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年产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docx

    • 资源ID:1856977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年产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docx

    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学校: 海 南 大 学学院: 材 料 与 化 工 学 院班级:09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团队人员: 安璐 鄢仕红 黄小玲 王玉 时间:2012年4月-2012年5月目录总论71、总论81.1项目基本情况81.1.1项目名称81.1.2项目承办单位81.1.3项目法人8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91.1.5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相关法规91.2项目背景101.2.1聚酯简介101.2.2项目提出的依据101.2.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11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132.1产品的性质及用途132.1.1聚酯的性质132.1.2 PET的用途142.1.3聚酯的改性和用途152.2产品的市场预测162.2.1国内需求情况的预测及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162.2.2国外需求情况的预测及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182.3聚酯进出口统计分析及预测192.3.1聚酯进出口统计数据192.3.2聚酯进出口分析及预测202.4产品的成本及价格分析212.4.1产品的成本212.4.2 产品的价格222.5 本项目出产产品的竞争能力及前景222.6 产品方案及拟建规模232.6.1 产品品种及拟建规模232.6.2 产品规格、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232.6.3 副产品概况302.7 产品方案分析及拟建规模分析322.7.1 产品方案分析322.7.2 拟建规模分析342.8 比较产品与服务362.9 产品所处水平及发展趋势36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383.1.1 供电393.1.2 供水393.1.3 供热393.1.4 排水及排污处理393.2原料403.3 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40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24.1 建厂规模与分析424.2 建厂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434.2.1 工厂建设的地理位置概况434.2.2 气象条件434.2.4 地质、地形条件454.2.5 厂址所在地社会经济现状454.3 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84.3.1 交通运输484.3.2 供水494.3.3 供电494.3.4 供热494.3.5 排水494.4 日常工作、生活的保障条件504.4.1 通讯504.4.2 邮政504.4.3 金融504.4.4 教育504.4.5 医疗514.4.6 社会治安514.4.7 餐饮514.4.8 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514.5 其它应考虑条件524.6 厂址比较与选择意见525.设计方案605.1 项目的构成范围(指包括的主要单项工作)605.2 技术来源605.2.1 直接酯化法60反应方程式如下5.2.2 酯交换法615.2.3 吉玛工艺615.2.4 钟纺工艺625.2.5 伊文达工艺635.2.6 罗纳-普朗克工艺635.3生产技术与方法的选择及分析比较645.3.1 国内外生产公司同类技术的比较645.3.2 本项目采用的工艺及分析655.4 原辅料及产品规格685.5 设计规模和设计要求685.6 产品生产总流程:685.7 生产的工艺流程695.7.1 催化剂配制:705.7.2 消光剂配制:705.7.3 浆料配制:705.7.4 酯化:715.7.5 预缩聚:725.7.6 终缩聚:735.7.7 乙二醇回收746.环境保护776.1 项目建设地区环境现状776.1.1 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现状776.1.2 环境质量现状786.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796.3 拟建项目执行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796.4 项目污染源的位置,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排放方式806.4.1 废白土及蒸馏废渣处理806.4.2 废水处理806.4.3 锅炉烟气处理816.5 噪声防治816.6 装置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816.6.1 锑系催化剂816.6.2 对苯二甲酸816.6.3 乙二醇826.7 拟建项目初步环境影响分析826.7.1 环境空气预测评价826.7.2 水环境影响分析836.7.3 废渣污染及处理836.7.4 卫生防护距离836.8 环境风险管理836.9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846.10 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846.10.