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090913.docx

    • 资源ID:1862266       资源大小:1.89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090913.docx

    物流行业业务规划方案北京赛迪信息技术评测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目 录第1章引言31.1物流行业概述31.2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51.2.1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概况51.2.220092011年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预测81.3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101.3.1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101.3.2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121.3.3位置服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优势14第2章物流行业信息化市场分析162.1市场现状分析162.2市场前景分析172.3市场介入分析18第3章物流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203.1目标客户分类203.1.1横向分为: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203.1.2纵向分为:大型、中型、小型213.2客户需求分析223.2.1按不同类型企业进行需求分析223.2.2按不同规模企业进行需求分析24第4章竞争对手及其合作伙伴分析264.1竞争对手状况264.2合作伙伴状况29第5章建议性的解决方案325.1物流企业基本运作流程325.2物流行业支撑业务325.2.1仓储管理业务335.2.2运输管理业务385.2.3配送管理业务395.2.4订单管理业务405.3物流行业信息化辅助管理业务415.3.1客户关系管理业务415.3.2合同管理业务435.3.3采购管理业务455.3.4财务管理业务465.3.5办公管理业务475.3.6决策支持业务485.4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解决方案485.4.1运输型物流企业495.4.2仓储型物流企业565.4.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625.5小结71第6章总结71第1章 引言1.1 物流行业概述中国物流发展的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物流”概念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经历了近20年的研讨酝酿、启蒙尝试,到90年代后半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推动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现代物流开始在经济生活中推广应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以物流业发展进入“十五”规划,六部委出台首部关于加快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首家全国性物流行业协会挂牌,国家标准物流术语颁布实施,第一个物流示范基地建立和各地大力推动物流规划与建设等重大事件为标志,被称为中国物流发展的“起步年”。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物流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2002年的中国物流在持续“升温”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对基本概念的“炒作”中,增加了理性的思考;在理论探索中,加大了实践操作的分量;政府、企业和行业社团组织都在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实质性进展。在企业全球化竞争和"第三利润源泉"的驱动下,物流快速发展并已形成产业,一大批专业的物流公司涌现并成熟起来。这些物流公司类型纷呈,活跃在市场上。这些公司包括传统的物流公司(运输、仓储、等企业),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公司。目前,国际上一些大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并呈雄霸全球之势,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新科安达、和黄天百、TNT、马士基物流、EXEL、德国邮政、英迈、辛克、泛亚班拿等。国内的一些物流大企业也涌现出来,目前国内冠名"物流"的企业已超过万家,典型代表是中外运、中海、中远、中储等公司,新兴的物流公司则以宝供、和记黄浦、招商局物流等。目前,国内的一些公司还纷纷挤身物流行业,这些公司大多以资本力量雄厚的上市公司为主,民营企业也成了这一行业的新军。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物流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物流发展已成为热点且潜力巨大。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决定了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0年我国我国的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GDP(10000亿美元)的20%,高于美国和日本的一倍,相当于16000万亿人民币。美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依美国2000年的GDP8万亿美元计算,物流费用支出约为8000亿美元。中国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降低物流成本,这恰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二、中国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国内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基本还属于比较简单的仓储、运输功能。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外包业务项目最多的是仓储保管,比例达到70.6%,其次依次是中转运输和市内配送以及代为报关;再次是物流信息管理,然后依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原料质检、代结贷款、包装加工和条码采集。未来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首先是物流过程管理,比例高达约79%;其次是物流信息管理;再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市内配送和代为报关,比例都较以前有了40%,再往后是条码采集、仓储保管,中转运输和包装加工,最后是原料质检和代结贷款。由此可见,生产、销售企业对高层次物流的追求,在客观上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三、物流提供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现实情况是,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一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难以从物流提供商处得到满足。目前国内的还没有出现市场占有份额超过2%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地域性局限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市场纷争格局已经出现,部分传统物流企业正在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国际物流巨头借助WTO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未来中国的物流市场将异彩纷呈。具体来说,物流涉及的相关概念很多,其中典型的一些概念如下:1) 物流企业 Logistics cnterprise: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市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2) 物流服务 Logistics service: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其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3) 综合物流服务 Integtated logistics service:为客户制定整体性的物流方案,并对物流活动要素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系统化运作。4) 物流信息管理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完成物流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因此根据物流企业以某项服务功能为主要特征,并向物流服务其他功能延伸的不同状况,划分物流企业类型。