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古诺伯川德与卡特尔寡占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ppt课件.ppt

    • 资源ID:1891805       资源大小:318.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诺伯川德与卡特尔寡占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ppt课件.ppt

    第六章 寡占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教学内容第一节 博弈论和战略第二节 寡头产量竞争模型第三节 寡头价格竞争模型第四节 寡头勾结模型,第六章 寡占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寡头产量竞争模型;熟练掌握寡头价格竞争模型;初步掌握寡头勾结模型。,一、古诺模型(一)经典古诺模型假设:产量竞争、同质产品假设:对称企业无固定成本,边际成本相同且为0不失一般性?何谓一般性?物理学中,在什么条件下研究一般规律?,第1节 非合作寡占市场,(1)基本方程 Qi表示第i个企业的产量,Ci(Qi)代表成本函数,P=P(Q),Q=Q1+Q2代表逆需求函数。则两个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1=PQ1-C1(Q1)2=PQ2-C2(Q2)根据对称性中的简化性假设,C1=C2=c(常数,最简化的情况是,c=0),因而,利润函数这时就等同于收益函数。这就是说,经典古诺模型只考虑需求函数,而将企业看成相同的,从而忽略了企业特性(成本函数)的影响。(2)最优决策的一阶条件与反应函数(上式中代入需求曲线求导)特别注意:这里的关键是“产量竞争”,每一家企业都以另一家企业的剩余需求作为自己的市场需求。因而,引入相互影响的决策变量的关键就是将整个需求进行分解。,图 古诺均衡,(二)成本不同时的古诺模型成本不同,则原有的对称性假设失效在原来的模型中,需要在利润函数中考虑成本函数,这时,成本函数不再被忽略掉:1=PQ1-C1(Q1)2=PQ2-C2(Q2)企业1的成本结构:C1(Q1)= cQ1,c表示企业1的边际成本 企业2的成本结构:C1(Q1)= cQ1,c表示企业2的边际成本 cc,其一阶条件是:,考虑企业2的反应函数曲线: 假定企业2推测企业1的产量是 ,那么企业2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剩余需求曲线 ,它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由边际成本曲线 与剩余MR曲线的交点确定产量 。由下图可以看出,不同成本企业的古诺均衡,均衡点由N点移到了点 ,两企业的均衡产量就不再相等。与N点相比, 点处所决定的企业2的产量比N点要小,也就是说,随着企业2边际成本的提高,其均衡产量下降了;而企业1的产量在点 比在N点要大,企业1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边际成本相应提高了其均衡产量。,企业均衡产量: 市场总产量: 市场均衡价格:企业1的市场分额:企业2的市场分额:,:,:,:,。,从上述数学结论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均衡产量和市场份额与其边际成本成反比,与其竞争对手边际成本成正比。也就是说,企业边际成本越高,其均衡产量就越小,市场份额也就越小。,(三)多企业古诺模型假定:在一个市场中有n(n2)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且成本结构相同。在多企业模型中每家企业同样在假定其他企业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行为,其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是行业需求曲线减去其他企业的总产量。,根据前面的模型推导,企业i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在第二项乘上Q/Q得到,企业i对其它企业产量的反应函数: i=1,2, N 由于我们假定企业的成本结构相同,所以在均衡处每个企业的均衡产量是相同的,即 。那么,企业i的均衡产量就为其它企业总产量的 。,均衡点满足:(1)企业i将选择竞争对手已经选定的最优产出水平;(2)其他企业(对称的)选择和企业i相同的产量。 均衡点由企业i的反应函数曲线和直线 的交点均定。,在图4-8中企业i反应函数曲线与直线交点处画负45线,表示总产量之和相同的点的组合,得到图4-9。这些等产量线与横轴的交点就是市场总产量的数值。在图4.9中可以看到,当N=1时,市场总产量为垄断产量,随着N的增大,市场总产量是不断增大的,当N趋近无限大时,市场总产量逼近完全竞争产量。,企业数目增加,市场产量的变化:,多企业古诺模型中的均衡状况:每个企业的均衡产量:市场总产量:市场均衡价格:企业i的均衡利润:,从上述数学结果来看,当N=1时,得到的是垄断结果;在N=2时,得到的是双头模型的结果。企业的均衡产量、市场均衡价格和每个企业的均衡利润都与行业内企业数量N有关系。 N时企业均衡产量和市场总产量的变化:,在古诺均衡中,随着企业数量的无限增加,每个企业的产出水平接近零,而行业总产量接近竞争产出水平。,古诺均衡价格随着企业数量增加的结果为:,古诺均衡价格在N=1时为垄断价格水平,随着行业中企业数量的无限增加,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到逼近企业单位生产成本即完全竞争价格水平。,(四)推测变化(推测变差、推测变分、推测变量)成本不同时,关于对手行为的推测变化不再为0,(五)市场势力与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可以看出,0L11(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值范围本来是0.,勒纳指数表示企业提价的能力,从勒纳指数的公式可以看出,需求价格弹性与勒纳指数的关系:用k1表示需求曲线的斜率,k2表示需求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成:=k2/k1于是,勒纳指数就是:L=k1/k2当企业提价后,k2变陡峭变大,k1不变,因而L变小,表示企业的提价能力减弱。