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版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61精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docx
-
资源ID:1894670
资源大小:706.2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XX版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61精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docx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特点2.环境问题的特点、分布、成因3.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对比4.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判断评价5.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例的判断分析【考纲知识梳理】【要点名师讲解】一、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箭头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箭头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2010 唐山模拟)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回答13题。图11. 图中箭头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B.C.D.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解析】1选C,2选A,3选A 。该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1题,图中箭头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得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滥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2题,箭头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负面的,此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第3题,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和生态遭到破坏。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2010·梅州模拟)10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该生态产业园区( ) 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 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解析】选C。该题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读图可知该工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其布局主导因素应是原料。分析该园区的生产联系可以得到该生态产业园区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的信息。【感悟高考真题】2010年高考题(2010·广东文综)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2题。020406080100占全国比重(%)水资源总量人口总量耕地面积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图2GDP1.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2.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来源:学科网【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为背景,主要考查“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读图。解答该题需要了解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区域是南方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也是南方区,所以C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北方区水资源比重低,但人口数量大、耕地面积多、经济总量较大;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多,但经济总量较小。因此这两个区域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所以B正确。【答案】1选C 2选B 3.(2010·广东文综)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材料二 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4分)(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10分)(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4分)(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解析】本题以中国商品出口和出口商品生产的C02排放为背景,主要考查洋流运动、时间计算、地理信息技术、C02排放与经济合理发展措施、判读和分析图表信息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两幅图中以图形语言所呈现的地理信息,解答该题首先需要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重点掌握洋流运动规律、国际日期变更线、区时计算、GPS、节能减排措施等相关知识)(1)通过阅读图9我国出口商品的方向及总额即可判断,我国商品出口主要地区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2)图示甲海域位于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经过该区;乙海域位于西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流经此处。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轮船起航的地点(东八区)时间、轮船抵达地点时区(西五区)、航行的时间720小时,这样就可以直接就算:2010年5月8日21时+720小时-(8+5)小时=2010年6月7日8时(由小时换算成天数时要注意5月份是31天)。航行中的飞机、轮船都需要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3)读图可知,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左右,约三分之一,且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4)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的等方面来减少CO2排放。【参考答案】(1) 北美 欧(2)自西向东 暖流 7 8 GPS(3)三 上升(4)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新生产设备和工艺,节能降耗;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9年高考题1.(2009·全国文综·T2·4分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解析】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袋为切入点,考查传统购物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的购物袋易分解,这是和传统的塑料袋相比最大的优点。用塑料袋的最大问题是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问题,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可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参考答案】B(2009·江苏地理·T17、18·4分)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2、3题。 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本题组以2009上海国际车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乙醇广泛使用所产生的影响。对大气环境问题和全球粮食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2题,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会更为严重;汽车消费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第3题,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参考答案】2.B 3B(2009·广东地理·T27、28·6分)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4.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双选)(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5.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双选)(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解析】本题组以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比较能力及对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的认知。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第4题,据图可知,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广东省秸秆最大、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秸秆最小;江苏省秸秆最大、薪柴最小;北京煤炭最大、薪柴最小。第5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必须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参考答案】4.AB 5 .AC(2009·江苏地理·T911·6分)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7.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8.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正确掌握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示意图的判读技巧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6题,据图可知,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第7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 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第8题,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参考答案】6.A 7.C 8.A2008年高考题(2008·全国文综·T35·12分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911题。9.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10.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11.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解析】该题组以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各工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考查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的理念。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这是读图解题的关键。第9题,a为建材厂、海水淡化站等提供物质和能量,可知为电厂;b以太阳辐射为能源,海水淡化站的废弃物为原料,该废弃物含盐高,可知为盐场;c以盐场副产品为原料,应为化工厂。第10题,电厂和化工厂都有虚线箭头向外,说明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盐场没有虚线箭头指向建材厂。第11题,该生态工业园位于沿海地区,只有冀东符合题意。【参考答案】9.C 10.B 11.C(2008·宁夏文综·T10、11·8分)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 )A. B. C. D.13.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解析】本题组以某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为切入点,考查水中有机污染物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图文结合解决问题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2题,从图中可判断出溶解氧DO曲线在处浓度迅速降低,生化需氧量BOD曲线在处突然升高,所以有机污染源在处。第13题,根据图中DO的变化曲线可知,在O段水中的含氧量最低,这时鱼最容易缺氧死亡。【参考答案】12.B 13.C14.(2008·广东地理·T20·2分)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解析】本题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四地的环境问题,体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壤为肥沃的黑土,由建国之初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逐渐由“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适当地开垦黑土,导致大量黑土流失,这就是东北平原的环境问题。【参考答案】B15.(2008·四川文综·T 36(4)·10分)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解析】以中国的邻国尼泊尔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分析,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根据该国的经纬度位置、山脉的海拔高度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而该国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由此看出,森林覆盖率较低,存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参考答案】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16.(2008·广东地理·T13·2分)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因。对西部地区生态作用的准确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我国西部地区,为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的力度,以保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用水安全。【参考答案】A17.(2008·重庆文综·T36(4)·8分 )下图为我国一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解析】该题以我国一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为切入点,通过对产业链的分析,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其中的体现。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和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该产业链主要是对废弃物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参考答案】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2010·海淀模拟)读右图,回答1、2题。 1、有关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A、公交车和自行车是我国目前主要交通工具B、骑自行车可以更好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C、使用公交车和自行车可以减少交通堵塞D、使用公交车和自行车可以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2、私家车增多后,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噪声污染酸雨加重臭氧层的破坏空气中的固体悬浮微粒增多交通堵塞A、 B、 C、 D、(2010·南阳模拟)完成36题。 3.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朋友之间互寄贺年片 B.使用塑料袋购物C.渔政部门实行“休渔”政策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4.“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共同性和公平性原则5.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6.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高考资源网 A.积极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规范自己的行为B.“只要能致富,干什么都行!”C.“我开个小煤窑,办个土法炼焦厂,过得好点有啥不可以的。”D.“我多生几个孩子,也是为了有个帮手,让日子过得好些”。二、综合题(2010·潍坊模拟)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 原则。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C林业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D渔业二氧化碳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材料二 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 近日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3)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解析】1选D,2选B。第1题,此图为环境公益广告,其目的是:倡导人们出行多使用公交车和自行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第2题,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固体悬浮微粒、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物质;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交通堵塞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非环境问题。【解析】3选C,4选B,5选C,6选A。该题组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第3题,实行“休渔”政策,可以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第4题,“竭泽而渔”就会使鱼没办法持续利用,违背了持续性原则。第5题,中国在1994年制定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第6题,结合各选项的含义即可判断出答案。二、 综合题【解析】本题以热点背景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即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旅游人数不一定减少。第(3)题,北部非洲具备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诸多优势条件,比如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被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太阳能丰富的基本条件。并且这里临近欧洲,市场广阔。(4)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由于周围山地的阻挡,减弱了风速,导致有效风能密度较小。乙地虽然风能丰富,但是没有需求市场,而甲地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答案:(1)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2)B (3)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近邻欧洲,市场需求量大。 (4)丙地处于盆地,周围山地阻挡,减弱了风速 甲地能源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