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846.10.2 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856.10.3 符合清洁生产先进水平856.10.4 污染物达标排放866.10.5 能够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866.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67.防火防爆与安全卫生887.1 防火防爆规范887.2 厂房的安全疏散907.3 安全卫生917.3.1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的基本要求917.3.2 安全卫生具体要求:91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948.1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的划分948.2人员配备及培训规划948.2.1人员配备948.2.2培训规划948.2.3考核958.3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的比例969.项目实施进度方案989.1建设项目的管理机构989.2建设项目的实施的总体安排989.2.1编制完善项目可行性报告989.2.2生产技术获得989.2.3现场勘察厂址与设备购进989.2.4资金筹措989.3建设项目的总体时间安排989.3.1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989.3.2资金到位、厂房建设和设备的订购999.3.3工厂的试生产及验收999.3.4正式投产9910.可行性研究结论10110.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0110.2工艺设计10110.3经济效益10110.4社会效益10110.5环境评价10210.6可行性研究结论102总论1、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 年产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1.1.2项目承办单位 海南琼骄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3项目法人 海南琼骄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一类工业区内S308疏港大道旁(约北纬19°45'47.10",东经109°13'6.95") 1.1.5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相关法规1.1.5.1编制依据(1)某公司年产20万吨聚酯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材料(2)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530号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3)国石化规发(1999)195号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修订本);(4)建设部(1995)333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化计发(1997)426号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6)化工部(1995)661号化学工业建设监理工作管理暂行办法;(7)环保部(2009)14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本)、(1995)9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8)50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修订本);(8)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1986年3月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9)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南省交通规划、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10)海南省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 (11)国内外聚酯生产的现状与前景及国内本行业的权威书本、杂志、期刊和相关网站的专家文献等。1.1.5.2编制原则(1)选择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建设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装置,以保证装置顺利投产、稳定长周期运转、提高目的产物的产率及降低能耗、物耗,正常发挥其经济效益。(2)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工业卫生方面,要选用无污染及少污染的先进技术,对不可避免的污染,按照国家关于“三废”治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安全和卫生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和标准,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避免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3)利用现有建设空地合理布置工艺设备,节约用地,不另征土地。(4)公用工程及配套系统尽可能依托工厂现有设施,并充分利用辅助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尽可能节省投资。(5)严格遵循现行有关安全法规,采取各种切实可靠、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及处理措施,确保装置安全生产。