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info-地理学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生教材.docx
-
资源ID:1894162
资源大小:1.60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mapinfo-地理学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生教材.docx
目录 高等教育出版中心地理学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生教材自然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华南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南京大学) 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华南师范大学) 植物地理学(四川师范大学) 植物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教程(四川师范大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华南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原理(鲁东大学) 地理学实践教程(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武汉大学) 地球概论(福建师范大学) 区域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 区域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 理论经济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导论(云南师范大学) 新编地理科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学思想史(中山大学) 现代地理教学论(云南师范大学) 中国自然地理(北京大学)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衡阳师范学院) 普通地质学(成都理工大学) 地学数据分析教程(成都理工大学)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 资源科学概论(咸宁学院)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第二版)(东南大学) 可持续发展基础(华中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 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山大学) 城市土地管理(四川师范大学) 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客源国概论(衡阳师范学院) 土地评价与管理(北京大学) 环境水文学(中山大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吉林大学)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新方法及新技术(吉林大学)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吉林大学) 现代地籍测量(西北大学) 矿产资源勘查学(成都理工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渗流力学基础(成都理工大学) 城市设计概论(西北大学)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西北大学)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中山大学) 土地利用规划(河北师范大学) 村庄规划教程(河北师范大学) 旅游资源开发(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业管理(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者行为(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流空间扩散(四川师范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北京大学) 环境保护基础(重庆交通大学) 环境管理学(河南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本科生教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河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同济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同济大学)(Arc GIS9.x) GIS设计与实现(南京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西北大学) 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 GPS原理及应用(西北大学)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长安大学) 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武汉大学) 现代测量学(西北大学) 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中山大学)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中国地质大学)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华东师范大学) 地图学原理(陕西师范大学)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山大学) 现代遥感导论(上海师范大学)遥感技术导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遥感技术基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原理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南京师范大学) 环境遥感(南京师范大学) 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导论(南京师范大学) 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电子地图学(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南京师范大学)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设备设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南京师范大学)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南京师范大学) 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AutoCAD地图制图与系统开发(南京师范大学) 电子政务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原理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虚拟城市建设原理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山大学) Web GIS原理及其应用主要WebGIS平台开发实例(浙江大学) Web GIS原理与方法教程(中山大学) 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东北林业大学) 空间数据的误差处理(武汉大学)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算法基础(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信息系统(西北工业大学) 数字地球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 数字专题地图(西北大学) 现代地图学教程(西北大学) 地理科学类研究生教材现代自然地理研究(南京大学) 资源科学导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景观生态学(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 地球系统科学(第二版)(中国科学院遥感所) 当代地理信息技术(武汉大学) 环境地理学导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岩石流变及其扰动效应试验研究(中国矿业大学) 现代地图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现代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大陆边缘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同济大学) 气候变化的岩溶记录(西南大学) 前寒武纪古生物研究成果:新元古代青白口经龙凤山生物群(石家庄经济学院) 地球物理测井与井中物探(中国地质大学) 煤层气藏工程(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南方沥青(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吉林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教程(南京师范大学)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南京师范大学) 本 科 生 教 材地理学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吴成基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及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专业: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以及生态环境、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等专业。内容简介:本书紧密联系中学地理教学,论述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态(植被土壤)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工作方法;该课程将着力体现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性、系统性特点,并注重实践应用和人地关系的阐述,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绪论、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壳、第三章大气和气候、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第五章地貌、第六章土壤、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九章 自然地理实习实验。