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年地区现代化报告.docx

    • 资源ID:1859698       资源大小:113.65K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年地区现代化报告.docx

    综述发现事实,尊重规律,是科学的基本准则。今天的事实是,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世界民族约有3千多个,世界国家约有190多个;世界上可利用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发展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可能回避国际竞争和资源压力。要在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就需要实现现代化。前三期中国现代化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现代化的事实和规律。本期报告主题是地区现代化,重点探讨地区现代化的事实、规律和道路。 如果把地区理解为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或不同地理部分,那么,地区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地区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同步推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了解与地区现代化相关的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和制定地区现代化战略提供启示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重要启示 世界190多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很不平衡。不同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国家内部地区现代化有一些不同特点。本报告选择美国、欧盟国家、墨西哥和印度等18个国家,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案例分析的样本。首先,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简要分析美国、英国、墨西哥和印度20世纪一百年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现代化的主要事实。其次,采用定量分析和统计学方法,简要分析美国、欧盟国家、墨西哥和印度等18个国家170多个地区现代化的主要事实;定量分析美国8大地区、50个州和195个县的现代化。其三,系统归纳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16个基本事实和9个重要启示。 1、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16个基本事实 (1)地区现代化是客观存在的。在18个国家171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和扩大,地区发展水平的趋同和趋异,地区相对水平的追赶和退步等现象,普遍存在。地区相对水平的变化包括:先进保先进、后进赶先进、先进退步为后进、后进仍然为后进等现象。这些与国家现代化现象是基本一致的。 (2)地区现代化遵循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在18个国家的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典现代化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第二次现代化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等现代化的基本规律,都被地区历史统计数据和学者们的分析所验证。地区现代化包括政治现代化,地区的政治现代化是由国家政治决定的。没有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地区现代化。 (3)地区现代化不是国家现代化的简单“缩小”。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地区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国家内部地区现代化的模式和道路具有多样性,例如,美国50个州和195个县的现代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与美国国家现代化有很多不同。 (4)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地区互动。地区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作用力将拉大地区差距。地区之间经济和人口流动,国家干预,例如通过财政和政策杠杆(如转移支付和优惠政策等)调节,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协同发展。 (5)地区现代化与地区基础能力的关系紧密。西班牙学者研究发现成功地区的主要特点有:地区城市系统在经济增长和生产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容易获得人力资本,合格劳动力的供应稳定。具有开放性和参与能力。容易获得先进的生产服务,如战略规划、技术咨询、商业化和出口、研究与开发、专业的金融服务等。地区政府和组织系统非常高效。具有吸引外部投资的“吸引力”。 (6)地区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从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看,地区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的地区差距小于发展中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时期的国家的地区差距小于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时期的国家。 地区经济现代化的4个基本事实是: (7)地区经济现代化本质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8)地区经济中农业比重减少现象普遍存在,但不是绝对的,具有一定弹性。 (9)地区经济工业化和非工业化都具有一定弹性,不是绝对的。 (10)地区经济服务化(服务业比重增加)是必然趋势。 地区社会现代化的3个基本事实是: (11)地区社会现代化本质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地区的城市化和郊区化都具有一定弹性,不是绝对的。 (13)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3个基本事实是: (14)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本质是科学知识和信息生产能力和普及程度的提高; (15)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包括“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和“知识化信息化”两个阶段; (1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模式不同。 2、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9个重要启示 (1)在一级地区(省级地区),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具有较强一致性。 (2)在二级地区(县级地区),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具有多样性。 (3)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和不平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4)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和缩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5)城乡差距的波动和缩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6)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缩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需要政府调控。 (7)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集中与分散两个阶段。 (8)发达国家的地区现代化过程具有两个大阶段和多种发展模式。 (9)地区相对水平位置的转移概率具有一定的共性。 如果把工业化看成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那么,地区工业化是必须的。如果把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那么,地区工业化有很大弹性。非工业化是经济和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且在地区之间有比较大的弹性。 如果把城市化理解为从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形式,那么,地区城市化是必须的。如果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那么,地区城市化有很大弹性。生活在农村也可以享受城市文明。郊区化既是城市文明的扩散,又是城市文明的新发展,而且有较大弹性。 二、地区现代化理论 1、地区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地区现代化过程包括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知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所以,各个领域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各种发展理论,都可以为地区现代化理论做出贡献。例如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本报告重点介绍了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 现代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经典现代化研究、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等三次浪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简要综述了三次浪潮的理论成果,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本报告重点介绍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五个要素。 