(6)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本着实事求是,稳妥可靠的原则进行估算和评价。1.2项目背景1.2.1聚酯简介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聚酯 (PET)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的部分PET再通过水下切粒而最终生成。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占据着化纤行业近80%的市场份额,因此聚酯系列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是化纤行业关注的重点。同时聚酯还有瓶类、薄膜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PET增长最快的领域。可以说聚酯切片是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产品。 1.2.2项目提出的依据(1) 我国的现代聚酯生产在聚酯纤维和非纤维应用需求的推动下,经过近20年的引进,建设和发展,已建成投产了具有当代先进技术和装备水平,以纤维级聚酯为主导产品的大型连续聚酯装置,以及使用于差别化纤维和非纤维级聚酯的柔性连续,半连续中小型聚酯生产线,并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高起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新和提高。聚酯以及其原料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年我国聚酯的年产量达到了140万吨,已跃居世界前列。(2) 聚酯的生产发展促进了产品应用的开发和需求,在聚酯应用开发和需求过程中不断对聚酯产品提出一系列差别化和高性能要求,反过来又必将加速生产更快地增长。聚酯及其原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很广泛,例如聚酯纤维,工程塑料,薄膜,瓶和包装材料,粘合剂在轻工,机械,电子,食品包装等工业领域。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还开发了大量改性聚酯品种。(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对聚酯切片的表观消费量迅速增长。中国的聚酯产能迅速发展。2004年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引发国际原料市场行情的变化,而中国聚酯原料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下游产业,国内聚酯原料市场进口的依存度很高,受此影响2004年聚酯系列行情完全被聚酯原料的走势主导,在成本推动下呈现持续攀涨态势。1.2.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1.2.3.1国家政策支持聚酯是以二元或多远醇和羧酸为原料,经过缩聚反应合成的聚酯。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由于它可纺性好,纤维织物有良好的服用性,耐皱,挺括,洗可穿,而且价格适宜,受到人们欢迎,聚酯工业也获得了广泛应用。聚酯废料实在聚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其大多数有一定特性粘度(>0.58)的废料可直接回收再利用。有些会经过破碎,洗涤和分离处理后,可直接或解聚回收再利用。我国鼓励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投资。本厂所用原料为可再生资源,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国外市场前景广阔,具备长期发展能力。1.2.3.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1) 通过聚酯装置的引进和建设,我国掌握了当代世界发达国家主要聚酯生产技术。并通过与国内外合资合作等多元方式,对先期引进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优化,并引进了一批具有当代先进水平聚酯厂和高性能聚酯生产装置(2) 由于聚酯的良好发展前景,纺织用涤纶纤维的需求将出现持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包装用聚酯的消费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1.2.3.3消费需求状况由于纺织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纺织用涤纶纤维的市场需求将出现持续增长,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包装用聚酯的消费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以下是中国化纤信息网开展的一项专题调研,通过下游行业对聚酯产品的需求增长进行分析研究,作出了今后几年间我国聚酯产能及产量的发展趋势。调研结果表明,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国内市场对聚酯产品的需求量仍将保持19.6%的年均增长水平,至2005年底全国的聚酯总产能将达到1696万吨/年,实际产量也将达到1253万吨/年。产能及产量的增长情况见下表。