对于伯川德竞争,P-MC=0,L=0。对于古诺竞争,L=P-MC/P=1。与衡量市场规模的集中度指数相似,衡量市场绩效的勒纳指数,其主要目的是比较不同市场或不同时期的集中度。,如果市场中存在n个企业,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si,则第i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是:,如果市场中存在n个企业,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si,则第i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是:,若企业规模不同,则市场的绩效为:,集中度越高,即H或si越大,企业提高价格的动机越强,(六)古诺均衡与垄断、完全竞争,均衡点N在这两条直线之间,那么通过N点,斜率为-1的直线表示古诺均衡情况下等于市场总产量的等产量线。可知,这条通过N点的直线与横轴的交点Y在和之间,说明其大于垄断产量而小于完全竞争产量;根据市场需求曲线,可知价格也在垄断价格和完全竞争价格之间,低于垄断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价格。同样可以证明,不管是多企业时的古诺均衡还是成本不相同时的古诺均衡都遵从以上的结论。,古诺模型小结如下:古诺均衡时市场总产量大于垄断产量,而小于完全竞争的产量。古诺均衡时的市场价格低于垄断价格而高于完全竞争价格。 古诺均衡的福利状况:与垄断情况相比,古诺均衡结果还是改善了社会总的福利,但古诺均衡时的总产量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总产量,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价格,即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对社会来说,古诺均衡结果不是最优的,并没有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二、伯川德模型(一)同质产品伯川德模型假设(1)产品同质:寡头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2)所有寡头的成本函数相同,且AC=MC=C0 (3)决策变量:价格(4)(5)寡头的生产能力不受限制,问题的描述:当所考察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时,认为其它企业不会因自己的价格决策而改变模型化:假定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只考察2个企业(双头垄断),期价格分别为p1和p2,它们的边际成本不变且都等于c。,需求函数为:需求函数的意思是说:如果企业1的价格低于企业2,则它讲占领整个市场,若两企业价格相同,则平分市场,否则,企业2占领整个市场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当价格降到p1=p2=c时,市场达到均衡,伯川德模型的讨论均衡结果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这与只有两个企业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看似有点矛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下问题:(1)两家企业都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可以任一扩大生产以供给整个市场(2)产品是完全替代品(3)没有默契合谋(串谋),伯川德模型例:P=30-Q,c1=c2=0TR1=Pq1 MR1=P=MC=0TR2=Pq2 MR2=P=MC=0于是有,P=30-Q=30-q1-q2=0q1=q2时有, q1=q2=15,(二)模型扩展:差别产品(1)产品有差别:意味着寡头面临不同的需求曲线 (2)决策变量:价格(3)dPj /dPi = 0 , ji(4)寡头的生产能力不受限制,各企业的需求函数为:q1=q1(p1,p2)=a1-b1p1+d1p2 q2=q2(p1,p2)=a2-b2p2+d2p1 其中,d1、d20,表示两个厂商的产品有一定的替代性的替代系数假定没有固定成本,并且边际成本分别为c1和c2。,(6)均衡解图示 P2 P1 图 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均衡,有产品差别的伯川德模型:双头寡占两个厂商的最大化问题是:1=p1q1-c1q1=(p1-c1)q1=(p1-c1)(a1-b1p1+d1p2)2=p2q2-c2q2=(p2-c2)q2=(p2-c2)(a2-b2p2+d2p1)求解一阶条件,可得最优反应函数:p1=R1(p2)=(a1+b1c1+d1p2)/2b1 p2=R2(p1)=(a2+b2c2+d2p1)/2b2 上面两式联立求解,即得最优解:p1*=d1(a2+b2c2)+2b2(a1+b1c1)/(4b1b2-d1d2) p2*=d2(a1+b1c1)+2b1(a2+b2c2)/(4b1b2-d1d2),第2节 寡头勾结模型:合作寡占市场,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的串谋可能是秘密的或非正式的,也可能是公开的或正式的。当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各厂商通过明确、正式的协议来协调其各自的产量、价格等事项时,就形成了卡特尔(Cartel),卡特尔是一种公开和正式的串谋行为。