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课件.ppt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体观念的具体表现:(1)认识疾病局部影响整体,如肝失疏泄 (2)诊断疾病司外揣内(3)治疗疾病耳病治肾、鼻病治肺、目病治肝,(二)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天人相应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对人体的影响 ,二、辨证论治 病-疾病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 症-症状,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 证- 又称证型。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 以及正邪斗争的情况 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同病异治: 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治法。,外感风寒证-疏风散寒-麻黄汤感冒 外感风热证-疏风清热-银翘散 外感暑湿证-清暑化湿-藿香正气散,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了相同的或相近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相同的治法。,久泻脱肛胃下垂 中气下陷证-升提中气-补中益气汤子宫下垂,第一章 阴阳五行,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木,火,水,金,土,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 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 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 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阳,阴,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故为阳背向日光则黑暗、寒冷-故为阴,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故为阳 背向日光则黑暗、寒冷-故为阴,阴阳的划分规律,相对性阴阳属性是相对的、可变的。昼为阳 上午-阳中之阳 下午-阳中之阴夜为阴 前半夜-阴中之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二)阴阳互根(三)阴阳消长(四)阴阳转化,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 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下、寒热、昼夜,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互为根本。,(二)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医贯,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消长 阴阳双方是处在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动态变化之中量变,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四)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质变,(四)阴阳转化 正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四季 昼夜 异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病情变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学说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周易、道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文学苏东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毛泽东矛盾论: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阴阳学说易经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启超曾给清华学子作论君子的演讲,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清华人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组织结构,(二)说明生理功能 气为阳无形之物 血、精、津液属阴有形之物 卫气卫阳; 营气营阴。 肾功能:分为肾阴、肾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平 衡,阴,阳,疾病,阴 阳 平 衡,阳 盛阳邪侵犯人体阳偏亢热证,阳盛则热,阴 盛阴邪侵犯人体阴偏亢寒证,阴盛则寒,阳 虚阳虚不能制阴阳虚阴盛虚寒证,阳虚则寒,阴 虚阴虚不能制阳阴虚阳盛虚热证,阴虚则热,阴 虚 阳 亢,阴 阳 两 虚,虚极,(四)用于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统领八纲: 表、实、热-阳 里、虚、寒-阴,(五)指导临床治疗,阴阳偏胜:-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阳偏衰:-虚者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五)指导临床治疗,阴盛实寒 寒者热之 散除寒邪阳虚虚寒 热药 温补阳气阳盛实热 热者寒之 清热泻火阴虚虚热 寒凉药 滋阴降火阴阳偏衰:-虚者补之,用于说明药性: 四气:温、热-属阳 寒、凉-属阴 五味:辛、甘、(淡) -属阳 酸、苦、咸 -属阴 升降沉浮:升、浮 -属阳 沉、降 -属阴,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基本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各自特性1 木曰曲直树木舒展、升发能屈能伸的特性。2 火曰炎上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se)3 土爰稼穑土具有收纳、承载、生化的特性。4 金曰从革金具有肃杀、收敛的特性。5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寒凉的特性。,(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三)五行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相克概念:相生相互资生、促进 生我-生我者为母 我生-我生者为子 相克制约、克制 我克-为我所胜 克我-为我所不胜,三、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 相克,五行生克次序,木,火,土,金,水,2 、相乘与相侮 相乘以强凌弱,加倍克制。 相侮反克,反向欺侮。,2 相乘与相侮次序 按相克顺序,木,火,土,金,水,相乘 相侮,五行相乘、相侮,克 克 木 土 水 乘 反侮 木 土 水 反侮 乘 木 土 水,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相生: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上济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生化水谷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相克:肺(金)气清肃下降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条达疏泄脾(土)的壅滞脾(土)的运化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 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2 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 相侮,子母相及的传变: 肝病传心-母病及子 肝病传肾-子病及母相乘相侮的传变: 肝病传脾-木乘土 肝病传肺-木侮金,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心 脾 乘 肝 侮 肺 肾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三)用于诊断疾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肝病面色红赤,口苦口干,脉象洪数心火亢盛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见弦象肝病传脾 (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见洪象心病传肺 (火乘金),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2根据相生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抑强扶弱,(四)用于疾病的治疗,治则: 培土生金-补脾益肺 滋水涵木-补肾益肝 扶土抑木-健脾疏肝 壮水制火-补肾水,降心火 (泻南方、补北方),(四)用于疾病的治疗,小 结,一、绪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阴阳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三、五行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