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集中学习研讨培训.docx

    • 资源ID:1889632       资源大小:368.88KB        全文页数:2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集中学习研讨培训.docx

    集中学习研讨培训资料汇编张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在市县区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丁荣善()在全市城建和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丁荣善()培训讲稿村镇建设辅导材料郭金和(17)提高认识 把握规律 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杨学文(34)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周延年(56)学习贯彻甘肃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讲稿曹应平(6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王 勇(8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张月辉(92)从能源形势、低碳经济谈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专题辅导内容武赞玉(107)研讨文章老城区市政设施改造的几点思考李明东(119)关于旧城改造提升和新区开发建设的思考张永辉(121)认真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努力做好村镇建设工作李德璋(138)张掖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思考陈昌峰(144)旧城改造需要思考的问题丁晓芬(149)西北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推广建议付建华(151)抓好市政建设管理 努力提升城市化品位兰炳英(158)探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郑清河(161)关于农宅建设的几点思考方志宏(165)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努力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史国权(168)创新安全发展理念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力促我市建筑安全 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朱安民(171)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于 宁(180)意见建议一、建筑市场管理方面(185)二、新农村建设方面(191) 三、城镇化建设工作方面(201)  在市县区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荣善(2010年12月)根据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目标,就抓好“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综合分析国家、省上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准确研判我市城填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学、宜医以及宜养老休闲的生态城镇。抢抓发展机遇,突显后发优势,实施中心城市和新区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做优做美五个县城。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的目标要求,通过城乡互动,培育完善城镇体系,配套健全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使城镇成为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载体、彰显绿洲生态文明的窗口、实现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主要目标:围绕上述思路,“十二五”规划实施8个方面333项城镇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71.33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较“十一五”增长243%,至“十二五”期末,城镇建成区面积在5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1倍,达到1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在36%的基础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在46.28万人的基础上达到57.46万人;每年人均新增城镇道路面积1平方米,在14.81平方米的基础上达到19.81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在24.5平方米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58平方米,达到32.4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11.96平方米的基础上每年人均新增0.3平方米,达到13.46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平方米;供水普及率由95%提高到100%,供气普及率由94%提高到100%,集中供热覆盖率由46.6%提高到70%,污水处理率由50%提高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74%提高到100%。二、主要任务1. 着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以甘州滨河新区开发建设为带动,改变和提升城镇整体面貌,加快民乐城北新区、山丹城西新区、临泽县城东南扩建暨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台县城西北扩展暨水系景观带建设、滨河新区肃南玉水苑工程推进力度,力争五年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1倍。将市区老城区建成绿荫环绕、人文荟萃、承东启西的历史文化名城;滨河新区建成祁连南耸、湿地北环、湖映楼宇的生态新城;临泽县城建成河湖交融、临水而居、绿荫如织的园林之城;高台县城建成玉带贯城、弱水西流、绿映城镇的黑河水乡之城;山丹县城建成长城北环、国博故里、工商兴盛的活力之城;民乐县城建成祁连花香、古道新颜、风物宜人的高原生态之城;肃南县城建成山水相依、裕固风韵、民族和谐的山水园林之城。通过城镇的扩容提质,成为转移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实现特色显明,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生态城镇。2.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城镇为目标,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创建市区国家园林城市、临泽国家园林县城,马蹄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台省级园林县城,丹霞省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态绿地和景观系统,促进干旱区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使城镇让生活更美好。3. 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城镇道路拓建。滨河新区拓建南三环路、景观大道等25条主次干道,老城区拓改建县府街、北环路等18条主次干道,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于城市建设之中,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五县城梳理道路系统、拓改建主次干道90条,形成完整、便捷的路网框架。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建成天然气利用工程,实施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续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五县城建设集中供热和燃气利用项目,全部建成垃圾填埋场,实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市区抓好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和中水回用工程,各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滨河新区供水厂,实施城镇供水保障项目,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完善城镇排水系统,改善城镇环境质量;疏浚城镇水脉,实施清污分流,实现城镇碧水长流的目标。