因,提高自信,合理调节对自己的定位。对于抑郁,应侧重于增强交往,改变孤僻、退缩的行为方式,着力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恐惧,应该采取提高认知水平,克服病态恐惧心理的手段进行矫正。对于易怒,重在养成宽阔的胸襟、重在培养冷静克制的性格。 再次,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坚强可靠的精神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自我支持和社会支持,自我精神支持系统,就是要强化自我意志,不断达于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立,让自己有充分的心理能量、免疫能力和抗压能力,从而保证自身的情绪健康。社会精神支持系统,是指我们要建立一个关系网,以承载和包容我们的情绪、化解和改善我们的情绪,使我们在陷入情绪困境时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来自亲人、朋友、熟人、同事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 安德养神,是情绪修养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一种治本之法。安德养神,是指通过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来调节不良情绪。人的情绪,无不由对外物的欲求所引起,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混杂使人口味受到败坏,纵情打猎容易使人心儿发狂,珍贵的稀世珍宝会令人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正确对待这种由外物引起的过度的情绪反应呢?荀子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人应该把完美道德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如果心中蕴含道德原则,即使自己处于贫困之中,也敢于藐视富贵、敢于看轻权贵、敢于看轻身外之物。道德修养,是使人们情绪达于健康的内在的因素。正如庄子所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固守道理的人能使德全,德全的人能使形全,形全的人能使神全。要养成健健康的情绪,就必须保持道德的完整与高尚。中国古代有“仁者寿”的说法,原因就在于此,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无外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其身。”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胸怀坦荡,心志安定,很少私心杂念,心情舒畅,情绪乐观,这样,自然可以获得长寿。

    注意事项

    本文(人生谚语+个人修养之人格+个人修养之情绪.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