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多组分精馏过程ppt课件.ppt

    • 资源ID:1898592       资源大小:2.82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组分精馏过程ppt课件.ppt

    分 离 工 程,第3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掌握,了解,重点掌握,3.1多组分精馏过程,3.2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3.3反应精馏,3.4加盐精馏,了解,本章要求,本章小结,参考文献,思考题,第三章 主要内容,(1)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与二组分精馏的比较分析,掌握关键组分等概念。(2)掌握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简捷法求算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3)掌握萃取精馏原理和萃取剂选择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以及萃取剂的选择。,本章要求:,(4)了解萃取精馏流程和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5)了解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三元物系组成的表示方法,掌握共沸精馏过程共沸剂的确定。(6)了解简捷计算法计算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论板数。,本章要求:,3.1 多组分精馏过程,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3.1.2 最小回流比3.1.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3.1.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3.1.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3.1 多组分精馏过程,多次单级分离的串联,简称精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不同,采用液体多次部分汽化,蒸汽多次部分冷凝等汽液间的传质过程,使汽液相间浓度发生变化,并结合应用回流手段,使各组分分离。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一、精馏操作流程,一、精馏操作流程,简单塔,一、精馏操作流程,一、精馏操作流程,一、精馏操作流程,冷凝器动画演示,板式精馏塔动画演示,再沸器动画演示,二、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就是分析精馏塔内的温度、流率和浓度分布。,Na=串级数(2)分配器(1) 侧线采出(0)传热单元(2) = 5,已被指定的可调变量:(1)进料位置;(2)回流比;(3)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或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或馏出液温度。,余下的2个可调设计变量往往用来指定组分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浓度。,关键组分: 在设计或操作控制中,有一定分离要求,且在塔顶、塔釜都有一定数量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 轻关键组分(LK), 指在塔釜液中该组分的浓度有严格限制,并在进料液中比该组分轻的组分及该组分的绝大部分应从塔顶采出 重关键组分(HK) ,指在塔顶液中该组分的浓度有严格限制,并在进料液中比该组分重的组分及该组分的绝大部分应从塔釜采出,塔顶回收率:,塔釜回收率:,非关键组分,关键组分以外的组分称为非关键组分,轻非关键组分(LNK),比轻关键组分挥发度更大或更轻的组分,简称轻组分,重非关键组分(HNK),比重关键组分挥发度更小或更重的组分,简称重组分,分配与非分配组分,塔顶、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关键组分必定是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不一定是非分配组分。,?,清晰与非清晰分割 清晰分割:轻组分在塔顶产品的收率为1。重组分在塔釜产品的收率为1。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重组分全部从塔釜排出。非关键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非清晰分割:非关键组分为分配组分。,?,三、多组分精馏过程特性,对于二组分精馏,设计变量被确定后,可从任一端出发,作逐板计算,无需试差。对于多组分精馏,由于不能指定全部组成,所以需先假设一端的组成,再通过反复试差求解。,下面通过实例分别对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进行比较。,二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图3-1 二组分精馏流率、温度、浓度分布,三组分精馏实例:苯(LK)甲苯(HK)异丙苯,图3-2 三组分精馏流量分布,图3-3 三组分精馏温度分布,图3-4苯、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液相浓度分布,图3-5苯、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液相浓度分布,四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LK)二甲苯(HK)-异丙苯,图3-6 四组分精馏液相组成分布,多组分精馏与二组分精馏在含量分布上的区别:,(1)关键组分含量存在极大值;,(2)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的, 即重组分通常仅出现在釜液中, 轻组分仅出现在馏出液中;,(3)重、轻非关键组分分别在进料板下、上 形成几乎恒浓的区域;,(4)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但进料板 含量不等于进料含量。,精馏过程的内在规律:,在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组成,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了热衡算的限制。,3.1.2 最小回流比(Rm),多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也有恒浓区,但由于非关键组分的存在,恒浓区出现的部位要较二组分精馏复杂。