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报告.docx

    • 资源ID:1871877       资源大小:241.21KB        全文页数:1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报告.docx

    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项目号:G010505712中国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 目 报 告全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信息中心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 目 报 告项目号:G010505712资助者:美国能源基金会执行者:全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信息中心二二年六月目 录摘要1总报告 中国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5前言5一、中国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6 aaaa(一)基本情况6 aaaa(二)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能源节约9 aaaa(三)存在问题13二、中国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重点14 aaaa(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14 aaaa(二)工业行业结构调整16 aaaa(三)能源工业结构调整17 aaaa(四)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22三、若干政策措施30 aaaa(一)技术政策30 aaaa(二)节能政策31 aaaa(三)能源政策32分报告一 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对减少能源消耗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5前言35一、钢铁工业概况36 aaaa(一)钢铁工业产品产量和主要设备37 aaaa(二)产品结构38 aaaa(三)工艺技术装备结构40 aaaa(四)企业组织结构40 aaaa(五)能源消费现状及能源结构41二、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成效43 aaaa(一)提高生产集中度44 aaaa(二)企业生产工艺结构日趋完善44 aaaa(三)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45 aaaa(四)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46 aaaa(五)钢铁工业布局进一步改善46 aaaa(六)结构调整对节能的贡献47 aaaa(七)影响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51三、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发展战略基本框架52 aaaa(一)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52 aaaa(二)结构调整目标52 aaaa(三)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耗的影响62 aaaa(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对改善环境的作用72分报告二 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政策措施75前言75一、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界定及淘汰目录的制定原则76 aaaa(一)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界定76 aaaa(二)强制淘汰76 aaaa(三)制定淘汰目录的依据和主要原则76二、中国淘汰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77 aaaa(一)淘汰工作开展的现状77 aaaa(二)目前淘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82三、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6 aaaa (一)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必要性86 aaaa (二)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可行性90四、二一年以前的淘汰目标91 aaaa(一)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达到的节能目标91 aaaa(二)未来十年部分主要耗能行业需淘汰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92五、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政策措施的建议93 aaaa(一)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淘汰工作的政策措施93 aaaa(二)加快制定国家能效标准的进度98 aaaa(三)加大对淘汰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98 aaaa(四)加大对淘汰工作的宣传力度99 aaaa(五)加强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100 aaaa(六)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100附录101 aa摘 要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达50%以上,但中国工业整体素质不高,能源密集行业比重较大,用能设备落后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总体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环境压力加大。今后一段时期,能源节约、减缓排放的基本思路:一是合理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内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耗能行业,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二是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依靠淘汰老旧设备,削减小型、分散、工艺落后的污染源,推广高新技术,把住新建项目能耗关,通过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三是优化一次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节能是保护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的有效措施。通过努力,“十五”期间,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将有较大幅度降低,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0年的2.68tce降至2005年的2.20tce(1990年不变价),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3.4亿tce,年均节能率达4.5%,其中通过高耗能行业技术进步形成的节能量约1.01.5亿tce。钢铁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钢铁工业是高耗能行业之一,年耗能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其能源费用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的能源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已达到30%左右。因此,节约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增加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钢铁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9902000年是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钢产量从6635万t增加到12850万t,钢铁制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钢材生产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过剩,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数量,而是品种、质量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因此,未来钢铁工业发展的重点将转移到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以及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19902000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由“规模扩张”逐渐进入到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十年。重点进行了发展转炉炼钢,淘汰平炉炼钢和增加市场急需钢材品种的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钢水连铸、高炉喷煤和钢材连续轧制为代表的现代冶金技术,进行了工艺技术装备调整;进行了以提高钢铁生产集约化程度和集中度为目的的企业结构调整。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2000年钢铁工业能源消耗量达到 12960万tce。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吨钢综合能耗由1990年的1.611tce降到2000年的1.18tce。根据对19901999年的分析,结构调整取得的节能效果占同期节能量的75%左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还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要通过进一步的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尽快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十一世纪初是中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预计钢铁产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将进一步下降。