三是加快城镇公建设施建设。以市上“一院三馆”建设为重点,适时在城镇新区规划建设学校、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旅游接待、金融商业、物流服务等公建设施,提升城镇形象,增强城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4. 着力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把城镇住房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五年建设各类住房454.5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359.6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7.0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0.53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配建保障性住房20.83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16.47万平方米,为转移农村人口提供支撑条件,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利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性机遇,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变提升步伐,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优化城市环境。5. 着力加快城建技术创新。转变城建发展方式,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资质等级,推进城镇建设技术创新,新建建筑全面落实65%节能标准,促进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研发、生产和使用,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能耗测评工作,促进全社会行为节能,加强可再生能源调查评价,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在城镇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引导建设会呼吸、有生命、低能耗的百年绿色建筑和老百姓安居放心房,全面提高城镇建设的清洁能源水平,提高城镇生态指数,推动生态文明大市建设。6. 着力加强城镇管理工作。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创新城管理念,正确处理建设与管理、部门管理与社会参与、城镇形象与市民生活的关系,聚合城管力量,延伸城管区域,形成两级政府(市、县区)、三级网络(市、县区、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权责一致、管理高效的城管体系,促进城镇发展和社会和谐。全力开展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文精神面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镇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不断提高城镇的品味、档次和竞争力。7. 着力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大9个部、省列小城镇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和科技文化等设施建设力度,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稳步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在去、今两年改造4.74万户的基础上,“十二五”改造9.84万户,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抗震安居房达到90%以上。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布局100个生态宜居村庄,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的发展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一条富有张掖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迈进。8. 着力推进建筑业发展。加快建筑业企业资质结构调整,建立总承包企业为主,专业承包企业相辅,劳务分包企业补缺的资质结构体系。大力支持建筑业企业晋等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向房地产、金融业等高端市场发展,增加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区外建筑市场,“十二五”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以快速发展的建筑业推动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建筑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比例,确立建筑业在我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技术手段,建设全省一流的有形建筑市场,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网络平台,率先实现招投标活动网络化、招投标信息数字化、招投标监管标准化,建立诚信制度,转变监管方式,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三、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城镇化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促进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二是精研政策,创新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包括资金投入、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安置等内容的城镇化建设政策保障体系。三是整合城镇化建设力量,理顺城镇化建设体制,建立责任明确、推进有力、运转协调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机制。四是完善制度、强化督查,形成科学、有效的城镇化建设考核评价、奖罚工作制度,促进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在全市城建和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荣善(二一一年二月十八日)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今年全市城建工作进行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新跨越的起步之年。城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四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按照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镇的目标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突显后发优势,实施中心城市和新区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做优做美五个县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建筑节能管理,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使城镇成为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载体、彰显绿洲生态文明的窗口、实现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围绕上述思路,今年具体抓好城镇扩展、道路拓建、设施配套、园林绿化、城镇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节能、建筑市场管理、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9个方面的工作,组织建设144项工程,完成投资5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城镇化建设指标任务,即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供水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3%、5%和5%,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7%,圆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年度任务,为全市城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奠定基础。