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 78页).docx
目录一、我国水环境污染概况及损失41、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4(1)海洋环境污染4(2)淡水环境污染4(3)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52、我国水污染造成的损失6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状况61、污水处理行业概念及发展简况6(1)5060年代的状况7(2)7080年代的发展变化7(3)20世纪末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成就82、我国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8(1)管理体制8(2)相关政策法规8(3)政策体制改革93、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经济发展状况10(1)、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10(2)、规模结构与绩效分析11(3)、所有制结构与绩效分析124、污水处理行业的社会影响135、我国污水处理的技术设备情况146、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15(1)、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的形势15(2)、我国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15三、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模式分析171、发达国家发展模式17(1)英国18(2)法国18(3)德国182、国内发展模式19(1)集团化模式19(2)建管分离模式19(3)BOT和TOT模式19(4)多渠道筹资模式19(5)股份制上市公司模式20(6)区域收购模式20(7)引进外资组建新公司模式20(8)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20(9)资产整体转让模式21(10)以存量换增量模式213、我国污水处理行业BOT建设现状及运营模式、风险控制21(1)BOT建设现状21(2)运营模式22(3)BOT项目建设风险控制23四、污水处理行业相关因素分析预测261、价格及其影响26(1)水价改革26(2)水价改革趋势预测27(3)水价改革影响预测272、主要产品28(1)发展现状28(2)市场需求预测30(3)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2(4)水价上涨的影响33(5)中水发展前景预测333、污水处理行业竞争发展趋势34(1)、资本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产业纽带。34(2)、政策制约成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35(3)、污水处理产业运营成为长期获利的关键35(4)、战略联盟逐步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抵御风险、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354、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竞争模式355、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及产业周期分析37(1)、市场预测37(2)、产业周期37(3)、产业扩张性分析38(4)、产业稳定性分析39五、污水处理行业产业环境分析391、宏观经济周期分析39(1)、产业增长弹性分析39(2)、宏观经济影响分析402、产业政策环境变化分析41(1)、价格政策42(2)、信贷政策43(3)、市场准入政策433、行业管理体制影响分析44(1)、政府体制改革相关影响44(2)、政府信用影响45(3)、信息影响45(4)、地方政策影响464、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分析46(1)、外资46(2)、民营资本48六、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产业经营效果分析491、我国污水处理企业经营状况分析492、污水处理行业收入前四十家企业重要经济指标493、重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52(1)、创业环保52(2)、首创股份55七、污水处理行业产业机会分析571、产业风险预测572、投资机会及建议59(1)、投资需求60(2)、设施投资61(3)、投资收益61(4)、投资方向623、2005年2月污水处理行业分析64(1)、行业发展地位64(2)、行业基本情况64(3)、行业运营状况分析654、2005年1-2月财务指标分析66(1)、盈利能力分析66(2)、成长能力指标分析66(3)、偿债能力指标675、地区集中度分析686、2005年1-2月污水处理行业不同所有制对比分析69(1)、基本情况对比分析69(2)、亏损企业分析70(3)、经营状况对比分析70(4)、财务指标对比分析71(5)、成本费用分析72八、污水处理行业企业建设的函数模型分析721、区域最大综合费用效益分析732、污水输送费用分析753、临界距离公式解释75一、我国水环境污染概况及损失1、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1)海洋环境污染2003年,全海域二类海水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3.1万平方公里;三类海水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0.3万平方公里;四类海水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0.3万平方公里;劣四类海水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减少0.1万平方公里;其余为一类海水,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2003年,近岸海域污染有所减轻。近岸海域237个监测点位中,一、二类海水比例占50.2%,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占30.0%,较上年下降5.9个百分点。影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石油类、铅和化学需氧量超标,个别海域溶解氧、铜和汞超标。(2)淡水环境污染2003年度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一三类水质要求,32.2%的断面属四、五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五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一三类水质断面占53.4%,四、五类水质断面占37.3%,劣五类水质断面占9.3%。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五类水质断面占50%以上;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劣五类水质断面占40.6%;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淮河干流以四类水体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质仍然较差;松花江水系以四类水体为主;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以二类水体为主。按照综合污染指数比较,2003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与上年相比,海河、辽河和淮河污染程度略有减轻,松花江、珠江和黄河支流污染加重。七大水系主要呈现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2003年度监测的28个重点湖库中,满足二类水质的湖库有1个,占3.6%;三类水质湖库有6个,占21.4%;四类水质湖库有7个,占25.0%;五类水质湖库有4个,占14.3%;劣五类水质湖库有10个,占35.7%。 表1、2003年度重点湖库水质类别统计个数水系个数类、类劣类主要污染指标三湖3003总氮、总磷大型淡水湖10343总磷、总氮城市湖5032总磷、总氮大型水库10442总氮、总磷总计2871110总磷、总氮比例(%)1002535.739.32003年,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31个城市全年水质达标率大于80%,水质状况良好,其中22个城市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优;8个城市水质达标率在50%79.9%之间,水质一般;8个城市水质达标率小于50%,水质较差。与上年相比,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基本稳定。地表水源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粪大肠菌群、生化需氧量等;地下水源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等。(3)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吨,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比上年增加6.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6万吨,比上年减少2.4%。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511.9万吨,比上年减少12.