一个成功的卡特尔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是其成员对价格和产量的协议必须遵守,特别是对于那些产量份额较大的厂商。其次是要有潜在的垄断势力。,卡特尔成员的协调统一价格对降价或折扣进行处罚预先告知价格调整交换客户信息交货基点定价:先确定交货定价基点,再确定交货总价,例子: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器的共同成本手册在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共同成本手册。通用电气历史上屡遭反托拉斯指控。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指控,两家公司在1963-1964年间通过有意识地采用和公布同一价格策略来消除竞争。涡轮发动机一般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性。但是,这两家公司公布了一个共同手册,内容包括:所有在制造发动机过程中可能用到的零部件价格;如何使用这些零部件价格去计算相关的发动机价格;使用上述方法的详尽例子;规定了价格乘数,任何实际价格变化都只是改变乘数值,零部件价格是不变的。,例子:倍佳电子公司的转售价格维持倍佳电子公司(Superduper Electronics)以300美元的价格将DVD播放机出售给零售店,如果倍佳要求零售商向顾客索价350美元,那么就说倍佳从事转售价格维持。任何售价低于350美元的零售商就违背了与倍佳达成的协议。,例子:交货基点定价不少货物,如钢铁和木材,由于产地比较集中,分立的厂商会先把它们集中到某个固定的地点,再从那里向全国各地运送。这样的固定发货地点称为“基点”.在“基点定价”形成一段时间后,有些离基点较远的厂商,也逐渐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开始为附近的市场提供相同的产品。这意味着厂商不再集中在基点附近了。例如,远在亚特兰大的厂商也开始生产夹板了,而且质量不比西雅图周边的厂商差。顺理成章地,这些地区性厂商没有加入基点定价网,也没有把他们的产品先运到基点,再从那里把货物发回原产地销售。就是说,他们在当地生产,在当地销售。例如,纽约对夹板的需求飙升,那么这一需求就会传到基点。比如说传到西雅图,在西雅图的夹板基点价格就会因为由纽约传递而来的需求信息被推高。结果是:各地夹板的零售价格均被推高,而更多的夹板将运往纽约。1981年著名的“夹板反垄断案”中,购买了夹板的消费者控告当地厂商,指责后者以“共谋价格锁定”和“包含虚假运费”的方式,不合理地提高了夹板的售价,从而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结果,陪审团确认了伤害,上述法院维持了地区法院的判决,即被告犯有勾结定价罪行,违反了谢尔曼法第一条。结果,原告先索赔20亿美元,被告后支付1.65亿美元,案件才以庭外和解告终。,例子:通用公司在其销售手册中规定:一旦出现售价低于销售手册规定的价格时,此前六个月购买的客户都要享受新价格下的优惠。竞争对手也采取了这一政策。若某家房地产公司在卖房时与购房者签订的协议中注明:从现在起1年之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房一旦出现房价下跌,公司都将给业主补偿差价。则这种类型的条款是便于明确合谋的商业策略中的“对降价或折扣进行处罚”。,卡特尔如何分配产量?根据各自的边际成本来分配。,P,P,C,Q,Q,Q,P,C,P,C,MC,MC,MC,AC,AC,D,MR,支配厂商的价格领导基本假设一家大企业拥有主要市场份额,其余较小企业则拥有剩余的市场份额;有支配力的企业凭经验估计出所有较小企业的供给曲线,然后得出自己的市场需求曲线;有支配力的企业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价格 ,小企业则像完全竞争的企业一样行事,将有支配力企业所决定的价格作为给定的市场价格,并据此安排产量。,价格领导:追随者的行为与残差需求线,其它企业的总供给,MC1,整个市场的需求,D1,MR1,Q,P,O,剩余需求,Q2*,Q1*,Q*,卡特尔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卡特尔成员具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诱因: 产品差别:增加违约冲动成本差异及其变化:增加违约冲动时间偏好率的厂商间差异:增加违约冲动销售规模和频率:频繁的小额销售容易维持合谋公开违规投标的信息:打击合谋垂直一体化:增加违约冲动过剩生产能力:增强违约冲动市场需求的波动:增加违约冲动,例子: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2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欧佩克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和能源部长(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如有需要还可召开特别会议。大会奉行全体成员国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均为一票,负责制定该组织的大政方针,并决定以何种适当方式加以执行。,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案例1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1. 使用范围: 第八章“寡头市场”2. 要考核的知识点: 寡头市场形成卡特尔的原因卡特尔组织的稳定性3思考题:(1)为什么在寡头厂商间产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2)本案例中,什么条件有利于形成卡特尔?这些条件中,哪些可以在:(a)20世纪70年代初期;(b)80年代中期;(c)2000年的石油市场上找到?(3)形成了卡特尔后,什么原因会导致卡特尔瓦解?为什么卡特尔成员要破坏协议?(4)OPEC采取了哪些措施阻止1981年以来实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下降趋势?