二、主要任务(一)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先地下后地上,道路建设同综合管网管道配套相同步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人性化管理、特色化兴城的要求,以甘州滨河新区开发建设为带动,改变和提升城镇整体面貌,加快民乐城北新区、山丹城西新区、临泽县城东南扩建暨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台县城西北扩展暨水系景观带建设、滨河新区肃南玉水苑工程推进力度。通过城镇的扩容提质,使其成为转移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实现特色显明,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生态城镇。(二)坚持综合配套,强力推进城镇道路建设。顺应城镇发展的需要,以完善路网框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强力推进道路拓改建工程。全市计划投资3.75亿元,拓改建城镇道路33条70.41公里。其中:市区老城区组织对县府街进行精细化、特色化改造,使其成为旧城区特色精品一条街,综合整治马神庙街、大衙门街、民主西街东段,配套改造北环路,铺设东环路西侧人行道,重点解决路面破损、人行道不平、线杆林立、路灯照度不高、管网老化、道路家俱不配套、街区特色功能不突出等问题;以修复燃气管道敷设开挖的路面为重点,切实加强市政设施管护,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滨河新区开工建设北三环等9条道路,其中:要综合配套建成5条道路,满足新区开发建设和敷设供水、排污等管道的需要,以此提高项目入住滨河新区的承载条件,其余4条道路要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先行配套地下管网、铺筑路基,拉开新区发展的框架;以道路拓建为带动,配套完善湖区入口广场、环湖道路和湖区景观带非机动车道,进一步提升滨河新区的人文景观质量。各县城配套拓改建道路16条、22.45公里,构建县城新区路网框架,为城镇建成区面积翻番,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道路拓建要同步配套各种管线、架设节能路灯、以人为本添置座椅等道路家俱,注重配置垃圾收集、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防止小城市得“城市病”。主次干道拓改建的同时,一如既往的抓好背街小巷的改造整治工作,让广大群众普享城镇发展成果。(三)坚持功能完善,切实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机遇,以项目为载体,采取政策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全市计划投资6.4亿元,实施22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城镇扩容提质提供保证。一是甘州区要尽快启动滨河新区供水工程、供热工程建设工作,抓好天然气管网建设,促进行政中心、文化设施和张掖宾馆、肃南玉水苑等公建设施建设,切实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步伐。二是市区抓好天然气利用续建工程,发展用气户1.2万户,确保投入试运行;稳步推进集中供热二期、供水管网及设施改造工程;继续治理城区地下水上升问题,埋设北环路东段、马神庙街排水花管1.8公里;利用污水管网配套以奖代补资金,启动老化管道改造工作,增设县府街、马神庙街、青年西街等道路排污管道9997米,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三是甘州区续建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并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高台、临泽县4月底前建成并验收投入运行垃圾填埋场,各县区要切实理顺垃圾填埋场运行机制,落实运行人员和经费,配套垃圾收集、清运、填埋作业机械设备,确保垃圾填埋场稳步运行,全面完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任务。四是开工建设五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年内必须完成污水处理厂厂区土建工程和设备采购及年度管网建设任务。五是临泽、民乐县实施供热锅炉节能改造和供热管网改造,埋设供热管道19公里,更换4个供热站变频器,确保冬季按时供热;六是高台、临泽、山丹、民乐县新建、改建供水管网29.52公里,扩大供水范围,全面完成供水率提高指标任务。七是肃南县续建中华裕固园民族博物馆、山丹县改建龙首广场、临泽县新建城市广场,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通过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四)坚持生态优先,努力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各县区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园林绿化工作,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切入点,认真抓好市区国家园林城市、临泽国家园林县城,马蹄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台省级园林县城创建申报工作。完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流泉休闲服务中心和机动车道、电瓶车道建设任务,加强张掖城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提升景区形象。以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在城镇建设中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大力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大树进城、鲜花靓城等工程,切实完善城镇生态绿地和景观系统。(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各县区要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标准,树立精细化城镇管理理念,延伸管理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的城镇管理体系。一井一盖关乎民生,一砖一石代表城镇形象,要强化长效管理、整章建制、法制宣传,打造法制城管、和谐城管。专业管理要同综合执法相结合,大力实施城镇净化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城镇、卫生城镇创建活动,为广大人民创建一个洁净、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各项功能日臻完善,提高城镇品位、档次和竞争力。(六)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以“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为导向加快新农村建设,每个县区的每一个乡镇都要扶持发展一个达到“三化”标准的示范村,以此引领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规划要体现超前性、配套性、科学性,村镇建设要突出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加大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力度,组织实施一批村镇道路、供排水、供热和公建设施项目,提升服务功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一条富有张掖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迈进。把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并引导农民建设抗震安居房。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切实解决农民住宅楼建设工程不严格执行规划、不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村镇建筑市场不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物业管理滞后等问题,下大力气提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七)坚持政策引导,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各县区要切实加强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工作,全面贯彻执行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保证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比例达到的97%以上,全面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年度任务。