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821.7万吨,比上年增加5.0%。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129.7万吨,比上年增加0.7%。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40.4万吨,比上年减少4.0%;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89.3万吨,比上年增加3.0%。表2、全国废水及COD排放量年际对比项目年度废水排放量(亿吨)COD排放量(万吨)氨氮排放量(万吨)合计工业生活合计工业生活合计工业生活1999年401.1197.3203.81388.9691.7697.2-2000年415.2194.2220.91445704.5740.5-2001年433202.6230.31404.8607.5797.3125.241.383.92002年439.5207.2232.31366.9584782.9128.842.186.72003年460212.4247.61333.6511.9821.7129.740.489.3年度增减率(%)4.72.56.6-2.4-12.350.7-432、我国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根据统计,我国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已经受污染的约占82.3%,全国有监测系统的1200条河流中,已有850条受到污染。据全国2222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七大水系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类仅占33.2%,符合三类标准的占28.9%,属于四、五类标准的占38.9%。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有133个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统计总数的96。4%,属于超类水质的有53个河段占38%,属五类水的27个河段占20%,属四类水的26个河段占20%,二、三类水仅占23%。我国现有的淡水资源34550亿吨,其中地表水26000亿吨,按每立方米水资源价0.2元,仅地表水污染造成的损失4278亿元,而要治理这些水按一吨1000元,共需投资21398000亿元,可见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而要治理费用就更大了。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状况1、污水处理行业概念及发展简况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供排水包括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包括城市供排水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城市供排水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供水水平和污水处理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增长。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的生产历史至今不足三十年。八十年代初,国内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它的处理规模为26万m3天,所需的三百多台套设备全部由国内设计制造。它成功运转的事实促使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走向了规模化、工业化道路,并由此兴起了中国真正的城市污水处理业,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基础。自八八年以来,欧洲发达国家陆续为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政府贷款,这种贷款大部分只能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技术和设备。应当承认,条件优惠的国外政府贷款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业注入了活力,推动了一大批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但是,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约90%的新建污水厂采用引进设备,国内的设备制造业受到严重抑制,技术投入严重不足,真正具备“国家队”实力的企业较少进入这一领域。从整体上讲,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的生产厂家技术素质和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尚落后于其他行业,与当代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1)5060年代的状况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刚刚起步,当时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将污水灌溉利用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如著名的沈抚灌渠等,所以全国仅有几个城市建设了近十座污水处理厂(还包括19211926年间外国人兴建3座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有的还是一级处理,处理的规模也很小,每天只有几千m3,最大的也只有每天5万m3左右,致使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较落后的状态。(2)7080年代的发展变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万分也随之而变化,污染程度由低向高逐渐演变,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污水的污染,使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沉痛教训(如,日本国骨疼病、水俣病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国家级环保组织(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大学也陆续设置环境工程系或环境工程专业,国务院环保办投资在天津兴建污水处理试验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试验厂),70年代末开始兴建,处理规模:一级处理0.1 m3/秒,二级处理0.025 m3/秒,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试验厂也先后运行。国家和地方都为筹备建设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做前期工作,此刻天津市政府与建设部及有关部委率先决定建设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并于1982年破土动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产运行,处理规模26万m3/天。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空白,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后多年来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使黑臭的污水变为清流,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赞扬,并通过他们向全国各地政府呼吁,加速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步伐,发展污水处理事业,消除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此后北京、上海、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北、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建设了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使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由60年代的十几座发展到几十座。