表 1 2001年至2005年国内聚酯行业发展总聚合能力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年均增长率(%)总产能861.2110214381602169623.4纤用PET766.1943.611171262133619.3非纤用PET95.1158.6432134036053.8聚酯产量635.87739731162125319.6总之,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聚酯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步扩大,继续大力发展国产聚酯,加大对国内聚酯产业的投资力度,减少直至完全顶替进口聚酯是增强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聚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2.1产品的性质及用途2.1.1聚酯的性质本项目生产的聚酯为PET,其性质如下:(1)PET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别名聚对酞酸乙二酯;的确良;涤纶;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达克纶结构式如下:CAS号:25038-59-9外观:白色或淡黄色透明固体密度:1.381.40 g/cm3熔点:255256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刚性高硬度大,吸水性很小,尺寸稳定性好。韧性好,耐冲击、耐摩擦、耐蠕变。耐化学性好,溶于甲酚、浓硫酸、硝基苯、三氯醋酸、氯苯酚,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烷烃。使用温度-100120。 弯曲强度 : 148-310MPa  吸水性 : 0. 06-0.129   冲击强度 : 64.1-128Jm 洛氏硬度 : M 90-95 伸长率 : 1.8-2.7 (2)树脂性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玻璃化温度69,软化范围230240,熔点255260,具有良好的成纤性、力学性能、耐磨性、抗蠕变性、低吸水性以及电绝缘性能。PET首先由英国J.R.温菲尔德、J.T.迪克森于1941年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缩聚制得。由于它有良好的成纤性能,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于1948年进行了工业化的试验研究,用作聚酯纤维。同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制得 PET薄膜。5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国家逐渐增多。1966年,荷兰阿克苏公司研究了共聚方法改性的PET,并使其成型加工有了较大发展。随后日本帝人公司开发了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可用作工程塑料。 2.1.2 PET的用途PET可加工成纤维、薄膜和塑料制品。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品种,主要用于穿着。薄膜一般厚度在4400m之间,其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和介电性能,用作支持体,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磁带和磁卡。目前,90%的磁带基材是用PET薄膜做的,其中80%作计算机磁带。这种薄膜还用于感光材料的生产,作为照相胶卷和X光胶卷的片基,还用作电机、变压器和其他电子电器的绝缘材料,以及各种包装材料。 由于PET熔体冷却时结晶速度很快,成型加工比较困难,模具温度必须保持在140以上,才能获得性能良好的产品,否则制品脆性大。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未将 PET作为热塑性工程塑料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采用新的缩聚催化体系或共缩聚工艺,用玻璃纤维增强,或控制结晶结构和制取高分子量聚酯等方法,上述成型加工的困难已被克服。PET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饮料瓶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酯瓶的优点是质量轻(只有玻璃瓶重量的1/91/15),机械强度大,不易破碎,携带和使用方便,且透明度好,表面富有光泽,无毒,气密性好,有良好的保鲜性,生产聚酯瓶的能量消耗少,废旧瓶可再生使用。还用于制作食品用油、调味品、甜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含酒精饮料的包装瓶子。不仅生产透明瓶,也生产有色瓶,而且正在发展聚酯和其他树脂的复合瓶。玻璃纤维增强的 PET塑料也有重大发展,1984年杜邦公司开发了一种超韧性玻璃纤维增强PET,它具有优异的刚性、冲击韧性和耐热性,熔体流动性好,易加工成形状复杂的制品、模塑周期短,着色性好,模温在80以上即可制得表面光泽好的制品。主要用于汽车的壳体、保险杠、方向盘、要求耐冲击的体育器材、电器制品、浴缸、防弹护甲、船身和优异的建筑材料。 2.1.3聚酯的改性和用途在聚酯纤维织物的应用中,研究发现它的某些性能欠缺。同时聚酯的非纤制品开发,对聚酯提出了一系列性能要求,因此聚酯改性已成为当前聚酯发展的重要方向。聚酯的性能是由它的结构决定,聚酯改性则是改变它的大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聚酯改性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改进加工性能,如可纺性,成膜性和成型性;二十改进使用性能,如纤维着色,塑料增强和容器透明等。改性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共聚,共混和复合改性三类。分所难以或综合利用这三种手段,可有效改进聚酯性能,实现品种多样化。(1)共聚改性使聚酯不仅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而且它的织物还具有抗起球性,高收缩性,优良的弹性和良好的手感可应用于仿真丝织物。(2)共混改性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形成单相结构的共混物。现已成功的应用于聚酯纤维,薄膜,工程塑料和包装材料等工业生产。(3)复合改性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结构复杂的多相复合材料。