,二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进料板上下出现恒浓区或称夹点。,多组分精馏中的恒浓区,(1)轻、重组分均为非分配组分:,进料板以上必须紧接着有若干塔板使重组分的浓度降到零,这一段不可能是恒浓区,恒浓区向上推移而出现在精馏塔段的中部。同理,轻组分恒浓区出现在提馏段中部。,(2)重组分为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3)重组分为分配组分,轻组分为非分配组分:,(4)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最小回流比条件下会出现恒浓区,区内无分离效果,需无穷多理论板。如何计算最小回流比?,计算最小回流比的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假设: 1、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是常数; 2、塔内汽液相流率为恒摩尔流。,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3-1),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中参数的含义:,(3-1),i 组分i 的相对挥发度;(xiD)m 最小回流比下馏出液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xiF 进料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q 进料热状态参数(进料液相分率); 方程的根。,以全回流下的xiD代替,取LKHK的根,3.1.3 最少理论板数(Nm)和组分分配,1、开车时,先全回流,待操作稳定后出料。,全回流对应最少理论板数,但全回流下无产品采出,因此正常生产中不会采用全回流。什么时候采用全回流呢?,2、在实验室设备中,研究传质影响因素。,3、工程设计中,必须知道最少板数。,计算最少理论板数的Fenske(芬斯克)方程:,推导前提:1、塔顶采用全凝器;(若采用分凝器,则分凝器为第1块塔板); 2、所有板都是理论板。,从塔顶向下排序,由相对挥发度的定义有:,对第2块板作物料衡算:,全回流下,D=0,(3-2),因此:,同理:,两式相除,可得:,代入(3-2)式:,(3-2),可得:,再由相平衡关系可得:,由物料衡算:,可得:,依此类推到塔釜:,(3-5),定义AB为相对挥发度的几何平均值:,代入(3-7)式,可解出最少理论板数Nm:,(3-8),Fenske方程,几点说明:,2、相对挥发度,(1)方程的精度取决于相对挥发度数据的可靠性。,(2)AB的近似处理:,1)两点平均:,2)三点平均:,3)单点值,1、推导中未作任何假设,因而是严格的。,3、方程的变形形式:,摩尔分率可用摩尔数,体积或重量比来代替,因为换算因子可以相互抵消,得到另一种常用的一般形式:,d/w 称为分配比。,(3-9),4、Fenske方程既可用于二组分精馏,也可用于多组分精馏。,5、最少理论板数只与分离要求有关,与进料组成无关。,6、Fenske方程可以用来计算进料板位置、各段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1)进料板位置:把进料当作塔顶(或塔 釜)。,(2)各段理论板数:,(3)组分分配:将Fenske方程变形可得各 组分流量分配。,分离要求的给出形式:,(1)规定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釜的百分含量。,代入以含量表示的Fenske方程:,(2)规定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釜的回收率。,代入以回收率表示的Fenske方程:,(3-9),(3-13),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体系,先假定清晰分割,计算理论板数,再校验是否清晰分割。,清晰分割假定比较适用的情况: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LK的挥发度大得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发度小得多。,几点注意:,对于有中间组分的体系:如A(LNK)、B(LK)、C(中间组分)、D(HK)、E(HNK) 组成的体系,则根据C的相对挥发度是靠近B还是靠近D来假定C在塔顶和塔釜的分配。,3.1.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有了实际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求实际理论板数常用的经验方法有: Gilliland图、 Erbar-Maddox图,用Underwood方程求出Rm后,实际回流比R一般取作1.30Rm。,适用于相对挥发度变化不大的情况,适用于非理想性较大的情况,图3-10 Erbar-Mddox,图3-9 Gilliland图,适宜进料板位置的确定原则:,在操作回流比下精馏段与提馏段理论板数之比等与在全回流下用Fenske方程分别计算得到的精馏段与提馏段理论板数之比。,3.1.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精馏简捷计算,-FUG法,Fenske,Nm,Underwood,Rm,Gilliland,R、N,多组分精馏的FUG法计算框图,特殊精馏,当待分离组分之间形成共沸物或相对挥发度接近1时,用普通精馏是无法实现分离或是经济上不合理的。此时,向体系中加入一种适当的新组分,通过与原体系中各组分的不同作用,改变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使系统变得易于分离,这类既加入能量分离剂又加入质量分离剂的精馏称为特殊精馏或称增强精馏。,特殊精馏的分类,(1)萃取精馏(Extractive Distillation):,加入的质量分离剂不与被分离系统中的任何组分形成共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有的任一组分高,从塔釜离开。加入的质量分离剂称为溶剂。,(3)反应精馏(Reactive Distillation):,加入C,使之与原体系中的A发生反应,从而减弱A与B的结合力。例如:催化精馏。,(2)共沸精馏(Peotropic Distillation):,加入的质量分离剂与被分离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加入的质量分离剂称为共沸剂。,(4)加盐精馏:,加盐,利用盐溶和盐析效应使两组分溶解行为发生变化。,(5)吸附精馏:,加入吸附剂。,(6)膜精馏:,利用多孔膜。因为过程需加热,且B在另一侧也汽化,所以可称为精馏。好处:无需再生,但目前由于膜材料和制膜工艺的不成熟尚无工业应用。,

    注意事项

    本文(多组分精馏过程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