本报告首次阐述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四个基本原理,即广义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具体而言,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现代化水平和要素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世界现代化水平分布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对地位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变化是有规律的,国家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是可变的。就相对水平而言,在20年内,世界大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大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和初等发达国家地位升级的概率约为10%,降级的概率约为2030%。如果把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称为实现现代化,那么,20年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概率约为10%左右。 2、地区(区域)现代化理论 地区(区域)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地区(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阐述。何传启认为,同经典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一样,地区(区域)现代化理论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地区现代化的理论含义、地区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地区现代化的结果两种现代性(地区现代化目标)、地区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1)理论含义。地区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达到、保持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它既是发达地区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又是发展中地区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既是发达地区保持的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变化的状态函数,又是发展中地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变化的目标函数。 (2)过程规律。在1821世纪期间,地区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简称为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阶段简称为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地区第二次现代化不是地区发展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是有弹性的,不是绝对的。发达地区现代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是先后进行的;发展中地区现代化过程可以两个阶段先后进行,也可以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走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 地区现代化过程一般遵循四个基本原理: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不同水平国家地区现代化相对地位变迁的概率不完全相同。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在20年里,高水平地区大约80%左右仍然是高水平的,中等水平地区大约70%左右仍然是中等水平,初等水平地区大约60%仍然是初等水平,低水平地区大约80%仍然是低水平地区;高水平地区降级的概率约为20%左右;中等水平地区升级的概率约为20%左右,降级的概率约为10%左右;初等水平地区升级的概率约为30%左右,降级的概率约为10%左右;低水平地区升级的概率约为20%。 (3)结果和目标。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实现和普及,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发展和普及,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的互动和转换。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地区现代化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地区现代化第二个目标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地区现代化第三个目标是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综合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是地区现代化的实质。 (4)动力。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投资、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则是教育和投资、工业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和郊区化、技术和制度创新等。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来解释;地区第二次现代化和新型综合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要用新增长理论和区域新发展理论等来解释。 (5)模式。地区两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都是多样的,受地区地理条件、基础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的多种组合,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郊区化和地区创新体系等的多种组合,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郊区化等的多种组合。 地区(区域)现代化理论,除上述基础理论外,还至少可以分为7个分支和8个流派,例如,地区经济现代化理论、地区社会现代化理论、地区政治现代化理论、地区文化现代化理论、地区人的现代化理论、地区生态现代化理论、地区经典现代化理论、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理论等。 地区现代化研究,目前在理论与案例、战略与模式、政策与管理等方面,至少有50个重大课题需要研究。报告提出了地区现代化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中国地区现代化之路 1、中国地区现代化的现状 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点是:地区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是明显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结构是基本稳定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地位是可以变化的。这表明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符合地区现代化的四个基本原理,即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 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平衡。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就分区而言,也是不平衡的。首先,中国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如果把港澳台计算在南方片内,那么,中国南方片现代化平均水平高于北方片,南方片和北方片现代化水平都高于西部片。如果把港澳台单列,不计算在南方片内,那么,大陆内地北方片现代化平均水平高于南方片。其次,中国八大区域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在中国大陆内地八大区域中,华北沿海和华东沿海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华南沿海、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其三,中国三大地带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这与中国三大地带的平均海拔高度形成一个“剪刀差”。 2、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中国地区现代化战略选择一般包括对四个要素的选择:制定战略的基础理论、战略目标、战略路径(道路)、战略模式(手段)等。地区现代化,可以选择地区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理论,同时参考几种区域发展理论。它们可以作为制定地区现代化战略和政策的一种基础理论。 (1)目标选择。21世纪前50年中国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目标包括两个目标。 地区现代化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国平均大约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就地区而言,中国34个地区将在2040年前后全部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如果不包括地区政治和文化现代化,只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现代化,那么,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的地区,2010年约有8个,2020年约有18个,2030年约有28个,2040年约有34个。2040年全国全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等。 地区现代化第二个目标是追赶和达到当年世界先进水平。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全国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地区而言,中国34个地区中,达到当年世界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地区个数,2010年约为8个,2020年约为10个,2030年约为12个,2040年约为14个,2050年约为17个左右;没有达到当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地区个数依次约为26个、24个、22个、20个和17个左右。 (2)道路选择。