(5)许多石油分析家预测,由于世界石油储量趋于枯竭,在1020年内世界石油产量就会迅速下降。这对OPEC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若干具有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厂商或国家组织)结成行业内的“卡特尔”(Cartel)是当代经济生活中利益共谋的一种形式。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组织形式,我国在彩电行业,或汽车行业也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卡特尔组织形式。但卡特尔组织很不稳定,容易短命,这或许是各个利益主体“谎言”“欺骗”在做怪的结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1960年,由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协调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在1960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的协议”进行石油开采。根据这份协议,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尽管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到石油生产国,由OPEC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此时,OPEC已拥有13个成员国。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把沙特阿拉伯(它是市场领导者)原油价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他各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它们自己的石油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只要需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同时价格又无弹性,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入大量增加。1973年和1974年,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OPEC把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12美元以上。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而石油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可是,1979年之后,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15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40美元,需求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面临着需求的持续下降,OPEC在1982年之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试图维持这个油价。1984年达成协议,最高产量为每天 1600万桶。然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开始被瓦解: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下降。非OPEC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上升。某些OPEC成员国“采取欺骗行为”,产量超过分配给它们的限额。由于石油供过于求,OPEC再也不能维持这个价格了。石油的“现货”价格(公开市场上石油交易的每天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有所逆转。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繁荣起来,石油的需求也开始上升,它的价格也开始上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由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停止了石油供应,石油供应量开始下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不景气,石油价格又开始快速下跌,并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再次扩张而只是缓慢恢复。从需求方面来说,节能技术的发展加上燃油税的提高,导致石油消费增长缓慢。从供绐方面来说,非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加上1994年OPEC确定的最高产量比较高,达到每天2450万桶,这意味着供给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远东经济危机的爆发,形势对OPEC更为不利。石油需求每天大约下降200万桶。到1999年初,石油价格已经下降到每桶10美元左右若按1973年价格计,只有2.70美元!OPEC成员国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同意把每天的石油产量减少430万桶,目的是把价格重新上抬至每桶18-20美元。