对应课时120。特点:本书将突出高师特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一直使用综合大学本门课程教材,在使用中普遍反映与高师教育特点不相适应,教材内容庞杂,完全按照自然地理学科体系进行较详尽论述,是为适应今后从事自然地理科研和实践的需要而开设的,因而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不够。本书将立足为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服务并兼顾部分非师范类需要一般性了解自然地理学知识如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类专业的需求,进行自然地理要素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实践方法讲述,密切和中学地理教育结合,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在于“精”而不在于“广”,以适应高师院校课时少,内容简练、针对性强的要求,为此在字数上将有约束,比起目前的自然地理教材动辄6080万字,将使一般读者能买得起。本书将重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强调综合分析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的锻炼提高。本书将加强实践环节,将必要的实践内容编入书中,使该书既为教材又有实习试验内容。本书配套有教学多媒体光盘和学生用盘各一张,将以图片、视频使自然地理学形象化、实践化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精品课程网站:(提供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资源、课程答疑等)。978-7-03-022069-1 B536.00(含光盘)自然地理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刘南威 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及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专业:地学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自然地理学”课程而编写的最新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分11章,包括: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星地球;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生以及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特点:建立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教材体系:首先,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是开放系统,阐明作为其外部环境的行星地球和沉积岩石圈(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地圈之一)所在的地壳;继而根据相对独立性,叙述自然地理环境六大组成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联系;最后,根据综合性,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文笔流畅、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经典插图及作者自制插图。注意吸收学科国内外前沿性研究成果。各章节配备复习思考题,便于学生温习。978-7-03-018977-6 B5 55.00自然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达源 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专业:地学内容简介:地理学研究天、地(质)、生、水、气、地(貌)组成的地理环境开放系统相关部分的物质、物质运动及其各部分之间互联、互动、正负反馈作用及其客观效应。本书把非常复杂的、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系统,在横向上分成八大部分,在纵向上列为二十六章,构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内容体系,特别是每个章节的内容均引进了最新研究成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且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可选择的途径。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土地科学、农林水利科学和工程建设各专业作为教材和各专业科学研究者作为参考书。978-7-03-016951-8 33.00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杨士弘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专业:地理内容简介:在国家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理科教学改革与 课程设置中,地理科学类的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 系统三个本科专业,都开设自然地理学课程,并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满足这 一教学要求,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选编了这本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教材,与 自然地理学教材(刘南威主编)相匹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适于开设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学校或专业本科生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行星地球实验与实习;第二章,地质实验与实习;第三章,地貌实验与实习;第四章,气候实验与实习;第五章,水文测验与实习;第六章,土壤实验与实习;第七章,植物实验与实习;第八章,动物实验与实习;第九章,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实 验与实习;第十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实验与实习;第十一章,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处理。本书可供地理、资源、环境、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和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实习使用。978-7-03-009931-0 16开23.00植物地理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马丹炜内容简介:本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植物地理学”的配套教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编排教材内容,系统论述了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植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种群、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以及世界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教材注重体现学科的最新成就,内容取舍恰当,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流畅,图文并茂。本书适用作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研究生和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参考书。特点:以植物分布和植被分布为主线,系统论述了地球陆地植被分布规律与环境的关系。充分反映了植物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集成了植物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篇幅适宜,图文并茂,语言精练、流畅。使用单位可免费提供获奖教学课件。978-7-03-021863-6 B532.00植物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马丹炜 等读者对象: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植物地理学实验和实习指导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内容简介:本教材是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地理学的配套教材,也是四川省精品课程植物地理学的配套教材。教材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部分。内容涵盖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野外调查、植物区系分析、植物种群的种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和排序、植被分布规律、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地理学实习中的应用以及植物地理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和实施等内容,本教材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附录部分附有高等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高等植物分科检索表,以备查阅。978-7-03-024262-4 B5 26.00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刘南威 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及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专业:地理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实践与野外考察之成果。全书共9章39节,论述系统全面、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地理学基本原理。