本报告认为,中国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可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中国发达地区(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地区)可以选择第二次现代化道路,中等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可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 中国地区现代化,从路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主要理由有三个:其一,实现国家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要求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通过走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实施“运河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才有可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二,中国具备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的条件。目前中国地区现代化是两次现代化并存,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因素日益集聚。其三,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不适合于我国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2000年我国有6个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它们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第二次现代化,参与第二次现代化的国际竞争。 中国地区现代化,从布局和结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适度均衡发展道路。主要理由有三个:其一,中国不具备选择均衡发展的条件。当国家现代化水平很高或国家规模不太大时,选择均衡发展是比较合适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总数排世界第一,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均衡是自然的,也是国力所不能改变的。其二,中国不适合选择不均衡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区差距过大,一方面会产生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地区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国家选择不均衡发展道路,将不断扩大地区不均衡。其三,中国具备选择适度均衡发展的需求和条件。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求各个地区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中国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有一定实力,可以支持适度均衡发展。 3、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地区现代化是一种“自然演化”,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地区现代化就可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精心组织与实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地区现代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1)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布局。本报告认为,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可以按“三大片、八大区”来考虑。三大片是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八大区是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华南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如果西部片现代化获得成功,终将形成国家层面地区现代化的“南北比翼、东西互动、八区竞赛、适度均衡”的“品”字型战略布局。城市和农村的地区现代化布局,可以和三大片、八大区、地区现代化水平分类结合起来考虑。以人为本,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地区层面的地区现代化布局。中国34个省级地区的现代化布局需要专门研究。地区布局要考虑四个原则:不同水平的地区需要不同的布局,地区布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区布局要服从于国家现代化的整体布局,要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 4、促进地区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本报告提出了促进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六条措施。其中三条是关于国家层面的,三条是关于省级地区现代化的。它们是:(1)成立国家地区开发署;(2)积极探索和促进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和运河战略;(3)积极探索和推进以人为本、适度均衡发展战略;(4)省级地区研究制定地区现代化战略;(5)省级地区可以成立地区现代化研究中心;(6)省级地区研究出版地区现代化报告。 四、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现代化指数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能够比较好地表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水平、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水平,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同时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处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所以,将三者组合起来,能够比较真实地表征世界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1、2001年世界现代化指数 (1)2001年总体水平。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8%;27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38个国家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和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数的50%。 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部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部分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有些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取得进展,有些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 (2)2001年世界前沿。世界现代化前沿已经到达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2001年处于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大约有12个,她们的现代化水平基本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前沿水平。这些国家分别是瑞典、美国、丹麦、德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新加坡、法国和奥地利等。 (3)国家差距。从1990年到2001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没有多少变化,而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有一些扩大,综合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也有一些扩大。 (4)国家追赶。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从2000年到2001年,有8个国家的分组发生了变化,其中,组别上升的国家有4个,组别下降的国家有4个。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的变化,从2000年到2001年,综合现代化水平上升的国家有31个,下降的国家有35个,不变的国家有65个。在综合现代化水平上升的31个国家中有26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了。 (5)2001年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世界不同国家现代化进程不平衡,有些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有些国家尚没有进入第一次现代化,有些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世界不同国家现代化速度不平衡,有些国家比较快,有些国家非常慢。世界不同国家现代化水平不平衡,有些国家水平很高,有些国家水平很低。世界现代化指标的不平衡,有些指标国家间差距比较小,有些指标国家间差距非常大。世界现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相对而言,欧洲水平比较高,美洲和亚洲相当,非洲比较落后。 2、中国和地区现代化指数 (1)国家水平。2002年中国仍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9%,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8%,2002年实现程度比2001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在108个国家中排名62位。2001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1点,在参加排名的108个国家中排第59位。 (2)地区水平。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2002年北京、天津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辽宁有7个指标达标,江苏、广东和黑龙江有6个指标达标;按本报告划分标准,这7个地区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离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还有差距。如果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不参加排名,2002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辽宁、江苏、黑龙江、广东、湖北、吉林、陕西、重庆和福建。