可以在聚酯中加入着色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和消光剂等,可制成着色,阻燃,抗静电和消光等改性聚酯;也可以加入纤维状,粒状和片状增强材料,以制成聚酯增强材料。2.2产品的市场预测2.2.1国内需求情况的预测及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2.2.1.1国内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塑料市场多数产品价格保持平稳,价格波动幅度都在10%以内。受市场需求乏力影响,塑料市场整体趋于平稳。塑料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位于涨幅第一位的PET,本月市场涨势惊人,据中国化工网资讯中心监测,本月聚酯瓶片由月初的9900元/吨上涨至月末的10600元/吨,涨幅在7.07%。纵观本月聚酯市场的大幅上涨,是受成本及需求两方面因素强力刺激的结果,影响本月聚酯行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1、上游PTA市场行情高企,本月PTA市场价格由月初的7750元/吨上涨至月末8100元/吨附近高位震荡,在成本上给聚酯以强力支撑,2、下游行情拉涨,本月聚酯切片下游涤丝市场持续上调,POY100D/36F月初10700元/吨上涨至月末11600元/吨,涨幅在8.41%,在需求面及气氛上给予聚酯切片市场较大支撑。3、PET市场供需形势,目前国内聚酯企业开工率较高多在90%左右,且需求旺盛导致库存较低,个别聚酯厂家甚至库存为零。供应偏紧的形式成为PET市场上扬的另一因素。中国化工网分析师徐晓昆预计2月份国内PET市场将以稳定为主。从2001年-2005年,中国聚酯产能平均以24%的增速扩张,远远大于世界10%的增幅,中国聚酯产能4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净增加了1191万吨,至2005年年底中国聚酯总产能一举突破2000万吨达到2072万吨。中国聚酯产能占亚洲的1/2,占世界聚酯产能的近40%,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世界聚酯大国,  全国聚酯产能与消费均集中在浙江和江苏两省。尽管中国是聚酯大国,聚酯尤其是涤纶进口量仍在60-90万吨左右。表 2 PET产销及预测情况PET产量净进口PET消费量19951243716119961663920519972603229219983122834019994733250520005523358520017141272620028751188620031111-21109200413497135620051468-9145920061645-15163020071823-22180120082001-29197220092178-35214320102356-4223142.2.1.2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随着聚酯生产技术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其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聚酯纤维新产品、新用途逐渐增加、性能不断提高,聚酯纤维较其他纤维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发展趋势看,聚酯纤维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产量占化纤行业总量的3/4,而且开发前景极其广阔,2002年聚酯纤维产量达772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聚酯纤维在装饰、产业用布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聚酯纤维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资料表明,全国93家较大聚酯生产厂总聚酯生产能力已由1997年334万吨/年增加到2000年676万吨/年,2001年底约达到730万吨/年。2002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同比增加200万吨/年以上,一举突破1000万吨/年大关,达到1100万吨/年,占世界聚酯总生产能力的1/4以上,居世界聚酯生产的首位。预计2003和2004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1438万吨/年和1600万吨/年。目前我国主要聚酯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中国石化2001年聚酯产量达到202.9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9.2%。中国石油2001年产量为46.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5.9%。目前主要的40多家聚酯生产企业,2001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9家,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9家,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家。仪征化纤公司是目前我国聚酯生产能力和产量最大的企业,2001年聚酯产量达到110.8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7.8%;其次是辽阳石化公司,2001年产量40.75万吨,占13.9%;上海石化公司居第三位,2001年产量为38.35万吨,占13.1%。2002年国内主要聚酯切片生产厂产量见表10。2002年上海石化公司产量达到42万吨,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达40万吨,洛阳石化公司达22万吨,天津石化公司达21万吨。2.2.2国外需求情况的预测及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2.2.2.1国外需求情况的预测随着聚酯在瓶用、薄膜、塑料等非纤维制品领域应用的日益推广,世界聚酯工业发展更加迅速。