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型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起到了工程建设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80年代污水处理事业大规模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3)20世纪末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成就国定“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使我国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污泥处理的新技术、再生水回用的新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在活性污泥工艺应用的同时,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也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由过去只具有去除有机物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行业的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由于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很大,我国的建设资金有限,无法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为此引进国外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加快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我国20世纪最大的污水处理规模为60万m3/天;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成都三瓦窑污水处理厂、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均为40万m3/天。这些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壮大,标志着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污水处理事业的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我国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1)管理体制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三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2)相关政策法规1991年制定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规定城市排水的发展要“以国家当前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建设的速度,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排水体系”,“城市排水应统一规划,纳入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排污单位应执行“节水、减污、净化、再用”的技术政策,同时对发展序列、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等也做了明确规定。为推动产业发展,实施颁发了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水进入排水设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排水设施的损坏,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中规定,除少数大型企业或远离城镇的企业,可自行处理达标利用或排放外,其他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应由以企业单独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城市汇水区为单元、区域综合治理为主。与城市污水处理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8年5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994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4月)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1998年9月)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199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3)政策体制改革管理体制: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工业管理与法律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的职能和作用正在重新定位,机构正在重组;近几年还颁布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管理办法、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政策。运营机制:供水与排水开始走向一体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投资: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除中央及地方财政和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外,鼓励吸纳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国际民间、国内民间等外部资金,可采取如BOT等方式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目前虽然各省市已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但费用普遍偏低(仅为0.20.6元/m3)。对一个二级处理厂而言,实现污水处理厂“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污水处理费至少应0.60.8元/ m3,加上管网至少应0.81.2元/ m3。水价政策:我国的水价改革工作已拉开帷幕,1999年9月颁布了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城市供水价格的概念、组成、制定原则、制定程序及主管部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水价改革的目标是: 逐步建立起供排水企业良性发展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使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水价改革的首要内容是规范水价格的构成。3、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经济发展状况(1)、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表3、03年-04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经营状况图表污水处理行业总体经营状况数据年份企业单位亏损企业数目资产合计资产负债率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20045116425644462.358179933846920034214150795361.45263431-12668注:1.本资料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资料统计企业为国有企业及销售额为500万以上的企业。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起步晚,市场化程度低,存在问题突出。我国水务行业特别是污水处理行业长期采取政府垄断经营,行政色彩浓厚,相比其他行业起步较晚,且经营上形成了亏损、财政补贴的恶性循环模式,使企业的商业运作与管理创新受到限制,行业经营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低微,缺乏市场活力。根据2003年自来水行业和污水处理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其销售利润率为2%,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0.14%,44%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供水业仅实现微利。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则显示,2004年外资在我国最有利可图的产业是自来水厂,其利润、成本比率达24.48%。实际供水作为一项地域垄断性较强的公用事业,应具有较高的利润率,但由于我国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等因素,从而造成行业利润率不高的局面。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率不高,收费偏低,多数处于亏损状态。l997年我国污水处理率为13.4%,到2000年底污水处理率提高到34%。但同时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体上也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5%。总体上我国污水处理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建立起合理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污水处理收费偏低,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与污水处理成本相比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尽管大部分省市已征收污水处理费,但费用难以体现污水处理成本。根据测算,运行一个二级处理厂,直接成本在0.20.6元立方米,要实现污水处理厂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污水处理费应不低于0.60.8元立方米,加上管网至少应在0.81.2元立方米。