他们第一次现代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2001年与2000年相比,有14个地区现代化相对水平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这14个地区分别是:北京、浙江、辽宁、江苏、广东、吉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陕西、新疆、湖北、海南和上海。 2001年中国大陆内地31个地区中,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与完成经典现代化的国家的最大差距约为40个百分点,最小差距是3个百分点,平均差距为22个百分点;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大差距是78点,最小差距是24点,平均差距是69点;地区综合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大差距是76点,最小差距33点,平均差距67点。 此外,本期报告的附录部分包括美国50个州和195个县、欧盟73个地区、墨西哥和印度48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发展数据,可以供中国地区现代化参考。 中国地区现代化,不是一份研究报告能够阐明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本报告的出版,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地区现代化的关注和探讨。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中国网 2004年2月20日目 录上篇 地区现代化之路 第一章 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事实 * 第一节 美国的地区现代化 一、美国现代化进程 二、美国的地区现代化 * 第二节 欧盟国家的地区现代化 一、欧盟国家的国家现代化 二、欧盟国家的地区现代化 * 第三节 墨西哥和印度的地区现代化 一、墨西哥的地区现代化 二、印度的地区现代化 第二章 地区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启示 一、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特点 二、世界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基本事实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地区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一、发展理论 二、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地区(区域)现代化理论 一、地区现代化的理论含义 二、地区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三、地区现代化的结果和目标 四、地区现代化的动力 五、地区现代化的模式 六、地区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结构 七、地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课题 八、地区现代化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中国地区现代化之路 * 第一节 中国地区现代化的现状 一、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分布和结构 三、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理论选择 二、目标选择 三、道路选择 四、模式选择 * 第三节 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一、国家层面地区现代化的布局 二、地区层面的地区现代化布局 * 第四节 促进地区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一、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战略措施 二、地区层面的地区现代化战略措施 下篇 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第四章 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指数 一、2001年世界现代化指数 二、世界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指数 一、2001年中国现代化指数 二、中国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 * 第三节 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 一、2001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 二、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 三、中国大陆内地三大片和八大区的现代化水平 第五章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一、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结构 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功能 * 第二节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一、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的分层 三、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三节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一、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的基本原理 二、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模型和方法 三、国家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模型和方法 四、国家和地区综合现代化评价模型和方法 上篇 地区现代化之路第一章 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事实第一节 美国的地区现代化一、 美国现代化进程(节选)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千古传诵的名言。所以,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忽视事实,否则,受伤害的将是我们自己。发现事实,尊重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 本章将考察美国、欧盟、墨西哥和印度等18个国家的地区现代化,揭示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有些变化是可以定量分析的,有些变化只能定性描述。本章重点分析18个国家地区现代化中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定量变化。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西两侧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北临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里,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独立、从传统农业国家走向现代工业国家,从世界工业强国走向世界超级大国,从世界第一次现代化的追赶者走向世界第二次现代化的先行者。公元2000年,美国人口约为2.8亿,国土面积约为937万平方公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108点,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地区现代化过程具有一定代表性,相信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美国现代化进程 在分析美国地区现代化以前,必须了解美国现代化进程。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1789年建立联邦政府。如果从独立战争算起,美国历史可以大致分为独立战争时期、西向扩张时期、转型时期、世界大战期间、战后繁荣时期、变革时期和走向新世纪等七个阶段(USIA,1994)。美国现代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表1-1)。其中,经典现代化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美国工业化的起点大致为1790年;美国经典现代化的完成时间,大致是1960年前后。此后,美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罗斯托教授称之为“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贝尔教授称之为“后工业社会阶段”,殷根哈特教授称之为“后现代化阶段”(或后现代社会),何传启教授称之为“第二次现代化阶段”。 1、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追赶与创新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经典现代化的追赶者。在1763年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仍然是英国的一个海外殖民地。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宣告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在建国伊始,美国发生了“工商立国”和“农业立国”的发展道路之争。1791年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主张工商立国,但在国会被否定。美国国务卿杰斐逊等主张农业立国。1800年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幸运的是这种争论没有严重影响美国工业发展。经过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三届政府,美国最终确立了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根据阿塔克和帕塞尔的新美国经济史,美国工业化始于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地区。1790年美国罗德岛州建立了英国式的水力纺纱厂,成为美国工业化的起点。由于这种新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它很快扩展到新英格兰地区有充足水力的城镇。1807年杰斐逊总统实行贸易禁运和随后的关税保护政策,客观上为美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8121814年“第二次英美战争”结束后,美国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阿塔克和帕塞尔这样写道: “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制造业发展迅速。1810年只有75000人在制造业工作,而到1860年有130多万工人在制造业工作。