钢铁工业将加速进行企业规模调整、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设备,能源消耗水平将有较大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由于钢铁工业持续多年强化节能工作,能源浪费已明显减少,只靠加强管理即可节约大量能源的时代已经过去,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在高耗能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同样导致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的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工作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节约能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大量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如不能尽快淘汰,将对我国的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保护环境,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指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国内工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二十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工作的政策法规,发布了多批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目录,淘汰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淘汰目录的发布实施是国家重要的产业政策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当前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国家有关淘汰工作的政策措施尚不够完善、监督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较小等原因,致使淘汰工作远未取得预期效果,距加入世贸组织(WTO) 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为使中国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报告对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总报告中国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中国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前 言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能源开发和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正在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日益沉重的压力。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能源节约和污染治理问题。“九五”时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0%,年节能率达到7.6%,节约和少用能源4.1亿tce(ce标准煤)。“九五”期间节约和少用能源量主要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结构节能,技术节能仅占五分之一左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50%以上,但中国工业整体素质不高,能源密集行业比重较大,用能设备落后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总体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环境压力加大。今后一段时期,能源节约的基本思路:一是合理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内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耗能行业,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二是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依靠淘汰老旧设备,削减小型、分散、工艺落后的污染源,推广高新技术,把住新建项目能耗关,通过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三是优化一次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节能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通过努力,“十五”期间,主要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有较大幅度降低,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0年的2.68 tce降至2005年的2.20tce(1990年不变价),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3.4亿tce,年均节能率为4.5%。其中通过高耗能行业技术进步,形成的节能量约1.01.5亿tce。本研究报告除了对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性战略研究之外,以钢铁行业为例,对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减排”作了深入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企业组织结构、产品品种结构、生产工艺结构、技术和装备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减排的潜力仍然十分可观,预计到2005年,年节能量可达3600万tce,年减排二氧化碳2556万t。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对于其它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报告的另一分报告是淘汰高能耗落后技术、工艺、产品(设备)政策措施。淘汰高耗能落后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是中国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节约能源、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近20年来,中国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目录及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淘汰工作相关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够,致使淘汰工作远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该报告的重点是完善淘汰工作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以促进淘汰工作的开展。促进节能和减排工作,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节能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推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组织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主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标准,为实施淘汰高耗能产品,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源效率标识制度提供技术依据。三是推广重大节能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对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示范与推广。四是依法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继续发布淘汰高耗能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目录,加强对淘汰工作的监督检查。一、中国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一)基本概况1996200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0.7亿tce,发电量13556亿kWh;能源消费总量为13.0亿tce,电力消费量为13466亿kWh。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递减率为3.32%,能源消费总量年均递减率为0.49%。低耗能行业发展迅速、优质能源比重提高、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下降,是中国能源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五年间,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减少量高达4000万tec,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减少635万tec,能源生产递减高于消费递减。二次能源中电力生产量和消费量继续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6.10%,电力弹性系数0.738,年均增加量近700亿kWh。表1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年份能源生产总量万tce构成(以能源生产总量为100)%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9010392272.4319.011.964.80199110484474.1019.202.004.70199210725674.3018.902.004.80199311105974.0018.702.005.30199411872974.6017.601.905.90199512903475.3016.601.906.20199613261675.2017.002.005.80199713241074.1017.302.106.50199812425071.9018.502.507.10199910912668.3021.003.107.60200010698866.6021.803.408.2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一次能源中煤炭比重下降,能源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对煤炭行业实行关井压产政策,重点对乱挖乱采、安全措施不完善、矿工伤亡率较高的小煤窑加大了关停措施,使煤炭产量和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降低。