建立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实行建筑节能一票否决制度。积极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继续做好全市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试点工作。严格落实“禁实”、“禁现”规定,城镇规划区内严格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和市区城市规划区内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促进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在城镇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建设一批有生命、会呼吸、低能耗的百年绿色建筑,全面提高城镇建设的清洁能源应用水平,提高城镇生态指数,推动生态文明大市建设。(八)坚持转变方式,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各县区要适应大建设、快发展的形势,按照下放建筑市场管理权限的要求,尽快设置县区质量安全、招投标监管机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严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关。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清除制度,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制度,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利用交易中心网络平台,实行招投标活动网络化、招投标信息数字化、招投标监管标准化,建设全省一流的有形建筑市场。创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式,靠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实施差别化管理,落实严管重罚措施,加大对企业不良行为的惩罚力度,全面提升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九)坚持能力提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结合建党90周年,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文明施工、和谐工地”创建活动,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学习研讨、培训交流、调查研究,不断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廉政准则贯彻落实,从严治建,树立“务实、高效、廉洁”的形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大不良行为查究,规范权力运行,防止以权谋私,保证我们的行政行为始终符合人民的利益。三、工作措施一是强化工作督查。坚持用责任书管事,按照省、市政府城镇化建设考核要求,量化已同各县区城建局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指标,细化进度安排,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平时督查和年度考核相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奖罚工作制度,认真兑现考核结果,形成比着干、学着干、争着干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协调联系。牢固树立城建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区政府的协调、沟通,争取各方对建设工作的理解支持,加大城建工作合力。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抢抓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机遇,围绕“四市”目标,结合城建实际,加大项目谋划、筛选、储备力度,建成科学的项目支撑体系,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县区城建局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采取市局班子成员包县区城建局、包具体项目,系统专业小组指导服务帮助县区城建局工作等措施办法,建立责任明确、推进有力、运转协调的城建工作机制,促进城建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形势对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城建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会上王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将按照王市长的讲话精神,创新思路,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力推动城建工作再创新业绩!培训 讲 稿村镇建设辅导材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郭金和一、村镇规划全市现有乡镇60个,830个行政村、4252个村庄。现有人口12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2万人,城镇人口23.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6.5%。(一)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村镇规划是建设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按照“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从2005年开始,先后投资近500多万元,编制和修编完成了6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386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占村镇总数的49%,建设集中连片的示范镇、示范村132个,建成了一批规划科学合理,造型美观多样,深受群众欢迎的新村庄。有代表性的如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倪家营乡黄家湾村、新华镇大寨村、高台县骆驼城乡前进村、民乐县丰乐乡新庄村、双营村、山丹县位奇镇芦堡村,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党寨镇陈家墩村、肃南县康乐乡榆木桩村等。这些村庄的建成,既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变了村庄环境面貌,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二)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城乡体系。以“点”与“面”为主线,人口、产业、村庄并组和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为重点,开展了城镇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近几年,我们组织先后编制并完成了临泽村域体系规划的编制,民乐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和甘州区乌江镇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优化,经济和产业布局的合理确定,实现了村镇的良性互动。(三)坚持圆心规划管理新理念,按照省厅提出的“一圆三模式”的理念和方式规划建设村镇。“一圆三模式”中的“一圆”就是指按照圆心规划管理理念,以县城和小城镇(建制镇、集镇)为中心划圆。三种模式是指凡距县城和小城镇规划区方圆3公里左右并具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村庄,原则上不再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进行建设,尽可能纳入县城和小城镇总体规划,以农宅小区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即城镇模式或城镇化发展模式;凡“圆外“具备地势平坦、交通基本便利,但距县城和小城镇较远的村庄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即中心村模式或集约发展模式;凡偏远山区不具备建中心村(行政村)的村庄,以基层村(组)为单位进行规划建设或以单户农宅进行建设,即基层村建设模式或自然生态村建设模式。“整村推进”是指以行政村或基层村为建制进行村庄规划和建设的活动。用“一圆三模式”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村庄和农宅建设,是针对我市农村实际和不同区域地理条件、生产和生活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不同,所采取的规划建设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县城和小城镇的带动辐射作用,避免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复投资和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四)建立健全了规划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领作用,保证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及时性,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维护规划实施的权威性。