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就业统计数据后面,掩藏着美国从以农业和商业为主的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巨大转变。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农业都是美国财富的主要来源。1890年制造业产值已经是农业的3倍。在1810年并且甚至在1860年,美国工业产值落后于英国、法国并且有可能落后于德国。但是,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高。一战前夕,美国工业产值是其他3个竞争对手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一个世纪中,美国从欧洲工业的边缘和模仿者发展为工业领头人。” 根据OECD经济学家麦迪森的估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870年已经赶上和超过英国,美国人均GDP在1905年赶上并超过英国(图1-1)。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在19世纪的经典现代化进程中,美国是一个成功的追赶者。事实上,美国不仅是一个追赶者和模仿者,也是一个创新者。特别是在1870年以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例如,在宾夕法尼亚发现石油,发明打字机、电话、留声机和电灯,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赖特兄弟完成首次飞机飞行,福特汽车厂采用流水生产线等。 如果说19世纪是美国追赶的世纪,那么,20世纪就是美国领先的世纪。进入20世纪,美国取代德国的位置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取代英国的位置成为世界工业的领头羊。在20世纪30年代采用“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在60年代完成经典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发生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信息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率先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美国经济学家这样描述所发生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另一种转变,新型服务业和信息处理业逐步取代传统工业基础中的旧支柱。到了90年代,化学、电子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生产出各种商品和服务,从半导体电路到激光外科手术。同样,新的农业技术改变了美国的农业,使得农民数量日益减少,但生产的粮棉更多。” 前三期中国现代化报告定量评价了美国19502000年现代化水平,发现美国在1960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在1970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这与学者们的定性分析是一致的。2000年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可从美国人民生活的数据中得到反映。2000年,美国人平均寿命约为77岁,80%人居住在都市地区,42%的家庭使用因特网,76%的人自己开车上班,每周平均工作36小时,人均收入达到29469美元。 2、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变化 美国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化比较研究首先要观察在现代知识的进步、政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流动和心理适应中所发生的空前变化”(布莱克,1996)。分析比较这些变化,可以追寻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本报告重点分析20世纪经济、社会和知识等三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1)美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一百年 20世纪里,美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指标如表1-3,经济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如表1-4。 (2)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一百年 20世纪里,美国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指标如表1-5,社会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如表1-6。 (3)美国知识领域现代化进程一百年 美国著名现代化专家布莱克教授认为,现代化比较研究首先要观察现代知识的进步。如果把知识进步领域的现代化简称为知识领域现代化,那么,知识领域现代化指国家科学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能力和普及程度提高的过程和变化。在20世纪里,美国知识领域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指标如表1-7,知识领域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如表1-8。(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二、美国的地区现代化(节选) 关于美国的国家现代化,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关于美国国家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可以参考前三期中国现代化报告。关于美国国家现代化的定性描述,可以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现在,我们来分析美国地区现代化的特点。 1、美国一级经济地理地区的现代化 美国一级经济地理地区有多种划分方法(图1-9)。例如,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署(BOC)的地区划分,美国分为东北、中西部、南部和西部等四大地区,这四大地区又可具体分为新英格兰、中大西洋、东北中部、西北中部、南大西洋、东南中部、西南中部、山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等九个地区。美国经济分析署(BEA)把美国分为八大经济地区:新英格兰、中东部、大湖、平原、东南、西南、落基山区和远西部地区。 (1)美国四大地区的现代化 其一、四大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由于缺少四大地区的完整统计数据,目前,我们尚不能对它们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但可以肯定,四大地区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现代化水平的平均值,大致等于美国平均现代化水平。我们不妨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反映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很多,有经济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有社会指标如城市化等。从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美国四大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相互差距,以及差距的变化。 其二、四大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变化 在20世纪里,四大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领域的现代化趋势与美国国家的现代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四大地区发展是不同步的,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变化速度是不同的。 由于四大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同,在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必然导致地区现代化模式的不同和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个推论得到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和美国人口统计署的人口统计数据的证实。 (2)美国八大地区的现代化 其一、八大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由于缺少八大地区的完整统计数据,目前,我们尚不能对它们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同样可以肯定,八大地区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现代化水平的平均值,大致等于美国平均现代化水平。同样地,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它们的现代化水平。 地区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内容。衡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指标很多,这里以经济结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均收入为例,分析八大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相互差距,以及差距的变化。 从上述三个案例可知,美国八大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的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落后地区在逐步赶上先进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显然,这与四大地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其二、八大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变化 在20世纪里,美国八大经济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领域的现代化趋势与美国国家的现代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八大地区发展是不均衡的,八大地区在不同领域的变化速度不同。从案例八和案例九可知,在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地区发展是不同步的;在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地区相互竞争,出现了不同的产业特色。 2、美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

    注意事项

    本文(某年地区现代化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