总体上,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相对滞后,水务市场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价格偏低,污水处理企业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保本状态。(2)、规模结构与绩效分析表4、2004年污水处理行业规模结构分组名称企业单位个数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全国51425644481799338469778101大型企业00000比例00000中型企业00000比例00000小型企业51425644481799338469778101比例100%100%100%100%100%注:1.本资料源于国家统计局2.本资料统计企业为国有企业及销售额为500万以上的企业。表5、2004年污水处理企业规模结构分组名称企业单位个数资产总计(千元)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全国4215079532634317732244642大型企业00000比例00000中型企业1132217249088622831小型企业4113757362285237818221811 注:1.本资料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资料统计企业为国有企业及销售额为500万以上的企业。(3)、所有制结构与绩效分析表6、2004年企业所有制结构分组名称企业单位数目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污水处理 企业51425644481799338469778101小型企业51425644481799338469778101国有企业321971475199700-15362198331股份制企业136701010028030270100276私营企业36876937100307629017外商投资企业10000其他14184919048091320485450477注:1.本资料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资料统计企业为国有企业及销售额为500万以上的企业。评价: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虽然总体收益远远超过私营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但是由单位绩效比来看,私营企业仍然是单位资本产出效益最大的经济实体。表7、2004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分组名称资本保值增值率%本年本月止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本年本月止累计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长%本年本月止累计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本年本月止累计应收帐款净额比去年同期增长%污水处理 企业158.7952.8335.1748.9220.32小型企业158.07952.8335.1748.9220.32国有企业219.04428.7658.9272.57.74股份制企业109.87119.48105.8430.2710.96私营企业148.77259.4618.8927.0468.33外商投资企业00000其他117.01048.3720.6741.0228.3注:1.本资料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资料统计企业为国有企业及销售额为500万以上的企业。 评价:从企业运营能力数据来看,我国目前污水处理企业中,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是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次之,国有企业又次之。资本保值增值率为国有企业最好,私营企业次之,股份制企业又次之。管理费用方面私营企业增长最小,国营企业次之,股份制企业管理费用增长最大,控制成本方面最差。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企业中,私营企业经营效益最佳,国有企业资本增值较快,但是产品销售业绩不佳,管理成本也有所上升。股份制企业销售业绩增长较快,只是用于管理的支出也大幅度增长。4、污水处理行业的社会影响从社会属性看,可持续发展就是不影响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发展,污水处理资源化就是解决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近代的城市水业是源于管道工程,在此基础上,随着管道末端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城市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水处理设施, 包括给水净化厂与污水处理厂就成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上一个世纪的后二十年以来,全球性的淡水资源短缺愈演愈烈,继而造成城市、工业和农业供水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源节流是必选之途。城市节水和污水回用就是节流措施之一,从根本上来说,节水和水回用是为了解决水量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随之扩散到各个领域,因此,解决水的问题就必须考虑水质、水量双重因素。水的再生利用就是考虑了城市、工业、农村等多用户的需求,从而引入了水质、水量的概念。目前美国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在针对这一目标进行升级换代的改造,并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改称为水再生利用厂。当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最后的十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控制、改造转变为协调、共生,因此要综合考虑水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于是在最近,国际上进一步提出了水的生态循环概念,并已被欧美发达国家所采用。这是以水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综合地考虑了水生态环境及水再生循环。发达国家在总结了半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纷纷进行了水的管理体制改革,美国在二十世纪末提出了“水区”的概念:水区是由可划分的水系、排放系统、以及接收水体所界定的地区或范围。”水区是将水资源、供水系统、排放系统、和用户组成一个最优化的管理范围,一个城市可以分为几个水区,一个水区也可以涵盖几个城市。由此可见,水区管理不同于流域管理。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并有利于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接轨,在城市管辖范围之内,按照水的生态循环理念,进行综合管理是现实可行的。今后可根据发展趋势再拓展到相关的地域和其它领域,以进一步扩大管理范围。城市水业的管理范围包括:城市水行业、企业与事业单位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相关的设备、设施生产企业,有关的事业单位。5、我国污水处理的技术设备情况我国污水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技术。从国外引进的鼓曝法,A2/O法、氧化沟法、AB法,以及近几年出现的ABC、SBR法、生物膜法、高压膜法等,但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基建造价和运行成本较高、处理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我国的污水设备存在着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目前我国现存污水处理的设备运行状况是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停止状态。这使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率只能达到50%,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国80年代以前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普通曝气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主要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为了适应水环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增加或强化脱氮和除磷功能。AB法污水处理工艺于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工程实践。由于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的特点,故主要应用于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工业污水所占比例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氧化沟工艺是我国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应用较多的有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由我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国产化,已有成功实例。