根据GB/T 18354主要分为以下三类:a) 运输型物流企业b) 仓储型物流企业c)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对于具备一定综合水平的三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根据GB/T19680-2005标准,按照不同评估指标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AAAAA级最高,依次降低。1.2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2.1 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概况1.2.1.1 市场规模和增长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6836亿元。从构成看,运输费用为18854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1.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最低。表1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4,即中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上年同期提高0.2。图1 中国物流需求系数的上升趋势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675亿元,同比增长13.5%。从投资构成看,仓储、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最高,而交通运输业则最小。表2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前三季度,配送、加工和包装业完成1158亿元,同比增长33.6%,远高于其他物流业务,表明中国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正加速发展。表3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1.2 行业结构(1) 货运市场,公路依然占主体2008年前三季度,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最快,而民航增长则最慢,甚至还落后于铁路。表4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布(2) 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的主体2008年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就达600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继续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再生资源物流总额达到了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43.2%,显示了该市场的巨大潜力。图2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分布(3) 运输费占物流总费用的主体,保管增长最快从2008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保管费用同比增幅继续快于整个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平均增长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保管环节中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呈加快发展态势。图3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布1.2.1.3 行业盈利水平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于2008年公布的2007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受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土地使用税,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物流企业业务成本增长较快。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7.1%,增幅高于物流业务收入2.8个百分点。其中,配送成本增长24.3%,包装成本增长 8.1%,装卸搬运业务成本增长46.5%,仓储成本增长29.8%,运输成本增长15.8%。物流业务成本增幅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2007年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为10.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为12.9%,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表明调查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1.2.2 20092011年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预测1.2.2.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油轮运输、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的先行复苏的机会较大油轮运输;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不至于会出现供求长期严重失衡的现象;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路网效应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公路运输的持续发展;铁路行业会表现出一定的需求刚性。(2) 技术创新趋势物流技术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向信息化发展。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3) 竞争趋势内外资物流企业两种力量的竞争、合作与重组,可以说是2009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市场的显著特征。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与国际航空货邮、快递将成为国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制造业将成为各方重点争夺的领域。1.2.2.2 发展预测(1) 规模预测赛迪顾问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流产业的增长趋势将会受到一定的考验,尤其是海运市场和航空运输市场仍将处于低谷;但是中国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仓储、保管等现代物流功能获得不断发展,再加上全球油价的下跌和降息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中国整体物流需求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图4 :2009201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预测(2) 结构预测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7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4178亿元,比上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099亿元增长35%。排名第50位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4亿元,比2007年的6.2亿元提高19%。2007年,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单一的运输或者仓储型企业,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赛迪顾问预计,综合性物流企业的成长将是未来5年内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再加上,当前物流行业集中度低,领先企业降低成本、扩张服务网络,以求迅速扩大规模,获取领先优势的冲动将会驱使它们进行行业的兼并和重组。而在资本的关注之下,赛迪顾问认为,行业的重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速。1.3 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1.3.1 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在国外,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不到1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30%。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微利时代,物流环节成本降低1个点就意味着上游企业的利润能上升1个点,而30%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可变空间。所以推动物流产业的低成本化、规模化、现代化,将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影响。