与1995年相比,200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煤产量的比例由75.3%降为66.6%,减少8.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加大了对石油、天然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建设力度,使优质能源产量及其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与1995年相比,2000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原油的比例由16.6%上升到21.8%,增加5.2个百分点;天然气由1.9%上升至3.4%,增加1.5个百分点;水电的比例由6.2%上升至8.2%,增加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加大对国外优质能源的利用,增加了原油进口,因而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与1995年相比,2000年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的比例由74.6%降至66.1%,降低8.5个百分点;石油的比例由17.5%上升至24.6%,增加7.1个百分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例都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由1980年的2032万kW增加到2000年的9549万kW,增长了370%;发电量由1990年的1267亿kWh增加到2000年的2224亿kWh,增长75%。中国在建核电机组6台,装机容量442万kW;运行中的核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210万kW,发电量141亿kWh。表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年份能源消费总量万tce构成(以能源消费总量为100)%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909870376.1916.622.055.14199110378376.1017.102.004.80199210917075.7017.501.904.90199311599374.7018.201.905.20199412273775.0017.401.905.70199513117674.6017.501.806.10199613894874.7018.001.805.50199713817371.5020.401.806.30199813221469.6021.502.206.70199913011968.0023.202.206.60200013029766.1024.602.506.8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到2000年底,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量达610万m2;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达2600万m2,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kW。“九五”期间,中国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约为50%;到2000年底累计建成26个风电场,形成了34万kW的发电能力,全国累计安装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19万多台。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近1000座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形成年产6亿m3沼气生产能力。全国累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1300多处,其中地热采暖面积已逾1000万m2;地热电站总装机容量约3万kW。200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了能源供应能力约1000万tce。燃煤电厂供电煤耗已由1995年的412gcekWh,下降到2000年的394gcekWh,年节约2000万tec。中国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总容量已达2494万kW,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12.2%,总发电量约1200亿kWh,供热量10.4亿GJ(GJ吉焦),年节约能源4100万tce。电力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继续上升。“九五”期间,中国电力生产和消费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电力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按电热当量值计算,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相应提高,已由1995年的9.8%上升至2000年的13.6%,增加3.8个百分点。能源总量中用于发电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已由1995年3.7亿tce和29.4%,上升至2000年的4.9亿tce和38.8%,增加了9.4个百分点。发电及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25.1%上升为1995年的33.1%,2000年达到60.9%。电力消费比重的提高,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表3 中国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年份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发电及供热用煤占煤炭产量的比重%198018.618.0199023.825.1199529.433.1199629.734.8199731.738.9199833.242.1199937.150.1200038.860.9资料来源:2000年电力工业统计资料,国家电力公司(二)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能源节约199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30119万tec,其中工业消费总量90797万tec,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从工业内部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采掘业消费总量为9287万tec,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0.2%;制造业消费总量为70720万tec,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7.9%;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消费总量为10789万tec,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1.9%。在工业行业中,煤炭消费量排前5位的是:电力(51966万t)、冶金(11433万t)、建材(11006万t)、化学工业(8005万t)、石油加工(7730万t);原油消费量排前5位的是:石油加工(13671万t)、化学工业(1613万t)、化纤工业(532万t)、电力(75万t)、建材(48万t);电力消费量排名前5位的是:电力(1874亿kWh)、化学工业(1058亿kWh)、冶金(1005亿kWh)、建材(661亿kWh)、有色金属(608亿kWh)。表4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1999年)行 业能源消费总量万tce煤炭消费量万t原油消费量万t电力消费量亿kWh全国消费总量工业采掘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其他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130119.09907979287.5170720.091611.22982.81695.5297.242502.79311.73187.96306.1791.571741.12175.74103.727085.0712884.61796.811538.2586.36564.6210962.3116960.673540.271036.671156.09788.321299.2573.4590.99140.081208.8510789.88126365.35112757.328641.1550926.851609.15733.16699.48175.901446.14143.2785.76236.0151.821628.4854.1020.147730.358004.76572.84799.30342.48177.0511005.8511432.851360.42300.48477.69397.28770.71241.4782.3842.38305.1553189.3218949.3818775.162822.9815877.310.380.440.480.040.120.530.0913670.781613.17531.850.040.3347.849.100.670.030.100.250.050.450.5774.8712305.238832.74912.675875.12150.9096.3155.4229.72305.9443.6824.07297.9010.86192.8826.8917.28207.461058.1576.88158.7576.7693.90660.711004.72608.07160.61137.2780.67170.7478.10105.6621.30193.442044.9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传统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九五”期间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是,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发展相对减缓,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能源工业得到进一步加强,能源结构不断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比重明显上升;淘汰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能力,能源密集行业比重下降。