可是,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比较快,石油价格迅速上升,很快就超过了每桶20美元。到2000年初,每桶达到30美元,仅仅在12个月里就增加了2倍。这说明很难用供给配额来达到特定的价格。在需求具有价格无弹性而具有收入弹性(对世界收入变化有反应)的情况下,再考虑到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投机性,某一既定供给配额的均衡价格可能波动很大。不过,在2001年底,OPEC和非OPEC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OPEC卡特尔的10个成员国决定把每天的产量削减150万桶,后来又与该卡特尔之外的5大石油生产者达成协议,它们也减产,目的是要上抬石油价格。OPEC与非OPEC石油生产者之间的这种联盟是石油行业中的首例。结果,OPEC又有可能控制石油市场。,依据卡特尔的宗旨,是协调每个成员的生产决策,主要是限制产量,并从中分享所有可能获得的好处。比如,OPEC通过压低成员国的产量来维持石油的高价格,从而使所有的成员国获利。卡特尔有时候也采取规定价格的形式,这是中国民众比较熟悉的类型,比如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设定最低价格。但是维持一个卡特尔是很困难的,许多问题都牵涉到私有信息。例如国家之间在商议生产配额的时候,通常有一条原则是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获得较多的配额。于是每个国家都有低报它们的生产成本的倾向。这是卡特尔协议成立以前的信息欺骗。协议成立以后,新的问题是可能出现不遵守协议的欺骗行为。成员国可以为共同的利益达成协议,但它们会严格遵守吗?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出现俗称“偷步”的欺骗的动机很大。既然一个国家降低它的产量因而帮助市场提高价格的收益可以为所有的成员国共同分享,那就是说,高价格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这样,每个国家都会要求别人把产量降低到配额以下,但是自己却可能偷偷地把产量升上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协议瓦解,原有目标无法实现。国内这样的例子似很多,协调的通常未必是产量,而定价格或别的东西。什么“行业自律价”等等,就是这样的利益共谋,都是独立企业协议成立的“独联体”形式的临时联盟。,1998年11月19日羊城晚报在第二版报道,昔日轰轰烈烈的两大旅游联合体“广州旅游新联盟”和“粤顺旅游大联盟”至今已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就是这种独立企业协议成立的“独联体”形式联盟,从制度上难以保证独立各方遵守协议。报道说,有关各方,实际上是“各怀鬼胎”,只想别人遵守协议,自己好讨便宜。卡特尔的成立,已经为它的瓦解准备了力量。以压缩产量抬高价格的卡特尔来说,价格抬高越是成功,卡特尔成员“偷步”悄悄把产量提上去可能获得的利益就越大,从而对违反协议“愉步”的激励越大。这种“越成功越容易瓦解”的内在矛盾注定了卡特尔寿命不长。世界范围来说,上面讲过的OPEC,虽然吵吵嚷嚷,跌跌撞撞,可还算难得的比较成功的卡特尔。这里说比较成功,主要是说维持时间很长,并不是说就可以避免卡特尔天生的困境。例如,1998年12日,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就建议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完全停止石油生产几个月,以免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为什么一再下跌?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有偷偷增加产量的动机。在我国,前几年,新闻媒体对于“空调峰会”、“彩电峰会”还十分关注。时至今日,这个峰会那个峰会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关注了,因为大家都已经清楚,峰会顶多也就“作秀”而已,冠冕堂皇达成的协议,一定很快形存实亡;老总们只是相互探底,顺便说说漂亮话而已。,1973年石油危机欧佩克拒绝运送石油给在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中支持以色列对抗埃及和叙利亚的西方国家。这使油价上升4倍,从1973年10月17日至1974年3月18日,持续5个月之久。1975年1月7日,欧佩克将原油价格提高10%。与此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包括一些刚把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国家)响应国际新经济秩序的呼吁,加入开始联合初级生产者。在阿尔及尔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高峰会,呼吁定下稳定而合理的物价、国际食物和农业计划、由南至北的技术转移,及经济系统的民主。,欧佩克的成功大部分都归功于沙特阿拉伯的弹性。该国容许其他参与协议国家的欺诈,更减少自己的产量来弥补其他成员超出配额的生产。因为其他的成员均全力生产,而沙特阿拉伯是唯一的成员拥有充裕的贮存空间,亦有在需要时增产的能力,这给予它们可靠的杠杆效应。这个政策十分成功,导致原油价格一度上升至仅次于提炼油产品的水平。然而欧佩克提高价格的能力亦受一些限制。油价上升会使消费下跌及收益的净下跌。而且价格持续上升会鼓励根本性的行为转变,比如替代能源的利用,或者节约能源的推广。,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提倡欧佩克提高油价,以协助伊拉克及其他成员国支付债务的利息,引致1990-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但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惹起欧佩克成员国的分歧,使这段时期成为欧佩克成员间内聚力达至低点。