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类生药木兰科樟科ppt课件.ppt
1,厚 朴,Houpu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紫油厚朴、川朴、温朴,2,【来源】P190,为木兰科植物厚 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 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国家三大木本药材之一。,3,4,【产地】,厚朴 主产于四川广元、涪陵,湖北恩施、宜昌,湖南衡阳等地的为川厚朴,又称“紫油厚朴”;凹叶厚朴 主产于浙江丽水,福建南平,江西、广西、甘肃、陕西等地的称温厚朴。 以川厚朴质优。,5,【采制】,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6,商品种类,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剥取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筒朴:树干皮; 靴筒朴:靠近根部的干皮。质量最好。又称蔸朴。 耳朴:粗大根的皮,破成碎块状。 根朴:根皮。 枝朴:枝干的皮。温厚朴:采收加工方法与川厚朴一致。厚朴丝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姜厚朴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不断翻动,使吸透,用文火炒干。或取生姜切片加水熬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置姜汤中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吸尽,切丝,干燥(每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7,市场行情, 厚朴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三木之一”。属于国家计划管理的四种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靠野生资源,目前主要来源于栽培,由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提供。 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品种,后备资源不足。 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临床配方、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 自1958年开始人工种植,目前厚朴商品的主要来源。 据调查,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万kg,家种资源成龄树约300万kg,年需求量为400万kg。,8,1、川朴 干皮-筒朴 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鳞片状剥落,皮孔椭圆形;去粗皮者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具细密纵纹质坚硬。断面外层颗粒性,灰棕色;内层纤维性,紫褐色,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结晶(厚朴酚及其结晶)。气香,味苦带辛辣。,【性状】,9,内层,外层,10,川筒朴,内表面,11,靴朴(蔸朴) 靴形,一端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内表面较油润,断面紫棕,颗粒状,纤维性不明显。常见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较浓,辛辣味强。耳朴 块片状或半卷状。,耳朴,靴朴,12,根朴小结晶,根朴 单筒或碎片;弯曲似鸡肠,称“鸡肠朴”。灰棕色,横纹及纵皱纹。断面纤维性,发亮细小结晶多。,13,2、温厚朴 形似川厚朴,色较深,断面纤维性较强,气味较淡。,14,枝朴 单筒状,皮薄。灰棕色。质脆,断面纤维性。,15,3、厚朴丝 丝条状卷曲,宽3-5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内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较光滑切面颗粒性,显油性,有时可见少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4、姜厚朴 形同厚朴丝,颜色较深,具姜的辛辣气味。,厚朴丝,厚朴粉,厚朴纵丝,16,【显微特征】厚朴干皮横切面,17,1、显微鉴别 粉末棕色。石细胞众多,类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分枝。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含黄棕色油状物纤维甚多 壁厚胞腔线形。,【显微特征】,18,【化学成分】,挥发油:主含 、-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4-98。二者具有镇静作用。酚类: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厚朴酚有抗菌作用。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等。,19,质量要求,1、性状评价 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面紫棕、小结晶多、味苦辛辣、香气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 采用HPLC法测定, 药材及饮片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姜厚朴不得少于1.6。,20,【功效与主治】,性温,味苦、辛。能燥湿化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痰饮喘咳。用量3-10g。,21,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22,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故名五味子。李时珍称,“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23,【植物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叶于幼枝上互生,于老茎的短枝上蔟生,叶柄幼时红色,叶片广椭圆或倒卵形,边缘有短小疏齿;花单性异株,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有长柄,内侧微带淡红色,芳香;雄蕊46;雄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花后花托显著延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深红色。,24,【采制】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产销】主 产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销全国并出口。,25,【性状】,果实呈皱缩或压扁的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5-8mm , 表面红色、紫红色、暗红色,显油润,有网状皱纹;有的表面黑红色或出现 “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脐黑色,种皮硬脆,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果肉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微咸而辛。,26,【显微特征】,(一)果实横切面1、果皮:(1)外果皮1列,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2)中果皮10余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散有外韧型维管束。(3)内果皮为1列方形薄壁细胞。,27,2、种子:(1)最外层为一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胞壁颇厚,具细小孔沟;内侧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2)种皮薄壁细胞3-4列,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纤维束。(3)种皮油细胞层由一列细胞组成,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色挥发油。(4)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5)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28,(二)粉末暗棕色,1、种皮表皮石细胞成片,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棕色物。2、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纹孔较大,29,3、果皮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有角质层纹理,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4、油细胞散在于表皮中,类圆形或圆多角形,含挥发油滴;,30,【化学成分】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作用;肝保护和抗氧化作用;木脂素为本品的有效成分。果实完全成熟后,种皮中木脂素含量最高。茎皮和根茎皮中亦含木脂素。茎皮含5.6-9.9% ,根茎皮含4.88-12.4%。以6-7月孕蕾期和花期含量最高。可作木脂素的资源。,31,【功效与主治】 性温,味酸、甘。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遗精、自汗、盗汗、久泻、神经衰弱、肝炎。用量2-6g。,32,附:南五味子 为木兰科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无光泽,果肉干瘪、皱缩、油性小,常紧贴于种子上,种皮薄而脆。中果皮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主要含有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以及安五脂素等木之素成分。,33,肉 桂 Cinnamomi Cortex,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络。P196,34,来 源,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35,秋季剥取树皮,阴干。采收年限和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品种较多。1油桂筒(“官桂”或广条桂):56年树皮、枝皮,晒12天,卷成圆筒状,阴干。,【采制】,2企边桂:10余年生树皮,将两端削成斜面,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晒干。,36,3板桂:剥取30-40年生的干皮老树干离地30cm处,作环状剥皮,木夹中压成长板状。,【采制】,4桂心:桂皮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边条,削去栓皮。5 桂碎:加工过程中余下的碎块。,37,产地,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亚热带地区。,38,【 性状】,企边桂呈浅槽状,“官桂”多呈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内表面红紫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线纹(石细胞环带)。气香浓烈,味甜、辣。,39,【显微特征】,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木化;2、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3、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4、韧皮部有纤维和油细胞散在;射线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1,2,3,4,40,1. 纤维大多单个散在,呈长梭形,边缘微波状或有凹凸,壁极厚。2. 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多角形,壁较厚,有的一边菲薄。3. 草酸钙针晶较细小,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线细胞中。,粉 末,41,【化学成分与理化鉴别】,取粉末氯仿浸渍,挥干,加10%盐酸苯肼试液,镜下可见桂皮醛苯肼杆状结晶。,42,【功效】,性大热,味辛、甘。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痛经经闭。用量1-5g。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43,【附注】,桂枝:为肉桂的嫩枝。含挥发油0.20.9%。性温,能发汗解肌,温经通络。用于风寒感冒。,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