而物流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快速扩张及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物流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几个重要原因。提起戴尔,人们很容易想到它的“零库存”。其实“零库存”并不意味着没有库存,只不过是在其他电脑厂商平均库存为30天左右的时候,戴尔电脑的库存已经做到只有5-6天。效率高、周转快,就意味着成本更低。而做到“零库存”,与高效运转的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密切相关。中国物流业是在改革开放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从历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曾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信息技术对不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国外把物流信息化发展分成6个阶段,我们则大致分成3个阶段。第一个是基本建设阶段。就是把原来的业务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解决的是规范化和透明化的问题,这个阶段的 应用是比较低层次的,主要是买设备、建网络、培训人才。第二个是整合优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解决流程的优化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三个是服务创新阶段,这个阶段生产企业进行的是订单生产,需要通过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接受订单、处理采购、组织生产和物流配送,没有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仅占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10%。而中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仍处于第一阶段,少部分处于第二阶段,部分领头羊企业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信息化。应该说物流信息化需求很大,但是目前处于没有整合完的阶段,也就是说物流业还没有走完工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这时候信息化的需求很少,一旦物流业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阶段,信息化需求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数据对中国物流业信息化市场的总体规模作准确的估算,但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企业信息化采购量来预测这个市场的高速成长性。据全国最大的快递企业之一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业本部副总裁王立顺介绍,目前顺丰拥有员工超过6万人,顺丰给4万多的收派员配备了HHT(无线射频手持巴枪),每一个HHT的价格在6000元-9000元之间,仅HHT的采购金额就在2亿元-3亿元,尚不包括他们在IT领域的其他技术采购。而这个去年营业收入为62亿元的快递企业,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是营业收入的3%。算一算,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王立顺表示,未来几年顺丰的IT采购关注点将集中在识别技术、定位技术、分拣技术以及大数据量处理和交换技术。目前顺丰公司一年的数据量是全国订票系统数据量的10倍,所以如何能获得更好的安全性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国家科学技术部确定把电子商务作为重点攻关技术来开发,其中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作为重点支持的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确定了9个城市为首批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它们是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广州、中山、深圳、杭州。海关总署的“电子口岸工程”初战告捷,上海口岸数据中心正式运行,为上海大通关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技术保障。上海口岸的出口成品通过无纸通关只要50分钟,最快30分钟;进口报关速度已经缩短至15分钟,部分料件甚至达到6分钟。事实上这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提高了通关的效率,对于整合物流信息和流程规范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年,北京、广州、满洲里等一批口岸的信息化系统也纷纷告捷,物流的信息化从涉外贸易做起,也是“入世”“接轨”的积极促进作用所致。另一件较有影响的事件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了首届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该项活动以应用效益、流程改造和标准化、规范化成果为评选准则,推选出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计16个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应用案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IT界也加大了对物流领域的关注,赛迪集团和计算机世界两家IT媒体都对物流信息系统市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现代物流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种依赖也为信息通信业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明显,信息资源共享需求迫切,需要信息通信业提供综合化的应用方案与接入手段。物流业发展可以分三个层次,即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与个性化服务。在此三层架构下,物流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存在三重境界。一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与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办公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二是流程优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如仓储存取的优化、运输路径的优化等;三是供应链管理,主要指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需求仍然以底层的基础信息化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由于有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而这些优化通常集中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几个环节,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1.3.2 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随着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l 趋势一: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在我国, 由于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各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运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简单、机械地照搬同行企业的WMS(仓储管理系统)和TMS(运输管理系统)软件应用,必将“水土不服”,最终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树立“量体裁衣” 式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才能真正支撑业务运营,否则信息化将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桎梏,导致业务执行繁琐复杂、信息滞后且不真实、系统使用积极性低、领导信息化信心下降等众多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对众多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更应随着其业务模式与经营思路转变而灵活调整,要能通过系统配置调整、简单二次开发等方式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l 趋势二:仓储、配送等业务从“异构、分散”向“统一、集中”转变;对于大型物流企业,集约化管理难度高和异地业务监控效率差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必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加以解决。