书中关于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环境的结构、整体性规律、时间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章节的阐述,具有创见性;同时,在论述中还应用了现代系统理论观点。全书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并能联系中国实际,反映中国学者观点,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著作,对读者有一定启迪作用。本书可供地理、环境、区划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与生产部门有关人员参考。978-7-03-013018-1 B5 18.00自然地理学原理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郭永盛、王庆 等 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基础课 ·适用学校:师范类、综合类 ·适用专业: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国土整治、城市规划等内容简介:本书以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他地球科学要素,介绍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用综合的方法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能力。全书共分12章,分别论述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与自然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能量基础、内部的物质联系、演化动态、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生产功能、土地科学、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关系、自然保护区。书中汇集近年来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论述系统全面,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深入浅出。978-7-03-019683-5 B5 22.00地理学实践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肖玲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专业课 ·适用学校:师范类 ·适用专业: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行星地球实验与实习;第二章,地质实验与实习;第三章,地貌实验与实习;第四章,气候实验与实习;第五章,水文测验与实习;第六章,土壤实验与实习;第七章,植物实验与实习;第八章,动物实验与实习;第九章,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实验与实习;第十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实验与实习;第十一章,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处理。特点: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华南师范大学)配套教材。内容涵盖11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与实习内容,具体包括: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计算机辅助制图、WebGIS概论、GIS设计与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制图、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等的实验与实习。978-7-03-022071-4 B530.00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刘艳芳内容简介:本书分4篇共14章,以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为主线,围绕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环境、状态、结构和过程,以及相宜和谐结合的特征、方式和标准,系统地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两类组织方式,即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和区域整体的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强调了对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空间特性(位置、强度与关系)和系统性(关联性、开放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的把握;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规划、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供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规划、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若选用作教材,可赠送配套电子教案光盘。978-7-03-016785-9 B5 28.00地球概论余明读者对象: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专、本科生。内容简介:本书介绍地球的天文学知识、地球的物理学知识以及地球的整体知识。从宇宙天体的角度来认识行星地球,从环境、资源、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从地理信息系统角度来说明数字地球。2009.12 B5 30.00(估价)区域经济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邓宏兵 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 ·适用学校:综合类、财经类、师范类 ·适用专业:区域经济、经济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等内容简介:在阐述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络。以经济活动区位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区域投资环境及中国主要区域经济问题等内容。反映国内外学科发展特色与动态,注重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与介绍。特点:·配套CAI课件·兼容经济学与地理学传统(目前的区域经济学多由具有经济学或地理学背景的人撰写,本书主编兼有两学科背景)·立足本科教学,适当兼顾研究生教育·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突出重点978-7-03-020618-3 B5 35.00区域经济学新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吴殿廷读者对象:本科生、经济学、地学内容简介:本书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学为指导,以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主线,着重从时空两个方面、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探讨区域发展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吸收国内外区域经济 学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试图在理论上给出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在思维上给出清晰的思路,沿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典型案例和具体方法的逻辑顺序,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方法和实践上争取有相当 的实用性,使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分析,在参与区域发展研究和区域规划制订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978-7-03-011622-2B5 42.00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陈才读者对象: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与应用经济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区域开发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观点鲜明、内容丰富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方面的理论著作。全书包括通论、经济地域、经济地域系统3篇,共由15章组成。书中以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为主线,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客体,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区域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第二章,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体系;第三章,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第四章,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第五章,经济地域的基本特征;第六章,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第七章,区域的产业部门结构;第八章,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第九章,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第十章,经济地带系统;第十一章,经济区系统;第十二章,城市地域系统;第十三章,规划区系统;第十四章,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第十五章,经济地域系统实证分析。978-7-03-024468-0 B5 34.00理论经济地理学王铮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综合专业:人文地理学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模型。