一旦中断供应的担心,伴随这些冲突消散, 油价就开始下滑。当油价跌至约10美元一桶后,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弗里亚斯的外交斡旋后,成功协调于1998年开始恢复按比例产油。2000年,查韦斯主持欧佩克成立25周年的成员国元首高峰会。2004年8月,欧佩克开始传出其成员国只有少量的增产能力,显示出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消失。印尼已经正式退出,因为印尼已非石油净输出国亦没有足够的能力达致其产量配额。,油价下滑令欧佩克感到棘手2007年01月16日 00:00 AM石油价格近期下跌15%,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对此日益担忧,但同时也束手无策。沙特阿拉伯等成员担心,如果各成员国不坚持去年达成的减产协议,即便采取另一次减产举措,可能也会导致油价跌得更多。沙特阿拉伯是欧佩克最大、实力最强的石油出口国。去年10月,欧佩克同意将其日产量削减120万桶,但实际仅削减略高于上述数字一半的产量,这使得分析师们质疑该组织的有效性。12月,该组织同意从2月1日起,进一步削减50万桶产量。一些欧佩克成员正鼓动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再度削减产量,其中尤以伊朗和委内瑞拉为甚。这两个国家分别与美国对抗,先前也都威胁过要削减石油供应,以此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上周末,委内瑞拉的民粹主义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与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会晤时表示:“我们今天下午已达成一致,加强在欧佩克的合作,并与欧佩克以外的主要石油生产国一起,维护我们主要产品的价格。”昨日,更为温和的科威特石油大臣萨巴赫(Sheikh Ali al-Jarrah al-Sabah)表示,将支持进一步减产,但他希望,任何相关会议都应在2月1日后召开。欧佩克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似乎没人能够确定油价跌幅为何如此之大。事实上,供需基本面状况似乎与此矛盾这加大了该组织11个成员国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成员国与实际的石油打交道,而非期货合约。但即便是华尔街也未能预测到此次油价下跌。,欧佩克峰会再度召开 主要产油国继续原油产量之争2011-12-14 07:57 来源: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肖志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14日),本年度最后一次欧佩克峰会将在维也纳举行。中东北非等主要产油国将再度回到谈判桌前,继续讨论未来原油产量这一事关各国命运的重大问题。有消息称,欧佩克下属的经济委员会早前曾向各成员国顾问提供了一份最新的预测报告。报告中,对明年石油的需求预期维持在平均每天3004万桶,基本符合现有产量水平。而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在会前也表示:当前石油市场供需平衡,价格适宜,维也纳会议将会在一个积极的气氛中讨论各成员国的产量问题。但外界分析认为,个别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仍未有效表达,产量谈判可能不会如想象中一番风顺。作为欧佩克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伊朗自上次会议以来,一直主张降低原油产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黑兰记者罗来安注意到,对于即将召开的峰会,伊朗国内立场是比较鲜明的,即限产提价。,罗来安:伊朗石油部长日前表示,石油供需目前出于平衡状态,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一百美元以上是合理的。而伊朗这样做显然出于自身目的,即通过提价威胁欧盟,迫使欧盟放弃可能对伊朗实施的石油出口制裁,因此伊朗国内态度十分强硬。罗来安:当地媒体认为如果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将导致国际市场油价飙升。这对于目前非常脆弱的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都构成巨大的威胁。与伊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特阿拉伯在今年3月至8月将石油产量平均每天提高了130万桶,科威特和阿联酋在此期间也增加了石油产量。称为了弥补因利比亚石油减产造成的石油短缺。,但随着利比亚政局逐渐趋稳,石油生产逐步恢复,沙特等国却不愿意减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国富:石油产量增加了或者减少了表面上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是从过去以往经验告诉我们。欧派克讨论配额背后往往有非常重大的政治原因。沙特与美国政治、特别对地区、对伊朗政策有默契配合。石油产量如果太低了,油价太高了,那么很可能就会帮助伊朗裹挟要挟西方,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不符合海湾国家的利益。显然,自今年6月会议以来,以伊朗为首的若干国家,包括伊拉克在内,逐渐成为强硬的一派力量。这让长期以欧佩克老大自居的沙特很不舒服。