趋势是,在集团统一信息编码的基础上,利用总部集中部署式的信息系统,及时地将各地子公司的分散业务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了解与监控各地的业务开展状况,分析出集团发展战略执行或统一经营管理中各地出现的差异性与潜在问题,进而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改进。l 趋势三:第三方信息集成建设将拓展客户服务领域;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客户服务”,而服务的及时性与全面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客户服务要求逐步细化的今天,拓展客户服务领域、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将是各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客户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如货物离港、到货。验收、装车出库等、务操作的实时信息),以跟踪、解货物实时的物流状态。因此,必须打破原有封闭式的物流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接口,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物流系统获得货物到达的准确时间、到达位置等信息。物流服务企业将实现与客户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如:物流企业的WMS系统与生产企业的SCM系统,物流企业的TMS系统与分销企业的DRP系统等),通过系统问信息的及时传递,加强企业与客户联系的紧密性,以完善、及时的信息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l 趋势四: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防备将成为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运、中海、中储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不断优化IT基础设施配置, 为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内部各类业务对信息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通讯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 为提高信息系统及网络服务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需要进一步加强IT基础环境建设。对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数量的增多、各方面业务数据量的增大导致企业整体IT风险陡然增加, 需要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以应对各类灾难性系统故障,因此应急网络及灾备(灾难防备)中心的建设将是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的重点。而对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当务之急在于完善内外部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在企业与客户(包括货主、承运商等)之间架设起信息桥梁,进而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带动入库分拣、配送计划编排等业务效率的提高。l 趋势五:RFID技术将在物流行业广泛应用。 随着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成本(单品价格、实施费用等)的逐步降低,以及在国内物流企业应用案例的增多,RFID技术对物流企业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价值将日益凸显。利用RFID技术可实现货物供应链实时监控,保证库存高可见性,使企业不需要在业务起步时就拥有强大的条码系统。RFID技术凭借无光电应用特性,将支持更多的自动读取, 在缩减制造及分拨方面人员成本的同时保证高准确性。RFID提供对供应链资产的实时监控并通过电子标签操作使人员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 这为改进决策、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环境中,做为改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业务效率的“利器”,信息化必将成为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1.3.3 位置服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优势位置服务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位置服务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 GPS 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用 GPS 和 GIS 技术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信等,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料坏掉,损失惨重。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人的因素也处处存在,而 GIS/GPS 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通过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地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信、GIS/GPS 能够精确地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 Internet 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第2章 物流行业信息化市场分析2.1 市场现状分析2008年,中国GDP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2.5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比重的6.6%。其中,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33亿吨,铁路货运总周转量25118亿吨公里;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191.7亿吨,货物周转量32868.2亿吨公里;全国水路货运完成货运量28.6亿吨,水路货物周转量40987亿吨公里;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8亿标准箱。从上述各项物流指标看,不少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但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看,中国还不是物流强国。一是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二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物流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8年为18.3%,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国内物流效率不高,使得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速度比发达国家低几倍甚至十几倍;三是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 同时,我国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网站已广泛应用,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工具。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至少78.2%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在已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中,其中86%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在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购买软件和委托开发是最主要的系统开发方式,分别占37%和26.1%。其次是联合开发和自己开发,比例为16.8%。对已建系统的企业调查显示:对开发商最看重有成功案例(85%)、咨询与服务经验(73.3%);对品牌的看重和价格因素分别占46.7%和45%。对未建系统的企业调查显示,也同样对有成功案例最看重(40%) ,其次是品牌(26%)。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财务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高达95%。其次是ERP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70.7%、68.3%、63.4%和61%。同时,打算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认为: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三项首选的功能模块。