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云:培训手册1023.docx

    • 资源ID:1878087       资源大小:304.10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云:培训手册1023.docx

    第一章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第一节、五云集团简介我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总资产2.66亿元,公司下辖七个二级分支机构公司(即信阳销售公司、十里岗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河南五云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河南陆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罗山县有限公司、光山县龙潭茶叶有限公司、商城县龙潭茶叶有限公司)和八个茶叶专业场(即车云山、天云山、连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和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公司拥有基地2万余亩,其中:茶叶基地面5000亩,杉木基地12000亩,板栗基地6000亩,银杏基地4000亩。公司现有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100余人。是信阳毛尖茶行业最大的、专心从事信阳毛尖茶的研发、种植、加工、储藏和销售的集团化公司,建有高环保规格的大型茶园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战略,以身作则,引领行业向健康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公司拥有“龙潭”、“五云山”两大茶叶品牌,生产的产品以信阳西部山区的“五云两潭一寨”的优质鲜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历经十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中“龙潭”牌茶叶商标是信阳毛尖茶行业唯一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2008年,五云集团在羊山新区征地640余亩,建立五云茶叶产业园,集茶叶的加工、流通、科研、茶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共分成三个功能区:一是茶叶加工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8条,年生产能力5000吨,建立一座综合性的茶叶研发中心大楼,并引进国际先进的流水线包装设备,对茶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包装。二是茶叶物流中心,建立国内一流的功能齐全的茶叶交易大市场号称“中国茶城”,该市场集茶叶储藏、检测、销售、运输于一体,汇集全国各大茶类,吸纳全国各大茶商进场经营,总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三是茶文化旅游观光中心,围绕水库周边建立生态茶叶示范园,并建成一条茶文化艺术观光长廊,形成一个龙潭茶文化主题公园,充分展示信阳茶历史和信阳茶文化,集茶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 整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0亿元,建设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4亿元,主要是茶叶加工基地以及道路和茶叶研发中心大楼的建设,到2010年3月底峻工,二期工程投资6亿元,主要是茶叶交易大市场以及茶文化旅游观光园区的建设,到2011年12月底以前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五云集团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按照整体战略规划,计划今年12月31日前在河南省18个地市开设20个茶叶直营专卖店,到2010年4月1日茶叶直营专卖店的数量将达到50-80家。第二节、公司发展历程1989年,五云茶叶总场成立;1990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茶获得国家质量金奖;1994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茶获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1995年,总经理阚贵元被国家科委评定为“科技扶贫带头人”;1997年,总经理阚贵元被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和河南省人事厅评定为“优秀厂长(经理)” ;1998年,组建成立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总经理阚贵元被河南省人事厅和河南省计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9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茶获得昆明世博会金奖; 2000年,总经理阚贵元荣获第四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2001年12月,董事长陈世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四届全国乡镇企业家;2002年,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 2002年,总经理阚贵元当选为河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3年,公司通过“有机茶”认证; 2004年,总经理阚贵元被中国茶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2005年,公司通过QS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11月,董事长陈世强荣获河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公司通过HAPPC食品质量科学管理体系认证; 2006年,公司被认定达到了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aaa级水平; 2006年,总经理阚贵元再次当选为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6年,总经理阚贵元被评为“全国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2006年12月,公司通过国家标准委信阳毛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2007年12月,董事长陈世强当选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委员; 2007年,总经理阚贵元被增选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第三节、企业文化一、五云集团的企业使命百年五云,以茶载道二、五云的企业愿景做中国一流茶企业,创世界知名茶品牌 三、五云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卓越、高效 四、五云的企业精神团结拼搏、超越无限 五、五云的经营理念视质量为生命,靠诚信求发展 六、五云的形象特色(传递给公众什么形象?)