一是规划的观念很陈旧,观念很落后,兵营式、豆腐块的模式比比皆是,千城一孔、百镇一面,缺乏个性、缺乏活力。而且一讲规划就是一致化,模式化,雷同化,连建筑的样式,色彩、用料都要求一致,实在没有必要。典型是:前几年小康建设、危旧房改造、建设了颜色大红大紫的住宅,贴欧式挂件,很不好看,很土气,现在看来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常讲的城市像非洲,农村像欧洲,走过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另外,房子贴瓷砖围墙也贴。二是规划公示和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关于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联接城市和农村关键点,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集中力量推进城镇建设,不断实现小城镇的功能。(一)正视小城镇建设中面临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总体上看小城镇建设出现了新的较大变化,但发展不平衡,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规划起点不高,深度不够,缺乏超前性、前瞻性、科学性,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忽视环境和生态建设,产业带动力差,资金筹措不够,改革的步子不大,办法较少,没有实现新的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二)充分认识把发展小城镇,提到“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实践“小城镇、大战略“是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推进我市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政策。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企业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全面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变农民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即五个有利于)(三)明确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步骤(1)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工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重点突破、分层推进、梯级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各具特色,与大中城市协调配套的小城镇体系,推进全省城一体化进程。(2)小城镇的范围:对小城镇的概念各地理解不一,沿海发达地区因为县城已有相当规模,所以他们一般把小城镇界定在县城以外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和集镇这个范围。而我市有相当一部分县城尚未发展起来,人口在2万人以下,没有发达地区一个镇的人口多。因此,我市小城镇的范围应包括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县城和镇区人口万人以上或占乡镇总人口40%以上的集镇。(3)小城镇建设的标准: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小城镇建设应达到以下六条标准:一是规划科学、合理、适度超前;二是设计水平高,施工质量好;三是节约用地;四是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五是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推广使用新材料、新结构。六是镇区工业产值亿元以上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且有发展后劲,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15个左右的重点小城镇初具雏型,初见成效;到2020年,建成30个基本达到标准的小城镇。(5)实施步骤:小城镇建设实行典型引路,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梯级发展的方法。即在县域和镇域总体规划指导下,以重点镇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中心小城镇,发展中心村,合理缩并自然村。在具体步骤上,首先,对现确定的9个重点小城镇和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县城尽快启动,重点突破,积累经验。其次,对交通方便,有一定区位优势,镇区建设和人口有一定规模,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中心小城镇,通过强化规划指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其发展。(四)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我市现有小城镇60(建制镇30个、集镇30个),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建设,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逐步建成了一批资源开发型、交通枢纽型、商品流通型、旅游型等新型小城镇。但绝大部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较差。因此,要继续按照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精神和甘肃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城镇化,不是把所有小城镇都建成城市,把所有村庄都纳入小城镇,而是一个把城市功能向小城镇、向村庄逐步延伸和建立的过程,是把农村具备知识、技能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和小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小城镇建设要按三个阶段层层推进:首先根据我市2-3万人的县城占大多数的实际,优先发展县城,发挥县域经济带动全面发展的作用;其次,要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好九个省级重点镇,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第三,在建设好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上,各县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再重点建设几个小城镇,促使尽快发展。人口在20万以下的县(区)可重点建设12个小镇,人口在20万40万的县(区)可重点建设56个小城镇。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按照“一路二水三市场四通讯”的建设时序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产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业人口向小城镇快速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打造好平台,创造好条件。二是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要以破解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平台作用不突出,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瓶颈制约为切入点,认真落实国家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和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投资政策,加大地方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支出力度,以道路、给排水和供热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积极支持一批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小区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配套建设水平。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公园设施特许经营,广泛吸纳社会,民间资金,推动城镇化建设。