其中,采购与库存是数据库整合的主要领域,其次是订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现代物流而言,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2002年在落实“电子政务年”的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物流信息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2 市场前景分析由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仍处于基本建设阶段,只有部分领头羊企业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服务创新阶段,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化需求很大。因为需求巨大,所以国家在出台物流产业振兴规划中把发展物流应用技术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物流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了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信息化、政府监管信息化等三个层次。物流领域信息化涉及的技术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一、是数据采集技术。包括了条形码、RFID、传感器、定位等数据采集技术,其多样化、稳定性、兼容性、成本等是用户关注的焦点。二、是移动通信技术。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环境各种各样,需要在移动的情况下动态识别监管。三、是物流终端设备。未来物流终端将有可能向着3G手机方向发展,3G手机根据需求集成各种物流功能模块。四、是平台技术比如SOA、模块化等技术都是物流业比较关注的技术。应该说,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伴随位置服务的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越来越被各类物流企业所关注。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地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平台应用的物流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与成熟的军用方面相比,GPS在民用方面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在需求庞大、最有应用前景的物流行业,目前GPS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应用的规模。自从2005年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宣布,物流行业实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这就要求所有参与评估等级的物流企业货物跟踪水平要达到50%至90%,为GPS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3 市场介入分析目前,物流资源小而散、运距长、成本高、效率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畅通、物流服务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众多企业。中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有两大难题:一是中小企业多,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在中小企业难以推动。二是信息孤岛的问题,物流行业要和很多行业打交道,诸如海关、民航、铁道等等,如果条块分割、信息不共享,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就无法很好地推进。不久前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强调:“要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把推进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针对中国物流信息化中几个关键难题可以采取这样的推进方式:一是针对物流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化难以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政府投资的方式研制一些低成本的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让中小企业免费用,这样的好处是统一电子单证的标准。企业一旦用这个系统,大家便都是统一的标准,规则、格式、单证、传输共享不会有后顾之忧,还可以促进产业的标准化,加速中国物流产业集约化的进程。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目前正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这些平台的建设很难推进,但是如果这些平台有政府背景,又因各部门的条块与利益分割导致难以互联互通。所以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一个既不改变行政管理的职责与权力,又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共享的业务流程模式、商业模式和技术平台。针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这个难题,可以采用“松耦合”的构建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由信息系统平台厂商提供底层IT基础结构,这个架构要适应这样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要求:原有的业务关系互不影响,在建立新型业务关系时,不会对已有的业务关系造成影响, 与一个业务合作伙伴相关的更改不会对其他合作伙伴造成影响等,而这正是包括移动运营商在内的各种平台厂商可以介入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我国现在正在积极实施“两化”融合,而国际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物流企业必须加大信息化投入,运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去再造、创新出新业务模式与新商机的物流企业也对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很多人预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将大幅下降。但是有一批企业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说他们公司今年的IT投入将增加100%,原因是尽管他们传统的物流业务下降了20%30%,但是他们却在新的物流业务上获得了大量的新订单。也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上游客户把关注力放在了核心业务上,于是物流外包成为他们新的选择,德利得刚刚签约了三家客户,每一个客户的物流外包订单都超过1000万元,针对这些物流需求,德利得必须要增加信息化的投入。另一个例子是来自海尔物流,今年,大量的家电产品将流向农村市场,运距长、成本高、效率低,成为面向农村市场的焦点问题,海尔物流通过信息系统和物流技术让其物流的 “点”织成“网”,通过严格的先进先出、条码库龄管理,加速产品的流速及账单精细化管理;通过TMS信息化订单系统,一方面提高效率及订单响应速度,减少 订单传递等作业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按单预约备货等模式的创新,提高车辆周转效率,实现零库存、零停留。因此,目前物流产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标准化的服务。除了高端服务器与大型网络外,目前国内IT厂商基本从服务器、网络到物流管理软件都可以提供。二是定制化、专业化、细分化服务。这也是未来物流服务发展的方向,振兴规划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中,国家是希望用现代物流服务业去改造传统产业,所以对于想帮助物流发展的IT企业,也需要进入到汽车、钢铁等等行业中,做专业的钢铁物流、汽车物流、食品物流等解决方案。而这需要非常了解物流业的流程,目前了解各个专业物流业务流程的人才都在物流企业中,IT企业如何弥补这个短板,成为进入专业物流领域的关键。物流企业的流程再造、服务创新必须与IT融合互动。目前物流行业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专为大众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物流企业,比如快递公司,他们的需求是快而准;而另一类是为李宁服装、通用电器等企业服务的物流企业,由于上游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业务流程的多变性,导致了为之服务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也必须实时与之更好对接,这样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对IT企业的“依赖性”、“黏性”就更大了。让IT企业与物流企业变成战略

    注意事项

    本文(物流行业规划报告090913.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