龙七、 五云的职业境界 做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八、 五云的职业道德 热诚的心态,广博的知识,专深的技能,良好的职业习惯!九、五云的目标1.五云的近期目标: 拓宽品牌,实现省内同行业第一 2.五云的中期目标:做行业内知名企业,争创国内一流3.五云的长期目标: 成为国内茶行业的领导者第四节、组织结构第二章 五云集团推广要点第一节、企业展示要点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总资产2.66亿元,是信阳毛尖茶行业最大的、专心从事信阳毛尖茶的研发、种植、加工、储藏和销售的集团化企业,建有高环保规格的大型茶园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战略,以身作则,引领行业向健康化、产业化发展。 “龙潭”牌、“五云山”牌信阳毛尖,以信阳西部山区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黑龙潭、白龙潭和何家寨的优质鲜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历经18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外形细圆紧直,白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甘醇。行业高度 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信阳毛尖企业唯一起草单位)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荣誉 “龙潭”牌信阳毛尖茶获国家质量金奖(1990年) “龙潭”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信阳毛尖行业唯一入选商标) “五云山”牌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历届“信阳茶文化节”金奖产品品质保证 信阳毛尖茶行业第一家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信阳毛尖茶行业唯一建有300吨大型氨制冷保鲜冷库企业 完美地域北纬32度的信阳茶区,最佳茶叶种植地带,造就信阳毛尖完美品质。 珍稀产地信阳西部山区,800米高山茶园,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无法复制的珍稀产地。 传统工艺精选嫩芽,传统手工,历经18道工序精制而成。 诠释标准行业标准制定者,细节洞察入微。 全程掌控茶园种植、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冷藏保鲜各环节严密控制,成就完美品质。 完美产品资深评茶师分级划等,品质与价值的完美结合。第二节、品牌推广要点五云集团旗下拥有四大品牌:五云、龙潭、五云山、陆羽1、大型产业化集团五云五云集团21年专心做好茶,专注信阳毛尖茶事业,以行业龙头的高度和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朝着大型产业化集团的方向发展。2、信阳毛尖茶的领袖龙潭有历史的品牌,龙潭牌信阳毛尖茶早在1990年就荣获国家金奖,其含金量远超现在的商业化评奖!国家认证的“中国驰名商标”,信阳毛尖行业唯一。“龙潭”是纯洁的信阳毛尖茶的产品品牌,坚守传统、正宗、高档,严格选自历史原产地“五云两潭一寨”的大山(高山,海拔600米以上)茶园,以严谨的制茶态度和苛刻的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拒绝机器加工环节,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在重内质的前提下追求外形。五云集团是信阳毛尖茶的国家标准制定者,“龙潭”是五云的荣耀品牌。“龙潭”只代表信阳毛尖茶。国茶。豫礼A:信阳产茶至少有了2300年的历史;B:信阳毛尖在1910年前后正式得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和后来称为“国酒”的茅台酒同获最高金奖,C:传统和正宗的信阳毛尖茶,内质丰厚,口味浓郁,回味甘甜,耐冲泡,与中国的国家底蕴和气质多么相似!D:“龙潭”的历史、“龙潭”的追求、“龙潭”的制茶理念和态度使得“龙潭”当之无愧是信阳毛尖茶的领袖品牌。E:中国是礼仪之邦,河南是中华之源,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源地,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的唯一历史名优茶。“龙潭”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的文化名片。中原的圣贤文化和龙文化是“龙潭”的内涵。 3、优质好茶五云山五座名字中带“云”的山是信阳毛尖茶的珍稀原产地,这里只产好茶。“五云山”是亲民品牌,做爱茶着喜爱的好茶。“传茶韵,云香溢”是“五云山”的品牌追求。4、陆羽 信阳毛尖茶以外名优茶系列,茶具系列,茶食品系列,茶保健品系列,茶书系列第三节、产品分级名称推广要点“龙潭”义阳贡、圣、贤、君、仕 “龙潭”牌信阳毛尖茶按品质和价格分为以上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有几种不同装量的单品,使得产品系列化,丰富多彩,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义阳贡信阳市在历史上叫义阳郡。史书记载,早在唐代,义阳郡的贡品中包括茶叶。贡品当然是精品中的精品。“龙潭”的顶级产品-义阳贡,茶园选在云雾高山上的龙脉宝地,特别护理,农家少女素手采摘,大师倾心制作,精确到每一个芽头!为临天下者特别奉献!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茶王车云山、黑龙潭清明前100%为单芽紧秀圆直,嫩绿白毫满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鲜活匀亮圣圣人是品德和智慧都极高的人,才德全尽。如孔子在汉以后被推崇为圣人。 龙潭-圣,内(质)外(形)兼修,出自德行高尚和技艺精湛的制茶大师之手,也只有才德全尽者才有资格享用!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珍品1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85%以上为单芽,其余为一芽一叶初展紧秀圆直,嫩绿多白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鲜活匀亮贤 贤人是品德高尚或才华出众之人,“贤妻良母”侧重指的是女性的德行和修养,“任人唯贤”侧重指的是人的才能。