1990年2001年间产能平均增长率达10.7%,产量平均增长率为9.1%,世界聚酯及纤维工业已从迅速增长期发展到全面竞争的稳定上升期。世界聚酯装置正向更大经济规模方向发展。单系列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00吨/天、200吨/天提高到90年代的300吨/天、400吨/天、480吨/天、600吨/天。目前世界前30家聚酯生产厂家的平均产能达到36万吨/年,规模最大的杜邦公司已达140万吨/年。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瓶用聚酯(PET)切片市场需求疲软,即使是37月份传统的消费旺季,市场也大不如前。 韩国最大的聚酯切片生产商高合公司(Kohap)管理人士表示:“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7月份市场需求可能将进一步疲软,因为传统的瓶用聚酯切片出口旺季即将结束。”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位贸易商表示:“短期内,我们看不到任何市场走强的迹象,随着传统出口旺季即将结束,市场需求可能进一步疲软。”中东地区一主要的PET生产商表示,当前亚洲PET市场已经脱离了基本面,成了一个做空的市场。因为预期受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瓶用聚酯切片的价格将进一步走低,生产商们都争相抛出手里的库存。 市场人士表示,在北半球夏季的这几个月中,瓶装水的需求通常是支撑PET市场的主要因素,但今年的情况却与以往大不一样,在传统的市场旺季,需求却非常疲软。饮料巨头百事可乐公司表示:“当前PET市场增速已经大大放缓,但新增产能继续快速增长,市场的供求已经偏离了平衡。” 据悉,今年上半年仅中东地区就将新增约50万吨/年的PET产能。慧聪塑料网讯:PET塑料瓶现阶段发展有四大趋势,包括增强可回收性、节能降耗、延长营养成分保存周期、拓宽应用范围。通过新型添加剂的辅助,易于回收的PET塑料瓶能在更多领域替代玻璃瓶和聚乙烯PE塑料瓶。 美国嘉洛斯塑料着色剂(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俊雄接受采访时说,再循环、能量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了,塑料瓶生产商也在努力寻找这样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欧洲很多大品牌已经与嘉洛斯展开了合作,开始广泛应用PET塑料瓶。他相信,PET在啤酒包装方面获得应用后,红酒、运动饮料、保健品的包装很快就会跟进,用塑料这种更易回收的原料代理玻璃。 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中复苏推动商品消费量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需求将以4.9%的年均速度继续增长。2.3聚酯进出口统计分析及预测2.3.1聚酯进出口统计数据据海关20:10年11月统计:X进口28.19万吨,报关单价1108美元/吨;出口3.48万吨,报关单价1109美元/吨。PTA进口37.2万吨,报关单价952美元;其它对苯二甲酸7.66万吨,单价923美元。MEG进口量为46.11万吨,较上月减少8.1万吨,平均报关单价968美元/吨。聚酯瓶片进口总量0.08万吨,报关均价1649美元/吨;出口2.96万吨,报关均价1226美元/吨。聚酯切片进口总量1.17万吨,报关均价1407美元/吨;出口0.48万吨,报关均价1621美元/吨。涤纶工业丝进口量1985吨,平均进口单价2325.4美元;出口12834吨,平均出口单价1877.5美元。涤纶短纤进口量0.84万吨,报关均价1492美元/吨;出口2.85万吨,报关均价1171美元/吨。废PET进口9.91万吨,较上月减少1.75万吨,进口均价609.36美元/吨,涨33.05美元/吨。2.3.2聚酯进出口分析及预测近期石化市场整体上仍呈现弱势调整格局,但聚酯原料产品价格逆势而动,价格创出去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1月下旬华东地区聚酯原料市场人气迅速聚集,量能急剧放大,技术指标均线不断收复,重要技术关口一一突破,价格创出去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在石化市场中一枝独秀。目前二甲苯、乙二醇和聚酯切片价格较去年12月份上涨10%以上,对苯二甲酸的涨幅更是超过20%。近期聚酯原料市场强势的表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刺激:一是从外因来看,原油、乙烯价格大幅上涨、美元指数持续疲弱,棉花期货价格上涨,在客观上对聚酯原料市场价格走势形成强力支撑,刺激聚酯产业链价格的全面上扬。二是由于前期聚酯原料经过连续的下跌,市场成交量再出地量,显示市场有依托前期缺口进行抵抗性反弹的要求。三是由于近期部分生产商开工率明显下降,聚酯原料库存量明显不足,在部分生产商进行积极备料的情况下,聚酯切片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4产品的成本及价格分析2.4.1产品的成本一、PTA产品链 石油石脑油混合二甲苯(MX)对二甲苯(PX)PTA/MEG聚酯切片(PET)涤纶 二、产品生产成本 1、石化芳烃产品(石油石脑油MXPX) (1)原油:原油是混合物,其密度并非为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可以按照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来计算,公认的换算为:1吨原油=7.35桶,原油价格按5月22日NYMEX期货09收盘价63.07算,63.07×7.35=463.56美元/吨。 (2)石脑油:从原油到石脑油的加工费用一般在3550美元/吨之间,石脑油成本价格463.56+3550=498.56513.56美元/吨,5月21日亚洲石脑油价格约为501美元/吨(CFR日本),其理论利润为-313美元/吨。 (3)MX:从石脑油到MX的加工成本一般在50-60美元/吨,MX的成本价格应在548.56558.56美元/吨。 (4)PX:从MX加工到PX的加工成本一般在80100美元/吨,PX的成本价格应在628.56648.56美元/吨。