三是搞好公益性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快小城镇医疗卫生,敬老院,幼儿园、学校等公益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对乡村小学,校舍改造项目加大建设力度,用活用好国家危房改造,加快校园设施改造,对市场流通项目,住宅小区项目,旅游文化设施项目,按照县域体系规则合理设置,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防止资源浪费,确保综合功能实现。(五)积极培育小城镇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城镇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镇的支撑,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必然是经济基础脆弱,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动力的小城镇。我市注重和引导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居住三位一体,加快城镇化建设,将“扩城镇、强工业、精农业、兴三产”结合起来。如甘州区三闸镇新型工业园区、兔儿坝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载能工业园区、西洞建材工业园区、民乐六坝、高台南华、肃南祁青工业园区,他们的建设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不仅承接产业转移,也为城镇扩张,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源,更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提升了城镇综合功能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双轮驱动”。具体在工作上:在工业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前景好,具有带动能力,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建材,制造、形成产业链,做大经济总量,增加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发展集中、连片的乡镇企业、集中一批高技术、高效益,高水平的项目,创建工业园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群体;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要以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加快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管理科学的小城镇商贸体系;同时还要集聚人口,吸引人才到小城镇置产,形成人气,带动和促进小城镇。现在我市提出“四市建设”“三大重点建设”、“一体两翼”、“一心两带四区”的城市形态和综合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的“生产专业化、生活社会区、环境田园化”的模式以及“甘临一体化”、“15”生态城市框架。都是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布局。都是在兴产业,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出的比较成功的路子。围绕项目推进城镇、围绕产业带动城镇、围绕商贸繁荣城镇、围绕管理提升城镇,实现城镇良性循环发展,打造特色的城镇,也是近几年来,建设和发展城镇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必须认真进行研究,探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六)落实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多渠道筹资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广开资金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1)改革引资。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地方、集体、个人和外商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特别要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实业,以资参股,参与小城镇建设。对市政公用设施要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允许并鼓励通过拍卖经营权、路名、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广开资金渠道。通过深化改革,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实现以业筹资,以地生资,以市引资,聚财建镇。(2)社会集资。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都要通力合作,共同搞好小城镇建设。各部门在农村的各业试点都要尽量向重点小城镇集中,每年要列出计划,拿出行业投资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本行业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并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各级金融部门要对小城镇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贷款。(3)政策筹资。一是从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要全额返还小城镇,从小城镇收取的土地让出金70返还小城镇,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二是按工程总额的3或按建筑工程平方米综合预算造价的5,征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三是从国家和省上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总额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重点小城镇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实行市政公用设施的合理计价,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机制。(4)政府投资。各级政府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规划、建设资金的投入,为了保证全面完成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和修编,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请各级财政从每年再增拨一些规划补助费,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省市县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城镇规划补助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5)改革投融资机制。一是要将多渠道筹集的小城镇建设资金全部纳入小城镇建设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二是成立小城镇开发建设公司,赋予其开发经营权,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但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他们将利润的大部分用于小城镇建设实现滚动发展。(七)深刻领会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推进农村税费等改革措施,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财政支持,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仍占大多数,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总体上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仍在农村。这个问题在我市尤为突出。在这个大背景下党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对解决“三农”问题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调整和创新,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高度关怀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与

    注意事项

    本文(集中学习研讨培训.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