在本书中,作者将经济地理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地理学和宏观经济地理学,将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区域结构理论、区域动力学理论、人地关系学说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融为一体,加以探讨,形成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本书在写作上深入浅出,注重经济学的模型方法与地理学的解释方法的结合,以及经济地理学方法的技术性和理论的解析性。本书适合地理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和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生参考。7-03-010098-0B5 26.00人文地理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陈慧琳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基础课 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 专业:地理内容简介:本书以人为主体,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构建教材体系,按人地关系主要领域和问题设置章节,应用案例分析融于理论阐述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联系各人文地理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以探讨和总结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规律,是一部通论性的人文地理学最新教材。本书与目前中学使用的新教材密切结合,特别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非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公共课程教材,还可供中学地理和环境教育课的教师以及经济、规划等专业人员参考。特点:打破过去以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组建教材的“拼盘式”结构,建立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人为主体的科学教材体系,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教材通论性特点。强调基础理论,并补充新知识,体现了学科教育功能的社会化、广泛化、适用化和独特化。理论分析结合案例,教材可读性强,利于教学的学术性、示范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各章节均列有复习思考题,或作业题或社会调查。978-7-03-018968-4B5 26.00地理科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潘玉君读者对象:地理科学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科学哲学类的研究生。内容简介:“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地理科学导论就是与其匹配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围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地理学的研究维度、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基本价值、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地理学的科学方法和地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而展开,以使学生全面掌握“什么是地理学”,基本掌握“地理实证研究的基本范式”,初步掌握“地理课题的申报”和了解“地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978-7-03-024865-7 B5 30新编地理科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铮读者对象: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教育硕士。内容简介: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地理学校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科学方法。全书以大量的现代材料,结合地理学基本问题与现代思想,突出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地理思想,系统地、深入浅出的阐述地理学。特别是阐明了环境和区域两个地理学范畴作为地理学认识问题的基本概念框架,解决了过去教材对地理学引论教材的空泛问题,最后介绍了现代地理学迅速发展的的学科地理信息科学,从数据处理、数据挖掘、过程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服务角度,讲述了地理学的前沿领域,是一本地理学的优秀教材。2010.1 B5 30.00(估价)地理学思想史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王爱民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及研究生适用学校:师范类及综合类专业:地理。内容简介:创造力和决断力源于叡智的思想方法,而后者又以广博、扎实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地理学思想史是关于地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秉持不断创新的精神,熟悉地理学发展过程上的变化、所经历的步骤,是每位地理学者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和素质。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将“地理学思想置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地理学者+ 社会环境背景+科学发展基础哲学思想支撑”下进行动态的、整合的考察,并对当代哲学思潮下的地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介绍。全书分为7章,分别介绍地理学的特质与视角、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哲学思潮、科学基础和社会背景、地理学思想的流变与发展、地理学思想评述等内容。2010.5B532.00(估价)现代地理教学论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陈亚颦读者对象:本书与目前使用的人教版中学地理教材紧密结合,特别适用作地理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化教育教材,以及广大地理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非地理专业教师教育及发展的参考书。内容简介:本书以系统理论为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对地理教学理论的探讨、地理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的阐释、实践案例的分析与列举,体现现代地理教学理论与技术在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和指导性运用。在内容体系上,本书基于地理新课程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以理论探讨、方法介绍和技术操作及案例等表述方式,阐述地理教学的目标设计与确定、教材分析方法与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知识技能教学设计与操作、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操作、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发展性评价等;并采用微格训练技术培训教师的各种地理教学技能,使其发展成为发展型、专业化、研究型教师。特点:以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思想。综合介绍系统理论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地理教学系统化设计中的应用。在地理教学理论分析基础上,强调地理教学技术的具体操作。提供鲜活而富有内涵的地理新课改案例。 978-7-03-019619-4 B5 28.00中国自然地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许学工 王乃昂 董玉祥 李徐生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专业课 ·适用学校:综合类及师范类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等。内容简介: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各部门自然地理要素如何作用于中国及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下,如何形成了综合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针对不同特征和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治理。本教材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的两大特点综合性与区域性。本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篇:中国自然地理系统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各圈层及其综合作用在中国地域范围内的表现。包括:中国自然环境的特征、形成与演变,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分布,中国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从圈层要素(部门自然地理)的分析入手,建立各圈层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作用与联系,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的总体特征。第二篇: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强调地域分异规律和区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自然区划的方案。了解不同等级和尺度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内部的地理结构与空间联系,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土整治的主要方向。