但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的人绝没有资格称为贤人! “龙潭”-贤,取内质也不轻视外形,或取外形也不轻视内质,态度严谨、技艺精湛的制茶大师潜心制作。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珍品2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85%以上为单芽,其余为一芽一叶初展紧秀圆直,嫩绿多白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鲜活匀亮君 君子,是对人的尊称,更是人的自我修养。与君子相反的是“小人”,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动口不动手”,康熙把君子喻为水、把小人喻为油,由此可见君子的人格修养了。 “龙潭”-君,强调的是内质和底蕴,丰厚而绵长,外形则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茶中君子自然出自君子之手,小人怎么能够制作出君子喜爱的好茶呢?!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特级1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85%以上为一芽一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一叶细圆紧尚直,嫩绿显白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匀整仕仕,是拥有很高声望的人,除了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外,他们作为精英阶层始终创造着品质化的生活。“自古名仕真风流”,即使是休闲,名仕也始终以高品味带给大众追逐的轨迹,并在史书上留下了一段段趣事。“龙潭”-仕,茶人追逐的好茶,品质优秀而外形不拘一格,制茶态度规范而制茶过程洒脱。 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特级3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85%以上为一芽一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一叶细圆紧尚直,嫩绿显白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五云山”和、雅、绣、润、淳,香溢系列(66、106、156) 大千世界,茶人都爱茶,但由于品茶的环境和心境各有不同,所以茶人对茶的喜好便千差万别。“五云山”不仅级别丰满,而且各种装量、不同包装风格的单品丰富。 和 和,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自然的生态和谐,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五云山”-和,粒粒芽头,博采天地灵气,融汇种茶者、制茶者的辛勤和才智!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特级2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85%以上为一芽一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一叶细圆紧尚直,嫩绿显白毫,匀整纯净。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匀整雅雅,与“俗”相对,我们都生活在世俗之中,但是,我们都希望远离凡尘、不被世俗所染、超凡脱俗,所以,雅是一种环境、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态度、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五云山”-雅,外形给你的是感觉,内质给你的是修养,制茶者的追求尽在茶中。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一级1等五云两潭一寨清明前70%以上为一芽一叶,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紧尚直,尚紧细,绿润有白毫,较匀整,纯净。汤色绿明亮,栗香,滋味淳厚,叶底绿尚亮,尚匀整绣绣,一针针一线线,绣出的可以是花、可以是草、可以是蝶、可以是鸟,可以形像,可以神似。心所想,手所绣,心到、眼到、手到,欣赏着才是知音。“五云山”-绣,更讲究外形的秀美,内质则淡雅而平和。产品级别产地芽叶组成外形内质一级2等五云两潭一寨谷雨前70%以上为一芽一叶,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紧尚直,尚紧细,绿润有白毫,较匀整,纯净。汤色绿明亮,栗香,滋味淳厚,叶底绿尚亮,尚匀整润淳润、淳,讲究茶中滋味,讲究茶的保健功能,信阳毛尖的润、淳、浓郁、回甘、耐冲泡等特点都得到了尽情的显示。产品级别产地采摘时间芽叶组成外形内质一级3等五云两潭一寨谷雨前70%以上为一芽一叶,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紧尚直,尚紧细,绿润有白毫,较匀整,纯净。汤色绿明亮,栗香,滋味淳厚,叶底绿尚亮,尚匀整香溢系列“传茶韵,云香溢”,对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来说,茶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应该是随手可及的健康饮品,应该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饮、可以款待亲人、可以赠送朋友。第四章 五云基本泡茶法一、泡茶器皿的摆放标准1、茶 盘:用来置放茶具,一般放在茶桌的中央;2、泡 杯:放在茶盘中央偏右的位置,茶海右侧;3、茶 海:用来盛装茶汤并控制茶汤的均匀浓淡度,以及让茶末沉淀,放在茶盘中央偏左的位置,与泡杯同一水平线,放在泡杯坐侧;4、网架:置放过滤网的架子,一般放在茶盘左上角;5、过滤网:过滤茶渣,使茶汤清新洁净,一般置于网架上,注意不能随便放在茶盘上;6、茶洗:用来装杯子的,一般置于茶桌右上角,用来盛装客人用过的杯子,茶洗中的水要保持干净且水要漫过杯子;7、消毒锅:用来给杯子消毒的(杯子放入酒精锅之前,要清洗干净),一般摆放在茶桌右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营业员泡茶时要从消毒锅中拿干净的品茗杯,并把品茗杯平行放在茶海和泡杯前方;8、电磁炉:摆放在茶桌右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便于营业员泡茶时取水方便;9、茶巾:用来檫拭茶器和壶底的脏水,一般叠成长方形放在茶盘外侧的右下方(小店可将茶巾叠成长条形放在茶盘内测);10、茶道:一般放在茶盘左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茶道中的器具要摆放正确;11、茶夹:用来夹杯、洗杯,切不可夹散落在茶盘上的茶渣,摆放位置要正确,一般茶夹要头朝下反放在茶盘右侧距茶盘边缘10-15公分处,茶尖头部伸出茶盘约6公分左右;二、泡茶的基本流程1、 