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在中高浓度的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采用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外贷项目。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修订后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也越来越严,特别是对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使得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问题。由此开发了改良A/A/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并已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如泰安污水处理厂、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天津北仓污水处理厂、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等。 从工程规模上看,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我国20世纪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00万m3/d;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正在设计之中,其规模为170万m3/d。表1所列为我国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基本代表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现状水平。 6、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1)、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的形势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的形势是,水污染严重,治理起步晚、基础差、要求高。通过前面对水污染的情况介绍,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不仅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造成的污染范围大、损失大后果严重这不仅影响社会生产,还将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我国建国以来,由于受国情的限制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落后的影响,建国初期污水处理没有形成行业,到84年才开始缓慢发展,处理率长期在5%徘徊,造成污水处理事业严重落后。直到1996年全国仅有污水处理厂169座,日处理能力466万吨,占总排水量的9%,即使这样还有大多数污水处理厂达不到设计能力,更有甚者由于种种原因停产的,可见我国污水处理基础差、水平低。我国环保法规定了各种污水的排放标准。禁止超标准排放 。这一要求意味着不仅要求新建项目的污水必须达标排放,而且要求多年积累的超标准排放的污水也必须在短时间内达标排放,这从污水处理的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不少地方要求污水处理必须达到回用标准,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这就从污水处理的质量上提出更高要求。(2)、我国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1)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短缺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00多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表现在某一个城市本身的处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处理的量不够,还表现在大城市已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时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不便。2)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全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500多座,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1/3, 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是大多数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有的省市没有收取污水处理费,有的是只收工厂、企业的,不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厂、企业、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费标准定得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费用,使一些污水处理厂出现了能得到多少经费就处理多少吨污水的实际问题。这样长此下去既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3)进口设备的维修及设备备件的开发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损坏,特别是索赔期后的维修和正常的大修。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叵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接受,或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特别是一些将要淘汰的设备被引进中国,备品配件国外也不会再生产了,就需要国内自行测绘、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进口设备发挥出它的作用,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4)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区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在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回用却排入大海造淡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世界的淡水资源极为匮乏,中国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第121位,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000m3。5)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如果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区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污泥堆放在场外,任意取走不知下落。有的地区将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考虑的很少,对农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国家环保部门禁止将污泥作为菜田、稻田的肥料,作为旱田的农肥需要对污泥的成份进行分析,重金属及有毒家物质不超标方能使用。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6)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装置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池,格栅间,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处理系统的储泥池,脱水机房(除离心机外)都会产生严重的臭气,既影响操作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也给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来污染,特别是一些建设较早,周围过去是农田、水池、远离市区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成为市区,污水处理厂周围盖起了民宅,形成了居民区,污水厂的周边百姓身受其害,应该多渠道解决除臭装置,因为污水处理厂本身就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企业。三、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模式分析中国真正开始污水处理工程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3年建成的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