第三篇:重要地理系统工程重大资源、环境、国土工程属于地理系统工程。介绍地理系统工程的概念、功能和实施领域,通过剖析若干重要的地理系统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防护林体系工程、山江湖治理工程、三江源保护工程等,了解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国土整治、生态建设中的系统规划、统筹协调、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特点:更加重视地“理”,强调自然地理规律,建立圈层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培养综合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能力。更加重视方法论,结合中国地域之自然综合体,建立层次等级、空间尺度、时间演化、时空耦合的概念,学习自然区划和区域研究的方法。更加重视人地关系,目前我们面对的绝大部分是有人类参与或影响的次生自然环境,强化人地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了解基本原则和途径。使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有较为充分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2010.4 B536.00(估价)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杨载田读者对象:本书具有较强的时代面向性和实际应用性特征,既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实用教材,又可供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阅读参考。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旅游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3篇15章。上篇为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对旅游与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科学实践及其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概括;中篇为中国旅游地理总论,从宏观上对中国的旅游课题如中国的西部旅游开发、“黄金周”假日旅游等进行了分析概括;下篇为中国旅游地理分论,主要对中国各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及其各旅游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概貌、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概要、主要旅游区建设进行了概括。978-7-03-013003-7 B530.00普通地质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陶晓风读者对象:本书是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的入门教材,也是相关专业和地球科学爱好者首选的参考书。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着重叙述了有关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知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地球内部和地表的各种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产物;概述了地球和岩石圈演变的历史;系统地介绍了地球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本书还介绍了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内容重力地质作用,阐述了重力引起的斜坡变形及重力灾害的工程防治措施。全书文字简洁、插图简练,便于初学者阅读。978-7-03-018882-3 B528.00地学数据分析教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阳正熙 等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和研究生·适用学校:综合类和理工类·适用专业:地学类内容简介:本书以统计学思想为主线,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如何对一元地学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统计推理;第二部分从应用层面讨论如何对多元地学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寻找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及其应用;第四部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一些常用地学经验图解的原理和解读。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都设置了实训项目,并以光盘的形式提供。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扣合,既注重突出基本概念和论述基本原理、又强调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书体系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详略得当,既适合用作地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于地学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978-7-03-022323-4 B5 30.00(含光盘)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蔡运龙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生及研究生适用学校:综合类及师范类专业:地理、环境、资源、生态、管理、农学内容简介:本书围绕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一系列基本原理。绪论介绍了自然资源学的学科范式。第一篇论述了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稀缺与冲突的国际国内态势、关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学术争论、自然资源稀缺的性质。第二篇论述了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包括自然资源生态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第三篇是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涉及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原理、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价值重建。第四篇从使用者的视角论述了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决策和自然资源保护。最后,作为结论,阐述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原理与途径。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农学、林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决策、管理人员参考。本书有配套的电子课件光盘。书评: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刊登的书评对本教材第一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高教出版信息2001年78期作为“精品点评”作了转载,评论者认为:“这是迄今笔者所见到的一部最为优秀的综合论述自然资源的教材,应该说也是一部开拓性的自然资源学研究专著”。一本高质量的优秀大学教材无疑为建立自然资源科学打好了理论基础吴传钧,中国科学院院士该书的编著特色鲜明反映了国内外自然资源学科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是一本优秀的高等教育教材郑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内容表现了现代自然资源学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基本内容,对于我国自然资源学科的建立,本书无疑是奠基性的著作之一总之,这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和教材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978-7-03-019154-0 B5 39.00资源科学概论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刘成武 等 读者对象:地理学、资源学、土地管理、国土规划与土地整理、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与农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决策与管理人员。内容简介:本书是自然资源概论的修订本。本书在吸收国内外资源科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高校自然资源学、资源科学原理与方法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按照“厚理论、重实践”的写作思路,比较完整、科学的构建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资源科学理论概述部分,系统总结与介绍了“资源科学发展、资源与资源系统、资源分布规律、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资源定价与开发决策、资源配置理论、资源开发模型、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资源安全”等内容;下篇为中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实践篇,在分析中国资源总体态势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并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978-7-03-013272-7 B5 30.00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马光读者对象:适用层次:本科、公共课适用学校:综合类及师范类 专业:地学、环境。内容简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