备器(1)清洁茶盘:要彻底清除茶盘上的茶渣及水分,要保持茶盘干净整洁;(2)整理茶具:泡茶的器皿严格按照泡茶器皿的摆放标准摆放,注意茶具要干净整洁;(3)烧水:取纯净水至水壶的七分满,将水烧开至100度沸腾(注:试茶是要选用纯净水);(4)烫杯:洗泡杯、洗品茗杯、洗茶海2、 观型鉴色将茶叶放置在茶荷内,信阳毛尖其外观精美,条索细秀,白毫显露,汤色嫩绿,香气纯正,滋味醇和,风味独特,具有细、圆、紧、直,的品质特征3、毛尖入杯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壶内,投茶量大约四克4、 润茶向茶壶内注入少量开水(7585度开水),双手拿起旋转茶壶使茶叶湿润,随后将水倒出,这一道也叫润茶(也叫醒茶) 5、喜闻幽香有请客人嗅闻茶香,信阳毛尖有熟板栗香,俗语云“板栗香,雅雀嘴,绿豆汤” 6、 高山流水 提起随手泡向用悬壶高冲法向茶壶内注入开水,这样可以使茶汤浓淡均匀7、 回青沏茶将茶水入茶海内,让客人观赏汤色,再依次倒入品茗杯内8、敬茶将茶海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后,把茶汤从左至右均匀倒入品茗杯中,然后左手拿茶巾,右手用茶汤夹夹起品茗杯在茶巾上沾一下后,从左至右一一放在客人面前的杯托上;所有的茶汤都敬奉给客人后,一定要伸出右手给客人示意,并礼貌说:请喝茶!三、泡茶规范与注意要点:1、泡茶前应烫壶烫杯,把茶杯放在泡杯中用开水清洗;2、一般最佳投茶量约4克;3、保持每次泡茶水温都达到75-85度;4、当冲泡第一泡茶时,应“悬壶高冲”,使茶叶能随着水流充分舒展,散发茶香;5、冲茶时水流应对准瓯杯,水要漫过瓯盖上的沫要冲干净;6、第一泡茶应该直接倒掉,表示醒茶,同时也要注意杯盖上的沫要冲干净。7、第二次冲泡的茶汤应直接从泡杯倒入茶海,不要来回旋转,且应注意每次倒茶要彻底,避免茶汤残留,影响下一泡的味道;8、茶叶的最佳浸泡时间约5-15秒为宜,茶泡到第三、四泡时,浸泡的时间都会慢慢延长5-10秒,一般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和客人的喜好来进行适当的调整。9、不管是倒茶还是斟茶,每次都应该保持茶具底部的干燥,一律不准乱滴水。给客人奉茶时,茶杯底部应在茶巾上沾一下;倒茶时,泡杯底部应在茶巾上沾一下,避免底部的水流入茶海;给客人斟茶时,茶海也应在茶巾上吸干,并控制好不把水滴在外面;10、倒茶时茶海的口不能对着客人,以品茗杯为水平呈45度倒茶至品茗杯的七分满;11、茶夹是专门用来夹杯子的,一定要避免茶口放在不干净的位置或夹其他杂物;12、倒茶的方向应该逆时针,表示欢迎客人喝茶;13、倒茶的动作讲究柔美,熟练,面带微笑;14、茶盘要保持干净,客人离开时要立即清理干净;15、要保持随手泡、电磁炉整洁、干净,底部要干燥,严禁空烧;16、缺口泡茶器皿要及时更换;17、茶巾要干净、整洁,严重变形、破损的要及时更换;18、每次泡茶前都要检查,水壶中的水是否够用;19、当客人试完一泡茶,要求再试一泡茶时,要先将泡茶器皿都冲洗干净后再按泡茶泡程来给客人泡茶。20、客人在喝茶时,如茶盘上有积水时,要迅速擦拭干净,保持茶盘整洁;四、泡茶时就注意的细节:1、茶叶应放在冰箱冷藏保鲜;2、泡茶应选取泉水或纯净水;3、随手泡水加至七分满;4、泡茶前应保持茶盘整洁干净,茶具放在指定的位置,与泡茶不相关的东西一律不能入在泡茶桌上,泡茶时也要注意茶水不要乱洒,保持茶盘整洁;备注:做为一名合格的营业员,应在泡茶的过程中引导客人品茶并学会茶叶的保存方法、标准的泡茶方法及泡茶细节和注意事项,让五云的泡茶方法发扬光大。第五章 茶叶专业知识第一节、茶叶基础知识第一小节、茶的发现传说中神农氏是第一个发现茶的人,他断定茶叶可以食用,冲泡后更可当饮料,同时茶还有药用价值。一、茶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现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1、 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2、 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3、 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4、 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活动。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布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10、近代: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市场茶叶竞争失败)。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中国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二、利用茶的三个阶段1、药用:任命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入粮食中煮“茶粥”,“羹饮”,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三、饮茶的三个阶段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 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第二小节、茶区分部一、 世界产茶区: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迁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二、中国四大茶区1) 西南茶区、2)华南茶区、3)江南茶区、4)江北茶区第三小节、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一、绿茶:(不发酵的茶)它的品质特征为叶色、汤色黄绿,外形多样,滋味鲜醇爽口、香高色绿,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类,制作工艺有四种(晒青、烘青、炒青、蒸青)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二、乌龙茶(发酵度为30-60%):也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一类茶类,外形色泽青褐,汤色橙黄或金黄,有自然的花香,滋味浓醇,具有独特的韵味。1、 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2、 闽北乌龙茶:武夷山大红袍3、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枞4、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三、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又称“边茶”,原料较粗老堆积发酵时间较长,故叶色油黑或黑褐,香味醇厚,滋味纯正不涩。普洱茶、四川边茶、湖南黑茶四、红茶:(发酵度为8090%)红茶的“红汁、红叶”之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而形成的。祁门红茶、滇红五、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成品茶满披白色茸毛,汤色清淡或初泡无味,滋味鲜醇。