经过“九五”时期的发展和调整,比重上升的主要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汽车)。比重下降的基本为传统行业,分别是食品加工、纺织、化工、建材和冶金。2000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排在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5%。冶金由第3位下降到第6位,比重由1995年的6.66下降到2000年的5.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行业)由第6位下降到第10位。表5 中国行业工业总产值排名次序变化序号1995年排名1995年比重%2000年排名2000年比重%1纺织8.37电子及通信8.852化工6.95化工6.723冶金6.66交通运输设备6.624交通运输设备6.01纺织6.015食品5.54电气机械及器材5.646非金属矿物5.49冶金5.527电气机械及器材4.72电力5.388电力4.44石油加工及炼焦5.169普通机械4.30食品4.3410石油加工及炼焦3.69非金属矿物4.31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统计整理由于行业结构的改善,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慢于工业产值增长,工业用电比重下降,尤其是重工业用电比重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耗。“九五”期间,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重点,在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双高一优”技改专项、国债技改专项中,加大了支持的力度。重点开发的溅渣护炉、蓄热式加热炉、75th干法熄焦、大型铝电解槽、130th和220th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代油燃烧等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相关行业得到推广。如有色金属行业中预焙槽电解铝比例由34提高到50左右,吨铝电耗降低1500kWh。化工碱渣回收技术、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煤矸石硬塑和半硬塑挤出成型砖技术和装备、煤矸石和煤泥混烧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已实现产业化。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装备在节约能源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建材行业累计压减落后小水泥生产能力7000万t,压减落后小玻璃生产能力2700万重量箱。从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来看,每吨钢的可比能耗由976kgce下降到930kgce;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由每吨14.0kgce下降到13.5kgce;大型合成氨吨氨综合能耗由1268kgce下降到1190kgce。表6 中国近10年来全社会用电量及其构成 年 份全社会用电量亿kWh工 业%其中重工 业%农 业%交通运输%市政商业%居民生活%19906126 78.762.66.81.75.37.519959886 74.859.86.21.86.910.2199610570 74.159.36.11.97.210.7199711039 73.058.36.21.97.611.3199811347 71.857.64.01.910.012.2199912092 71.857.464.01.9610.0612.16200013466 71.656.754.01.9410.0512.42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统计整理“九五”期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0%,由1995年的3.97tce下降到2000年的2.68tce;年节能率达到7.6%,节能率居世界前列,节约和少用能源4.1亿tce。“九五”期间实现的节约和少用能源量,主要来自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能源管理形成的结构节能(或间接节能),约占五分之四;技术节能(或直接节能)量所占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主要来自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增大型发电机组、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以及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投产运行。与此同时,2000年全国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10%15,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于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表7 2000年与1995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对比 单位为万t项目年度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2000年1995.1 1165.4 1092.0 1995年2369.6 1743.6 1731.2 增减率-15.8 -33.2 -36.9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信息网(三)存在问题虽然“九五”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十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减排”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广义能源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义能源效率”(即能源经济效率消耗单位能源所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很低。据有关资料计算的广义能源效率,日本为6623美元tce(1994年,下同),德国4219美元tce,美国2217美元tce;而中国1994年为536美元tce,2000年为845美元tce。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降低高耗能行业的比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以及居民生活用能优质化等措施,节能潜力还较大。单位产品能耗较高。当前中国高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要高25%90%。火电厂每kWh发电标准煤耗,中国为394gce(2000年),日本为322gce(1998年);每吨钢的可比能耗,中国为930kgce(2000年),日本为680kgce(1999年);每吨合成氨综合能耗(天然气,大型装置),中国为1352kgce(1998年),美国为970kgce(1997年);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中国为160kgce(2000年),日本为124kgce(1999年)。天然气和水能等优质能源所占的比重较低。2000年中国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生产中的比例为3.4%和8.2%,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仅为2.5%和6.8%,与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在能源资源总量中的比例不相称。2000年,中国水力发电量2224亿kWh,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为11.56%;天然气产量272亿m3,还不足资源量的5%。煤层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刚刚起步,其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煤炭工业采掘能力较大,但洗选、型煤、配煤和水煤浆等发展缓慢。煤烟型污染是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中国燃煤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27,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煤炭产量已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的75以上是燃煤发电,80%的工业工艺过程用热、95以上的城市热力系统是由燃煤锅炉供热,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业过程采用煤化工工艺,一些大中城市居民用气采用煤制气系统。中国排放二氧化碳85是由燃煤排放的;排放二氧化硫2400万t,其中90是由燃煤排放的;排放烟尘1744万t,其中73是由能源开发利用排放的。在全国2.37亿kW火电机组中,仍有相当部分燃煤机组没有实现达标排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整体技术装备落后以及宏观上节能激励不足是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二、中国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重点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51%,能源消费比重达70%。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比重大于这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而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育不足。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一、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因此,在较长时期内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但从短期发展迹象分析,中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维持在50%左右,因此中、短期内进行工业结构调整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主要途径。(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1、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用高新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