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课件.ppt
2022/12/22,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概述,UC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多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以205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当。,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病因及发病机理,自身免疫 变态反应 遗传 感染 神经精神因素 本病的发生可能是免疫、遗传和外源性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临床表现,诱因: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 (1)消化系统表现 腹泻:粘液脓血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里急后重。 腹痛:疼痛便意便后缓解。 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左下腹有轻压痛。,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临床表现,(2)全身表现 急性发作期常常有发热、消瘦、贫血、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3)肠外表现 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葡萄膜炎、口腔粘膜溃疡、溶血性贫血、慢性活动型肝炎。,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临床表现,(4)临床类型轻型最多见。慢性起病,腹泻或与便秘交替、粘液脓血便,局限在直肠及乙状结肠。重型较少见。急性起病,有全身症状及肠道外表现,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加重,并发症多见。暴发型最少见。起病急骤,短期内陷入衰竭状态。若发生中毒性巨结肠,可出现肠穿孔。,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常见诱因为大量应用抗胆碱能药物、麻醉药及低血钾等。易引起急性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此并发症预后很差。结肠癌变:约25癌变。结肠大出血:发生率约3,多见于严重型及暴发型。其他:结肠假性息肉,结肠狭窄,肛门周围瘘管和脓肿等。,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癌前病变,慢性复发 迁延难愈,发病率增高,2%5%,10年病程,癌变风险增加0.51%,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钡剂灌肠X线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方法。暴发型者一般不宜做X检查。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免疫学检查,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诊断,根据慢性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反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应考虑此病。进一步应作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可确诊。,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鉴别诊断,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直肠结肠癌克隆病血吸虫病肠激惹综合征,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的“久泄”、“肠癖”、“久痢”等范畴。早在素问太阴阳明论就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有描述 。内经在其他章节对本病的症状、病机与治疗亦有了论述。,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病因病机,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病因多为六淫外邪、饮食所伤、七情内伤、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总体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整体正虚与肠腑局部邪实并见的本虚标实复杂证候,但以脾气亏虚为本,湿热邪毒留滞为标,血瘀肠络、内疡形成为其局部病理变化。,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病因病机,感受外邪(以湿邪为甚),或饮食不节,而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引起大肠失司而致泄泻;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运化功能失常而腹泻;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腹泻;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脾虚则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泄泻。,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常见的中医证型,湿热内蕴 肝郁脾虚 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 阴血亏虚 气滞血瘀,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湿热内蕴型,临床表现: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伴肛门灼热,身热,下腹坠痛或灼痛,小便短赤口干烦躁,手足汗出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肠镜检查粘膜充血糜烂及出血明显;肠粘膜溃疡、周边红肿,表面布满脓性物。治则:清热利湿,通腑导滞,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腹痛欲泄,泻后痛减,大便稀烂或粘液便,腹泻前有情绪紧张或抑郁恼怒等诱因,胸胁胀闷,喜长叹息,嗳气不爽,食少腹胀,矢气较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脉细。 结肠镜检查肠粘膜轻度充血、水肿或有少许粘液, D-木糖排泄率正常或偏低。治则:疏肝健脾,和中止泄,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脾胃虚弱型,临床表现:腹泻便溏,粪有粘液或少量脓血,食后腹胀,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神疲懒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 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水肿较充血明显;肠粘膜溃疡表浅,周边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 肠粘膜粗燥呈颗粒;D-木糖排泄率明显下降。 治则:健脾益气,和胃化湿,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伴有顽固不化,或五更泻或黎明前泻,脐中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腹胀肠鸣,腰膝酸软,食少纳差,少气懒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或尺弱。 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水肿较充血明显;肠粘膜溃疡表浅,周边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D-木糖排泄率降低;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降低。治则:温补脾肾,固肠止泻,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方法,适应症(1)符合199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1992山西临汾)制定的UC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标准的轻中型、腹泻型UC患者。(2)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型。,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脾胃虚弱型,主症:腹泻便溏,粪有粘液或少量脓血食少纳差食后腹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次症: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神疲懒言面色萎黄肠黏膜水肿较充血明显肠黏膜溃疡浅表,周围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肠黏膜粗糙,呈颗粒状。 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3项即可确定本症型。,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方法,禁忌症(1)重度UC患者(2)合并心脑血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3)局部皮肤糜烂、溃疡、疖痈等感染及皮肤病患者。(4)中医辨证非本型的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方法,腧穴处方 主穴:中脘、天枢、气海; 配穴:湿热蕴结型加上巨虚; 肝郁脾虚型加肝俞; 脾胃虚弱型加足三里; 脾肾阳虚型加关元。,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方法,腧穴定位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取穴;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取穴;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取穴。,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疗法,药饼配方: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研成细粉密藏备用。湿热蕴结型以黄连、丹参、红花等为主药,配以适量木香粉。其它各型均以附子为主药,配以适量肉桂、红花、丹参、木香等药粉。每只药饼含药粉2.5g,加黄酒3g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3cm,厚度O.5cm大小。,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疗法,艾炷:以门诊常用之清艾条,剪取1.5cm左右。施灸方法:轻度每日灸1-2壮,重者灸2-3壮。每穴各灸2壮,每壮约燃15分钟。疗程: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继下一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为疗效观察阶段。,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机理研究,本研究提示隔药灸具有温阳、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溃疡部位肉芽组织的新生、粘膜上皮修复的目的。粘蛋白观察结果亦提示,隔药灸治疗不仅能有效地纠正结肠粘膜病变,而且能消除各种刺激因素,从而使结肠粘膜的分泌功能恢复正常。,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机理研究,临床研究证实,隔药灸能调节溃结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以纠正患者的自身免疫异常状态,从而使肠粘膜病变得以有效的纠正。 实验研究证实,隔药灸对细胞因子、蛋白和基因表达等均有调节作用,可从多层次、多环节上发挥治疗作用,使其在调节肠道局部功能的同时,调节机体多个脏腑的功能,通过激发机体自身多环节的内在调节作用达到其治疗目的。,2022/12/22,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 you again,3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