,欧佩克内部“大火拼”2012年06月15日沙特和伊朗在原油供应上的矛盾,可能已经超越了欧佩克内部的经济斗争,而在向一场地缘政治冲突转变如何制止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内部再次陷入传统“战争”,“战线”很明确: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与鹰派产油大国(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最新的“战场”就是当地时间6月14日欧佩克在维也纳举行的新一轮部长级会议。由于成员国之间分歧明显,本次会议将难以达成产量配额协议,估计仍会维持每天3000万桶的官方产量限额。各方分析人士表示,从这一结果看,布伦特原油价格仍将维持在100美元上下,符合沙特的战略安排。而鹰派产油大国,尤其是伊朗和委内瑞拉要求最低维持每桶100至120美元的减产协议,只能先输上一阵。,经济疲软难减产不过,眼下主动权掌握在沙特的手中。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对油价在100美元左右表示满意,并不担心油价下跌。分析认为,如果进行某些预算上的调整,并动用反周期储备资金,即便油价到达85美元,沙特等海湾国家也可以过得好好的,而伊朗等其他国家则将处境艰难。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且基本面脆弱,欧洲债务危机又挥之不去,欧佩克不仅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甚至不会做出有关减产的强硬言论。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范德胡芬6月5日也曾表示,尽管原油价格近期下跌,但接近100美元的价位仍将对全球经济构成威胁,并对各国预算构成“沉重的负担”。今年3月初,国际油价涨势完全失控,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128.4美元,进而威胁到全球经济复苏。在这种形势下,沙特利用自己的储备产能来“稳定”石油市场供需,抑制油价上涨,使得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100美元以下,但同时也伤害到伊朗和委内瑞拉等财政实力羸弱的产油国。而沙特本身也超产,相关数据显示,沙特目前的原油产量已大大增加,本季度的日产量远远超过1000万桶,如此高的产量在数十年来前所未见。而欧佩克目前供应的原油数量,比去年12月开会达成的产量上限每日3000万桶多出近200万桶,同样接近历史最高。,低油价打压伊朗以伊朗为首的国家要求减产提价,但沙特明确表示,希望布伦特油价稳定在100美元上下。相关分析认为,沙特宁愿承受油价下降到盈亏平衡点以下的损失也不愿意减产提价,是为了打击伊朗的经济。沙特和伊朗在原油供应上的矛盾,可能已经超越了欧佩克内部的经济斗争,而在向一场地缘政治冲突转变。沙特是逊尼派穆斯林国家,而伊朗则是什叶派掌权。这两个国家在欧佩克乃至中东的权力斗争由来已久。伊朗已经警告沙特不要把石油作为打击伊朗的武器,警告沙特不要向那些不再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增加原油供应。伊朗前石油部长 Gholam Hossein Nozari甚至直接挑明了两国矛盾,对伊朗国内通讯社放出“政治斗争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欧佩克”的言论。不过,沙特石油部长Ali Naimi否认了沙特王国有这个意图,但表示沙特可以向任何买家出售石油。,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临近的背景下,一个更低的油价将进一步打击伊朗的经济。事实上,日益严厉的经济制裁已经让伊朗不堪重负。世界银行对伊朗2013年的增长预期从6个月前的正2.9%,大幅下调到负0.7%。SWIFT已经切断了伊朗银行跨境汇兑,伊朗官方的通胀数据接近25%。而沙特则有本钱继续维持低油价,IMF估算沙特的经常项目盈余占GDP近30%,而囤积的大量美国国债能让沙特承受起未来6-12个月油价继续下降的风险。石油行业专家还表示,一旦打压伊朗的目标实现,沙特有能力迅速让油价反弹。此前,Ali Naimi曾在1999年底油价崩溃后迅速让市场反弹。,解决办法组织成本不能太高,否则,协调就难以实现。影响组织成本主要因素有:数目越少,彼此间的协调越容易;产品的同质性。若产品具有不同质量,那么协调制定一个统一价格并且维持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行业协会的存在有助于降低厂商间的协调成本。,解决办法控制行业价格的能力首先,需求弹性越大,提价能力越弱,卡特尔越不容易形成和存在;其次,能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否则,现有厂商的提价能力将削弱。,解决办法觉察违反协议的能力卡特尔成员越少,越容易觉察成员的行为;价格越稳定越有利于断定降价是否属于成员的削价行为,当价格的正常波动比较大,卡特尔就很难判定市场价格的下降是否属于成员有意的削价;同一销售网点都有各成员的商品销售有利于觉察是否存在违反卡特尔协议的削价行为。,解决办法防止违反协议的措施固定市场份额和划分销售区域。否则将受到惩罚。触发价格战略。即当市场价格降低到规定水平之下时,任何厂商都将制定卡特尔结盟前的价格水平。这时,削价厂商可能当期会受益,但以后各期都将获得更低的经济利润。因此,削价的机会成本有助于防止违反协议;最惠国待遇条款,即厂商承诺不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其他购买者,否则,他将向原先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价格差。这样,削价的成本将增加,因为原先获得利润面临被返回给消费者的危险;相遇竞争条款。厂商向消费者承诺,若另一厂商向其提供较低价格,他也将提供相同的价格,否则,允许购买者解除购买合同。这样,某一厂商的削价行为将很快通过购买者传播给其他厂商。因此,相遇竞争条款有助于防止违反协议。,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诺伯川德与卡特尔寡占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