5月21日亚洲价格在1080 美元/吨,厂家有利可图。2、聚酯原料 (1)PTA:PTA=PX×0.655+150170美元/吨,按PX价格在630美元/吨来计算,PTA的成本应在562582 美元/吨左右,5月22日PTA现货价格在850美元/吨左右,因此PTA理论利润为300美元/吨左右。 5月22日国内PTA主流成交7200元/吨。 (2)MEG(乙二醇):MEG=乙烯×0.65+100美元/吨,按5月21日亚洲乙烯价格在725美元吨来计算,MEG的生产成本应该在571美元吨。 近洋报价530美元/吨左右,无利可图。5月21日国内MEG主流成交4300元/吨。 3、聚酯产品 (1)PET(聚酯切片):PET=0.86×PTA0.34×MEG850元吨,按进口PTA和MEG的理论计算价格计算(含税),PET生产成本在5833元/吨。5月21日国内长丝半光切片在8700元/吨,聚酯瓶片在8700元/吨。聚酯切片生产厂家有利润空间。按国内成交价格计算,PET生产成本在8504元/吨,生产厂家存在200元生产利润。 (2)直纺FDY(涤纶长丝):FDY=0.86×PTA0.34×MEG2300元吨,按进口PTA和MEG的理论计算价格计算(含税),FDY生产成本在7283元/吨。5月22日国内中纤FDY 在9500元/吨。按国内成交价格计算,FDY生产成本在9954元/吨,基本没有利润空间。 2.4.2 产品的价格 由于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全球PET市场价格继续维持上涨趋势。在中国,国内PET生产商上调了2010年11月份基准价100-200元人民币/吨FD中国(出厂价)。同时,出口市场价格也在上涨,PET报价较上周上涨了10-50美元/吨。生产商表示主要因为上游成本较高。在釜山FOB韩国出口报价由稳定转向走强,总体价格上升10美元/吨。在上游市场,现货PTA价格上升了55美元/吨,乙二醇价格上涨了50美元/吨。而PX报价较前一周下跌了25美元/吨CFR亚洲。市场人士表示,原油价格上涨,PTA产能停工以及聚酯需求强劲等的综合因素推动了原料成本较高。欧洲市场方面,11月PX合同结算价上涨了175美元/吨FD NEW,因为受亚洲市场价格上涨带动。同时,现货PX报价较上周上涨35美元/吨FOB NWE。11月PET合同结算价上涨90欧元/吨(128美元/吨)。在美国,PET生产商继续保持11月价格强势,部分厂家宣布提价154-198美元/吨。2.5 本项目出产产品的竞争能力及前景随着聚酯生产技术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其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聚酯纤维新产品、新用途逐渐增加、性能不断提高,聚酯纤维较其他纤维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发展趋势看,聚酯纤维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产量占化纤行业总量的3/4,而且开发前景极其广阔,2005年聚酯纤维产量达96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聚酯纤维在装饰、产业用布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聚酯纤维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2.6 产品方案及拟建规模2.6.1 产品品种及拟建规模产品品种:聚酯拟建规模:公司20万吨/年聚酯生产项目符合国标GB/T394.1-20082.6.2 产品规格、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聚酯,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常规聚酯产品的主要分析指标有:表征主反应程度的特性粘度,熔点或软化点,表征副反应程度的二甘醇,端羧基,表征外观的水分,色度,粉末和亦庄切片,表征内部含杂质程度的凝聚粒子,铁含量,灰分等。2.6.2.1 特性粘度的测定特性黏度定义为: = limc 0sp/ c 。它是用ln (sp/ c) 对c 作图,该直线的外推值即为特性黏度 ,其量纲为dL/ g式中sp为增比黏度,c为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g/ mL 。增比黏度sp = (- s) /= ( t - t s) / t s 。式中:、s分别为聚合物溶液和纯溶剂的黏度, t 、t s分别为用黏度计测定的聚合物溶液和纯溶剂的流出时间,单位是s。在分析测试中,将聚酯样品溶解在特定溶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保持在恒温下,用黏度计分别测定纯溶剂和溶液的流出时间,即可得到聚酯试样的增比黏度sp和相对黏度r (r= t/ t s) 。通过测定的增比黏度,用哈金斯方程式sp/ c = + k2 c ,可以计算它的特性黏度。式中的k为哈金斯常数。通过实验,可以确定不同溶剂的哈金斯常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测定得到的相对黏度r计算确定特性黏度,其计算式为 = 0. 25 (r - 1 + 3lnr ) / c = F/ m ,式中m 是称取的聚酯样品质量单位是mg。为方便计算,把不同相对黏度r所对应的F 值制表,通过查表可以得到与不同r值对应的F 值。2 各种测定方法据了解,目前测定聚酯特性黏度,国内不同厂家使用3 种不同溶剂:苯酚2四氯乙烷、苯酚2邻二氯苯、邻氯苯酚,其中溶剂苯酚2四氯乙烷又有2 种不同的质量配比(1/ 1 和3/ 2) 。对不同的溶剂,以及相同溶剂而配比不同,特性黏度的计算方法亦不同。国标GB/ T 14190 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分析方法”中采用的溶剂是苯酚2四氯乙烷,其质量配比为1/ 1 (以下简称A 法) 。特性黏度计算式为 = ( 1 + 1. 4 sp - 1) / 0. 7 c ,式中溶液浓度c 为5 mg/ mL。为此,要求精确称取聚合物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20万吨聚酯可行性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