白毫银针六、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黄的结果,香气清悦,味厚爽口。君山银针第四小节、再加工茶类加工茶就是在基本茶类的基础上进行一步加工。一、 花茶:用茶叶和花进行拼和熏制,使茶叶中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亦称熏花茶。(如:茉莉花茶)二、紧压茶:有各种散茶经再加工蒸成一定形状而制成的茶叶。(如:黑茶紧压茶)三、萃取茶:速溶茶四、果味茶:柠檬红茶、五、药用保健品:绞股兰茶、菊花茶、减肥茶六、含茶饮料:茶可乐、绿茶冰淇淋、牛奶红茶第五小节、茶叶的基本知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巨著是什么,何时何人所著,共分几巻几节?茶经,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分三卷十节。“淮南茶,光州上”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是什么?茶、咖啡、可可。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气候、品种、制造技术、茶园管理、制作、保存方法等皆会影响茶叶品质。从古至今的冲茶方法是什么?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明代冲泡。宋代大文豪苏轼如何赞誉信阳毛尖?“淮南茶,信阳第一”现代的十大名茶分别是什么?1、 杭州:西湖龙井(绿茶):2.江苏洞庭:碧螺春(绿茶);3、闽北武夷山:武夷岩茶(乌龙茶);4、闽南安溪:铁观音(乌龙茶);5、安徽屯溪;屯溪绿茶(绿茶);6、安徽祁门;祁门红茶(红茶);7、河南信阳:信阳毛尖(绿茶);8、湖南:君山银针(黄茶);9、云南普洱茶(黑茶);10、云南:滇红(红茶)。孕妇喝茶是否会造成婴儿皮肤变黑? 茶叶中含叶绿素、维他命C只使孕妇及胎儿皮肤更洁白、更漂亮,不会变黑。一般而言,皮肤之所以变黑,是由于黑色素的关系。茶,内含的维他命C,具有抑制色素源变成黑色素的功能,茶单宁亦有预防黑色素的沉淀,而咖啡碱则把单宁所吸收的黑色素,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的作用。何谓发酵?有何作用? 茶青由茶树采摘下后,叶中水分会逐步蒸发、消失,此期间内叶片不断的产生化学变化,此过程称为发酵。叶片水分蒸发时产生化学变化时会将叶片所含草青味带走,散发出自然香气,此时再以高温急速让水分蒸发消失而将香气保存于茶叶之中,所有发酵过程是决定茶叶成品带有香气与否的重要因素。茶树种下几年才可以采收,什么时候老化? 茶树一般要2至3年才可以采收,4年以后才能量产,但受茶园的管理及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抽产12至15年以后减产,20至25年以后茶树老化。第二节 信阳毛尖第一小节、简介,产地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之一,亦称“豫毛峰”。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茶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信阳毛尖茶产地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3832°45,东经113°75115°92。其中浉河区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 、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产地的茶叶品质最佳。第二节、荣誉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信阳毛尖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4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代表信阳毛尖品牌获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1997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代表信阳毛尖品牌获国际茶展会金奖; 1999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获昆明世博会金奖,同时“五云山”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02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2003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茶通过“有机茶”认证;2005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茶通过QS茶叶质量安全认证;2005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上,“龙潭”牌信阳毛尖茶获“三绿工程放心茶”称号;2006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茶通过HACCP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8月,“龙潭”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同年9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2007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产品;2007年11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获得日本“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2008年3月,“龙潭”牌茶叶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节、品质特征茶形状:细秀匀直、白毫显露茶色泽:翠绿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气:香高持久茶滋味:鲜浓爽茶叶底:细嫩匀整信阳毛尖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茶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茶则汤色深绿、混浊发暗,没有茶香味。第四节、信阳毛尖茶的鉴别1、干看评外形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      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优质茶叶。2、湿看评内质    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克,放入白色审评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150毫升左右。