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观后感最新5篇合集.doc
西柏坡观后感最新5篇合集 坦率的说,初闻西柏坡这三个字很容易自动套入“主旋律”这三个其实不太受年轻人“待见”的名词,总觉得这应该是一部专属于“五道杠”少年们的动画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西柏坡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柏坡观后感1传承西柏坡精神,开创灿烂明天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20XX年6月16日,公司组织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坐落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它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也是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所在地,在这里“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得以阐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指引着中国的前行。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在此地留下的岁月痕迹更是让这片红色的美丽热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我认真的听取着导游的讲解,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所在地、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决策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作战指挥部、五大书记旧居等,看着这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我不禁肃然起敬,真正领略到了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革命精神,读懂了什么是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内涵。毋庸置疑,西柏坡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的是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正如一句对西柏坡的介绍所说:“尽管它没有故宫馆藏文物那样价值连城,没有临潼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因为它的精神和力量而显得十分伟大。”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崇高信念。这是这次走进西柏坡的精神力量。面对党旗,重温誓词,不由得感慨万端。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一句说出时,使我更加明确“入党为什么,誓言是什么,为党做什么”,也使我更加坚信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的确,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家庭、单位、亲友,可能会做出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在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地予以恪守,即使因此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参观党史展馆,牢树宗旨意识。宣誓完毕后,我们有幸去感悟那段光荣历史的长河。在西柏坡精神纪念馆前,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里,我想得很多,但有一点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样的革命精神纪念地,我们瞻仰的是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踪迹。走进馆内,历史的画卷向我们慢慢展开: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各个方面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而通过西柏坡的参观学习,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伟人们那种清贫但节俭的生活作风却能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的倔强不屈的精神,留存下来的文字和资料更像是先辈们谆谆的教诲叮咛,始终萦绕在耳边,这些更加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念。今天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而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得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脚踏实地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西柏坡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当我们坐在大巴车上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我的思绪还沉浸在这里如今的西柏坡变成后人参观学习的圣地,而当年的西柏坡精神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展现着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历史不能忘记,先辈们艰苦打拼的伟大业绩不能丢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将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的工作中去,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四平金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辉煌的成就驻立与行业之林,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西柏坡观后感2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西柏坡观后感11月16日至17日,第45期党校班的学员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西柏坡的历史让人感动,西柏坡的精神催人奋进。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只有短暂的10个月。开国元勋的旧居简陋得让人心酸,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展开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使这片沉寂的土地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19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双方的军事对比局面,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不仅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框架,而且“两个务必”的提出,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光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的历史叮咛!2001年12月5 -6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的故事、轶闻、伟人的报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书记在此向全党同志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当我们面对胡锦涛总书记在这留下的照片和讲话的文字时,那个关于“进京赶考”的故事,仍然在进行“考试”之中。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铁路的火车上,同志们陷入了沉思。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和西柏坡精神,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我们党校班全体学员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西柏坡观后感3小时候听老人讲过西柏坡的故事,上初中时也学过历史,但始终没有机会到此参观,昨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市里工经联领导同志参观了西柏坡,感触极深: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7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中国革命从这里开始。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我们现代的领导干部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实在太需要玄杨老一辈革命家这种精神和光荣传统。西柏坡观后感46月23日,我与传媒公司二十多名党员一起,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的心情,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如今,走进西柏坡,如同走进58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如同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曾经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感受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痕迹,在视觉上感受到以“两个务必”精神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生动实践,并切身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走进西柏坡,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实践。我认真地听取讲解,理会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就是“两个务必”。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和实践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曾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开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局面,继续保持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做好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美好天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西柏坡观后感5在学校的安排下全体师生在阶梯教室观看了电影西柏坡,这是一部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儿童团核桃带着妹妹枣花和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翻山越岭,与一路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感受到了当时儿童的勇敢、坚强。那时的人,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这种舍己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风,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险的时候都争着要当掩护,让他人撤离,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让枣花和大金瓜回村报信,把最安全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引开敌人,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况且他的腿上还有伤。敌人的轰炸机要扔炸弹的时候,他又让动物们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作斗争,为同伴争取了时间,报信的任务完成了,人们都以为核桃牺牲了。几天后,核桃头上、胳膊上绑着绷带回来了,伙伴们都很高兴。不久后,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西柏坡纪念馆里,还留着那支被炸变形的钢笔。电影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海里还回想着那一幕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始终把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职责,努力放下师长的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以宽广的胸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朋友般的友情。无论孩子学习优劣、家境贫富都一样地教育、关爱。家访、谈心,让单亲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嘘寒问暖,从细节上去关爱学生。公正无私地爱孩子,真诚朴实地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理解,赢得了孩子的认同。西柏坡观后感最新5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