泡5分钟,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    ()嗅香气    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看汤色    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审评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嫩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    ()尝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发涩,多为粗老绿茶。    ()评叶底    评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物。3、信阳毛尖新茶陈茶鉴别外观:新茶色泽鲜亮,绿润有光泽,香气高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陈茶色泽较暗,无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有轻微霉变味,无新鲜口感。茶汤:新茶汤色新鲜嫩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久长。叶底鲜绿清亮;陈茶汤色较淡,香气低欠爽,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保管不好的,5分钟后泛黄。4、真假信阳毛尖鉴别真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浓、醇香、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嫩茎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假信阳毛尖:汤色深绿、混暗,有臭气无茶香,滋味苦涩、异味重或淡薄。芽叶着生部位一般为对生,嫩茎多为方型、叶缘一般无锯齿、叶片暗绿、柳叶薄亮。第五节、采摘工艺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35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采”,开采的头几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清明”前采制也称为“明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7天,再采为夏茶,也称二采,采摘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七、八月间,秋芽萌发,采之则称为“秋茶”,也称三采。秋季萌芽多为养树而不采摘,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说。    采茶时,不采老(叶),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茶果(花蕾、小茶果实),对夹叶则及时采尽。制作特级毛尖,只采摘1芽1叶初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兼有2叶对夹叶。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四级采摘1芽3叶及同等嫩度鲜叶。 第六节、手工炒制工艺1工艺流程茶叶手工加工(农户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分级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2.鲜叶分级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不同嫩度、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与下午采的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摊放。如采用筛分方法分级可在摊放后、生锅前进行。3. 摊放将分级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cm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或中午、下午采的鲜叶宜适当厚摊,每隔一小时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尽量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待鲜叶软绵即可制作。4. 生锅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60-180,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cm5cm,有烫手感即可投入鲜叶,每锅投鲜叶量350g左右,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min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裹条轻揉(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 min10 min,茶叶含水量约55%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5.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 min4 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手势应先松后紧,动作先快后慢,先高厚低,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滑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min10min,含水率30%左右,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6. 初烘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锅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 min 8 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 min 25 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烘。7. 摊凉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8. 复烘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cmcm为宜),轻放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碎末样,方可下烘。复烘需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注意事项

    本文(五云:培训手册1023.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